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融入和风匠心的优美西洋建筑、厚实优美的都铎式庭园、洋溢大正浪漫的宅邸、令人联想起哈利波特世界的优雅大堂……以江户末期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所建造的西式建筑为对象的东京复古建筑,如同一扇大门,通往不同于现在的另一个世界。 知名建筑研究学者仓方俊辅执笔书写,专业摄影下村忍捕捉建筑特色,抓住建筑大师的设计特色与精华,以特写镜头看见每一个设计细节——曲折的阶梯、美丽的磁砖、豪华的灯饰、优美的彩绘玻璃、如画的天花板……带领您深入探索建筑与时代的链接,打造这一本视觉丰富的东京复古建筑导览书。 从江户末、明治到大正,让本书带您走进日本建筑史上那些激荡而华丽的时代,了解建筑如何为历史留下细腻而深刻的诠释。 目录 序言 乐享复古建筑带来的视觉盛宴 区域地图 本书导读 Ⅰ 上野·本乡地区 东京国立博物馆 主楼·表庆馆 黑泽大厦 旧岩崎家住宅洋馆 鸠山会馆 根津教堂 mAAch ecute神田万世桥 日本基督教团 本乡中央教堂 东京大学综合研究博物馆 小石川分馆 东京艺术大学 红砖1号馆·2号馆 山本齿科医院/东京路德中心教堂 上田邸 建筑师传奇 约西亚・肯德尔 Ⅱ 银座·丸之内地区 明治生命馆 奥野大厦 日本桥高岛屋 学士会馆 堀商店 BORDEAUX(波尔多) 日本桥三越本店 太洋商会 丸石大厦 法务省旧主楼/YONEI BLDG 建筑师传奇 冈田信一郎 Ⅲ 筑地周边地区 天主教会筑地教堂 圣路加礼拜堂·特斯勒纪念馆 山二证券株式会社 警视厅月岛警察署 西仲通地区安全中心 旧东京市营商住两用房 桃乳舍 村林大厦 专栏 各种台阶 Ⅳ 新宿·池袋地区 早稻田大学 会津八一纪念博物馆·戏剧博物馆 学生下宿日本馆 晚香庐·清渊文库 自由学园 明日馆 丰岛区立 杂司谷旧传教士馆 目白圣公会 圣锡里安圣堂 小笠原伯爵邸 学习院大学 史料馆 立教大学 第一食堂 中央公园文化中心 旧丰多摩监狱正门 建筑师传奇 弗兰克·劳埃德·赖特 Ⅴ 涩谷·目黑地区 赤坂王子饭店古典洋馆 圣德纪念绘画馆 东京都庭园美术馆 庆应义塾图书馆旧馆·三田演说馆 日本基督教团 麻布南部坂教堂 拉斐尔餐厅 驹泽大学 禅文化历史博物馆 高轮消防署二本榎驻外办事处 和朗公寓 一号馆·二号馆 专栏 各种灯具 建筑家传奇 威廉·梅雷尔·沃利斯 序言 什么是复古建筑? 是让人感受到独特样式的建筑 在当下人们生活的地方,有一扇门通往另一个世界 ,一个不同于当下的世界。这扇“门”正是“复古建筑 ”。虽然统称为“复古建筑”,但对于建筑样式和修建 年代并无定义。那么究竟什么才是“复古建筑”呢? 之所以对一座建筑留下“复古”的印象,也许正因 在其身上发现了不同于当下的“样式”吧。所谓“样式 ”,是由各种各样的要素整合而成的状态。“复古”的 感觉不显山、不露水,然而就在我们发现其独特的完整 性的那一刻,“复古”的感觉便呼之欲出。这让我们不 禁要去关注当年的人们与我们不同的生活方式,是他们 营造出了这种完整性。征服我们的,不仅仅是那久远的 年代,外观的气派,设计师的盛名,还有与当下建筑完 全不同的一体性。与时代背景中的生活、场景之间的联 系等各种重要元素,像生物融于水一般,与建筑本身融 为一体。 换言之,“复古”的东西就是具有“样式”的东西 。人们通过这些东西,走近消逝的年代,从而产生怀旧 的心情,发出“原来样式就在古老岁月里啊”的感叹。 带着这样的心情,再来反观和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方式 。 前文中说过,对“复古建筑”并没有定义修建年代 。本书所介绍的复古建筑,聚焦于近代,即从幕府末期 开国(1854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1945年)前所 修建的西式建筑。虽然我们认为“与今日不同的样式” 即“复古”,但之所以选择这个时期的建筑,是因为它 们最接近这一观点。 姑且以“旧岩崎家住宅洋馆”(左)为例。该建筑 与今日住宅的差异之处,在于它是一个有“风格”的洋 馆。 