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拿破仑(精)/企鹅人生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英)保罗·约翰逊
出版社 三联书店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这是一部致力于“打破神话”的拿破仑小传。与市面上占主流的、将拿破仑刻画为“军事巨人”“政治天才”“欧洲之父”,甚至“鸡汤式”励志人物的拿破仑圣徒传不同,这部出自英国历史学家保罗·约翰逊之手的拿破仑小传以怀疑和敏锐的态度,回顾了拿破仑波澜壮阔的职业生涯和富于多面性的一生。这部小传既以浅显易懂的语言讲述了拿破仑的一生,又是一部以拿破仑人生经历为线索的欧洲史,还是一部兼具历史知识和故事性的纪实文学,可供读者从多角度品读。
作者简介
保罗·约翰逊(Paul Johnson),英国著名历史学家。他是我们这个时代著名的历史学者之一,入选美国《时代》杂志2000年百大人物。1928年出生于英国兰开夏,牛津大学麦格德林学院毕业。他撰写了一大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历史著作,涵盖历史、哲学及宗教等领域,包括《论知识分子》《犹太人史》《摩登时代》《美国人民史》《英国人民史》《艺术:一段新历史》等。他定期为全球著名的报纸及杂志写稿,包括英国《每日电讯报》《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他还是《观察家报》《每日邮报》的专栏作家。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科西嘉背景
第二章 革命者·将军·执政·皇帝
第三章 战场的王者
第四章 残缺脆弱的帝国
第五章 欧洲的坟墓
第六章 厄尔巴和滑铁卢
第七章 漫长的告别
扩展阅读
序言
拿破仑·波拿巴对历史的
影响很少有人能超越。他的
故事最能反驳宿命论者的观
点。宿命论者认为,决定事
态走向的是力量、阶级、经
济和地理,而不是人的意志
——无论男女。虽然拿破仑
在位仅十五年,但他对后世
的影响一直持续到他去世近
二百年后的20世纪末。事实
上,他的影响似乎至今也没
有退去。人们依旧喜欢阅读
他和他那耀眼的发家史,就
像在古罗马时期或者中世纪
时人们喜欢阅读恺撒一样。
读者随之会思考这样一个问
题:如果我是拿破仑,我也
能做到吗?有野心的人通常
把拿破仑视为榜样或者拿他
的事迹激励自己。这其中明
显有不少行使着各种权利却
又并不满足的人——比如媒
体大亨们——他们用拿破仑
语录装饰办公室,甚至以之
自比。
本书的观点之一就是,
拿破仑不是理论家,而是一
个机会主义者,他抓住了法
国大革命这个意外事件,把
自己推向了权力的制高点。
这里说“意外事件”,是因为
英国和斯堪的纳维亚诸国的
经历表明,所有由法国激进
分子用暴力和流血所实现的
期待中的改革,原本都可以
通过和平的手段实现。大革
命的恐怖时期本来是可以避
免的,但事实上却导致了极
端主义,而拿破仑正是它的
受益者。他没有学习乔治·
华盛顿,华盛顿与他处在同
一个年代,比他年长,将军
事胜利进一步转化为民主进
步,放弃了暴力,实行法治
。但是拿破仑却总是相信刺
刀和大炮。他唯一能理解的
语言就是暴力,而最终暴力
也对他做出了最残酷的判决

同时,拿破仑在欧洲大
陆发动了前所未有的毁灭性
战争。大规模征兵第一次在
军队扩张中扮演了重要的角
色,军队间的冲突导致了国
家间的战争。随着战争的持
续,战场上的伤亡人数残酷
地递增,同时,平民遭受的
痛苦也越来越多。首当其冲
的是意大利,然后是中欧,
