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海海人生(横尾忠则)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日)横尾忠则 |
出版社 | 湖南美术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这本书是日本著名设计师、艺术家横尾忠则忠实记录自己从故乡来到东京,初入设计圈并一步步获得成功的自传。整本书的风格很像日记,比起蓦然回首的评价更像是身临其境的记录,极为生动鲜活。横尾忠则在书中细细回顾自己这段如波涛汹涌般的传奇人生,娓娓道出他与一柳慧、大岛渚、土方巽、小野洋子、三岛由纪夫、田中一光、寺山修司、宇野亚喜良、亨利·米勒、杉浦康平、美轮明宏、约翰·列侬、唐十郎、高仓健、细江英公、野口勇、达利、矶崎新、筱山纪信、濑户内晴美……等多位当代大师名家相遇相知的过程,以及他对艺术创作的独特见解。 作者简介 横尾忠则,1936年出生于日本兵库县,是一位多产而极具国际知名度的插画艺术家。视日本著名电影人黑泽明与作家三岛由纪夫为影响自己最深的人。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晚期,横尾忠则因一次印度之行而迷上了玄学与迷幻主义。这个时期,他的作品十分复杂和多元,带给人强烈的自传式冲击感。此时,他的作品已受到国际瞩目。横尾与寺山修司在后者的天井桟敷实验剧团(Tenjo Sajiki)中有着广泛的合作,他本人更在大岛渚的《新宿小偷日记》中担任主演。 1981年,横尾忠则出人意料地从商业作品中抽身而出,并放弃了绘画。但作为一位平面设计师,他仍然十分多产。 目录 致中国读者 前往东京,加入日本设计中心 蠢蠢欲动的日子 追求表现的可能性 自由接案宣言 我所崇拜的三岛由纪夫 为我自己做广告 “横尾忠则”这媒材 纽约的伙伴们 主演电影《新宿小偷日记》 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在我身旁…… 休息宣言 告别三岛由纪夫 接连遭遇神秘体验 印度的冲击 女尼?濑户内寂听的泳衣 荒废的纽约 毕加索展的启示 对于死亡的恐惧 美轮明宏的“预言” 裸体演出 洛城个展制作日记 疯狂的影像表演 墨西哥之旅不只是天堂还是地狱 后记/文春文库版后记/筑摩文库版后记/解说 序言 致中国读者 这本自传完成于一九九八年,距今已经二十一年。后 续没有回顾校订,我想一定有很多冗余、需要修正或改写 的部分吧。除了这本书之外,我还在报纸上连载过两种传 记,以及谈论少年时代的自叙。 这次在中国大陆出版的这本自传止于人生半途,或许 就某种意义而言,这本书后续的生活、行动,还有创作方 式更为重要。如果未来机会成熟得以出版,大家会了解到 接近当下的故事,特别是可以了解我从一九八。年代转向 画家生涯之后的活动。 我今年已经八十三岁了。如果上天容许我更加长寿, 补齐后半生的自传,让故事圆满收尾,并得以让日本和中 国的读者们赏光读到,我会无比荣幸。仿佛透过我,中国 和日本也可以(在文化、艺术方面)建立更亲密的关系。 那么,希望我可以透过书,和大家相会。 横尾忠则 导语 横尾忠则代表着日本设计的另外一支脉络,他绚烂而多彩,站在传统日式极简风格的背面,但又深深影响着日本设计。这种独特的风格不仅源自日本庶民阶级的审美也来自对西方艺术的吸收。在本书中,横尾记录了自我风格逐渐形成的过程。其中充满了疯狂、意外,以及惊喜。 后记 文春文库版后记 由于出版文库版的关系,我又将这本书重读了一遍。 自传和他人写的传记不同,无论如何都不可能看到很多面 向,只会看到一面。