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肮脏的三十年代(沙尘暴中的美国人)/译文纪实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美)蒂莫西·伊根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下载
简介
作者简介
蒂莫西·伊根,毕业于华盛顿大学,曾在《泰晤士报》担任全国新闻记者,游历西方,因参与系列报道《美国的种族生活》而与一组记者分享了2001年的普利策新闻奖。目前,他为《纽约时报》撰写在线评论专栏,著有多部非虚构作品。2006年因《肮脏的三十年代:沙尘暴中的美国人》一书荣获当年的美国国家图书奖。
后记
草地的信息,来自作者2003年8月10日对美国林务局
科罗拉多拉洪塔草原分部考古学家米歇尔·史蒂文斯的采
访,以及前引美国森林保护局的草原史。
有关农场的补贴信息和棉花出口信息,来自美国农业
部,2004年12月2日作者的采访以及发布在
VVVC~V.ewg.org上的补贴清单。
树木的信息,来自前引亨特的书以及作者2002年4月
24日至26日在南部平原的考察。
人口崩溃的信息,来自美国人口普查数据。
奥加拉拉含水层的信息,有多个来源:罗伯特·格莱
农所著Water Follies:Groundwater pumping and the
Fate of America's Fresh Waters (Washington
D.C.Island Press,2002);堪萨斯地质调查局的Report
of the Ogallala, 2002;堪萨斯州立调查办公室,2003
年1月14日。
土壤保护区及其对控制未来沙尘暴的影响的研究报
告,摘自詹尼普·K·汉森和加里·D·丽贝卡普2004年6
月发表在lournal orPoliticalEconomy第112卷第3期上
的文章Small Farms,Externalities and the Dust
Bowl of the 1930s。
有关班内特的其他信息,来自前引的美国农业部传记
和布林克的Big Hugh以及土壤保持局的记录,由美国林务
局科罗拉多拉洪塔分部提供。
福尔科斯家族的详细信息,来自作者2002年4月30日
对菲亚·加德纳的采访,2002年5月2日对戈登·福尔科斯
的采访。
黑泽尔·萧离世前几年的事,来自作者2003年9月21
日对其子查尔斯·萧的采访。
奥斯汀的后记,来自作者2002年4月25日对艾克·奥
斯汀家的拜访。
目录
前言 劫后余生
第一部分 承诺: 大开垦,1901—1930
第一章 流浪者
第二章 无人之地
第三章 创造达尔哈特
第四章 高地平原上的德国人
第五章 最后的大开垦
第二部分 背叛: 1931—1933
第六章 第一波
第七章 黑暗初至
第八章 干涸之地
第九章 新领袖,新政策
第十章 巨大的打击
第三部分 爆发: 1934—1939
第十一章 分类赈济
第十二章 漫长的黑暗
第十三章 拼命呼吸
第十四章 达尔哈特的决战
第十五章 沙尘暴前夕
第十六章 黑色星期天
第十七章 战斗的号令
第十八章 离开
第十九章 亲历者
第二十章 最悲哀的大地
第二十一章 判决
第二十二章 第二代剥玉米佬
第二十三章 留守者
第二十四章 第三代剥玉米佬
第二十五章 雨
后记
注释与资料来源
致谢
精彩页
第一章流浪者
