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辽金西夏史(精)/中国断代史系列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作者 | 李锡厚//白滨 |
出版社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本书分为上篇“辽金史”和下篇“西夏史”两部分,在50多万字的篇幅内,充分展现了公元10世纪至13世纪与宋朝并存的三个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的历史,系统论述了辽、金、西夏王朝的建立、兴盛、衰败及其灭亡的历史过程、经验教训,并对三个王朝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军事制度、文化社会诸方面进行了详尽的阐释。本书对出土文献的整理和梳理取得了在史料方面的进展和突破,例如上篇引用了辽代碑刻《大王记结亲事碑》说明辽早期的私有制情况,利用《懂洲西会龙山碑铭》说明辽代头下军周的居民民族成分等。 作者简介 李锡厚,1938年出生于辽宁省沈阳市,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退休前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 目录 上篇 辽金史 第一章 辽朝的建立 第一节 阿保机夺取汗位及称帝 一、八部联盟时期的契丹 二、阿保机取代痕德革可汗 三、平息诸弟叛乱 四、“神册”建元与建立皇都 五、收编“山北八军” 第二节 契丹汗国疆域的扩大 一、征服北方诸部族 二、阿保机之死与德光嗣立 三、援立石晋及占领幽蓟 第三节 灭亡后晋的战争 一、灭亡后晋的战争 二、开封登基 三、德光北返 第四节 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一、世宗兀欲即位 二、世宗“南伐”遇害 第二章 辽朝的兴盛 第一节 对中原政策的转变 一、穆宗继位与停止南伐 二、景宗放弃北汉与战略转变 三、圣宗时期韩氏地位的上升 四、渲渊之盟及其后的辽朝 第二节 辽朝的由盛而衰 一、兴宗与法天后的冲突 二、重熙增币 三、腐败滋长与国力衰微 第三节 辽中期的政治制度 一、辽的朝廷—捺钵 二、北南臣僚会议 三、辽朝官制 四、蕃汉分治的法律制度 五、辽朝的军队和边防 第三章 辽朝衰亡与金朝建立 第一节 道宗及天祚时期的社会危机 一、各族人民负担加重 二、重元之乱与太子蒙冤 三、天祚嗣立 第二节 生女真与金朝 一、生女真完颜部 二、银牌天使和鹰路之战 三、阿骨打叛辽 四、金朝的建立 五、董庞儿起义与耶律余睹降金 六、辽宋关系的改变与宋金结盟 七、耶律淳称帝 八、天祚帝被俘 第三节 大辽国统的延续—西辽 一、脱离天祚帝之后的大石政权 二、西辽的朝廷 三、西辽统治土著居民的方式 第四章 金灭北宋及对中原的间接统治 第一节 燕云交割与侵宋战争 一、宋金交涉 二、张觉事件 三、郭药师投降与金占燕山 四、女真侵宋战争 五、徽、钦被掳 第二节 金初的军队 一、金军的统帅制度 二、禁军 三、女真猛安谋克部族军 四、女真以外各族中的猛安谋克 五、金的汉军 六、乱军 第三节 金初对中原的间接统治 一、金初的朝廷 二、在汉地设立枢密院 三、愧偶政权 第四节 金熙宗确立中央集权 一、除掉权臣粘罕 二、废伪齐 三、诛宗盘和挞懒 四、行台尚书省与汉官党争 五、熙宗改行汉制及任用汉族士大夫 第五节 天眷官制 一、中央官 二、地方官 第五章 金朝巩固在北方的统治 第一节 迁都与南侵 一、海陵栽君自立 二、迁都与颁行新官制 三、罢废行台 四、南迁汴京与准备侵宋 五、撒八与窝斡领导的北方各族人民起义 六、东京兵变与完颜亮败亡 第二节 金朝的盛世 一、据中都以号令天下 二、恢复“旧疆” 三、缓和矛盾与加强法制 四、汉化与维持女真固有传统 五、“大定明昌之治” 六、李妃干政与继承危机 第六章 金的衰亡 第一节 卫绍王立废与蒙古威胁加剧 一、卫绍王即位与李妃被杀 二、蒙古兴起 三、胡沙虎之变 第二节 金朝南迁 一、愧偶皇帝 二、金、蒙和战与宣宗出逃 三、军民南渡 第三节 北方群雄 一、耶律留哥与蒲鲜万奴 二、九公封建 三、红袄军兴 四、北方“义军”的政治立场 第四节 金的灭亡 一、覆亡前夕的皇位危机 二、蒙古军南下与三峰山大战 三、崔立之变与汴京陷落 四、蒲察官奴之诛 五、宋、蒙联合灭金 第七章 辽、金的社会经济结构 第一节 