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旅行中的文学课/悦心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卢桢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作者简介
卢桢,南开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文学博士,曾在香港浸会大学文学院、荷兰莱顿大学汉学院交流访学。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新诗。先后在五十余种海内外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八十余篇,出版学术专著一部,承担省部级科研课题多项。
后记
抵达,只有抵达
10年间,我走过了80个
国家,300多座城市,这是
个不错的成绩。每到一个地
方,我都会去探访那些与文
学相关的景点。它们也许是
作家的故居、文人的墓地,
还可能是文学事件的发生地
或是文学博物馆。如果为我
的这种旅行方式寻找定义的
话,那么“文学旅行”应当是
恰切的。
文学旅行并非新生事物
,18世纪中叶,莎士比亚的
家乡斯特拉福德成为文学迷
钟情的热门地标,围绕莎翁
故居的一系列游览路线开始
运营,标志着近代文学旅行
的兴起。直到今天,英国依
然是世界上文学旅行开发最
为成熟的国家,全球十大文
学旅行目的地中,英国的伦
敦、斯特拉福德、爱丁堡位
列前三。由英伦兴起的这股
热潮也影响了欧美,并遍及
全球。
关于“文学旅行”的概念
,已有颇多学者进行研究。
我的理解,文学旅行就是从
文学本位出发,以文学朝圣
为动机,围绕作家生活地或
文学发生地开展的游览活动
。以文学的方式设计旅行,
通过旅行检视我们的阅读,
正是我们标榜自身的一张名
片。
很多人都在追寻旅行的
意义,英国作家阿兰·德波
顿写过一本《旅行的艺术》
,他说如果生活的目的在于
追求幸福,那么除却旅行,
很少有别的行为能够呈现这
一追求过程中的热情和矛盾
。按照他的理解,旅行可以
带我们发现紧张学习和辛苦
工作之外的另一重生活意义
。我想对这句话作一番延伸
,或许生活的另一重意义,
就凝聚在“抵达”这一行为本
身。
几年前,一位长辈开车
载我入山,他说已找到一处
堪比瑞士的风景,起伏的连
山葱翠一片,山下的湖水纯
净透明。抵达目的地,长辈
问我此处比瑞士如何,我说
风景很美,除了这里不是瑞
士。有的时候,抵达现场就
是旅行的全部意义。只有抵
达,才能在亲手抚摸文人墓
碑的“再没有更近的接近”中
,听到内心深藏的声音,享
受灵魂与先贤的对话;只有
抵达,方可满足文学青年的
朝圣之心。
抵达是一种仪式,抵达
的目的是召唤既往的阅读体
验,鞭策我们在精神腾跃之
后探秘新的王国。在对景点
的一次次穿越中,景色逐渐
化为日常生活的背景。我们
走到哪里,哪里就成为我们
的一部分,从一个家乡到另
一个家乡,我们对美的感悟
愈发敏感,我们的视野向光
明和开阔延伸。每一个热爱
文学旅行的人都拥有孤独而
美好的灵魂,孤独是上天赐
予我们的厚礼,它让我们成
为没有王冠的王子,以漫游
者的身份体验大千世界的多
重光影。
始于风景,止于诗心,
文学旅行崇尚创造力的发挥
。理解了这一点,旅行的记
忆就不再是你与著名景点的
合影,而是火车站停摆的钟
表,菜市场里争吵的商贩,
弗拉蒙戈女郎的舞步,小巷
里跑调的歌声……细节经验
越独特,你自己的精神地理
就越丰富,你离文学作品的
真实就越近。所以,文学旅
行可以激发我们重新在现实
中审视经典文学,甚至产生
一种亲历经典诞生过程的鲜
活感受。
两年前,我在伦敦访学
,每日从居所到学院图书馆
