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2015中国年度散文/芦苇文丛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出版社 现代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王剑冰主编的《2015中国年度散文/芦苇文丛》对于迷茫的年青人来说,这是一本带来解脱的书。对于空虚的年轻人来说,这是一本带来方向的书。对年度散文的梳理,选材广泛,内容充实,将读者带到一个新的高度,是值得收藏的一部好书。

《2015中国年度散文/芦苇文丛》是由中国散文界名家从全国的报刊当年发表的散文作品中精心挑选出来的,旨在检阅当年度散文的创作实绩。公正客观地推选出思想性、艺术性俱佳,有代表性,有影响力的年度散文。

内容推荐

王蒙、刘兆林、毕淑敏、林清玄……40余位作家的40余篇佳作,或着眼现实,或回眸历史,无论思辨文字,还是抒情篇章,在认识历史和人生、呈现观察与思考的深度和广度等方面,均有直指心灵的力量。

王剑冰主编的《2015中国年度散文/芦苇文丛》由中国散文界选家从全国近百种文学刊物中精心编选,视域广阔,旨在全景呈现2015年度散文的创作实绩,力求公正客观地推选出有代表性、有影响力的作品。

目录

永远的文学 王 蒙

梦幻仇池山 李存葆

国殇墓园与倭冢 刘兆林

官桥八组见闻录 王巨才

逝者还乡 彭学明

巫水放歌 谭 谈

客家三赋 张胜友

小海豹的眼神 毕淑敏

灵魂的底线——《姜天民文集》序 刘醒龙

两宋绘画的画里画外 田中禾

夜 冯秋子

在内乡县衙邂逅元好问 朱秀海

战争与菩提——1865 往事 贾梦玮

文学的江湖 熊召政

去往书店的路 裘山山

给古往今来一块界碑 韩小蕙

漫步济南回民小区 马瑞芳

念旧寻新(2 则) 王久辛

山里的细妹子 徐 鲁

仙 游 梦 李朝全

那些不老的记忆 廖华歌

学人之殇(节选) 艾 云

皈依南社的倒影 李贯通

还有给母亲过生日的期盼 武 歆

边走边语 贾兴安

寻找木头里的声音 牛 放

不能想的父亲 朱 鸿

夺补河两岸(节选) 陈 霁

不如与花缠绵 施立松

胶州密码 韩嘉川

断 想 王小萍

印江的另一种植物 唐 涓

书信三则 苏雪依

先 生 张艳茜

苍茫缠在马蹄上 张 劲

书 家 简 墨

灯 张大威

富春江之美 付秀宏

蛙鸣何处 黄康生

废村里的生命 余继聪

去郭亮,思考人生 罗时汉

喜欢读沈从文(外一题) 耿林莽

秋声一片 (中国台湾)林清玄

二十四节气 高 翔

旧年的血泪 熊育群

试读章节

《永远的文学》(节选)

