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赵翼是江苏文脉传承的代表性人物,文史兼擅,著述宏富,为“乾隆三大家”“清代史学三大家”之一。本书作者将传主置于晚明至清中叶这一历史时段的社会思潮以及思想史、学术史、文学发展史的宏观背景下,以丰赡翔实的历史资料,客观真实而又生动地描述出赵翼卓荦不凡的一生,鲜明地勾勒出瓯北思想演化的轨迹。 目录 第一章 少年艰辛与功名博弈 一 不堪回首的童年 二 赴津门冒籍应考 三 寄寓汪府“商文史” 四 供职军机与“蜚语中伤” 第二章 “大魁佹失”前后的岁月 一 状元与探花的互换 二 初抵镇安 三 赴滇从军 四 复回镇安 第三章 由广州“善地”而移官贵西“贫署” 一 以特恩出守广州 二 移官贵西 三 整顿铅厂与去官归里 第四章 “幽栖十载”与“老作参军” 一 尴尬的补官之旅 二 掌教扬州动悲吟 三 盛世乱象与应约参军 四 瓯北的军幕建言 第五章 林下犹抱忧国心 一 心系社稷的老者 二 无力回天的叹慨 三 和珅势败与朝野动荡 第六章 忧国忧民的悲歌 一 “事关隐忧”的抢米风潮 二 “黔娄何处更求生” 三 暮年“犹勤手一编” 第七章 瓯北的以诚交友 一 “平生数交契,张蒋最绸缪” 二 瓯北与袁枚等诗友的交往 三 瓯北与洪亮吉的忘年交 四 瓯北所交往的闺阁诗人 第八章 清代学风与瓯北的学术追求 一 学术现状的反思与为学重心的转移 二 厚重踏实的吴地学风 三 宏博贯通的扬州学术 四 地域风尚与瓯北治学倾向的确立 第九章 瓯北对戏曲艺术的接纳与思考 一 瓯北著述中的戏曲史料 二 瓯北对戏曲价值的估价 三 瓯北的戏曲考证 第十章 瓯北治史的理性自觉 一 治史不傍门户 二 注重涵养史识 三 研史“博采汇参” 四 论断斟酌时事 第十一章 瓯北借古察今的治史理路 一 开放文禁 二 废止株连 三 澄清吏治 四 荐贤以公 五 广开言路 六 抑制豪绅 第十二章 瓯北对史书编撰原则的检讨 一 严格体例谨慎去取 二 下语斟酌切于时势 三 悉心核订推敲事理 四 善于位置繁简得当 第十三章 瓯北的治史方法 一 枚举法 二 比较法 三 归纳法 四 推理法 第十四章 综贯异说考镜源流 一 疑“经”与驳“朱” 二 自具条理的文化专题考察 三 “词章 ”与“事理”并重的考据 第十五章 瓯北对“理”、“气”与世事的哲学思辨 一 “谓气从理出,此究是何理 二 推重言行一致,抨击浮夸学风 三 豁达的文化态度与公允的是非标准 四 “仁义”与“人生” 五 可贵的“因时而变” 六 “命定”抑或“自为” 第十六章 瓯北的诗歌批评理论 一 勇于开拓、即旧出新的创作主张 二 博古通今、兼收并蓄的取法路径 三 “人品”与“诗品”并重的批评模式 四 诗歌功用的多层面审视 五 “学力”与“性灵”之关系的客观认知 第十七章 瓯北的诗歌艺术 一 意象超妙雄健豪放 二 “好论驳”“涉乎趣” 三 清峭奇崛跌宕多致 四 融会众长自创格局 余论 赵翼年表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