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中华吉祥文化丛书(民间艺术卷)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潘文竹
出版社 泰山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后记
作为中华吉祥文化的象
征之一,民间吉祥艺术一
直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
日常生活之中,并潜移默
化地影响着每一位中华儿
女。从小,我们就接触到
门神年画、窗花剪纸、过
年谣、扭秧歌、舞龙舞狮
、贺婚鼓乐、庙会大戏等
民间艺术样式。但是,大
多数人几乎从未意识到:
这些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普
遍存在的美术、歌谣、舞
蹈、器乐、戏曲作 品,就
是民问吉祥艺术的重要组
成部分,更是中华传统吉
祥文化的重要载体。
2010年,在郭泮溪先生
的引导下,我有幸参与了
刘德龙、党明德、张廷兴
、王加华等先生组织的“中
华吉祥文化”丛书的撰写工
作。在数年来的不断学习
和努力探索中,我这个像
大多数人一样从未将这些
日常可见的民间艺术样式
当作艺术的人,逐渐认识
到其特有的吉祥内涵与文
化价值。数年来的多次统
稿会,更使我受益匪浅:
我不仅有幸结识参与丛书
撰写工作的诸位学界同仁
和泰山出版社的梁晓东总
编、王艳艳编辑等同行,
也从最初对民间吉祥艺术
的无甚感觉发展到现在的“
兴致勃勃”,我所接手的民
间艺术卷则从最初的提纲
扩充成现在丰富的内容。
完稿之际,我的心中充
满了感激:感谢郭泮溪先
生引导我走进这个博大的
学术和艺术领域,感谢丛
书编委会刘德龙、王加华
等先生的不懈指导和及时
督促,感谢泰山出版社梁
晓东总编、王艳艳等编辑
的辛勤付出,感谢青岛大
学提供的良好工作和学术
环境,感谢冯师国荣、窦
师秀艳无偿给予的学术指
导和诸多异地调研机会,
感谢宋亚莉、范兴听、王
术臻、焦绪霞等同事及北
京鲁强、江西师范大学冷
纪平和刘爱华、高密赵鹏
等友人及时提供的珍贵资
料和图片,感谢我的家人
和亲戚朋友长期给予的无
穷支持和深厚期盼。
交稿之际,我的心中充
满了忐忑。一是民问艺术
的内涵包罗万象,本书却
将民间吉祥艺术的内涵界
定为驱恶辟邪、祈吉求福
、欢庆祝贺三大类;民间
艺术的外延无边无际,本
书却将民间吉祥艺术的外
延界定为美术、歌谣、舞
蹈、器乐、戏曲五大类。
这样的界定是否合乎学术
传统和学术规范,我其实
并无十分把握。二是本书
初拟在追溯民间吉祥艺术
发展演变的过程中,简述
其各自的艺术特色,探寻
促进其活态传承的历史、
文化因素,但实际写作过
程中,囿于个人能力,却
未能凸显这一点。即将交
稿之际,诚惶诚恐,寝食
难安。然而,俗语说得好
:丑媳妇总得见公婆。敬
祈方家批评斧正。
潘文竹
2018年7月20日写于青
大浩园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民间吉祥艺术概说
一、民问吉祥艺术的三大主题
二、民间吉祥艺术的审每风格
三、民间吉祥艺术的基本特征
第二章 民间吉祥美术
一、古代吉祥美术
二、现代吉祥美术
第三章 民间吉祥歌谣
一、古代吉祥歇谣
二、现代吉祥歌谣
第四章 民间吉祥舞蹈
一、远古吉祥舞蹈的萌芽
二、古代吉祥舞蹈的繁荣
三、现代吉祥舞蹈的新变
第五章 民间吉祥器乐
一、古代吉祥器乐
二、现代吉祥器乐
第六章 民间吉祥戏曲
一、古代吉祥戏曲
二、现代吉祥戏曲
参考文献
后记
精彩页
这里的浓艳,主要指民间吉祥美术以大红、大绿、大紫、大金等寓意吉祥喜庆、对比鲜明的色彩搭配所带来的视觉冲击力。红色向来被视为狂野之色,却是中国传统的吉祥喜庆之色,而且,民间俗有“红搭绿,一块玉”“红问黄,喜煞娘”“粉笼黄,胜增光”紫是骨头绿是筋,配上红黄色更新”等说法。在这些传统经验的指导下,民间艺人将狂野难控的红与浓艳的绿、耀眼的金、厚重的紫等颜色“杂糅”,在一种看起来色彩稍显浓重、形式稍显混乱的氛围中,营造出中华民族认可的绚丽、热闹、红火的喜庆气氛。民问填色剪纸、刺绣等美术作品,往往尤为重视这种浓艳之美。如青岛市黄岛民间艺人焦丽华的填色福字剪纸、陕西民间皮影人物等,都采用这种浓艳的色彩搭配,营造出一种中华独有的喜庆之美。
