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的主要内容是近年来在北京市十一学校“教学驱动机制”和“基于标准的学习”研究背景下,作者和语文学科、学部,尤其是教研组同仁,反复思考、讨论、实践和总结的结果。 辑“课堂学习,应是一条清晰可测的线段”,阐述的是怎样制定和落实学习目标。学习目标是教学设计位的问题,很多教学问题根本上就是学习目标的问题。 第二辑“教育有道亦有术”,阐述的是教学策略、方法问题。学习是需要精心设计的。如果我们经常设身处地地替学生着想,我们就会投入大量精力,设计出让学生“学得更好,而不是更累”的工具和脚手架。 第三辑“语文大单元学习”,是学校语文教研组齐心协力,攻坚克难,共同参与学校“基于标准的学习”实践研究的成果之一。 第四辑“再来一次:教育的耐心和智慧”,主要是对一些教学现象的分析和反思。学习的复杂性以及教学的惯性,都决定了从教到学的路不会一帆风顺。 如果我们不知道学生是怎样学习的,那么对我们而言他就永远是一个抽象的学生;如果我们还不能自觉地、专业地从“基于学习,为了学习,促进学习”的角度设计教学,那么教学就永远是一次次自以为是的旅行。 本书适合教师培训与阅读。
目录 目 录
序•贵
辑 课堂学习,应是一条清晰可测的线段
怎样确定学习目标 经纬定位法 核心问题 少就是多 怎样落实学习目标 两个特征 四个策略 三个关系 课例点评:学习目标的提出和落实
第二辑 教育有道亦有术
教师的“一句话工具” 同学们最想听谁朗读 何以见之 就这一点(这个句子),谁还想谈谈 经过刚才的讨论,你的经验或教训是什么 等你们小组成员都会了,才能举手回答 哪些可以不教?哪些还是要教的? 一点儿想法也没有的请举手! 你不是不能成功,只是还未全力以赴 你只是看起来很努力 着急无法解决当下的问题 管窥提问 策 划 实 施 点 拨 总 结 五步讨论法:引导学生深度讨论一个问题 披沙拣金:宁鸿彬老师的三个阅读工具 比较法:一款深度讨论的学习工具 怎样减少课堂里的“吃瓜群众” 在生活和活动的真实情境中学习 什么样的课堂管理才有效 什么是课堂管理 怎样进行有效的课堂管理 会的同学请举手 会的请举手,不会的呢 关于教学的着力点 细节非“小节” 如果让语文老师去放牛 教与学应该是一种什么关系 学生学什么,怎么学,学到什么程度 教师教什么,怎么教,教到什么程度 探寻学习活动设计的奥秘 课例研读:课堂学习活动设计的智慧 真实性 教育性 语文性 让对话在“伟大”中穿行:《藤野先生》的教学 感受一种深情 体味一段境遇 铭刻一份感动 在运用语言中学习语言:《为你打开一扇门》的教学 对话标题 读文写话 感受句式 主题演讲 规划蓝图 在运用语言中学习语言:《学问和智慧》的教学 学习目标 重点难点 教学流程 在运用语言中学习语言:《在莫泊桑葬礼上的演说》的教学 学习策略 重点难点 学习设计 在运用语言中学习语言:“短语”活动学习设计 轻松导入 唤醒记忆 自主学习 质疑解难 活动过程
第三辑 语文大单元学习
为什么要进行语文大单元学习 如何进行语文大单元学习 确定学习目标 设计核心任务 整合学习资源 提供学习支撑 评价学习结果 “校园奥斯卡”单元学习设计 学习目标 核心任务 学时安排 时间管理 学习工具一:谁是“汉字英雄” 学习工具二:“声临其境” 学习工具三:剧本排行榜 学习工具四:听我给你说说戏
第四辑 再来一次:教育的耐心和智慧
究竟什么是理解 百度百科:理解的两个标志 程翔:理解的四种类型 威金斯:理解的“六侧面” 对“理解”的理解 让学习从山腰开始,在山顶展示 再来一次:教育的耐心和智慧 讲过的题怎么还错呢 分数的背后是什么 让学生真正坐在驾驶座上 教育,该为谁服务 “这是我的任务!” 教育,为学生的成长服务 怎样确保为学生的成长服务 教育,须回归人的本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