当巴姆·怀特醒来听到了坏消息时,这个五口之家已经坐在一辆破旧的马车上颠簸了六天。他的一匹马死了。这在19世纪就相当于汽车爆胎,只不过那是1926年的冬天。怀特一家没有钱。他们正从科罗拉多州拉斯阿尼马斯寒冷的高地沙漠迁往阿马里洛以南的得克萨斯州利特菲尔德,去开始新的生活。巴姆·怀特是农场帮工,热爱马和辽阔的天空,那个时候牛仔正在成为得克萨斯博物馆里的展品,好莱坞电影中的偶像。不到一年,查尔斯·林德伯格就驾驶他的单翼飞机飞越大西洋,涂了黑脸的白人在电影银幕上开口讲话。一座座大农场围起了栅栏,分成块,再进一步细分,翻耕,然后落到城市建设者、石油钻探者和种田人手中。得克萨斯人口最少的地区向各种商机敞开了怀抱,在“咆哮的二十年代”意气风发。一夜之间,新城拔地而起,到处是银行、剧院、通了电的街灯和餐馆,后者供应从加尔维斯顿用火车运来的海鲜,熙熙攘攘,好不热闹。留着八字胡,走路内八字,脸色像葡萄干一样的巴姆·怀特,误打误撞地被卷入了这个错误的时代。他计划前往利特菲尔德,那里的冬天不像科罗拉多那么恶劣,他想看看那些穿着花哨的新农场主是否需要脑子灵光的帮工。而且,据说一家人也总能找到摘棉花的活计。
现在他们被困在了无人之地,这片后来才发现的条状区域位于俄克拉荷马狭长地带的最西端,打个喷嚏的工夫就能到得克萨斯。日出后,巴姆·怀特安抚了剩下的马匹,检查了马蹄,发现已经磨得凹凸不平,他凝视着它们的眼睛,试图评估这些动物的状况。它们摸上去都是骨头,因为向南赶路和日渐减少的草料而瘦弱不堪。可这家人还没走完他们背井离乡之路的一半呢。前方还有209英里的路,要穿过得克萨斯高耸而干旱的屋脊,渡过加拿大河,绕开狭长地带刚刚冒出来的几十个小村落:怀尔多拉多、拉兹布迪、弗拉格、厄斯、瑟克尔、穆尔舒、普洛格莱斯和瑟克尔拜克。
如果你们大家能再多跑两三天时间,怀特对他的马说,我们会让你们好好休息的。至少送我到阿马里洛。
巴姆的妻子莉兹讨厌无人之地给人的感觉。风吹得很急,随之而来的寒意让身上的热气根本存不住。到处破败不堪。正是在这里,大平原倾斜了,其西部边缘地带仅仅高出海平面一英里,而大多数人几乎觉察不到。这家人考虑卖掉他们最值钱的物品——风琴,他们可以在博伊西城卖掉它,换到足够的钱再买一匹马。他们四处叫卖,可这件祖传的风琴现在只值10美元——根本不够买马。不管怎样,巴姆·怀特都狠不下心来出手。从那个盒子里奏出的音乐带给他最美的回忆,陪伴他度过了那些最艰难的岁月。他们将朝着20英里外的得克萨斯前进,不过速度慢了很多。埋葬了那匹马之后,他们继续向南。
在无人之地,这家人的马车经过刚刚翻耕过的田野,野草东倒西歪。坐在熄火的汽车里的人,冲着马车上的牛仔之家大喊大叫,狂按喇叭,搅起的阵阵尘土飞溅到他们脸上。孩子们不停地问是不是快到得克萨斯了,那里跟俄克拉荷马这片狭长土地是不是不一样。他们在锡马龙县没看到什么树,连马吃的青草也没有;草皮还没翻过就冻成了褐色。风车打破了原野上的平静,附近是地洞、草皮屋以及尚未成形的村落。中午休息了很长一段时间,孩子们在水牛打滚的坑边玩耍,大地上一片狼籍。“锡马龙”是源自墨西哥语的混合词,可追溯至曾经在类似的水牛坑里度过了许多个夜晚的阿巴契人,意思是“流浪者”。
东南方向几英里处,考古学家刚刚着手整理一个失落的村庄,早在700多年前,当地人就在那里建造了一个小型的城市综合体,旁边就是加拿大河,该地区唯一可靠的活水。人们在那里生活了近两个世纪,有关其活下来的秘密,他们只留下了少量隐秘的线索。1541年,当弗朗西斯科·巴斯克斯·德科罗纳多带领一支由牛群、士兵和牧师组成的寻宝队途经高地平原时,他发现阿肯色河沿岸只有屈指可数的几个村庄,房子都是用编结在一起的草盖的,当然,这里没有他期待的黄金之城。他的计划以失败告终。追踪野牛的印第安人走过这里,巴姆·怀特的一些远祖——阿巴契人的祖先克雷乔斯人——可能就在他们当中。