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作者:川端康成(かわばた やすなり,1899—1972)日本文学大师,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新感觉派”领军人物。1959年获西德歌德奖章,1960年获法国艺术文化勋章,1961年被授予日本第21届文化勋章,196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他的写作继承并发扬了日本以及东方“物哀”传统,以哀伤和怜惜体察自然万物的美好以及伤逝。反思现代文明,提供了“内向”的东方解脱之道。译者:陆求实上海翻译家协会理事,中国翻译协会专家会员,长期从事日本文学译介,主要译作有《人间失格》《虞美人草》《阴翳礼赞》《山月记》《新平家物语》《额田女王》《没有女人的男人》(合译)等,曾获“日本野间文艺翻译奖”以及上海翻译新人奖、上海文艺家荣誉奖、“上海市很好中青年文艺家”称号等。 目录 第一章 除夕夜的钟声 第二章 早春 第三章 满月祭 第四章 梅雨的天空 第五章 点景石——枯山水 第六章 火中的莲花 第七章 千缕丝 第八章 苦夏 第九章 湖水 导语 因其复杂性,《美丽与哀愁》极难翻译,国内版本稀罕。超越川端前期作品,《美丽与哀愁》将纯净初恋、残忍复仇乃至变态的不伦之恋,诸多复杂动机和情感交织为斑斓画面并表现到极致,是更能体现川端创作成熟的精髓之作 #独特性:美丽与哀愁,才是川端康成的代名词 唯美初恋、绝伦同性之恋、病态不伦之恋、美丽少女的复仇……比较前期作品,《美丽与哀愁》,有着更丰富层次的文学结构,更多样的人物动机和行动线索。是川端康成超越前期作品的更为复杂的美学方程式,更成熟,更有广度和深度,更耐读。 #阅读价值:纤细准确之笔,深入内心最隐秘之处,书写爱与欲的命运旋涡 川端以纤细优美的文字和卓越叙事技巧,将故事中每个人的细腻情感、微妙心理、人性幽深、病态残忍以及日式风物描写得淋漓尽致,继承了日本古典文学的传统的同时,又将小说艺术推向巅峰。 #知识收益:利用男女主角的身份和对话,川端有意展开文学和绘画艺术双重探索 小说家和两个女画家的故事,相当多的情节和对话,呈现有关文学与绘画艺术的讨论。川端有意为之,将其对美学的思考融合在精彩叙事之中,成为《美丽与哀愁》另一维度。 内容推荐 大木爱上少女音子,后以少女早产女婴夭折、精神崩溃而告终。大木将此经历写成一本畅销书,已压制感情被再次点燃,在新的人际关系中传递难以预料的火种,最终酿成大火灾。与早期内容单纯之作不同,《美丽与哀愁》表现了初恋、不伦之恋、同性之恋、少女复仇等多样线索和情感,表现更深层心理和人性更幽深处的秘密,体现了晚期川端更高超的叙事技巧。更成熟,更有广度和深度,更耐读。被三岛由纪夫誉为最能体现川端写作能力之“方法论之作”,阅之能获更充沛感受,认识更完整的川端康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