为什么说这是一个有“风格”的洋馆呢?因为它是 在100多年前,以19世纪末之前的建筑为模本,被刻意 设计成洋馆样式的。因此,在它建成之时就已是“复古 建筑”了。 日本开国前后,先进的欧洲各国普遍认为,以从前 的建筑为模本修建的,具有整体感“风格”的建筑,便 是了不起的建筑。美国以及殖民地国家也都认同这一观 点。日本认为,自己也要能够修建这样的建筑,如此方 可与西方平起平坐。下定如此决心的年代,我们将其定 义为近代。 如何感受复古建筑的韵味 欣赏·置身其中·感受 与室内装饰及小物件一样,建筑也是一种“复古” 之物。不必摆出任何架势,轻松走在街头,盯住吸引您 目光的那一栋建筑,注视片刻。当您懂得如何感受建筑 ,那一刻才真正开始。 当您注视它的时候,有没有哪个部分瞬间让您产生 “上头”的感觉呢?是令人眼花缭乱的装饰,还是富有 质感的材料,抑或是阴影在深浅不一的表面形成的动态 ?本书介绍的建筑身上,这些特点尤为突出,阅读时请 特别留意。 含有诸多元素的建筑,才有资格被称为独特的建筑 。在我们有意识地整理这些元素的过程中,一定会发现 越来越多值得我们关注的点。比如装饰与装饰之间如何 关联,材料与材料如何组合,尺寸与尺寸如何平衡…… 而归结到最后一点,便是自古以来在建筑上备受重视的 “比例”。即便是看起来无比复杂的建筑,只要在脑中 试着用简单的线条加以替换,那么除了装饰和材料之外 ,您还会意外地发现比例之美。 因此,古今中外的建筑设计师们会到处旅行,并在 旅途中写生。只有这样,才能随时获取令自己“上头” 的元素,将其变成自己掌握的东西。不必介怀画技高低 ,请您务必多加尝试。 前面说过了“注视”一词。可是,无法一眼看尽全 貌,这恰恰是建筑的有趣之处。建筑物当然不能转动, 而且建筑物是立体的,它还有内部结构,而通常其内部 要划分成各个房间。所谓“空间”,便是划分这些房间 的方式所营造出的“空气”。空间是可以由宽度、高度 决定的,也受到采光方式以及材料的影响。如果不置身 于建筑之中,是无法感受到这些的。比如“自由学园明 日馆”(右下)、“圣德纪念绘画馆”(左上),比起 “欣赏”它们,更重要的是“置身其中”。 空间也存在于建筑的外部。建筑挺立的外墙将街道 划分得合理、美观,如“立教大学”(左下)般,制造 出人群聚集在天空之下的安全之感。一栋建筑无意间吸 引我们目光的,也许是它的修建方法。如果将目光转向 营造在建筑外部的空间,也许会让人联想到它与庭园或 街道之间的关系。 建筑是无法一眼看尽其全貌的。从内部细节的装饰 ,一直到建筑与街道之间的关系,调动眼睛、身体、头 脑所感知到的全部,对于您来说就是“建筑”。这一切 是不可能一次性全部用相机拍下来,用图纸展示出来, 或用文字表达出来的。我们应该将自己的心自然地放置 在当年的情景中,去感受穿梭于这些建筑的人们所穿着 的服装,他们的举止,周围嘈杂或安静的环境,以及今 天已不复存在的风景。“复古建筑”是当下人们生活的 地方通往另一个世界的门,一个与当下不同的世界。 如何使复古建筑发挥作用 探寻与人产生共鸣的“样式” 导语 ★ 用不同年代的地图重新看见东京 近年来,虽然有许多关于东京这座城市的观光指南,不过鲜少人注意到东京自江户建城500多年以来,留下的建筑与现代生活的关联。书中介绍的所有建筑都可以搭乘电车或地铁前往,读者可 从历史建筑一窥日本近代建筑演进轨迹,一路从令和穿越回大正,对照今昔时光风景,发现这座都市让人沉醉的另一面。 ★ 从建筑师的角度感受人文气息与时代变化 东京市町的规划,并未忘记让明治、大正时期的建筑物可以永续长存。历史建筑获得了充分照顾,能够尽量维持创建时的风貌。本书的文字由知名建筑设计师执笔,指出建筑中每个值得细细品味的细节,带领读者从一砖一瓦中重新发现东京的故事。读者对东京城自江户以来的发展,也有了更多的想象。文末特别补充登场建筑师介绍,有助广泛了解日本建筑界与日本现代建筑发展。 ★ 细腻建筑写真,看懂隐藏在建筑里的每一道秘密 书评(媒体评论) “图片很漂亮,解说也亲切易懂,我觉得大概 是因为解说者是建筑师的缘故。作为一本建筑指南 已经很好了,如果开本能够再大一点儿就更好了。 ”——日亚读者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