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企业管理的诸多要素中,人是其中唯一能动的、处在决定性位置的要素。俗话说,事在人为。人的价值高于物的价值,没有人的成长,怎么会有事的发展。将管理的焦点聚焦到价值创造的原点“人”上,才能事半功倍。
管人要管心。心若不同,岂能同行?人心齐,泰山移。众人同心,其利断金。有信仰、知荣辱,守本分、讲操守,懂规矩、知感恩,有激情、能吃苦,肯付出、会做事,能成事、有担当的员工,才能与企业风雨同舟,砥砺前行。
生命活动的背后,都有思想的支撑。思想是生长在心田的嫩芽。船的力量在帆上,人的力量在心上。思想是无形的,但其威力是巨大的。思想是每个人真正的主人。人生的烦恼,一半源于生活,一半源于自我。人生遇到的诸多不如人意,很多是因为自己思想的障碍造成的。
这是一个需要思想的时代,也是一个思想泛滥的时代。人们每天穿梭于思想的商店,思想的货架上看上去琳琅满目,但良莠不齐、扑朔迷离,令人眼花缭乱。在思想的市场上选择思想,需要给心一个“向导”。
人生需要信仰驱动,共识引领,价值导航。重塑员工的认知和需求,让心不再迷茫、漂泊、空虚、浮躁、任性、麻木、冷漠、无助。要让“心”静一静,给“心”找个“恬静”的精神田园,花点时间平抚一下焦躁的心。当我们从“心”的驿站重新出发的时候,前进的方向才会清晰明确,我们的奋斗才会更有力量,才能绽放出时代的“精气神”。
郝华,1962年生,高级政工师。工作期初,有12年从教经历,先在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古拉本煤矿职工子弟学校任教,后调入阿拉善左旗八中任教。1992年,调至内蒙古太西煤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工作。先后担任过小学校长,企业基层单位团委书记、党办主任、综合办主任、工会主席、党总支副书记,集团公司党委委员、工会主席等职务。
《职场那些事儿/职工培训读本》:
很多人都认为,上班出满勤就拿工资,或者把活干完了就拿工资,不管活干得好不好,只要不缺勤,活干完了,就应该拿到全额工资。他们认为这是天经地义的事。
但是大大小小的老板们和绝大多数人却认为,不是上班熬够时间了,或者仅仅是把活干完了,就有理由拿工资了。只有把活干完了,并且按照要求做到位,把活干好了,才能发给全额工资。
怎样才叫把活“干好”了呢?任何工作最起码包含两项内容。一是要做什么,是要写一篇文章呢,还是生产某个产品,或是要挖一条沟呢?二是要做成怎样,就是对这项工作的一些要求和指标。比如,控制产品的成本,产品质量要合格、数量要够,按时交货等。所以,很自然,任何一项工作,只有这两个方面都达到要求,才叫做完。任何一项达不到要求,都不叫做完,这是底线。我们通常所说的“工作做好了没有”,如果回答说“好了”,并不是有多好,多半仅仅是符合、满足了基本的条件,就是指按照要求做完了,合格了。这个时候,算是完成任务了,可以理直气壮地领全额的工资。当然,如果我们不仅把活“干好”了,而且还做得非常漂亮,超级棒,达到优秀了,那么受到奖励也是理所应当的事情。
然而,很多时候,我们仅仅是把活干完了,但是并没有“干好”,就是说,连合格都谈不上。比如,老板根据市场做出一种判断,聘请员工生产特定的产品,每个产品都一定要符合市场需要的指标和要求。客户要买的是那个符合要求的产品或服务。我们如果不能把活“干好”,产品不合格,达不到客户的要求,客户自然不买账。因为我们的缘故,因为我们没有把活“干好”,产品卖不出去,老板连成本都打了水漂,而且连累其他同事跟着受累遭罪。如果真正追究起来,我们得对买卖没有成交负责任。不仅没有理由拿工资,而且苦劳也一钱不值,因为还浪费了材料、时间、机会等资源,损害了企业的信誉。所以,不是你能不能拿全额工资的问题,甚至也不是你该不该拿工资的问题,而是这份损失,你应该赔偿多少的问题。这才是天经地义的!当然,如果我们自认为确实把活“干好”了,而老板不给钱,起诉老板也是天经地义的。
……
企业是员工的第二个家
企业亏损不光是老板的责任
工资是把活干好的报酬
企业开不出工资了,离开就OK了吗
不改变自己,跳槽到哪儿也枉然
你在为谁工作
因为需要和获得而感恩
别人的光环和荣耀是怎么来的
奉献不是唱高调
付出不可能立竿见影得到回报
不要等着领导把批评的话说出来
用你有的换取你所需要的
该吃的苦是躲不掉的
反省是非常必要的
把简单的事做到极致
不要轻易把问题交给领导
做人与做事
工作的质量等于生活的质量
心里想事,眼里有活,手上出活
敷衍很容易被看出来
在岗位上学习机会难得
消极抵触会使自己受冷遇
自大与自卑都不好
只是不服人是不行的
收获和付出成正比
安全是我们生命的需要
员工该不该有主人翁精神
合作首先是为自己铺路
为自己考虑并没有错
工作经历也是宝贵的财富
弄虚作假害人害己
个人理念及其影响
为什么要转变观念
企业理念与个人理念的关系
工作态度评价参考
工作结果评价参考
每个职员都希望得到领导和单位的赏识,从而多一点加薪升职的机会。不少人都觉得自己不应该是现在这个不如意的样子,但却搞不清楚到底是哪儿出了问题。“墙”,绊不倒人,因为人们一跟就能看到“墙”。绊倒人的往往是人们不太在意,容易被疏忽的,并不离的“门槛”。绝大多数人并不是懒,只是对有些方面和有些细节没太在意,或者觉得无所谓、没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