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宋朝的病(精)/诗人散文丛书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雷平阳 |
出版社 | 花山文艺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中国当代著名诗人雷平阳用诗人独特的观照方式和特有的表达方式在散文创作中亦享有盛誉,作品《宋朝的病》等作品展示了“诗人散文”的独特艺术魅力。其作品代表了中国“诗人散文”的最高水平,向读者展示了其“诗人散文”的艺术风采。 作者简介 雷平阳,男,诗人,1966年9月7日生于云南昭通土城乡欧家营,1985年毕业于昭通师专中文系,现居昆明,供职于云南省文联。一级作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四个一批”人才,云南有突出贡献专家、云南师范大学特聘教授。著有《风中的群山》、《天上攸乐》、《普洱茶记》、《云南黄昏的秩序》、《我的云南血统》、《雷平阳诗选》、《云南记》、《雷平阳散文选集》等作品集十余部。曾获昆明市“茶花奖”金奖,云南省政府奖一等奖、云南文化精品工程奖、《诗刊》华文青年诗人奖、人民文学诗歌奖、十月诗歌奖、华语文学大奖诗歌奖、鲁迅文学奖等奖项。 目录 旧寨的叛逃 酒宴记 上坟记 三甲村氏族 乌蒙山记 饮空记 有关卡尔维诺的谵言 在神木 自由的散漫 暗色的面 基诺山地名诗意考 白毛记 回乡记 云南黄昏的秩序 建水追忆 画卷·母亲的刺绣 随笔五则 宋朝的病 放蛊人和毒药 序言 已经记不得是在北京 还是石家庄,也忘了谈了 几次,反正建国兄和我第 一次提起要策划出版“诗 人散文”系列图书的时候 ,我就没有半点儿犹豫— —这事值得做。而擅长写 作散文的商震兄对此更是 没有异议,在石家庄的一 个宾馆里,他一边吸着烟 一边谈论着编选的细节。 “诗人散文”是一种处 于隐蔽状态的写作,也是 一直被忽视的写作传统。 美国桂冠诗人、1987 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约 瑟夫·布罗茨基有一篇广 为人知的文章《诗人与散 文》,我第一次读到的时 候印象最深的是如下这句 话:“谁也不知道诗人转 写散文给诗歌带来了多大 的损失;不过有一点却是 可以肯定的,也即散文因 此大受裨益。”此文其他 的内容就不多说了,很值 得诗人们深入读读。 收入此次“诗人散文” 第一季的本来是八个人, 可惜朵渔的那一本因为一 些原因最终未能出版,殊 为遗憾,再次向朵渔兄表 达歉意。其间,我也曾向 一些诗人约稿,但因为一 些主客观原因,最终与大 家见面的是翟永明、王家 新、大解、商震、张执浩 、雷平阳和我。 在我看来,“诗人散文 ”是一个特殊而充满了可 能性的文体,并非等同于 “诗人的散文”“诗人写的 散文”,或者说并不是“诗 人”那里次于“诗歌”的二 等属性的文体——因为从 常理看来一个诗人的第一 要义自然是写诗,然后才 是其他的。这样,“散文” 就成了等而下之的“诗歌” 的下脚料和衍生品。 那么,真实的情况是 这样的吗? 肯定不是。 与此同时,诗人写作 散文也不是为了展示具备 写作“跨文体”的能力。 我们还有必要把“诗人 散文”和一般作家写的散 文区别开来。这样说只是 为了强调“诗人散文”的特 殊性,而并非意味着这是 没有问题的特殊飞地。 在我们的文学胃口被 不断败坏,沮丧的阅读经 验一再上演时,是否存在 着散文的“新因子”?看看 时下的某些散文吧——琐 碎的世故、温情的自欺、 文化的贩卖、历史的解说 词、道德化的仿品、思想 的余唾、专断的民粹、低 级的励志、作料过期的心 灵鸡汤……由此,我所指 认的“诗人散文”正是为了 强化散文同样应该具备写 作难度和精神难度。 诗人的散文必须是和 他的诗具有同等的重要性 ,而不是非此即彼的相互 替代,两者都具有诗学的 合法性和独立品质。至于 诗人为什么要写作散文, 其最终动因在于他能够在 散文的表达中找到不属于 或不同于诗歌的东西。这 一点至关重要。这也正是 我们今天着意强调“诗人 散文”作为一种不同于一 般意义上的散文的特质和 必要性。 诗人身份和散文写作 两者之间是双向往返和彼 此借重的关系。这也是对 散文惯有界限、分野的重 新思考。“诗人散文”在内 质和边界上都更为自由也 更为开放,自然也更能凸 显一个诗人精神肖像的多 样性。 应该注意到很多的“诗 人散文”具有“反散文”的 特征,而“反散文”无疑是 另一种“返回散文”的有效 途径。这正是“诗人散文” 的活力和有效性所在,比 如“不可被散文消解的诗 性”“一个词在上下文中的 特殊重力”,比如“专注的 思考”、对“不言而喻的东 西的省略”以及对“兴奋心 情下潜存的危险”的警惕 和自省。 