西班牙人带来了马,这对平原印第安人经济的影响与铁路对中西部地区盎格鲁村庄的影响如出一辙。部落规模变大,实力变强,能够去更远的地方狩猎和贸易。在18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阿巴契人控制着狭长地带,接着是“平原之王”科曼契人。他们从怀俄明东部迁徙而来,肖松尼族人曾生活在普拉特河上游流域。有了马,科曼契人便能向南移动,在南部平原广袤的带状区域狩猎和劫掠,这片区域的一部分今天在堪萨斯、科罗拉多、俄克拉荷马、得克萨斯和新墨西哥境内。在18世纪中叶的鼎盛时期,他们约有2万人口。对于少数在宅地运动之前见过他们的白人来说,科曼契人看起来像是从平原的草丛里突然冒出来的。
“他们是我在所有旅行中见过的最非凡的骑手。”画家乔治·卡特林如是说。1834年,他曾随一支骑兵队前往南部平原执行侦察任务。P3-5
导语
人们千方百计地密封自己的家:往墙缝里塞布条,门框四周用纸糊上,窗户用胶带封上,用湿麻袋盖住裂缝,墙上挂上湿床单再当作一层过滤器然而,这些都无法阻挡风筛过的沙粒。防尘面罩的孔被泥堵住,脸上仿佛贴了一层泥饼,鼻孔里和面罩上抹凡士林也无法防止吸入沙粒……
在沙尘暴面前,反抗是徒劳的,人们如同生活在漫漫黑夜,土地荒芜,庄橡歉收,生计无着,亲人死于尘肺疾病……10年间,家园变成了墓地。
本书通过幸存人口的声音和历史图片,再现了一段即将被亲历者带进坟墓的1930年代的记忆。
序言
前言 劫后余生
那些日子,当风不再从南部平原吹过,大地陷入一片
令人畏惧的死寂,仿佛一座灯火熄灭后的空荡荡的鬼屋。
他们吓坏了,因为大地太辽阔、太空旷,无边无际得让人
生出幽闭恐惧症;他们吓坏了,因为他们感到迷茫,什么
都抓不住,也辨不清方向。放眼望去,看不到一棵树,到
处都一样。没有一丝绿荫。没有一条河欢快地流淌而过,
那可是生命的血脉啊。没有一块土包从地面隆起,冲破地
平线,产生一种视角,暂时取代一马平川的单调。他们吓
坏了,因为他们不知道接下来会怎样。这种死寂,吓坏了
1541年来寻找黄金之城的科罗纳多人;也吓坏了盎格鲁的
商人们,他们先前壮着胆子放弃了沿着锡马龙河的生命线
前行,开辟出了一条从独立城通往圣达菲的小路,满心希
望能让原本长达七周的长途跋涉缩短几天。死寂甚至吓坏
了一些科曼契人,彼时他们正驱赶着野牛穿越草地。死寂
也吓坏了来自俄罗斯的日耳曼人和来自亚拉巴马的苏格兰
裔爱尔兰人——这群最后的投机者在经历了两次流放之
后,渴望在翻耕过的草皮上搭起窝棚,哪怕土坯屋里爬满
蜈蚣和蛇,哪怕雷暴响彻天际时污泥从屋顶漏下来滴落在
孩子们身上。
死寂还吓坏了被称作远征队和外乡人的驾车人。他们
害怕,是因为他们被迫与一个对陌生人毫无回报的地方建
立起一种亲密感,这里的土地和天气很可能是世界上最恶
劣、最极端的,它们只有一个要求:谦卑。
放眼整个大平原,旅客走过的地方远不及他们未曾去
过的地方。或者说表面上是这样。沿着同一条直线走一个
小时,眼前就会出现地图上的一座小镇——得克萨斯州的
崔提镇或者内布拉斯加的伊纳维尔。小镇悄悄地消失了,
在某个时候慢慢死去,不曾举行过葬礼,也不曾好好掩
埋。
在别的地方,生命的碎片刚刚迈出脚就定格在死亡之
中,仿佛罗得之妻①在逃向高地时突然变成了盐柱一般。
一座木结构的棚屋掩埋在沙砾之中,唯有屋顶的横梁依稀
可见。远处是光秃秃的树丛,果园的枯枝如焦炭一般一碰
即碎。那边是一座学校吗?怎么只剩下一根烟囱和两堵墙
还立在那里?接下来映入眼帘的是围栏桩,一根根残桩从
贫瘠的黄土里凸出来。这些木桩曾经承载着一种信念:南
部草原上的一小块土地能长出一种东西,使这里的生活好
过厄尔里奇、奥利里或蒙托亚一家抛在身后的那个地方。