契丹私有制的产生及辽代封建经济的特殊形式··324 一、契丹社会内部私有财产的出现 二、汉城和头下 三、客户与转户 四、辽朝皇家的私产——诸宫卫 五、塞外的汉族地主 六、幽蓟地区的汉族地主 第二节 金代土地所有制的变化 一、金初以来的大规模移民 二、金上京地区封建生产关系的逐步确立 三、猛安谋克户占夺汉族百姓耕地 四、猛安谋克公有制解体及女真权贵封建化…359 五、百姓佃种官田与官田私有化 六、金朝境内各族人民的户等和身份 第三节 辽金的寺院经济 一、寺院的不动产及其经营方式 二、辽金“二税户” 第八章 辽金的重要经济领域 第一节 农牧业 一、辽代的农牧业 二、金代的农牧业 第二节 辽金时期的手工业 一、陶瓷 二、矿冶及金属加工 三、纺织业 四、制盐 五、印刷业 第三节 城市和商业 导语 本书是李锡厚、白滨两位长期致力于辽宋金史研究及西夏历史文化考察与研究专家的合璧之作,充分展现了公元十世纪至十三世纪与宋朝并存的我国少数民族政权的历史,系统论述辽、金、西夏王朝的建立、兴盛,及其灭亡的历史过程、经验教训,以及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军事制度、宗教文化、社会生活诸方面的发展,是辽金西夏史研究领域的一部力作。 精彩页 第一章辽朝的建立 第一节 阿保机夺取汗位及称帝 一、八部联盟时期的契丹 契丹的历史实际上是鲜卑、匈奴等古代北方民族历史的延续。契丹一出现在历史上,就已经越过了最原始的发展阶段,而处在部落联盟时期了。匈奴、鲜卑、奚和契丹都属“东胡”。胡人分布的地区甚广,而且成分复杂。东汉时称葱岭东西诸国为“西胡”,而“东胡”自然就指居于“西胡”以东的胡人。曹魏以后,东部鲜卑有慕容部、段部、宇文部和拓跋部。宇文部分布于濡源(今滦河上游)以东,柳城(今辽宁朝阳西南)以西,即内蒙古东部西拉木伦河(西辽河上游)及老哈河流域,古称松漠。该部“语与鲜卑颇异。人皆翦发而留其顶上,以为首饰,长过数寸则截短之。妇女披长襦及足,而无裳焉。秋收乌头为毒药,以射禽兽”①。 公元4世纪,宇文部渐强,前燕慕容皩于晋康帝建元二年(344年)兵分三路对该部大张挞伐,并获全胜。宇文部首领“逸豆归远遁漠北,遂奔高丽。晃(皩)徙其部众五千余落于昌黎,自此散灭矣”①。宇文部衰亡之后,一些语言、风俗相近的游牧人仍活动于松漠,统称库莫奚。据《魏书·太祖纪》,登国三年(388年),北魏道武帝拓跋畦北征库莫奚,“大破之,获其四部杂畜十余万”。此后,契丹也就由库莫奚中分化出来了。 北魏初年以来,契丹即不断朝贡。“悉万丹部、何大何部、伏弗郁部、羽陵部、日连部、匹絮部、黎部、吐六于部等,各以其名马文皮入献天府,遂求为常。”②所谓“入献”,实际上就是以“朝贡”的形式进行贸易。北魏应他们的请求,在和龙(今辽宁朝阳)、密云(今属北京市)一带与之交易,岁岁不绝。 契丹作为一个古代民族共同体,是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内吸纳其他部族而逐渐形成和壮大起来的。《魏书》将契丹和悉万丹、何大何等部并列记载,就足以证明它当时尚未与这些部族实现联合、统一。而后来,这些部族逐渐都不见于记载了,只有契丹民族共同体在不断发展、壮大。 北朝末年至唐初,中原形势变化不定。先是高句丽与柔然联合对契丹构成威胁,不久,柔然势力灭绝,在其北方又出现了一个更为强大的突厥汗国。契丹一部分沦于突厥统治,另一部分又被迫附于高句丽。《隋书·契丹传》载,开皇末,有契丹别部四千余家背突厥来降,但隋朝统治者为维持与突厥和好,拒绝接受这些部族的降附,而把他们交与突厥“抚纳”。他们不肯依附突厥,遂徙居于托臣水(西拉木伦河支流,即今老哈河)流域,以后部落渐众,分为十部。这个契丹部族联盟,即是后来创建契丹王朝的主体。他们一直活动在这一地区,历尽艰难曲折。隋唐之际,他们过着“逐寒暑、随水草畜牧”的游牧生活,壮者皆为兵,每部“兵多者三千,少者千余”①。唐初,契丹首领大贺氏,“有胜兵四万,析八部,臣于突厥以为俟斤”②。契丹部族联盟的首领,当初也是突厥侯斤之一。后来,契丹首领自立为可汗,其下所属各部酋长则称为“俟斤”,亦即夷离茧,是统率军马的部族官。契丹立国后,大部族之夷离革称王,小部族之夷离革则称为节度使。举凡一部之军政、民政皆由其统掌。各部之间维持着松散的联盟,只有遇到战争时,首领们才一同聚议如何兴兵动众,协同作战。平日的畜牧、渔猎活动,照例由各部单独进行。此即《新唐书·契丹传》所说的“凡调发攻战则诸部毕会,猎则部得自行”。 P3-5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