二、记忆与提升:人生不再空虚

我早在十九岁时就开始写长篇小说《青春万岁》。1953年11月1日,我刚刚过了十九岁生日,我就开始写作了。我为什么要写作呢?因为我经历了新中国的建立那样一个特殊的年代,我亲眼看到并参与了旧中国的覆灭和新中国的成立,当时对世界的那种感受,对国家的那种信心,对革命凯歌行进的感觉,那种百废俱兴、一天比一天美好的感觉真是无与伦比。所有新的思想、新的口号、新的说法不但让你热血沸腾,而且让你沉醉,让你入迷。人和人的关系完全是新的。对各种问题的看法完全是新的。而到1953年以后,情况开始发生变化,往正常化发展。当时我正在区委做团的工作,我十五六岁就从事这些工作,当然到1953年我已经十九岁。那时对团的工作有了新的要求,说我们的中心就是要“学好正课”。当时的形势报告里说要开始第一个五年计划,叫作大规模有计划的经济建设时期开始了。和原来那个革命煽动的劲儿已经不一样了,那时候唱的苏联歌曲已不仅仅限于“兄弟们向太阳”、“穿过草原、走过草地”、“从前的工人,现在的委员”、“我们的将军是伏罗希洛夫”,也不再是“二战”时期的“再见了妈妈,别难过莫悲伤,祝福我们一路平安吧”,那时候突然流行起来的歌曲是什么呢?是“我们的生活是多么幸福”、“生活是多么美好”,我当时就一种感觉:最激昂的日子过去了。我恰恰有幸在我的少年时代、青年时代经历了这些,我就希望用文字把这些记录下来。所以为什么很多人、很多朋友,到现在见了我(我见到的太多了,有的年龄很大了)说:“王蒙,我会背你《青春万岁》的诗:所有的日子,所有的日子都来吧。”这就是我的感情:所有的日子、所有的日子都是转瞬即逝的,正因为所有的日子、所有的日子都是转瞬即逝的,所以需要有文学,把日子用文学的方式,语言的符号描绘下来、固定下来、永久下来。你用任何其他的方式都很难写得这么生动、这么细致。历史记载就很容易,历史记载就可以这么写: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布:中国人民站起来了。1949年,西南地区尚未完全解放,《红岩》中写江姐和其他狱中革命者绣一面五星红旗。历史还可以说明那地方还在国民党控制之下。战争进行到了什么程度,海南岛是哪一年解放的,四川是哪一年打下来的,在已经解放的地区怎么进行货币的改革、社会秩序的维护,以及当时国内外的一些事情,毛泽东访问苏联,和苏联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可是你上哪儿知道那个日子是怎么过的呢?上哪儿知道当时的年轻人用一种什么样的心情来度过自己的每一天呢?你上哪儿知道那时候的人们唱起歌来为什么两眼含着热泪?那时候人为什么会对国家有那样一种光明的设想?文学起到一个什么作用呢?文学把我们的短促的生命,把我们转瞬即逝又万分值得珍惜的经验符号化、永久化,把它挽留住。文学是一种挽留,是对我们青春岁月的挽留,是对我们美好岁月的挽留,是对我们痛切的酸甜苦辣经验的挽留。否则人生太空虚了,你就是活一百年又如何?别说活一百岁的那么少,因为那么少,所以叫“人瑞”。你到最后,一结束,不就什么都过去了吗?

不,没有过去,还有文学。文学是对时间的对抗,是对虚无的对抗!

在我迷恋这个十七八岁、十八九岁的时候,我读《红楼梦》,当时我不怎么研究这些人际关系啊、封建社会啊。我最感慨的是,贾宝玉、林黛玉永远年轻,不管《红楼梦》是什么时候写的,也不管《红楼梦》所假设的那些人物是什么年龄,他们永远年轻。贾宝玉大概是从十三四岁、十四五岁,最多写到了他十七八岁、十八九岁,林黛玉大概是十一二岁到贾府,写到大概十六七岁,我感觉她“苦绛珠魂归离恨天”的时候还不足十八岁。但他们永远年轻,他们永生了,你不但知道有这么一个故事,而且你仿佛听到了他们之间互相打趣、互相挑剔(主要是林黛玉挑贾宝玉),然后又有很多话想说不能说,都是少年的恋情。贾宝玉送给林黛玉一方旧手帕,他的丫鬟还问怎么送人家一方旧手帕呢?贾宝玉说你不用管,只管送去,林黛玉收到之后就在那儿哭得不行,“眼空蓄泪泪空垂,暗洒闲抛知向谁”。这些东西永远活在你的心间,真正的文学的秘密就是它永远不老。那瞎起哄的文学最大的特点是三个月就过时。《诗经》的东西现在还不觉得远,不觉得老,还很亲近。这方面任何一种学问都没法和文学比,医学你能用两千五百年前的教案吗?海洋物理你能吗?人生一世能有什么不老?说不老,那是自己安慰自己。我正是在《青春万岁》的写作中延长我的生命。我用符号的美丽把生活的美丽固化。这是太难得的事情。而且它是一种提升,不光是存留下来,还有提升。

现实生活中,有多少浪漫就有多少庸俗,有多少热爱就有多少冷淡,有多少善良就有多少恶毒,这些都是相辅相成的,这也是老子的话“有无相生,难易相成”。可是你在文学当中呢?同样当然也会写到恶,也会写到仇恨,也会写到虚伪,也会写到欺骗,但经过符号化处理之后,很多东西已经不一样了,它顺了,让你能够记得住,让你能够有所叹息。哪怕这个作品非常悲观,看了之后让你泪流如注,也有一种痛快的感觉,你从哪里去表现解释这种泪流如注的感觉?