自习,需要步行五公里横贯
伦敦东西,一路所经之处颇
为有趣——开膛手杰克故事
的发生地白教堂,《哈利·
波特》中“对角巷”的拍摄地
勒顿豪市场,艾略特工作过
的银行大楼,弥尔顿的故居
原址,济慈和华兹华斯曾描
写过的大树,罗素住过的老
房子……穿越在丰富的文学
景观之中,仿若温习了一遍
生动的英国文学简史。于是
我萌生了一个念头,想把在
英国以及此前的游历中涉及
文学旅行的感悟记录下来。
幸运的是,这个想法得到广
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金晓燕老
师的认可与支持,感谢她为
此书出版付出的辛苦,她让
我的愿望化梦为真。
每一次远行,最惦记自
己的是父母,也只有在异国
他乡,才能真正有独处的机
会,去思考父母施予自己伟
大而平实的爱。感谢他们为
我创造的一切,身为人子,
能够在父母尚在时与之相互
理解,并能让父母感受到你
对他们的爱,才是旅行之外
人生最为重要的事。
最终,我们都要从远方
抵达自己的家庭。
目录
欧陆光影
雨果先生的中国梦(本文讲述购物狂雨果买了多少中式家具)
谁是死后最幸福的男人(本文讲述王尔德的粉丝们把唇印印在他的墓碑上)
波德莱尔的坟茔
有家餐厅叫浮士德(讲述歌德曾常光顾的有百年历史的浮士德餐厅)
童话之路上的音乐家(讲述不来梅的音乐家的起源)
冰与火的歌者(本文讲述彪悍的冰岛土著)
朱丽叶的右胸铜光闪闪
勃朗特的哈沃斯(讲述英国文艺青年打卡必到圣地勃朗特姐妹的故乡)
在伦敦寻找老舍故居
伦敦桥怎么老塌呢?(本文讲述T.S.艾略特怎样在伦敦金融街工作,且十分喜爱这份“稳定”的工作而拒绝当作家)
悲情长湖
济慈的古瓶
查令十字路84号的“不二情书”
尤利西斯在脚下生根发芽
切尔诺贝利的提线木偶(本文讲述切尔诺贝利一日游,核事故成了被观看和表演的客体)
探秘吸血鬼城堡(普希金走过的最后一级台阶(本文讲述普希金为何与人决斗)
世间最美的证书(讲述世界上设计最美的诺贝尔文学奖证书)
瓦尔特到底是谁?(讲述老电影《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的真实故事原型)
阿尔卑斯的眼睛
海蒂小屋之旅
泡沫与玫瑰(本文讲述在爱与美之神阿芙洛狄特的故乡欣赏到的美景和被房产中介骚扰的经历)
亚非土地
斯大林的文青岁月
挪亚方舟的残片
疯子才懂夜的黑(讲述西亚的梁祝爱情故事)
为纪伯伦读一首诗
哈菲兹的夜莺
居鲁士大帝的头颅
“乔治.奥威尔号”列车(重走乔治.奥威尔的东南亚行旅路线)
慢下来,慢下来,琅勃拉邦
谛听撒哈拉(寻找三毛的行旅痕迹)
南美天空
略萨是朵水做的云(本文讲述略萨的奇葩情史)
博尔赫斯的迷宫(本文讲述博尔赫斯为何迷恋故乡)
致敬巴勃罗船长(讲述聂鲁达与他的祖国)
每一粒玉米都是马丘比丘
抵达,只有抵达(代后记)
精彩页
雨果先生的中国梦
“老天哪!整个中国在地上跌得粉碎!”
这是雨果1877年创作的《跌碎的花瓶》的头一句诗,他喜爱的花瓶被女仆不慎打碎,引发诗人产生如此惊人突兀的感叹。
有些版本会把“整个中国”译成“整个花瓶”,以配合诗文表达的原意,可我认为还是“整个中国”听起来更带劲,更能表达雨果瞬间爆发的怀疑、心疼、愤怒的复杂情绪,你甚至能感受到诗人的白胡子都气得一根根竖立起来了。按照雨果的描述,那花瓶又白又细,像一滴闪光的水,瓶身绘满了花草和虫鸟。对于这类代表中国风尚的器物,雨果往往怀有一颗比中国人还热爱的心。
