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是特级教师董旭午走古诗文“生活化教学”之路的理论思考和实践案例集。作者主张:将古诗文的教和学与作者生活、课文生活、读者生活、学生生活、生活情理相融通,将课内教学与课外体悟、自主历练相融通。作者的实践说明,生活化古诗文教学能够切实提高学生的古诗文阅读和鉴赏能力。全书包括“问题与思考篇”“方法与归因篇”“教例与反思篇”三部分。针对古诗文教学中常见的文本解读误区,用生活化教学的视角详加分析。针对常见教学误区追根溯源,给出了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14篇古诗文课堂教学实录,摘要体现每堂课教学重点、课堂推进脉络,是生活化古诗文教学的典型案例。 作者简介 董旭午,中学正不错教师,中学语文特级教师,全国模范教师,省级有突出贡献的很好专家,江苏“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培养对象,江苏省陶行知研究会常务理事,江苏省母语课程教材研究所副所长,江苏师范大学语文学科教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特聘教授,教育部“国培计划”专家库入选专家。从事“语文教学生活化”专题实践研究二十多年,出版专著《语文教学生活化研究与探索》《语文教学:要走生活化之路》《让语文回家》《真教语文教真语文》等,发表教研论文和语文学习指导文章三百多篇。首创“‘一化六教’生活化语文课堂教学基本范式”和“‘立体四层’生活化语文教育场”,被誉为“中国倡导生活化语文并逐渐形成自己教学范式和风格的人”。 目录 引言:古诗文教学要走生活化教学之路1 问题与思考篇 数词后置定语:其实远非那么简单13 不可忽视:《兵车行》的两处“无疑之疑”19 《春江花月夜》诗跑题了吗?27 李密何以能免去杀身之祸?31 周邦彦为何非要描摹得那么细腻?37 最是那一只玄幻的孤鹤43 那块“仆碑”,该别有一番真滋味48 “天姥山”为啥会那么高大?52 要的就是这“拣尽寒枝”58 方法与归因篇 五个“教会”:生活化语文背景下的文言文教读策略65 有意思:学生乐学文言文最重要的前提74 融通生活,活教活学词类活用87 古诗文教学“三要”94 高中文言文教学:再也不能这样平庸下去了103 文言文翻译扼杀掉的“语文味”109 破开应试化背景下古诗词教学的死结115 古诗文也是教文立人的鲜活“例子”122 教例与反思篇 目见耳闻,亦未必真——《石钟山记》教例131 深明大义,侠肝义胆——《荆轲刺秦王》教例145 亭亭如盖的那棵枇杷树——《项脊轩志》教例160 尽吾志,书写无悔人生——《游褒禅山记》教例175 一节课把课文背诵下来——《阿房宫赋》教例189 三人行必有我师——《师说》教例204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五人墓碑记》教例218 同是天涯沦落人——《琵琶行》教例234 此中有真意——《归去来兮辞》教例248 无比高大的天姥山——《梦游天姥吟留别》教例263 多情自古伤离别——《雨霖铃》教例278 生男埋没随百草——《兵车行》教例29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