此外,民间喜庆戏曲也善于以浓艳之美营造一种喜庆氛围。其中,演员们浓艳华美的妆容、富贵亮丽的服饰、或高亢嘹亮或婉转多变的唱腔、或花哨俏丽或矫健威武的舞步,以及乐师们或响彻云霄或嘈杂喧闹的器乐伴奏,共同营造了一种重磅冲击观众多种感官的浓艳之美。
这种饱满和浓艳进一步渲染了民间吉祥艺术的喜庆色彩,也使中华民族刻意追求的那种以圆满为特征的幸福理想在热烈、喧闹的氛围中得以体现
2.违背常规的和谐美
局部看,民间吉祥艺术中存在不少极其不合常规的现象,如民间美术、舞蹈类作品中,有图案或造型夸张失真、色彩搭配或服饰比例严重失衡现象;民间歌谣、戏曲类作品中,有用语俚俗、不讲文采和韵律、简单堆砌诸多生活愿望等现象;民间器乐(含戏曲唱腔)作品中,有一味追求震天动地的音效或繁杂喧闹的乐音等现象。但就整体而言,民间吉祥艺术的种种不合常规现象之中,往往蕴藏着一种古朴而真实的和谐美,反映着广大普通民众古拙质朴的审美观。
这种不合常规的和谐美,首先体现在讲究造型艺术和色彩搭配的民问吉祥美术中。如陕西民间吉祥剪纸中,侧面的老虎、鱼等动物形象往往都有两只眼睛;寓意“多子”的大肥猪肚子上,装饰有活泼可爱的小猪;碗、罐等器物的口虽剪成圆形,但底却往往是直线式的。再如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苗族刺绣作品《捕鱼图》中,被捕获的鱼夸张地张着大嘴巴,飞翔的鸟儿不仅伸出一双比例严重失衡的大脚爪,还自在地舒展着漂亮的尾羽,两个忙着捕鱼的人都瞪着一只几乎要从脸上蹦出来的大眼睛。另如农民画家金花的《回娘家》画作中,扭身亲吻妻子的丈夫动作极其夸张,夫妻二人的脸有一部分挤在同一个平面中,妻子的一只眼睛甚至出现在丈夫的脸上。除了图案或造型夸张、失真外,这些美术作品的色彩搭配也大都不合常规,如天空、大地往往使用喜庆的红色和金黄色,空中飞翔的小鸟则大都是五颜六色的。 P18-19
导语
本套丛书是次多角度系统阐述我国吉祥文化的著述,靠前相关研究专家花费近十年心血,是泰山出版社重点出版项目,是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也是中华很好传统文化研究的力作。本套丛书分为民间艺术卷、民间信仰卷、人生仪礼卷、饮食卷、服饰卷、商贸卷、文字卷、语言卷、动物卷九卷,互为体系,又各自成篇。各卷著述选取了大量吉祥文化事象,进行系统详细分析与阐述,形成了各自的理论体系。为了增加可读性,本丛书用通俗易懂、生动活泼的语言叙述,用各种故事传说渲染,并配以精选的插图,图文并茂。既适合研究者阅读,也适合大众读者欣赏。本书是“民间艺术卷”。
序言
吉祥,《说文解字》释
日:“吉,善也。从士,从
口”;“祥,福也。从示,羊
声”。此外,吉祥又为梵语
,音译作“室利”“师利”“尸
利”,又称为“吉羊”,如吉
祥果、吉祥草、吉祥物等
,多用于释家。后来,它
与中华民族向善向好的美
好生活追求相融合,形成
了别具特色的中华民族吉
祥文化。
吉祥文化在我国影响很
大,它深深融入民众生活
,不但形成了多姿多彩的
吉祥民俗事象,深刻影响
着民众的生活、思维、心
理、精神,还形成了大量
的吉祥语言,丰富了我国
各民族的传统文化。
一、吉祥文化的产生
在我国各民族丰富多彩
的生产生活实践活动中,
在我国历代文化典籍中,
都留下了大量的吉祥语言
和吉祥事象,成为我国众
多民族文化遗产中别具民
族特色的一朵奇葩。
吉祥文化是在民众丰富
多彩的生产生活中产生、
传播和使用的,表达了民
众对美好幸福的追求和探
索,也体现了民众趋利避
害的心理。例如,在农业
习俗中,农家以立春作为
一年农作的开始,在立春
这天,过去有鞭春牛的习
俗,现在的习俗则是集体“
出行”,放鞭炮,并象征性
地刨一刨土,说一套吉利
话:“一刨金、二刨银、三
刨刨了个聚宝盆。”在商业
习俗中,开业时往往张贴“
金日开业”“开门大吉”等吉
利语。
我国春秋时期已经有“万
寿无疆”“天子万寿”“南山之
寿”等吉祥语的记载。那时
的典籍《易经》更被认为
是中华吉祥文化集大成者
,也是中华吉祥文化的重
要源头。它通过测算、预
测,再配合某些方法避害
趋利。例如关于数字,《
易经》中就将其分为吉祥
运暗示数、次吉祥运暗示
数、凶数运暗示数、首领
运暗示数、财富运暗示数
、艺能运暗示数、女德运