最后是西班牙和俄国,都变
成了拿破仑征战世界的受害
者。尤其是被反复争夺的德
语地区,这个地区的人对拿
破仑极度厌恶,这种情绪最
终对德国民族主义思想的形
成起了关键性的作用,而这
种思想后来则变得具有攻击
性和威胁性。全面战争的新
概念出现了,随之而来的是
各种机制,如秘密警察、具
有一定规模的职业间谍、政
府宣传机器,以及捏造的所
谓民主运动、选举和公民投
票。法国本土虽然只在战争
的最后阶段卷入其中,但是
惨遭苦难,一些损失是无法
弥补的。在其他欧洲民族快
速发展的时期,法国的发展
因战事而放缓,开始停滞,
进而不可避免地从欧洲顶级
强国下滑到第二梯队——这
才是拿破仑留给他祖国的真
正遗产。
拿破仑的军事独裁瓦解
之后,在维也纳集结的政要
们决心重塑古老的正统皇权
,还要尽可能地恢复原来的
惯例和法律条例,因为它们
曾维持和平,遏制过战争爆
发时敌对行为的影响。维也
纳会议必定是史上最成功的
和谈之一。虽然也有一些例
外,但它的出现大体上确定
了此后百年欧洲各国的国界
;它虽然没能阻止所有的欧
洲战争,但也让大战爆发的
可能性大幅降低了。总的来
说,19世纪是欧洲和平、进
步、繁荣的时期,直到旧制
度在“一战”期间最终瓦解。
后来,法国决定将这位
曾经的统治者视为民族英雄
和全世界的典范,于是残留
的拿破仑式独裁盛行起来。
第一次世界大战本身可以说
是拿破仑的全面战争的缩影
,而在“一战”中兴起的无政
府国家中,一群新意识形态
的独裁者们则视拿破仑的统
治方式为典范,先是在俄国
,然后在意大利、德国,另
有许多小国跟随其后。20世
纪的集权主义国家就是践行
拿破仑理论的最终产物。因
此,我们看待拿破仑这段壮
观的职业生涯时,不应该掺
杂浪漫主义色彩,而要保持
怀疑和敏锐的态度。21世纪
初满心焦虑的我们,为避免
重蹈20世纪的覆辙,就必须
从拿破仑的一生中汲取教训
,知道哪些需要担心,哪些
需要规避。
导语
拿破仑不是理论家,而是一个机会主义者,他抓住了法国大革命这个意外事件,把自己推向了权力的制高点。大革命的恐怖时期本来是可以避免的,但事实上却导致了极端主义,而拿破仑正是它的受益者。他没有学习乔治·华盛顿,华盛顿与他处在同一个年代,比他年长,将军事胜利进一步转化为民主进步,放弃了暴力,实行法治。但是拿破仑却总是相信刺刀和大炮。他唯一能理解的语言就是暴力,而最终暴力也对他做出了最残酷的判决。
全书共收录了七章,包括科西嘉背景;革命者·将军·执政·皇帝;战场的王者;残缺脆弱的帝国;欧洲的坟墓;厄尔巴和滑铁卢;漫长的告别。
精彩页
1769年8月15日,拿破仑出生在科西嘉岛的阿雅克肖。说来讽刺,这个想要征服整个大陆的男人,一生却为三座小岛所困:科西嘉岛,不及威尔士一半大小,也不比佛蒙特州大;厄尔巴岛,比科西嘉岛还小很多,他的辉煌在那里得到了戏剧性的重演;以及圣赫勒拿岛,大西洋中一个很小的点,他死前最终的囚禁地。1769年也是拿破仑的宿敌威灵顿公爵和他的政治盟友卡斯尔雷子爵出生的年份。在这段时间前后,诞生了许多即将到来的时代中的伟大人物:夏多布里昂和斯塔尔夫人,是拿破仑的另外两位死对头;华兹华斯和柯勒律治,他们用诗歌和散文诅咒他;贝多芬把他的英雄交响曲题献予第一执政,后又在他称帝时愤怒地将曲谱撕毁。还有其他许多人——黑格尔与施莱格尔、安德鲁·杰克逊、约翰·昆西·亚当斯、乔治·坎宁、梅特涅,还有瓦尔特·司各特男爵。
