刘更另(1929—2010),出生于湖南桃源。土壤肥料与植物营养专家,我国土壤肥料长期定位监测的奠基人。1952年毕业于武汉大学,1959年获苏联季米里亚节夫农学院副博士学位。曾任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员。20世纪60年代首次解决了水稻“坐秋”问题,揭示了磷肥防治“坐秋”的机理070年代首次研究出钾肥提高绿肥田稻谷产量,创造性地提出“晚稻超早稻”的战略措施和技术。80年代首次研究出硫酸锌防治水稻“僵苗”,揭示了亚砷酸根在土壤中的化学行为,为改良“砷毒田”提供了理论与方法。90年代创造出“水平浅沟、沟坑相连、分散蓄水”的工程措施,解决了红壤地区旱坡地季节性干旱缺水问题,为发展林果业、草业,恢复植被做出了贡献。从1975年起,先后在全国主要农业区布置一系列土壤肥料长期定位实验,获得大量科学资料。21世纪初在北方首次研究出板栗专用肥、栗蘑人工栽培和产业化,经济效益明显。1994年5月,当选为首批中国工程院院士。
乱世求学
1929年2月15日,刘更另(原名刘赓麟)出生在湖南省桃源县茶庵铺乡。这是位于武陵山区的一个小山村,青山环绕,苍松翠柏,森林茂盛。
桃源县,历来被誉为“世外仙境”。离茶庵铺不远就是有名的“桃花源”“秦人古洞”,那里更是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之地,到处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刘更另三岁就在家跟随母亲读书识字,七岁开始上小学。1937年日军全面侵华,由于战时动乱,八岁的刘更另在家随父母补习国文,又跟本村老先生陈延英读古书,练习书法。九岁那年,父母觉得读古书没有出息,决定把他送到桃源私立天禄小学读书,直到初中毕业。
当时正值抗战时期,学校动员参加抗日宣传。每逢“七七”纪念日,他随师牛一起到市镇上宣传抗战。一次,有一位先生在“七七”纪念会上为死难战士含泪,让年幼的他很感动!
天禄学校很重视古文、作文,喜欢“之乎者也”,作白话文会无形中受到轻视。由于刘更另的作文很好,深得国文老师夸奖,且其他科目成绩也不错,又守规矩,在先生们印象中他是一个“好学生”。1940年派他参加桃源县演讲比赛,获得优秀,为学校争光,备受老师、同学重视。
1943年7月,刘更另在天禄中学初中毕业。他的初中学习是在日本侵略的炮声中结束,又在慌乱中逃到“安全区”湘西沅陵永绥投考高中。1944年8月,15岁的刘更另考入湖南省国立第八中学永绥(现花垣县)高中分校学习。
1946年的冬天,刘更另父亲因病去世。这一年他才17岁,而他的父亲仅36岁!父亲去世后,家庭负担繁重,无力供应学费,正在读高中二年级的刘更另被迫休学在家。母亲也病倒了,全家靠祖父、祖母种田养猪过活,生活极为困苦。
1946年,抗战胜利第二年,师生复员回家,安徽籍师生返回该省成立的几所学校,其他省籍的学生就近选择学校就读。国立八中随之自然解散。年底,刘更另再次转入湖南临澧省立十四中学读书,直到1947年8月高中毕业。
科学报国
1948年8月,19岁的刘更另考取了国立武汉大学奖学金。10月,他进入武汉大学并选择农学院森林系学习。
局势的动荡、社会的腐败、国民党的暴政让刘更另感到苦闷。不久,刘更另参加了“大地读书会”,慢慢接触了进步思想,这给他带来了希望、喜悦和勇气,他的精神世界逐步起了变化。接着他参加了反饥饿、争温饱等学生运动,逐步懂得了一些革命道理。
1949年1月,刘更另被吸收进了党的外围组织——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联盟。5月16日,武汉解放。他与同学们一起在武昌阅马场迎接武汉解放。6月,参加武汉大学职工工会,当工人的文化教员。6月6日上午10点,在去参加革命工作的路上,刘赓麟改名为刘更另,表示自己已经变成另外的一个人了,决心一切从头开始,开始新的生活。抓住时间,珍惜时间,利用时间认真读书,用知识报效祖国——这是他的座右铭!
