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尼斯特·海明威(ErnestHemingway,1899-1961)美国“迷途一代”标杆人物。他开创的“冰山理论”和*简文风,深深影响了马尔克斯、塞林格等文学家的创作理念。他站立写作,迫使自己保持紧张状态,用*简短的文字表达思想。《老人与海》先后获得1953年普利策奖和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他是文坛硬汉,更是反法西斯斗士。二战中,他在加勒比海上搜索德国潜艇,并与妻子来到中国报道日本侵华战争。1961年,他用结束了自己传奇的一生。 作品:
1926年《太阳照常升起》
1929年《永别了,武器》
1936年《乞力马扎罗的雪》
1940年《丧钟为谁而鸣》
1952年《老人与海》
1964年《流动的盛宴》
《老人与海》讲述一个老人独自在海上捕鱼,接连几个月没有收获,后来他钓到一条很大的旗鱼,跟它缠斗了两天两夜,用鱼枪把它刺死;但在返回的途中遇到鲨鱼的袭击,缺乏帮手和工具的老人虽然杀了几条鲨鱼,但旗鱼被其他鲨鱼吃光了,等他进港时,旗鱼只剩下一副骨头。
这个看似悲剧的故事,实际上透漏着勇敢、乐观的精神,鼓舞了人类的斗志。并且,故事中“老人”出海之后体现出来的温柔、宽广、博爱的胸怀,都是过去海明威的小说里面见不到的一种质感。
《老人与海》出版后引发巨大轰动,海明威凭此作品荣获第54届诺贝尔文学奖。
老人与大鱼后的搏斗
这时他放眼望去,已经见不到绿色的海岸线,但见几座青山的峰顶,是白色的,仿佛覆盖着雪花,再往上是朵朵白云,如同巍峨的雪山。海的颜色非常深,日光在水中照出许多光柱。那些星罗棋布的浮游生物被高升的太阳逼沉了,蓝色的海水里只有道道又深又大的光柱,老人看见他的几根钓索笔直地插进水中,而那水深足足有一英里。
那些金枪鱼又沉下去了。周边的渔夫管所有鲔属的鱼都叫金枪鱼,只有拿他们去卖或者交换其他饵鱼的时候,才会用准确的名字将他们区分开来。日光很热了,老人觉得后颈被晒得发烫,也能感觉到划船时背上在流汗。
我可以让船随波逐流,他想,只管睡觉,把钓索圈在脚趾上,等有鱼上钩再醒来。但是第八十五天,我应该整天好好捕鱼。
就在这时,正当他观察着钓索,他看见有根翘起的钓竿猛地往下沉。
“有了,”他说,“有了,”然后缓缓把船桨放下。他朝钓索伸过手去,用右手的拇指和食指轻轻地捏住它。他感觉不到张力或重量,就这样轻轻地捏着它。然后钓索又动了。这次它只是微微一动,不是猛然的拉拽,他清楚地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在一百英寻的水下,有条旗鱼正在吃那几条裹住钩尖和钩柄的沙丁鱼,而那手工打造的钓钩穿着的,是一条小金枪鱼的头。
老人仔细地握住钓索,用左手轻轻地将它从钓竿上解开。现在他可以让钓索在他两指间滑出去,以免那鱼察觉到有所不妥。
出海这么远,又到了这个月,他肯定很大,老人想。吃掉他们吧,鱼啊。吃吧。请吃掉他们。他们是多么新鲜呀,你可在六百英尺深的海里呢,又冷又黑的。请在黑暗中转过身来,回来把他们吃掉吧。
他感到钓索轻轻地往前拉动,然后是更有力的一拽,这时肯定是又有条扎得更牢的沙丁鱼的鱼头被从钓钩上扯掉了。接着没有任何动静。
“来啊,”老人说,“再转过身来啊。闻闻他们的味道。很美味的对吧?好好享受吧,后面还有条金枪鱼。结实、冰凉又好看。鱼啊,别害羞。吃掉他们吧。”
他等待着,拇指和食指捏着钓索,观察着它,同时也盯着其他钓索,因为那鱼可能会往上或者往下游。然后钓索又轻轻地向前拉动了。
“他会吃掉的,”老人大声地说,“上帝保佑,让他把鱼饵吞下去吧。”
可惜他没有把鱼饵吞下去。他走掉了,老人没有察觉到任何动静。
“他不可能走掉,”他说,“基督知道他不可能走掉。他是在转身。也许他以前上过钩,记得那是怎么回事。”
然后他感到钓索轻轻地抖动,于是高兴起来。
“他只是转了个身,”他说,“他会把鱼饵吃掉的。”
他很高兴地察觉到钓索微微地往前拉,然后他感到传来的力量很大,令人难以置信地沉。这说明那鱼很重,他让钓索滑下去,不停地滑下去,将那两卷备用钓索的卷都放出去。钓索在老人两指间轻轻地滑走,老人依然能感到那鱼非常重,不过他的拇指和食指几乎完全没有用力去捏住钓索。
“好大的鱼啊,”老人说,“现在他把鱼饵咬进嘴里了,正拖着它到处游动。”
然后他将会转个身,把它吞下去,他想。他没有把这个想法说出来,因为他知道好事不能说,说了就不会发生。老人知道这么大的鱼是什么样子,能想象出来他在黑暗中游走,而金枪鱼就被他横着含在嘴里。这时老人感到他不再游动,但钓索还是很沉。然后手上感受到的重量增加了,于是他又放出一段钓索。他把拇指和食指捏紧了片刻,钓索上的力道越来越沉,直往下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