这也表示说描写很难客观。我越来越 觉得自己的经历实在是没有办法被具体表现出来,毕竟这 就像是一件雕刻作品,我们可以从很多不同的角度去欣 赏。 虽然想过再写写其他的自传,可是最后结果应该还是 一样。自己到底可以理解自己到什么程度呢?如果没有深 深凝视自我的勇气,说不定根本就没有必要写自传。尽可 能吐出能吐的东西才可以说是自传不是吗? 就这个意义而言,只能说我最后以消化不良告终。书 写既是消除业障同时也会增添新的业障。特别是语言里面 带有“言灵”,会反噬自己,正因如此,也让我觉得非常 恐怖。我认为书写的时候必须意识到这件事才能下笔。就 这层意义而言说不定我毫无防备。因为理性没有在运作。 单行本的“后记”说这本书的前传和后传还空着没 写,近来我开始思考用前传来处理从零岁到二十岁结婚这 二十年间的经历应该不错。老实说我想要用小说体来写, 不过技术不知道跟不跟得上,这才是问题。(实际上后来 以《荩草少年》【文春文库】为题出版) 后传因为人生还在继续进行,就先顺延吧。现在和年 轻的时候一样,没有野心但有梦想。我喜欢别人的自传或 传记。阅读这类的书籍总是会产生自己还处于青春时代的 错觉,对于自己的未来怀抱梦想。明明自己很清楚自己的 生命中已经不存在那种辽阔又漫长的未来,但是最后还是 会觉得未来非常开心又漫长。 改版文库版的时候,负责这本书的今村奈绪子小姐下 了“海海人生!!”这个恐怖的标题。我还在想说为什么是 “海海人生!!”看到荒俣宏替我撰写的导读中对于“海海 人生”这个词的精彩解说,才终于能够接受。根据他的说 法,那些“波澜”不是由当事者所引发的,似乎是一种出 现在周边的现象。 “慌乱飘摇”或许就是“海海人生”的词源也说不 定。“风波”不断的人生实在太恐怖,连我自己都看不下 去。 我梦想沉醉在宁静的三摩地,就像这本书的封面那样 度过娴静的余生,如桃花源一般。 桃花源的脚踏车骑士横尾忠则 一九九八年八月二十三日 书评(媒体评论) 横尾忠则的艺术,是一种无礼的艺术。 他的作品,简直是将我们日本人内在某些无法忍 受的东西全部暴露了出来,让人愤怒,也让人畏惧。 这是何等低俗而极致的色彩啊。恐怖的共通性,潜藏 在招魂社马戏团奇观广告的土气色彩和美国波普艺术 可口可乐容器的鲜红色彩之间,引爆我们内在那些自 己尽可能不想看到的情绪。然而在没有办法被这鲜明 色彩包裹的黑暗深处,似乎暗藏着某种严肃。 对外部世界的关注,让他的作品不至于变成狂人 的艺术,他内在世界的强韧发条在驱动这些物质性的 讽刺.对世俗进行着残酷的处理。在那幽暗深处,不 是一个不断退缩转向内心的疯狂世界,而是一片辽阔 而充满讪笑的乐土。就是这片景象,让他的作品最终 得以成就健康的结果。 ——三岛由纪夫 精彩页 兴奋、狂乱。节庆般、“传说般的一九六○年代”冲过了七十小时。一月四日当天,新婚第二年的我和妻子离开神户前往东京。这趟旅程是因为一年前我加入的大阪广告设计公司国际宣传研究所,要求我们员工和公司一起迁往东京。当时我二十三岁。住在东京是我从小到大的梦想。母亲拼命祈求神明让我实现梦想,在我的成长过程中每天都能听到,甚至到了耳朵长茧的程度,所以我觉得这份愿望已经传到天上,只要等待神明哪天回答一声“好”,就可以了。不可思议的事情重重累积,偶然召唤更多偶然,出乎意料的人、事、物自然而然聚集而来,让我实现梦想……我发现这种共时性(synchmnicity)是我的命运模式。然而愿望达成前的过程,总是反复摆荡在天堂和地狱之间,非常惊险刺激。天堂和地狱简直就像是存在于我的心里,两者不停相互对决。 此外,我自己也总是在期待“明天又会发生什么事”。我从小就很喜欢对自己的命运胡思乱想,猜想自己究竟是为了继承何种使命而生。