1952年8月,23岁的刘更另从武汉大学农学院农业化学系毕业。系主任陈华癸教授在刘更另的毕业鉴定意见中这样写道:“学习很积极,富于思想性,注重实际应用。做事认真,肯钻研。对于土壤科学的业务信心高。适合教学、试验场技术工作。”
武大毕业后,刘更另服从党的分配到河南省农业试验场报到。他工作热情很高,并抱定科学报国的理想和决心。在工作中他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坚持主动联系群众,1953年‘‘五四’’青年节,刘更另受到河南省农林所团总支表扬,被评为“刻苦钻研,深入学习’’的好团员。1953年,他两次被评选为“先进工作者”。
1954年4月,25岁的刘更另被选为留学苏联预备生,学习专业为土壤肥效。他决心做一个老老实实的土壤肥料工作者,为我国农业发展奋斗。
1955年9月,刘更另进入苏联季米里亚捷夫农学院研究生院学习,并担任中共留苏学生党支部书记。由于院校教研组条件好,导师契日夫斯基指导很认真,他充分抓住一切有利条件,虚心学习,掌握了关于耕作学方面的理论基本知识,学会了如何科学分析问题的能力。但学习的范围较窄,掌握方向不熟练,学术思想存在着理论脱离实际的危险。
刘更另回忆说:“记得我在苏联学习的时候,导师契日夫斯基常常用季米里亚捷夫的一句名言教导我,要我‘学会同植物说话’,使我了解科学观察的重要性。”这句话也成为刘更另一生科学生涯的座右铭。
在苏联学习的4年时间里,刘更另如饥似渴地学习以土壤学为基础的耕作学,并广泛汲取各种与农业有关的知识。他的导师契日夫斯基不仅教他国际上公认的试验方法,还使他懂得了科学试验观察以及“与植物说话”的重要性。在苏联学习期间,除了西伯利亚,刘更另走遍了苏联许多农村、农场和农业科研院所。艰苦的求学经历、科学渊博的知识为刘更另的科学人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为他在此后半个世纪的科学研究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力量源泉。
P12-15
(一)
2010年5月,“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简称“采集工程”)正式启动。这项工作致力于搜集、整理、保存、研究中国科学家的学术成长资料,以此记录和展示中国科学家个人科研生涯与中国现代科技发展历程,由中国科协牵头,联合中组部、教育部、科技部、工信部、财政部、文化部、国资委、解放军总政治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等11部委共同组织实施。
六年来,采集工程不断推进,至今共已开展了450余位老科学家的资料采集工作,获得了10余万件数字化与音视频资料,数万件手稿、书信、照片、科研仪器设备等实物资料,为公众了解老科学家的科研人生、探索科技人才成长规律、研究中国科技事业发展历程,积累了丰富翔实的素材。
作为采集工程的成果之一,自2014年10月起,采集工程在《中国科学报》上策划和组织开设了“印刻”专版,每期用一个整版的篇幅介绍一位接受采集的科学家,并配以相关史料或采集工作心得,既展现了老科学家曲折丰富的人生故事和科研经历,又提供了一些珍贵的历史资料,同时也成为采集工作经验总结和交流的平台。截至2016年9月,专栏已刊载130期,即刊出了130位老科学家的科研人生故事。
本套丛书即为上述“印刻”专版130期的合辑。
(二)
但是,这套丛书并非“印刻”已刊发文章的简单汇集出版。
“印刻”刊出的每一期文章,都由130个采集小组分别撰写完成,荟集了每个采集小组在平均两年的资料采集和研究报告撰写周期里,所获得的对科学家最完整、最深入的认识。遗憾的是,由于受报纸版面限制,“印刻”刊发时不得不删去了许多片段和图片,使许多叙事显得干巴、生硬,趣味性、可读性受到很大影响。现在的合辑基本恢复各采集小组提交稿件的原貌,有些还补充了新的资料,讲述更丰满、更鲜活的故事。
自编辑审定“印刻”文稿以来,我们一次次被文中科学家们执着科学、潜心钻研、严肃认真、求实创新的精神所感动,也一次次被科学家们爱国为民、无私奉献、科技报国、无怨无悔的事迹所震撼。衷心希望读者能从这些故事中,感悟这百余位老科学家的科研人生与家国情怀,品味科研道路上的艰难、挫折与荣耀,理解什么是科学精神以及科学精神于我们日常生活的价值何在。
全书由四个分册组成。每一分册首先以学科相近为依据分大类,同一大类下再以科学家出生时间先后为序。同时,每一篇文后,还设有“相关阅读”,选刊了部分采集工作中所获得的重要文献和访谈记录、一些采集人员的感悟心得等,为读者提供内容多样、形式各异的延伸阅读素材。另外,作为整理和研究中国现代科学家资料和科技发展史料的重要成果,截至2016年底,采集工程已出版科学家传记和相关作品70余种,尝试探索兼具学术性、史料性和可读性的科学家传记写作方式,逐渐形成了规模和系统性。有兴趣的读者可从本书每个分册的封底看到这一总书目,选择阅读更翔实的科学家大传。
(三)
为便于读者选择和重点阅读,全书前三册按科学家所在的不同学科领域或工程技术门类分辑,第四册为女科学家专辑。