小时候我的姨妈,她生活特别不幸,她十八岁结婚,十九岁丧夫,一辈子守寡。她最喜欢的就是去看戏看电影,特别是看悲剧的电影。她去的时候口袋里带好多手绢,看电影期间会从头哭到尾,那是她最满意的一天。因为她不到电影院、戏院里去哭她到哪儿去哭?她又不能说我本来就不想守寡,当时没有人强迫她守寡,已经是民国时期,是她自己那么认识,她只有到那里去哭。文学的存在使生活能够保留下来,让记忆保留下来,使我们的情感有所寄托,有所提升。

三、陪伴与洗礼:风暴不再恐惧

在我青年时代,正是我少年得志、“猖狂”一时的时候,我碰到了历史的风暴、政治的风暴。在风暴时期,文学是我的陪伴,也是我的洗礼。印象最深的是狄更斯的《双城记》,这本书以巴黎和伦敦发生的故事为主,以法国大革命为历史背景,既描写了一个侯爵的家庭,写了法国封建贵族的巧取豪夺、敲骨吸髓,又描写了大革命中人们的那种疯狂仇恨嗜血,他写得太惊人了,他写的这些东西跟我当时的处境没有一毛钱的关系,但是这些东西对我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洗礼,让我知道历史的风暴启动以后就会是这样,我碰到的那点麻烦算啥呢?根本不值一提。瞧瞧人家的经历,瞧瞧人家受的罪、人家的洗礼,一会儿死一会儿活,一会儿阶下囚、一会儿神经病。他写那个医生,由于见证了侯爵家庭对劳动人民的残酷而被关到巴士底狱,这个人被关疯了,后来放出来了,放出来又遇到各种可怕的事情。

和这个《双城记》媲美的,是雨果的《悲惨世界》,尤其是《九三年》,也是写法国大革命的。造成大革命的原因是法国的王室贵族的残暴,但大革命本身,至少在这两个作家的笔下,活活吓死你。当然后来的社会科学家也不会否定法国大革命,大革命推进法国历史发展、人类的进步。文学会写出来人这一生会碰到什么样的风暴、会碰到什么样的苦难、会碰到什么样的折磨、会碰到什么样的恐惧、会怎么样地发疯。文学就告诉你生活会让你发疯,但文学本身又是对发疯的最大的抵抗。这些是从文学的内容、题材上来谈。还有些可以从它的情绪上,从这个方面最冲击我、让我震撼的是俄罗斯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他是贵族,非常优雅,但他对旧俄国充满了愤怒和仇恨,他曾被沙皇判处死刑,那天执行六个罪犯的死刑,第一批三个已经被绑上柱子了,陀思妥耶夫斯基已经被吓得魂飞天外了,他事前又没有接受过从容就义的教育,也不会临时喊着口号上刑场。这时候,行刑人员告诉他沙皇陛下饶了你小子。此外他得了癫痫症,俗称羊癫疯。他的小说《白痴》里,有好多页就写这个羊癫疯将要发作还没有发作的感觉,看完你不发作就是好样的。

他怎么写小说呢?他喜欢豪赌,跟出版社定合同,然后拿一大笔钱,第二天就去赌场。一个礼拜左右输光了,再借钱。比如说按合同要求两年内他要交出一部两千页的小说,还剩两三个月就到期了,如果完不成就要坐监狱,就要判处苦役。但是他是个天才,他雇了一个女速记员,因为当时没现在的电子设备,然后就开始讲述自己的小说,他的小说都是讲出来的。他讲的时候就揪住自己的头发,在屋里走来走去,又哭又闹,完全跟个疯子一样。但这个疯子感动了女速记员,后来这个女速记员嫁给他了。我说的这些都来自他妻子写的回忆录。

他这么写有个特点:他不分段。二十五页过去了,满满的不分段:他少挣多少稿费啊?!最喜欢分段的是港台的作家,他们希望一行就一个字。

这个说:

“来?”

