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火炸药导论(精)/火炸药理论与技术丛书
分类 科学技术-工业科技-化学工业
作者 肖忠良
出版社 国防工业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本书从火本质属性出发,提出了火特殊化学能源材料的概念;从能量对人类文明进步发展与推动的视角,阐述了火的基本内涵、外延、地位与作用、分类方法等。以化学、热力学为基础,描述并表达其能量的状态函数;对与能量有关的燃烧爆轰产物、温度的计算方法进行表述;给出不同功能的火设计方法和相关原则。以流体反应动力学为基础,描述火燃烧、爆轰的物理学属性,对能量释放有关的线性燃烧爆轰速率的理论模型与预估方法予以介绍;提出能量释放过程与控制的基本概念;同时,以本构方程为依据,表述能量释放过程的面积和线性燃烧、爆轰速率控制方法。以化学反应机理为依据,对含能化合物的合成工艺过程进行概要表述,以物理流变过程表达火的物理成型加工方法,包括挤压、压装、浇铸成型几个方面。对火的性能进行归类,简介其数据、信息获取方法,并结合应用对象进行评价。很后,根据火的特点,从科学、技术和工程实践应用三个方面对火未来的方向进行分析与展望。 本书对火的知识体系进行了框架性构建,注重知识的新颖性与体系的完整性,可供火与相关专业人员参考并作为专业教材使用。
作者简介
肖忠良,1977年考入华东工学院(现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师从王泽山院士,1988年获得“含能材料”专业工学博士学位,现为南京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长期从事火研究,先后承担完成国防“973”项目、“086”专项、国防科技工业局火重大专项、国防预研项目数十项。取得授权国家发明15项;出版专著5部,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以完成.人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发明奖一、二等奖4项。
目录
章 绪论
1.1 火炸药的定义与基本内涵
1.2 发展简史
1.2.1 黑火药的发明与发展
1.2.2 黄色炸药与无烟火药的发明与发展
1.2.3 近代火炸药的发展
1.2.4 现代火炸药的发展
1.2.5 理论发展
1.3 分类
I.4 历史地位与作用
1.4.1 现代热兵器的始祖
1.4.2 人类探索宇宙空间的特殊能源
1.4.3 工程实践的特殊手段
1.5 火炸药科学技术知识概述
1.5.1 化学知识
1.5.2 热力学知识
1.5.3 反应流体动力学知识
参考文献
第2章 能量状态函数
2.1 化学能与化学键
2.1.1 能量的定义与内涵
2.1.2 化学能
2.1.3 化学价键理论
2.1.4 火炸药化学能量本质探源
2.2 火炸药元素化学与特性
2.2.1 相关元素
2.2.2 元素氧化性、可燃性和反应性
2.3 含能化合物化学与特性
2.3.1 含能基团与特性
2.3.2 含能化合物的分子设计方法简介
2.3.3 典型含能化合物与特性
2.4 能量与计算方法
2.4.1 能量状态函数与相关参数
2.4.2 能量示性数计算基础
2.4.3 能量示性数计算方法
2.4.4 有关计算结果的讨论
2.4.5 关于炸药的能量计算
2.5 火炸药能量设计方法
2.5.1 概述
2.5.2 功能性选择与设计
2.5.3 能量主体设计与基本原则
2.5.4 固体力学完整性与强度设计
2.5.5 其他性能设计
参考文献
第3章 能量释放规律与控制方法
3.1 燃烧与爆轰理论概要
3.1.1 控制方程
3.1.2 Rankine-Hugoniot关系
3.1.3 Rankine-Hugoniot方程的简化
3.1.4 Hugoniot曲线变化规律
3.1.5 燃烧与爆轰的物理意义
3.2 火炸药燃烧爆轰化学反应
3.2.1 分解反应机理
3.2.2 主要放热化学反应
3.2.3 催化化学反应
3.2.4 化学链(式)反应
3.3 爆轰机理、爆轰速率与能量释放过程控制
3.3.1 炸药爆轰反应机理
3.3.2 爆轰传播速率(爆速)计算与估计
3.3.3 爆轰速率与参数近似计算
3.3.4 爆轰作用与效果
3.3.5 炸药爆轰过程能量释放控制
3.4 火药线性燃烧速率
3.4.1 均质火药燃烧初步理论分析
3.4.2 均质火药稳态燃烧机理与模型
3.4.3 复合火药的稳态燃烧机理与模型
3.4.4 宋洪昌火药燃烧模型与计算方法
3.4.5 固体火药燃烧催化理论
3.5 固体推进剂与装药能量释放控制方法
3.5.1 概述
3.5.2 推进剂燃速的调节
3.5.3 形状结构设计
3.5.4 关于侵蚀与不稳定性燃烧
3.6 发射装药能量释放控制方法
3.6.1 发射药装药应用的对象与范围
3.6.2 理论基础与分析
3.6.3 能量释放几何形状控制方法
3.6.4 混合装药能量释放规律与控制方法
3.6.5 一种特殊的装药方法
3.6.6 几种高渐增性燃烧发射药新方法
3.6.7 低温度系数装药方法
参考文献
第4章 制备与加工工艺
4.1 含能化合物合成方法与工艺概要
4.1.1 含能化合物合成反应类型
4.1.2 含能化合物的合成过程
4.1.3 含能化合物合成反应与工艺过程新方法
4.2 含能化合物物理化学处理方法
4.2.1 含能化合物的结晶
4.2.2 超临界结晶处理方法
4.2.3 粉碎细化
4.3 火药挤压加工工艺
4.3.1 概述
4.3.2 单基火药物料塑化
4.3.3 双基火药吸收与塑化工序
4.3.4 挤压成型
4.4 炸药压装成型工艺
4.4.1 直接压装
4.4.2 等静压压装
4.5 熔铸工艺
4.5.1 概述
4.5.2 熔铸原理
4.5 3混合工序
4.5.4 浇铸工艺
4.6 火炸药包覆工艺
4.6.1 晶体(颗粒)表面包覆工艺
4.6.2 发射药表面钝感包覆工艺
4.6.3 推进剂包覆层工艺
4.7 发射药干燥与后处理工艺
4.7.1 驱溶与干燥
4.7.2 光泽
4.7.3 混同
参考文献
第5章 性能表征与评价方法
5.1 能量和利用效率表征与评价
5.1.1 火炸药的内能(焓)
5.1.2 能量效率(能效)
5.2 发射装药能量释放规律表征与评价
5.2.1 发射药与装药的特点
5.2.2 发射装药能量释放规律的表征
5.2.3 发射装药能量释放渐增性评价
5.3 感度测试与评价
5.3.1 感度的定义
5.3.2 感度与分子结构的关系
5,3.3 感度与物理微观结构和缺陷的关系
5.3.4 感度的测试方法
5.4 安定性测试与评价
5.4.1 热安定性评估
5.4.2 热安定性与分子结构的关系
5.4.3 热安定性测定方法
5.5 材料结构损伤(缺陷)检测与评价
5.5.1 缺陷、损伤的基本特征
5.5.2 无损检测原理
5.5.3 常用检测方法
5.6 安全性与评价方法
5.6.1 安全性基本内涵
5.6.2 安全性与实践的相关性
5.6.3 火炸药安全性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7 0:2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