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评(媒体评论) 由衷地感叹作者aloho对于走出舒适圈的勇气。 当你对未来心存疑惑的时候,也许这本书会给你答 案。 ——人气旅行作家 阿Sam 心能够被直接看到,因为梦就是心的形象。史晋 并不是外表炫彩的人,但已深得梦的玄奥。此书颇能 传达解梦之道,不妨一读。 ——著名心理学家、国内释梦领域领军者 朱建 军教授 真假、悲欢、虚实、黑白,原本就是年轻读者的 成长真相,好的小说会诱使他们从每个可能的角度看 自己。 ——雁北堂创始人 铁鱼 尝试到陌生的地方去做梦,是出走,也是疗愈, 遇到有趣的灵魂和非凡的自己,从这个小说启程。 ——职场励志畅销书作家 怀左同学 目录 启程 上海 碎城 扬州 月城 青岛 片城 济南 狗城 天津 错城 秦皇岛 忆城 大连 飞城 长春 再城 哈尔滨 睡城 漠河 精彩页 启程 鼓起勇气走出家门离家出走,我没这胆量,我只是去环游中国。 当我把家门关上,我站在家门口整整一分钟。 在我面前,是我熟悉的家,里面有我摸黑也能打开的冰箱、电视机、电脑以及各种开关。 冰箱基本是空的,一瓶冰水是固定的存在,我会在半夜惊醒后去喝一口冰水压压惊,这是我多年的习惯,以致我的肠胃一直不甚良好。 电视机即使打开了,也只会播放新闻频道,我很少会换台,电视机发出的声音只是作为日常生活背景,并不意味着我有多关注这个世界。 电脑是我的求生工具,经常用来办公,偶尔用来看小电影,除此之外,我并不太热衷于社交网络。 固定的几个好朋友,他们都知道我不爱用网络社交工具,和我联系的方式,要么面对面,要么电话,偶尔会有那么几条不痛不痒的短信,谈的也是琐碎的日常,诸如什么时候找个女朋友之类的。 他们总说我是一个生活在现代社会的原始人,我觉得这是对我的褒赞。 在家里,我最喜欢的,应该是门后还散发着余热的床。 有无数螨虫的枕头,是我和这个真实的世界暂别的巢穴,我在里面孵化着一个又一个的梦,有的长出腿自个儿跑掉,有的半路死了,更多的半死不活的,像我一样过着深居简出的生活。 从梦里醒来之后,洗漱清醒之前,是我称为“临床孤独”的时刻。这时候,厚厚的窗帘还没打开,房间还是完全黑暗的,我会起身,挪到一张深褐色的单人沙发上,披上有点粗糙的羊毛毯,打开放在沙发旁的落地灯,用一种很安全的姿势审阅我的梦。 落地灯的灯光很暗,比三只萤火虫亮,又比五只萤火虫暗,我故意用一种很罕见的低瓦数灯泡来营造氛围,我怕光太亮会把我的梦驱散,我怕光太暗又照不进我的梦。 回味每一个夜晚所做的梦,是我一整天里最重要的事情。不然,我们每天浪费近三分之一的时光在床上,却对梦里发生的一切不理不睬,假装什么都没有发生,或者假装这一切都是假的,我不知道,这样子是否对得起自己三分之一的人生。 思考自己的梦,探索自己的梦,通常是件很孤独的事情,我们可以分享很多事情,例如美食、玩乐、性爱。可是,梦,是我们唯一不能分享的事情。 我通常在这“临床孤独”的十来分钟里,趁自己将醒未醒之际,尽可能地记住梦里发生的事情,哪怕是把我从深夜里惊醒的噩梦,我也会重温一遍。 有时候遇到有意思的梦,我还会拿出小本子尽量记下来。 更有意思的是,当它们从虚幻的世界滑落到现实的小本子上时,都会被我冠上一个某某城的名字。一来,这是我对钱钟书先生的致敬;二来,每一个发生在梦里的故事,难道不就是《围城》所说的那样“里面的人想出去,外面的人想进来”吗? 梦,何尝不是只属于一个人的围城。 只是,最终能被记录下来的梦,大多片面且零碎。有科学研究表明,起床后的五分钟,是记录自己的梦的最关键时刻,过了这五分钟,就再也记不得了,我所有的挣扎,也仅仅能维持五分钟。 这样的事实,很能代表我们充满讽刺的人生。 大部分人的大部分肮脏不堪的回忆,偏偏能让我们深深地记住一辈子;而大部分人的小部分伤痕累累的记忆,无论如何使劲也无法从脑海里驱除。 我不知道梦里发生的事情到底有多重要,或者多不重要,才让我们下意识里选择了自动删除。 大概是,我的讽刺的人生也是所有人的人生。用来记录梦的小本子,虽然已经放满了大半个书架,可我从来没有翻阅过它们,一次也没有。 一个月之前,用来赐予我“临床孤独”的灯泡烧了,烧得乌黑的钨丝分崩离析,里面明明有一座光明的桥,现在却像经历了世界大战般惨不忍睹。 这种灯泡太老、太久,也太容易坏,卖我灯泡的五金店老板告诉我,上次卖给我的灯泡已经是最后一颗,早就停产了,没货了。 他推荐我用最新款的节能灯,省电,一个月才用一度电,也比老的灯泡要亮十倍。他说这句话的时候,把十个手指头也伸了出来。我说亮十倍是什么概念,他把节能灯从盒子里拿出来,在手上晃了晃对我说:“你看,不用钨丝,不会烧坏。” 随后,他把灯在一个空的插座拧上,打开开关,瞬间,一个微型的太阳让我差点睁不开眼。我赶紧让他关上,他笑了笑,说:“这东西好,经济实惠。现在哪有人还用那种老式钨丝灯泡,多不环保啊。” 我不耐烦地说:“附近其他五金店还有那款灯泡吗?” 老板听了有点不爽,不太乐意回答,让我自己去找找看。 那一天,我用了一整天的时间,找了很多家五金店,可是没有一家店有卖。 一家五金店的老板告诉我,最后几个也在前不久被一个人全部买走了。 “你来晚了,最后几个早就卖掉了。这几个灯泡,在这里存了快10年了。”老板说,“你干吗非要用那种灯泡,你换个灯不就好了嘛,多简单。” 拖着走了一天已经疲惫不堪的身子,我懒得回答,随手买了个原先老板推荐的新款节能灯泡回到家里,无可奈何地装上。 第二天起床,我正准备享受我的“临床孤独”,没想 导语 一部体例架构别有新意的旅行小说,十座城市+十场梦境,行捕青春中游荡不归的孤独、欲望、爱和失去,为终将找见自己多一种可能。 白天,人在旅途中问命运,黑夜,心在梦境里问人间。 一部与梦为伴的旅行小说。 谁的青春在徘徊? 内容推荐 这是一部在体例和架构上与众不同的心理学长篇小说。小说以迷茫的青年“谢已”在环游中国旅途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梦为主线,穿插国内顶尖心理咨询师对梦境的解读,通过二人之间“虚”与“实”的互动对话,共同呈现出主人公的心灵探索与成长历程。小说的创作,基于作者真实的环游中国经历。以主人公游历的每个城市为章节,分为白日游记及夜晚梦境两部分。通过游记、梦境两种不同形式来直指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并通过心理咨询师的解读,引领主人公在“白天与黑夜”“现实与梦境”“得与失”“悲与喜”“对与错”等二元对立的人生百态中,完成新我和旧我之间的割裂、整合和升华,最终获得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