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积极回应时代现实,对接时代转型所遭遇的种种风险,借助风险社会的理论框架探索了道德教育应该如何应对风险及其衍生的问题。本书不仅从总体上描述了风险社会的现实表现和基本特征,指明其存在的伦理道德困境以及道德教育的应对方略;而且还聚焦了风险社会中恐惧与焦虑的社会心态,以及这种社会心态所造成的学校教育中的“分数崇拜”和“病态竞争”等问题,为当下学校教育的健康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最后,从道德教育的微观视角对风险社会下的学校生活进行了审视。 作者简介 章乐,江苏南京人,教育学博士,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南京师范大学“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教育部委托国家统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核心编者,人民出版社版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核心编者。主要研究领域为德育基本理论、德育课程、现代人的精神状态与道德教育等。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青年课题“风险社会的道德教育”,参与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类课题“道德冷漠与道德教育”、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课题“生活德育理论深化与实践推进研究”和“时代精神与道德教育”等。在《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高等教育研究》《教育发展研究》《全球教育展望》等国内教育学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与本书相关的论文有《“恐慌人”与让人复归平静的教育》《论教育与生存的关系——兼论如何缓解现代社会中的教育竞争》《人之卓越的丧失与制造平庸的教育》《现代人的生存焦虑与体认自我限度的教育》《病态竞争的产生与化解——兼论学校教育如何面对现代人的身份焦虑》《现代教育的“分数崇拜”》等。博士学位论文“现代教育与恐惧制造”被评为江苏省优秀博士论文。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风险社会的道德困境与道德教育 第一节 风险社会的道德困境与学校教育应对 第二节 个体化社会与承认的教育 第三节 科技时代的责任伦理与忧惧启示法 第四节 在“伦理”与“道德”之间:风险社会中道德教育的应然选择 第二章 恐惧和焦虑的社会心态与道德教育 第一节 教育:人类超越恐惧的重要方式 第二节 恐惧的教育功能及其实现条件 第三节 “恐慌人”与让人复归平静的教育 第四节 现代人的生存焦虑与体认自我限度的教育 第三章 风险社会中的病态竞争与教育应对 第一节 “分数崇拜”的表现及其后果 第二节 身份焦虑与病态竞争的产生及化解 第三节 现代教育的困境与“行动”的教育 第四节 教育与生存关系的演变及教育竞争的化解 第四章 风险社会中学校生活的道德审视 第一节 儿童的自然缺失症及其教育对策 第二节 儿童秘密的教育遭遇及其应对 第三节 “公共人”培育的困境及其出路 第四节 “校园是我家,文明靠大家”的德育逻辑与超越 参考文献 后记 导语 “风险社会”概念产生于西方,但是随着全球化进程以及我国现代化发展,风险对我们而言也不再陌生。本书澄清了风险社会中的伦理道德困境,认为恐惧与焦虑是风险社会常见的社会心态,而教育是超越恐惧与焦虑的重要方式,进而审视风险社会中的学校生活,提出(道德)教育的应对方略。本书可丰富道德教育的基本理论,也可为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德育提供参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