暗示数、女性孤寡运暗示
数、孤独运暗示数、刚情
运暗示数、温和运暗示数
等多种。《易经》认为,“
一”最大最吉祥,是“太极”
;“三”最佳,象征天地人融
洽相处;“八”象征八卦;“
五”‘九”为九五之尊。“见龙
在田”就是吉象,象征有可
能遇见贵人,得到重用,
走出徒有其志的困境。吉
、利、永、贞、元、亨等
字,也成为我国吉祥文化
中最有典型吉祥意义的表
述。
吉祥文化体现的心理和
意识,来源于原始信仰。
吉祥文化产生于古人对生
活的不安全感。先民对大
自然带来的一切灾难,对
自身疾病、瘟疫和死亡充
满迷惑和畏惧,为了寻找
精神庇佑,就产生了万物
有灵的观念,并且创造了
图腾,用以凝聚力量,表
达人们避邪求吉的心理,
这就是原始信仰。原始信
仰后来演化为复杂的民问
信仰,形成对观音、财神
、土地城隍及家神、自然
神等这些臆想的神,以及
神话中的人物,或者所谓
的精灵等的信仰。古人把
这些信仰的对象当成自己
贿赂的对象,通过向它们
烧香、磕头、许愿,让它
们给自己带来利益,完全
把崇拜对象看成是自己的
保护神。民间信仰与禁忌
十分庞杂,包括自然崇拜
、动植物崇拜、神灵崇拜
、巫术等,也包括民间原
始宗教、道教、佛教,以
及民间俗信等内容。
人们还赋予动植物以吉
祥的象征。如以麒麟为仁
兽,认为龙是中华民族的
象征,凤为百鸟之王,龟
象征尊贵、安闲、长寿。
仙鹤、喜鹊、鸳鸯、鸽子
、麋鹿、雄狮、猛虎、牛
、马、大象、鲤鱼、蝴蝶
、蜘蛛等,都被赋予吉祥
美好的含义。而花草树木
有花有果实,也能够表示
吉祥意义,如梅、竹、松
、南瓜、长春花、杞菊、
槐、红豆、石榴、橘、佛
手、芙蓉等。在生肖中,
十二生肖都可以构成大量
的吉祥用语,表达丰富美
好的情感。又如,在端午
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
为节俗的重要内容之一。
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
、艾条插于门楣,悬于堂
中。还用菖蒲、艾叶、榴
花、蒜头、龙船花,制成
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
艾虎”;制成花环、佩饰,
妇人争相佩戴,用以驱瘴

早在几千年前的《诗经
》等文学作品中就已经有
了许多美好的词语,丰富
了我国吉祥文化的审美宝
库。它们通过名言警句、
优美的篇章、美好的故事
,成为吉祥文化重要的载
体和重要的创新平台、传
播渠道。
明清时期,我国吉祥文
化发展到了高峰,突出表
现在剪纸、年画、对联、
建筑、陶瓷、玉器、菜名
以及刺绣、印花、请安祝
颂等事象中和社会交际牛
活的方方面面。
……
商标。商标是生产者在
其商品或者经营标记上,
由文字、图形或两者组合
构成的,用于区别商品或
者服务来源,具有显著特
征的标志。借鉴传统吉祥
文化,充分体现民族文化
价值和意义的设计理念,
用吉祥图案的“形”“意”“色”
在商标中的创新再现,实
现了形式美、形象美、意
味美。①
吉祥物。南京举办的中
国第十届全运会的吉祥物“
金麟”,既是古都“金陵”的
谐音,同时也是传统吉祥
物麒麟。2008年北京奥运
会的会徽采用的是中国印
,使用了吉祥色中国红。
而2008年奥运会的吉祥物
福娃系列更是传统吉祥符
号的生动体现。
为了系统展现和传播中
华吉祥文化,我们民俗学
会的几位同仁从十
内容推荐
在系统考察民间吉祥艺术发展简史和综合比较现有分类法的基础上,结合个人实际能力,笔者将自己不十分了解且与吉祥文化关系并不十分密切的曲艺,排除在研究对象之外,同时将民间吉祥音乐区分为以吟、诵、唱等口头表演为主的吉祥歌谣和以乐器演奏为主的吉祥器乐两类,并将民间吉祥美术笼统视作一个广义概念,凡反映广大民众吉祥意愿者,如岩画、壁画、纸画等民间手工绘画作品和铜、铁、陶、瓷、金、银等不同材质器物中的吉祥图案和纹样,以及民问剪纸、刺绣、织染、雕刻、雕版印刷等工艺美术作品中的吉祥图案和纹样,皆纳入考察范围。本书所论中国民间吉祥艺术,主要包括以图案和纹样为主的吉祥美术、吉祥歌谣、吉祥舞蹈、吉祥器乐、吉祥戏曲五类。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3:0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