第一册收入从事数学、物理学、化学、地学领域的38位科学家。其中有自言“人谓数无味,我道味无穷”的数学家、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谷超豪院士,有我国理论物理学和近代力学奠基人之一、湍流模式理论奠基人、著名社会活动家周培源院士,有以身许国开拓我国核武器事业、“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程开甲院士,有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了“中国也要进步”而归国开拓中国超声学学科的应崇福院士,有为了中国早日摘掉“贫油”帽子而常年在野外进行石油地质调查的田在艺院士,有引领中国气象学走在世界前沿、“让外国人来同我们接轨”的叶笃正院士……无论是在实验室进行演算和实验,还在野外进行观测和勘探,他们的目标都是为了发展新中国的科学事业。从他们身上,我们能看到老一辈科学家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无悔奉献的家国情怀。
第二册收入生命科学、医药卫生、农业等领域的28位科学家。其中,有自称为“泥腿子”的小麦育种专家庄巧生院士,有致力于农业技术推广、将论文写在大地上的药用植物学家徐锦堂研究员,有将一生心血奉献在肝胆外科上的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吴孟超院士,有幼年便立志研究昆虫而在日军侵华的国难当头投笔从戎的昆虫学家周尧先生……他们在自己的研究领域,认准一个目标,奋斗终身成大器。从他们身上,我们不仅可以看到老一代科技工作者持续、专注的精神,也能感受到他们的赤诚爱国心,为年轻的科技工作者树立起榜样。
第三册收入技术科学、工程技术领域的42位科学技术专家。其中,有为了国家战略需要而不计个人名利的“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陈能宽院士,也有数十年隐姓埋名从事我国自主核潜艇研发而“忘家”但最终“感动中国”的黄旭华院士、矢志为解决中国人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而不断攻关的纺织机械专家梅自强院士、为解决农业病虫害而终身研究农药的李正名院士、为提高中国蒸馏酒酿造水平而不懈努力的百岁老人秦含章先生……在他们看来,个人的科研追求,与国家利益、人民需要是时时刻刻联系在一起的。
第四册为女科学家专辑,收入了22位女性科技专家的故事——既有出生于江南名门却“不爱红妆爱武装”的中国第一位女核物理学家何泽慧院士,也有人如其名般清丽、一生在企业从事药物研究开发的安静娴院士,还有风华正茂时放弃联合国WHO职位回国、后半生脚印遍及中国麻风病现场的李桓英研究员,等等。她们的人生之路不尽相同,她们从事不同领域的科学研究,她们的生活品味或雅致或极简,但有一点于她们是共通的,那就是对科学研究的爱与执着。希望这一册对女科学家科研人生的集中讲述,能够丰富读者对中国女科学家这一群体的认识和理解,能够领略女科学家的别样风华,能够唤起读者对女性科学家成长特征的更多思考。
需要说明的是,丛书所收入的130位科学家,只是400多位接受学术成长资料采集的科学家中的一小部分。本书采取开放式结构,今后还将继续以采集工程为基础,讲述更多的科学家的故事。
(四)
采集工程是行政动员与学术规范的结合,是由一批具有不同专业背景、来自不同工作机构的人员共同努力推进的事业——仅本书中的署名作者就达100多位,还有许许多多六年来坚持不懈地推进采集工程的有关领导、专家、学者、管理人员、技术人员,限于篇幅,请原谅在此无法一一具名表示由衷的感谢!
特别要感谢的,是已收入本书和暂时还未收入本书的所有老一辈科学家、技术工程专家们,是他们用自己的科研人生,为我们留下了这些堪称精神财富的动人故事。
罗兴波主编的《跨越时代的百位中国科学家(2)》收入生命科学、医药卫生、农业等领域的28位科学家。其中,有自称为“泥腿子”的小麦育种专家庄巧生院士,有致力于农业技术推广、将论文写在大地上的药用植物学家徐锦堂研究员,有将一生心血奉献在肝胆外科上的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吴孟超院士,有幼年便立志研究昆虫而在日军侵华的国难当头投笔从戎的昆虫学家周尧先生……他们在自己的研究领域,认准一个目标,奋斗终身成大器。从他们身上,我们不仅可以看到老一代科技工作者持续、专注的精神,也能感受到他们的赤诚爱国心,为年轻的科技工作者树立起榜样。
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传记丛书的微缩版。时代变迁的见证人,共和国科技发展的践行者,中国老一辈科技工作者群体的集体缩影。
罗兴波主编的《跨越时代的百位中国科学家(2)》记述了老科学家学术成长采集工程中入选的28位出生于20世纪初,从事化学、化工、材料和石油地质工程专业的科学家学术成长经历和他们对新中国科技发展做出的卓越贡献。各篇文章都为采集工程各个采集小组根据研究报告改写而成,采用了大量采集工程中得到的珍贵图片,对每位科学家的人生经历、主要科学成就做了简要介绍,同时用主要篇幅着重介绍了各位科学家治学过程中的感人事迹,彰显了他们热爱祖国、为了国家和民族无私奉献、严谨治学的高贵品质。本书是使读者、特别是青年科技工作者、以及中学以上学生全面了解各个学科专业科学家最具权威性的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