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夏目漱石(1867.2.9-1916.12.9),1867年生于日本江户。东京帝国大学英文科毕业后,从事英文教职数年。1900年在政府安排下前往英国留学两年。回国后,曾在旧制第一高等学校(现纳入东京大学教养学部)、东京大学担任教职。 1905年发表小说《我是猫》获得广大好评。来年继续发表引人瞩目的作品,包括《少爷》与《草枕》。 1907年辞去东大教职,进入报社,专心从事小说创作,连续发表了《三四郎》《后来的事》《行人》以及《心》等在日本文学史上大放异彩的杰作。1916年在创作最后一部大作《明暗》的期间因胃溃疡恶化,不幸去世,享年四十九岁。 活跃于日本从近代迈入现代的关键时期,夏目漱石不仅发表多篇文学创作,也在报纸、杂志大量撰写文艺评论,奠定日本现代文学之基础。日本近代文学馆亦肯认夏目漱石对于日本文坛发展的深远影响,如芥川龙之介、有岛武郎等白桦派作家、津田青枫、岸田刘生。身处东亚文艺圈的鲁迅也深受夏目漱石的启发,足见其在世界文学史的重要地位。 目录 上 先 生と私 中 両親と私 下 先生と遺書 导语 长篇小说《心》发表于大正三年(1914年)4月,是日本近代文坛巨匠、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夏目漱石后期代表作之一。他长期受胃溃疡的折磨,明治43年(1910年)在伊豆半岛的修善寺疗养期间,病情再度急转直下,引起胃痉挛,大量吐血不止,陷入不省人事的“30分钟死亡”状态。经历了这场在死亡线上苦苦挣扎的体验,他一改原先俳谐式、游戏式的创作风格,从正面探求人生,着重人物的心理描写和分析,把笔锋直接转向剖析明治时代知识分子中利己主义者可恶、可悲、可叹的孤独内心世界。 内容推荐 《心》是日本著名作家夏目漱石的代表作之一。它是一部利己主义者的忏悔录,深刻揭露了利己之心与道义之心的冲突。《心》讲述的是“先生”结识并爱上了房东家的小姐,同时也赢得了房东太太的好感,但却因年少时曾受到叔父的欺诈而对他人时存戒心,迟迟不能表白自己的心意。后来,“先生”的好友K住进了房东家里,也爱上了小姐,直率的K向好友“先生”表白了自己的心事,“先生”在表面上批评K“不求上进”,背地里却偷偷地向房东太太提出要和小姐结婚。知道了这一切真相之后的K在绝望中自杀了,同时K的死也留给“先生”一生的不安和自责,婚后的“先生”一直无法忘却K,他的内心无比的寂寞,终于也走上了自杀的道路。本书《心》的纯日文版,为日语学习者和文学爱好者提供了一个学习的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