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浦东新区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领跑者。看中国就要看春风一步过江的浦东。每一个奋斗者都要争当领跑者。诗人的思考以小见大,紧紧抓住诗的特点,意象丰满,而且重音韵,适合朗诵。读者可通过42首激情洋溢、充满正能量的朗诵诗,体验创业之艰和成就之伟,身处前沿阵地,打开历史之门。 作者简介 桂兴华,上海文广影视集团国家一级编剧。上海世博会志愿者标志、口号评选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外散文诗学会副主席,中国散文诗研究会副会长,上海师范大学、上海电影艺术学院、上海电视大学兼职教授。浦东新区桂兴华诗歌艺术中心理事长。 桂兴华1948年生于上海,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在安徽当知青,回城后在《文学报》、《开放月刊》、东方广播电台任职。八十年代创作了上千首散文诗,以风格雄健的城市题材独树一帜。1986年主编了中国新时期第一本青年散文诗选《散文诗的新生代》。1993年以来又创作了《跨世纪的毛泽东》、《邓小平之歌》、《智慧的种子》、《城市的心跳》等11部长诗。作品多次人选上海市重大文艺创作项目和全国重点书籍,中国作家协会2006年曾在北京召开其作品研讨会。曾获得“萌芽”文学创作荣誉奖、全国电视诗歌展播特别奖、中国人口文化奖、纪念中国散文诗90年优秀作品集奖、共青团中央“五个一工程”奖等。从2014年开始,担任总策划的春风一步过江朗诵团系列活动、红色经典诵读、上海地铁朗诵角,连续三年获得“上海市公共文化建设创新项目”。 目录 喜欢读桂兴华的诗 赵启正 序:特别的火热和厚重 王 伟 在一条刻不容缓的跑道上 桂兴华 序幕 领跑者逆风而上——写于2020年春节 第一幕 创业 致那张大战前的地图 致浦东开发办公室楼梯口 致一个并不寒碜的小车棚 致一把还在开发的旧椅 致始终微笑的“51号兵站” 致最后的轮渡站 致给动迁户送来鲜花的区长 致大排档里的一位打工者 致东海大桥5323根桥桩 致生产风景的防汛墙 第二幕 美景 致陆家嘴景区:特别的丰碑 致“环球金融中心”:节日之夜 致“东方明珠塔”:元旦登高 致独一无二的世纪大道 致超级计算机中心:在一本很薄,又很厚的辞典里 致默默无声的高科技园区 致张江月亮:高端芯片 致老邻居:“春风一步过江朗诵团” 致老妈妈旗袍队:让世界忘记年龄 致还在煮着的六灶村 致新书架里的旧瓦片 致码头号子表演队 第三幕 初心 致高桥“宝山烽堠碑亭”:最古老的灯塔 致陈桂春旧宅:四周的楼群都俯下身来 致沪剧《卖红菱》 致吴昌硕纪念馆:历史给你画像 致黄炎培故居:并不孤单的手 致恢复的张闻天故居:“秀才”还在长征 致创办浦东中学的杨斯盛先生 致傅雷图书馆:供全球借阅 第四幕 奋进 致中国(上海)自贸区服务大厅 致国际葡萄酒展示交易中心:为未来干杯 致“东方艺术中心”:又一场演唱会 致“国际人才港”:方便了人才,就是方便了四海 致“直销中心”:新鲜的每分每秒 致“融书房”:融入更强的大脑 致民生路粮仓:另一种储藏 致中华艺术宫:越来越红 致防控疫情第一线志愿者:寒风里,春的浮雕 换乘:清清爽爽的明天 新的一幕 临港新片区,你好 附录 浦东开发开放大事记(1990—2020) 桂兴华朗诵诗《领跑者》初稿研讨会纪要 导语 本书为长篇朗诵诗,分为创业、美景、初心、奋进四个部分,包括四十余首短诗,以强烈的情感、极大的热情以及华丽的辞章描绘了浦东开发、开放的三十年变迁,进而折射出整个中华人民共和国七十余年的历史性变革,可谓奋进新时代的一曲高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