庆幸的是,热爱中国文化且好收藏古物的雨果,淘到的中国花瓶绝不止碎掉的这一个。逃亡暂居在根西岛期间,雨果先后48次购买了中国艺术品,粗略估算,他为此一共花费了3000多法郎。这是个什么概念呢?要知道,雨果给情人朱丽叶买下的公寓,也才花了14000法郎,而他几年问购买中国器物的花费,足以买下四分之一座公寓了。不会当设计师的诗人不是一个好情人,雨果花了近一年的时间,亲自为朱丽叶的寓所“高城仙境”(Hauteville Fairy)设计装修,还特意把自己收藏的中国物件都一股脑汇入其间,比如花瓶、乌木家具、宫灯、佛像等等。他还亲自为市集上淘来的文艺复兴风格的二手家具进行改造,将它们的柜门抽屉板拆下,漆绘上花鸟人物等中式花纹。终于,雨果为朱丽叶打造出一间富有奇异东方元素的“中国客厅”(Salon Chinois)。面对雨果的这件“中国风”礼物,朱丽叶感受到她从未体会过的、繁复夹杂陌生的华丽感,她完全被迷倒了,并由衷赞叹道:“这是一首真正的中国诗。”
身为中国人,肯定会对这首“中国诗”非常好奇。从20世纪初开始,朱丽叶“中国客厅”里的大部分物件和装饰品,连同雨果在其他住所的一些重要收藏品,都源源不断地被转移到巴黎的雨果故居博物馆。这所故居位于孚日广场(Place des Vosges)6号,1832年10月,雨果和妻子阿黛尔租下二楼一套280平方米的公寓,一住就是16年。正是在这栋宽敞的公寓里,他完成了《悲惨世界》的构思和初期篇章的写作。1902年,作家百年诞辰之际,巴黎市政府将公寓辟为雨果纪念馆,免费向文学游客们开放。
故居纪念馆共分三层,目前仅开放雨果当时居住的第二层。因百年间房主更替频繁,变动颇多,早已难见雨果夫妇最早在此居住时的原貌。现在游客们看到的家具和艺术品,都是从雨果的其他住所搬迁而来,还有一些来自他人的捐赠。比如,当年雨果妻子阿黛尔和孩子们的卧室,现在则修缮成雨果与隋人朱丽叶当年淘来的家具大展厅。那些中世纪风格的桌椅,竟然被雨果装上了中国风格的彩绘镶板,视觉冲击力极强。但真正能把你的眼睛照得疼痛,把你的头脑闪得眩晕,同时还让人产生中国人的自豪与感动的,还是那间“中国客厅”。
“中国客厅”位于纪念馆的第三展厅,大厅中央悬挂着中式宫灯,上绘仕女图。墙体及天花板布满深涂暗绿色油漆的木质嵌板,两幅四尺中堂,绘制着东方面孔的人物,仿佛是《西游记》的故事。《跌碎的花瓶》里说的“绝无仅有的”“难得一见的奇迹”的花瓶在这里却有许多,都是主人当年在根西岛的古董店里淘换来的。除去花瓶,像杯碗碟盘、麒麟狮子之类瓷质摆件,都被巧妙安放在雕刻着兰、竹、梅、凤等吉祥如意图案的橱柜上,想来这些图案也出自雨果之手。最让中国人惊叹的是,雨果把大小、形状相近的大约60个瓷盘通通镶在了板壁上。任何人到达展厅,首先跃入眼帘的便是这面盘子墙,它们如排山倒海之势,积聚起足够的能量,使人领略到“密集”本身的冲击力。暗绿色的墙体,构成一片深层的夜空,贴合其上的洁白瓷盘,如群星般光芒闪烁。这美丽摄人的夜空,大概承载了雨果先生的中国梦吧。P3-6
导语
雨果先生的中国客厅、朱丽叶家的阳台、王尔德墓碑上的唇印、吸血鬼德古拉的城堡、开往勃朗特故乡的复古机车、普希金走过的最后一级台阶、略萨初吻胡利娅姨妈的舞台、聂鲁达攀登过的马丘比丘……
诸多文人故居、作家墓地、文学展馆、特色线路,都被收入在这堂旅行中的文学课中。
一次经典的发现之旅,一次心灵的悦动之行。
重回文学发生的现场,近距离体验作家的人生。
内容推荐
本书以文学旅行为主题,分为“欧陆光影”“亚非土地”“南美天空”三个板块,记录了作者游历世界时探访到的诸多文学景观,以及由文学之路导引出的当地风情。具体表现为对文人故居的探访,对作家墓地的拜谒,对文学博物馆的游览,对当地文学传说的追慕,对各国特色“文学之旅”的体验。
全书涵盖英国、法国、德国等知名的世界文学旅行目的地,此外,西亚、东欧和南美的经典作家以及与他们相关的文学景观也被纳入本书的视野。晓畅且深情的文字,结合作者拍摄的精美图片,为读者理解作家、作品乃至世界文学提供了新的维度。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23:0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