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纳粹战犯的孩子们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俄罗斯)塔季扬娜·弗列依杰逊
出版社 陕西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书评(媒体评论)
“我的恨来自我的姓氏,来源于我家族那段黑暗
的历史,而这段历史无论在100年后,还是150年后都
将会是我、是我的孩子们、是我的孙子们的负担。我
父亲那一辈人在逃避,他们以沉默逃避了这些问题。
但是对于我来说,逃避解决不了问题。我不仅希望把
这些事说出来,我也必须把这些事说出来,所以我等
了25年才盼来了你。”
——奥斯威辛集中营指挥官之子 赖涅尔·胡斯
后记
纳粹战犯的孩子们或许在自己的生命尽头仍是孤独的
。他们有意地,几乎是热忱地在背地里了解彼此,关注着
那些出版过关于自己的父亲、祖父和曾祖父的书的人,那
些做过采访、在杂志上发表过文章的人,他们各有不同。
大部分人是招人喜欢的、深沉的、有教养的,但虚荣心使
他们所有入团结在一起。我想,除了纳粹战犯的孩子们自
主形成的派别外,虚荣心使他们不停地赞叹自己的先辈,
或者抨击他们,直到生命最后一刻。至少在我所遇到的人
中,没有对此毫不在意的人。
德国元帅赫尔曼·戈林的女儿夸赞说其父亲不仅是第
三帝国举足轻重的二号人物,而且是一位很好的父亲。尼
克拉斯·弗兰克讨厌自己的父亲,原因是父亲没有给予他
关怀和爱,而不仅仅是因为波兰总督对几百万个生命的罪
过。克劳斯·扎乌尔是正确的,他顺便提到了法西斯制度
,尖锐地揭露出纳粹战犯的孩子们没有感受过父母的爱。
我明白他指的是什么。许多“第三帝国的子女们”不能将
自己父亲的形象同法西斯上层官员的形象区分开来,因此
也就不能客观地对待自己的父母。
本书在很大程度上具有主观性,我也不想试图论证其
客观性,因为经常要援引一些史料,这些史料不能认为是
文件或历史学家的科学著作(包括心理医生莱昂·戈尔登
松的《纽伦堡访谈录》和心理学家吉尔伯特的《纽伦堡日
记》)。主要是我有意不借助他物,而是借由这些第三帝
国的上层活动家们的孩子们的眼睛来看他们。
我有意使读者免受说教和统一的答案,而只写一些我
亲眼看到的东西,写一些我自己对一些有趣的人的感想,
而这些感想可能并不总是客观的。
或许本书与历史相关的部分很少,然而,历史却是与
之相连的故事的背景。书中内容不仅与纳粹战犯的孩子们
相关,也写到纳粹的父辈和子辈,写到我们每一个人,写
到国家和政治制度,也写到英雄和反英雄。
如果本书可以以“主观文献”的身份被阅读,那么我
会很高兴,因为您在书中所看到的“纳粹战犯的孩子们”
很快就会随着时间流逝而消失,但若书中的文字对某人来
说很重要,那么他们将永存于字里行间。
书中没有“坏”主角。每个人都尽可能地和您分享自
己的真话,这些真话值得尊重仅仅因为它曾是有声的。感
谢所有我遇到的人、交谈过的人、询问过的人,感谢他们
的勇气。我最珍视的是,这些人不害怕俄罗斯和以前苏联
加盟国的不理解、不接受,而愿意与俄罗斯读者保持联系
,他们真诚地希望任何人都不要把世界的深度和复杂度摊
成平面,使上面仅有黑白。
或许我不是那么热衷于“第二代子女们”所关注的问
题。但是一切我想要和我努力在书中呈现的、在主人公们
身上发生的令人惊奇的故事,希望能激发人们尽可能努力
地向前行进,不忘记过去,但也不过于沉迷。过去,甚至
是最辉煌的过去也都已经成为过去。只有当你认识它、了
解它,并善于分析它时,它才会变得对你有利。
塔季扬娜·弗列依杰逊
目录
绪言 纪录片与德意志人
伊丽莎白·戈林——第三世界中的“第三帝国”
贝蒂娜·戈林——仙人掌中的羽扇豆
尼克拉斯·弗兰克——断头台阴影下的生命
理查德·冯·席拉赫——“世界末日”之后的生活
赖涅尔·胡斯——百叶窗后的人
希姆莱及其后代
隆美尔和施陶芬贝格——“英雄”还是“战犯”?