那个说:

“不!”

陀思妥耶夫斯基这个人太可怜了。他反对暴力革命,非常坚定地反对暴力革命,所以苏联时期也不受待见。他个性很强,他最痛恨的有两个作家,一个是别林斯基,这是共产党最喜欢的,是革命的民主主义,另一个是屠格涅夫。可是我没见过别林斯基和屠格涅夫怎么骂陀思妥耶夫斯基。骂陀思妥耶夫斯基最厉害的是高尔基,他是怎么说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呢?他说“如果狼写小说,就写成陀思妥耶夫斯基这样”,就是说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心太恶了,他专门写人的恶,你怎么难受他怎么写,怎么窝囊他怎么写,你看着怎么受不了他怎么写。

这里我多说两句,狼可以成为图腾,但狼不会写小说。如果狼真会写小说,也是一绝,绝对比咱们写得好,至少是更别致。它绝对提供新的面貌,我看那个电影《狼图腾》就很欣赏那个狼啊,狼的悲哀、抑郁、孤独、英雄末路、绝望、仇恨。你说要出这么一个狼,它不吃羊,它写小说了。这不是不可以。咱们国家出一点特殊政策,哪怕是周围防着它点、让它写,我觉得也是可以的。

人世沧桑也有很多感慨。高尔基痛骂他,但是后来他在苏联也渐渐吃得很开,我们后来看到的很多他的作品改编成电影都是苏联时期的,如《白痴》、《白夜》。最早一届,最起码是比较早的一届的中国作协党组书记是邵荃麟先生,我记得长篇小说《被侮辱与被损害的》就是邵荃麟翻译的。被侮辱与被损害的,这就是共产党搞革命的根据。这世界上那么多劳动人民、弱势群体、下层,他们是被侮辱与被损害的。所以陀思妥耶夫斯基在中国没有怎么被打压,但是在苏联他被打压过。可是1989年12月苏联一解体,原来的高尔基大街恢复了它原来的名字彼得大街,在这个大街最显著的位置上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坐像。所以说,这种激烈的、严厉的,甚至是痛苦的描写,也有它的特殊作用:就是给你一个信念,给你一个陪伴,让你知道人不能太软弱,人活着一辈子太软弱了是有罪,是自己的罪恶。人应该挺住!所以,在我自己接受考验的那一段,我很喜欢看这一类的作品。当然,至今仍然有人批评陀思妥耶夫斯基。

在国际上很有名的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曾被法国的话剧团体出高价邀约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白痴》改编成话剧,可是当时他没有认真读过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急需钱的昆德拉接受了这个任务。但是当他读过之后,他拒绝改编这部小说,他说陀思妥耶夫斯基太极端,他对人类抱的仇恨太大了。他说陀思妥耶夫斯基这样的人如果发展下去,在政治上得势的话他可能是法西斯主义者。这些我们不在这谈了,因为这只是假设,而陀思妥耶夫斯基连个科长都没当过,所以他想成为法西斯主义者,他只能法他自己的西斯,所以不存在这个问题。昆德拉把钱退回去了。所以陀思妥耶夫斯基也有他另一面。文学作品就是这样,你写得很柔软、很轻飘,很多人会不满意;你写得很严酷、很严峻,也会有很多人不满意;你写得爱得不行,人家觉得你黏黏糊糊;你写得杀伐决断、敢作敢为、能前能后,别人看你是阴谋家,一看就不像好人,一点人性也没有。文学的魅力就在于此,有着多方面的探讨和解释。

P1-P8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5 9:3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