不知为何,我很喜欢想象一个画面,自己孤身一人被搁在地球上,然而天边却还有另外一个我在凝视自己。我非常喜欢这种非写实的另一种真实,和日常生活相比,我把真实感的重心放在非日常的世界更多一些,我是这样的小孩。 我就是从这样的状况出发,认为自己身上一定有任何人都不知道的出生之谜。就现实而言,直到十七岁,我才晓得自己还有另两位生身父母。因为我有过这样的经验,所以对于想象人类的命运这件事真的是永远都不会感到厌烦。直到今天,一想到“不知道明天又会发生什么事”,我的心还是会感到雀跃不已。 尿味四溢的涩谷公寓 “啊,富士山看起来好漂亮。东京一定有什么好事在等我们。” 山景占满列车车窗。妻子有生以来第一次见到富士山,不禁兴奋地脱口而出。为什么我没有办法变得像她那么乐观呢?一直以来,好事坏事总是一并出现,所谓“有好事在等我们”让我有种预感,它的另外一面很有可能也在对面虎视眈眈。我的性格有一部分是这样,总是会事先去考虑事情的另一面。因此我看事情可以看得更透彻,但是相对地有时候也会不顾一切大胆为之。这种性格真的会让我反复在天堂与地狱之间徘徊。 大阪广告设计公司国际宣传研究所的老板在前往东京之前告诉大家:“我希望那些想要去东京自立门户的人主动退出这次计划。”我觉得应该没有人会想要永远留在这间公司工作,只要有机会,大家应该都会想要“自立门户”。我自己也是这种人,可是我没有退出。 虽然人已经到了东京,通过朋友借到一间涩谷的公寓,可是先前从神户寄过来的行李还没有到。在行李抵达之前,我们暂且窝在市区一间小旅馆里面。那个新年过得很寒酸。所谓行李,也只是几件衣服、棉被、厨房用品,还有木头桌子里面搁的几本书。只要把桌子摆好,棉被铺起来,六叠榻榻米大的房间就没有位置可以站。这间小公寓就算白天也是阴阴的,而且尿味四溢。住在里面的人从房东算起,有脱衣舞娘、酒吧妈妈桑和陪酒小姐、话剧’演员、中国医师夫妇、寡妇,还有刚来东京的平面设计师,总共七个家庭。这些公寓的邻居好像以为我们夫妻俩是姐弟。 第一天到涩谷街头走动就遇到很多事。一开始在公寓门口,就有一个开红色保时捷、戴太阳眼镜的年轻人突然跑来跟我问路。这件事情稍微引发了我的优越感。我们刚到东京根本还搞不清楚东南西北,结果却被走在流行尖端的都会年轻人当成是本地人,这件事情真的很爽。顺着荣路往下走,馒头店门口的箱子上堆满馒头,有个走在我们前面的年轻男子唱着“潮来的伊太郎”,瞬间出手偷一个塞进口袋,若无其事走远。这让我觉得东京真是个不得了的地方。晚餐我想要去涩谷食堂吃猪包,可是女店员却一直在那边窃笑,完全没有办法跟她沟通。神户叫猪包的东西在东京叫肉包,对我来说真的是很大的文化冲击。回家路上买了黑白电视机。当时还不像现在这样家家户户都有电视,更别说彩色电视机都还没有发明。因为我希望在东京生活一定要有电视,所以买得很开心。回家马上把电视装起来,桥幸夫的影像出现在映像管上,摇头晃脑正在唱刚刚馒头小偷唱的那首歌。 我在六本木新办公室的工作是Gunze造丝股份有限公司的广告设计,我从以前待在大阪起就开始负责他们公司。 一同来东京的同事里面有位名叫横沟敬三郎的平面设计兼插画家,同时荣获“日宣美展”的特选和鼓励奖,也是日本宣传美术协会的会员。虽然我也在同一个展拿到鼓励奖,自己也是会员,可是面对他的才华真的是甘拜下风。他身材瘦小,可是长得相当英俊。习惯把手放在嘴唇上说话,显露出某种乳臭未干的孩子气。他毕业于京都艺术大学,大我一岁,是个非常亲切的男人。我最后一次见到他大概是距离当时十年,在某个UFO研究社主办的演讲场合遇到。我完全不知道他会对此感兴趣,有点惊讶。当时我觉得自己喜欢UFO有点丢脸,在会场刻意回避他,没想到再过几年就听说他过世了。P3-6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