围栏桩高出地面6英尺多。它们现在埋在地下,只剩下穿
过层层沙尘露出来的末梢。
那些雪松木桩和坍塌的家园讲述着这个地方的故事:
近十年来,世界上最辽阔的草原是如何被翻了个底朝天;
地皮是如何被风吹走,在空中翻飞,倾泻下令人窒息的黑
沙。在内布拉斯加、堪萨斯、科罗拉多、新墨西哥、俄克
拉荷马和得克萨斯的部分地区,一连许多天笼罩在这层黑
纱之中,仿佛在世界尽头的广阔舞台上拉下一块幕布。大
地以一种前所未见的姿态抽搐着,彼时每四个成年人中就
有一个失去工作。现在生活在这里的人,还有那些从未离
开过的人仍然想弄清楚为什么世界会如此对待他们。尽管
他们深爱这片土地,心中却仍疑虑重重。留下来是个错误
吗?他们会不会是南部平原上的最后一代人?有些人则深
感耻辱——因为土地歉收,因为他们难辞其咎。不久前,
在伊纳维尔有人发现一位老妇人正在焚烧她丈夫写的一本
有关沙尘碗(DuSt Bowl)的日记。她的邻居惊呆了:为什
么要毁掉如此亲密的家庭记录呢?妇人解释说那种恐怖不
值得分享。她希望它永远消失。
围栏的尽头是一些小型农场,那里仍有生命律动,再
往前去就是为余下的宅地部分服务的小镇。这里是斯普林
菲尔德,又帮巴卡县挺过了一天。它位于科罗拉多东南角
的最边缘,东边是堪萨斯,南边是俄克拉荷马狭长地带的
无人之地,另一个角则与新墨西哥接壤。到处都是“此地
待售”的标志牌。一间小型超市。一只美洲鹫歇在市政厅
附近的一座塔楼上。斯普林菲尔德是巴卡县的县府,约摸
4 000人零散地生活在这片困顿丛生的虚无之地上——每
平方英里还不到两人。一百年前,人口密度这么低的县被
称为“边疆”。由此看来,这个地方现在拥有的边疆远远
超过草皮房子那段时期。这座小镇具有典型的高地平原的
特征——那种慢慢走向死亡的颤栗。他们没打算装潢或修
补一下破烂不堪的店面。一切原本就是这样。没有耀眼的
旗帜,没有丝毫的伪装。
离主街几个街区的地方有一座坚固的石屋。一阵“砰
砰”的敲门声之后,一位娇小孱弱的女人应声来到门廊
边。
“我找艾萨克·奥斯汀。”
“艾克?”她的声音仿佛来自遥远的过去,“你找艾
克?”
“是的。”
“他在梯子那边,在修屋顶。就在后头。”
屋顶很陡,对身手敏捷的人也是种挑战。艾萨克·奥
斯汀86岁了。他爬到边缘,离地面有25英尺那么高。
……
“有印第安人的血统是种耻辱,”他说,“她是那么
告诉我的。”
但从那时起,怀特理解了自己内心的某些愤怒。‘他
是印第安牛仔,他不会离开小镇。不过,要是有人发现了
他的秘密
内容推荐
本书通过幸存人口的声音和历史图片,再现了一段即将被亲历者带进坟墓的1930年代的记忆。一战期间及之后狂飙突进的美国西部大开发,推行了错误的宅地政策,再加上战时需求推高了小麦价格,刺激人们不计后果地翻耕大平原,剥光了那里千百年来固定土壤、抵御风蚀的植被。最终,前所未见的沙尘暴席卷美国西部,还波及了芝加哥甚至纽约。与此同时,美国陷入大萧条,经济不振,过度种植带来的高产粮食无人问津。
作者通过十几个家庭及其所在社区和地区的兴衰,揭开了尘封往事,展现了肮脏的三十年代的悲惨景象:沙尘暴让人们如同生活在漫漫黑夜中,土地荒芜,庄稼歉收,亲人死于尘肺疾病……10年间,承载着未来的宅地变成了黄沙覆盖的墓地。
书中有艰难时刻美国人的勇气与悲哀,有与大自然抗争的坚韧与顽强,有政客的无耻与欺诈,而归根结底是人类对于环境的无知所招致的毁灭性噩运。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22:2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