我们还看到一个趋势 ,在一部分诗人那里,诗 歌渐渐写不动了,反而散 文甚至小说写得越来越起 劲儿。那么,这说明了什 么?说明他已经不再是一 个诗人了吗?说明散文真 的是一种“老年文体”吗? 对此,我更想听听大家的 看法。 我期待着花山文艺出 版社能够将“诗人散文”这 一出版计划继续实施下去 ,让更多的“诗人散文”与 读者朋友们见面。 2019年秋于八里庄鲁 院 导语 “诗人散文”,是区别于其他散文作者所著散文的一个专有概念,因诗人独特的观照方式和特有的表达方式而成为一个独特的存在。 世界上许多著名诗人,在散文创作中亦享有盛誉,展示了“诗人散文”的独特艺术魅力。 本套丛书作者皆为中国当代著名诗人,在诗歌创作领域取得了不凡的成就,他们的散文作品亦代表了中国“诗人散文”的最高水平,展示了中国“诗人散文”的艺术风采。 本书收录了《自由的散漫》《回乡记》《宋朝的病》等作品。 精彩页 旧寨的叛逃 细雨里,旧寨古道一带是凌乱的,两边青色的峰丛、杂树、蚕桑和荒草,似乎很久没有看见过人了,全都沉浸在个体的迷狂之中。峰丛本应有着清晰的层次、蓬勃的生长力和饱满的天际线,但它们纷纷收身于薄雾,并将细瘦而又直抵天穹的桉树,纳人自己的色系与场域,两者组成了旧山水图卷中那些写意的没完没了的局部。在荒草让出来的地方,蚕桑是唯一出自人工的植物,由于雨水的清洗与供养,它们的绿色里还藏着无穷无尽的绿,每一张叶片,都有着绿色的深渊,可供那些尚在想象中的蚕虫,完成一次又一次的由生到死的折返跑。但是,在那一刻,蚕桑没有按照我的空想,恣意地呈现自己向内的精神通道,它们在猛然吹拂又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的春风里,所有的叶片都翻出了自己白晃晃的反面,仿佛正在迎接一场隐秘的狂欢。那场景,状似浅水里布满了白玉,也像一群芭蕾舞演员在旷野上表演倒立…… 那白丝绸一样的烟雾是从两座圆锥形的峰丛之间升起来的。它们不是自然的白雾,更不是我想象中或记忆中的炊烟,极有可能是某个山中人在细雨里整饬山地,将地上的枯枝败叶集在一块儿,点燃了,却因为细雨的浇淋而无法痛痛快快地燃烧,应有的火焰变成了烟雾。在歌剧院一样的春天,布谷鸟的叫声出自距我几十米处的一座小山丘,却仿佛来自重重峰丛之后的贵州省或者更远的省份。烟雾没有声音,在布谷鸟的叫声里,它们更像是一个隐形的合唱团发出的咏叹或挽歌,白色中夹杂着灰色,孤寂里透露着荒渺。我无意将这些烟雾视为空气的骨灰,或环江县所有峰丛的魂魄,也没有因此陷入冥想,希望白丝绸的幕布后面跳出老虎、狮子和金钱豹。在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刚刚出版的我的随笔集《旧山水》的序言中,我这么说过:“用不着拷问,我的确是一个木乃伊式的避世者和乡村世界中的巫师或放蛊人,在脱离现实的地方,我的心最安宁,我浑身的力量最圣洁,我的想象力和思想力最丰饶。人们言必说未来,把创造力和探索性,连同革命的愿望,全部交付给了未知和虚无,我则在往回跑,只想跑回太阳落下的群山里去。”所以,当烟雾一再地扩大、升高,变化出不同的形象,继而在一点一点地生成又一点一点地消失的过程中呈现出寂灭的本相时,我坐到了川山镇旧屯村一座古老的石桥上。石桥下的流水可以将我送回现实中去,浮世到处都有人的臭皮囊,水流的方向或归宿,早就是人的集中营,可我真的丧失了回去的心愿,坐下,哪儿也不去,方可以个体私设的庙堂对应烟雾本真的无觉与幻变。它们的白色或灰色,不替人们诠解世俗美学中的本体和喻体,它们是独立的,难以引用的,天注定的,同时它们也是瞬间的,为此刻而存在的。 这座石桥不知建于何时,它横卧在一条我不知道名字的溪水上。有别于那些精雕细刻或立着各种河神的石桥,它只是用一些粗糙的青石条,很随意地砌筑而成,并高出地面七个台阶。青石条与青石条之间,几乎都有着手掌的厚度一样的缝隙,里面都是草窝子,年复一年地枯朽,又在枯朽中伸出绿色的条茎和细叶。因此,这石桥让人觉得它不是人工建设的,而是一群山中的石头某一天突然活了过来,站起身子,一路走到这儿,便纷纷躺了下来。石桥上长满了荒草,溪水里同样长着荒草和细高的藤状植物,从一百米开外看过去,满眼全是草木,石桥是隐身的,石桥、溪流和草木已经是一个巨大峰丛背影下小小的共和国。由于草木作为共和国的合法公民并极其强势,我在石桥上抽烟和发呆的样子,类似于一只苍鹭在此停歇一会儿,完全改变不了草木天生的格局,甚至我也委身于草木了,乃是草木中细碎的一叶。令人凭空生出欢喜心的,是流水。按照常理,石桥是因为流水而现身的,可是,坐在石桥上,我没有看见流水的身影,尽管听见了草木丛里响着的流水的脚步声。流水陷于草木,我认为它们是这个完美共和国中快乐的亡国奴。在自己的国土上弃国,流水给出的思想,足以对应史海里毒蝇小国的皇帝抽身去山寺里做了和尚。(P1-3)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