从其他方面来看,这也是硕果累累的一年:以纺织业为先锋的工业革命刚刚在英国兴起;库克船长登陆博特尼湾,将最后一块大陆大洋洲纳入了西方世界的版图。但是,科西嘉岛离这些事以及其他大事件都非常遥远。它贫穷、荒凉、被忽视、受剥削,在政治和经济上都无足轻重。恰好在一百年之后,英国艺术家爱德华·李尔带着绘画材料登上了这座岛,为它留下了耀眼的记录。一个世纪以来,这座岛屿没有丝毫改变:山峦起伏,松树林几乎不可穿越,岛上有着广袤的山石地和罕见的大瀑布,灌木丛林贫瘠无边,这片丛林在当地被称作“勒麻吉”,后来成了游击区的代名词。全岛的收入极少,欧洲各个国家都认为它毫无价值。英国曾在18世纪两度得到它,又两度丢弃。因为比起它的价值,这座岛带来的麻烦更多。数百年来,这座岛一直隶属意大利的热那亚城邦。在热那亚是仅次于威尼斯的地中海最富有海上强国时代,它将科西嘉收入囊中。不过,除了沿海的巴斯蒂亚、卡尔维、博尼法乔和阿雅克肖几个城市之外,热那亚人的统治从来没有深入到一无所用的内陆地区。所以,当地起义军就统治着内陆,偶尔袭击一下有城墙围筑的沿海城市。18世纪60年代,日益衰落的热那亚不敌起义军的攻击,向法国人寻求帮助。法国人提供了帮助,但是,法国不同意热那亚人对耶稣会信徒的宽纵政策,因而撤走了军队。1767年,本地起义军占领了阿雅克肖。对于热那亚来说,这是最后的一击。1768年,热那亚将整个岛屿以极低的价格卖给了法国。这对拿破仑来说是一个关键性事件,因为他生于1769年,这样一来,他自动成了法国公民。
并非所有人都轻视科西嘉。让一雅克·卢梭在他的《社会契约论》中指出,当欧洲政府大都腐败的时候,有一个小地方仍能本着简单和纯朴的精神立法来制止腐败,那就是科西嘉。卢梭接着指出,他预感这个自然之岛有朝一日会震惊欧洲。于是起义者们就邀请了这位智者前往科西嘉岛起草一部宪法,这部宪法将在起义者以武力赢得独立时生效。但卢梭最后没有去。不过他说服了他年轻的朋友,即后来为塞缪尔·约翰逊博士作传的詹姆士·鲍斯威尔在长途旅行中经停科西嘉岛。卢梭还为詹姆士安排会见了当时起义军的领导、有着“人民的将军”称号的巴斯夸·帕欧里。鲍斯威尔去了,并与帕欧里惺惺相惜,结下了一辈子的友情。鲍斯威尔在日记以及他返回英国后出版的关于科西嘉岛的书籍中,都生动地记录了这次旅行。他因此书而成名——成了“科西嘉的鲍斯威尔”。这本书在当时风靡欧洲,读者当中就有年轻的拿破仑,这书给了他灵感。
拿破仑并没有成为科西嘉岛解放者的野心,这是帕欧里要扮演的角色。这个角色既吃力又不讨好,而且无足轻重。对于拿破仑这种背景的人来说,他的未来不在岛内,而在外面的世界——在大海和更遥远的大陆上。人们经常进出科西嘉,在沿海城镇,人们野心勃勃,没有内陆地区人们那种永恒的稳定性。波拿巴家族最初是来自16世纪托斯卡纳地区的小贵族。在阿雅克肖,他们是世袭法官,保留了贵族的名号,有十六分之一的贵族血统(祖宗拥有贵族头衔),还有其他类似的名头。他们很少工作,经济能力也只能购买自家用的房子、花园,雇用一些仆人。卡洛·马里亚·迪·波奥拿巴——他这样称呼自己——娶了十四岁的莱蒂齐亚,她也来自意大利贵族一个遥远的分支。不过,莱蒂齐亚的家族中很多人都和科西嘉岛内的小地主结了婚。莱蒂齐亚为他生的孩子中有八个存活了下来,其中老二就是拿破仑,出生时注册名为拿布列(Nabulion)。虽然这名字最终成为一个时代的印记,但在取名时它是平淡无奇的。出于某种家族“圣母怜子”(pieta)的观念,这位父亲仅仅是将祖父的名字简单地安在了他的第二个儿子身上。拿破仑几乎不曾用过这个名字。他有数千份手稿存世,显示他起初的签名是波奥拿巴(Buonaparte),后来是波拿巴(Bonaparte)。他后来所有的朋友,包括他的第一任妻子约瑟芬,从一开始就称呼他为波拿巴,无论是正式场合还是私底下,而我也将在整本书里使用这个名字。在他称帝之时,出于皇家礼节,他不太情愿地使用了拿破仑这个名字。他第二任妻子用这个名字称呼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22:3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