扎乌尔和施佩尔——第三帝国废墟之上
后记
精彩页
伊丽莎白·戈林——第三世界中的“第三帝国”
在准备拍摄纪录片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虽然当时我无法得知自己能不能拍成),我努力想去了解第三帝国二号人物赫尔曼·戈林亲属更多的情况。
我最感兴趣的是艾达·戈林。她是帝国元帅赫尔曼·戈林唯一的女儿。她出生于1938年。关于她曾经有不少传言,说她是其父的掌上明珠,过着极其奢华的生活,是第三帝国的第一位后人(孩子),经常与父亲一起出现在画报和明信片的封面上,总是能收到意想不到的礼物;说她睡在卡琳宫柔软的羽绒床上,被一群女仆照顾,而这些女仆是她爸爸专门为她而雇用的,来照顾自己的“小公主”。
关于她还流传过不少笑话,其中一个是这样的:
甲:知道吗?德国关闭了高速公路。
乙:为什么?发生了什么事?
甲:小艾达开始学走路了。
当然,这一切已经成为过去,艾达的今天已无人知晓。人们所能知道的就是曾经的“小公主”已经变成了一位凶悍的老太婆,她厌恶所有记者,决不与任何媒体接触。
准备纪录片拍摄时,我觉得有必要尝试着给戈林的女儿打个电话。因此,我拨打了她在慕尼黑的电话。说实话,这也只是一次试探。
艾达在我问候完她后就立刻打断了我的话,要我介绍一下自己的身份。我使出浑身解数用德语向她介绍自己,竭力使用温婉的语调,同时请求她允许我改用英语与她通话。艾达断然拒绝了我的请求。
或许她不会讲英语?我脑海里闪现出这样的念头,但立刻否认了这种想法,因为我知道在德国人人都懂英语。既然她不愿意,那就顺从她的意愿吧。
“你从哪儿打来电话?”艾达·戈林警觉地问道,因为她还不清楚我的目的,她走到电话边拿起话筒只是因为电话机上显示出的陌生区号和电话号码。实际上,这已经是我的第三次尝试了,前两次都是电话的自动答录。当然,这种情况也是情有可原的。
“我是从俄罗斯打来的。”我以一个似乎对苏联和德国的那段历史毫不知情的口吻,尽量用最为礼貌的语言来表述我打电话的原因。
“别来烦我!”她喊了起来。很明显,她被我说的“俄罗斯”这个词给吓坏了。她停顿了几秒钟来控制自己的情绪,使自己平静下来。随后她用平缓的语气说道:“不要再来打扰我。”似乎是想通过我把她的意思转达给全球所有的记者们。这时从她的话语中我已经感觉不到先前的恐慌和不安,更觉察不出她的烦躁。
从老太婆的话中我清楚地感觉到她的意图,她想尽可能地阻止、打断我的话,不想听我讲完整个事情。不过,在她话语的停顿间我还是尽可能地插话,极力地表明我的想法。我竭尽全力想把话说完,劝说她接受我们的拍摄。我想在这短短的几秒钟把想说的话都说完,犹如想把一座大山装进我的皮箱。可是,我天生就不会整理箱子,自然,这次我也没有成功。 我觉得,在电话挂断之前,我不可能再想出其他办法了。
“好的,好的。不再打扰您,不再打扰您。”我只好这样重复着,以免自己难堪。
然而,一切出乎我的意料。
“好的,好的。不再打扰您。”她没有像我预想的那样挂断电话,反而继续与我交谈。
“您能允许我给您写电子邮件吗?(德国中年人都会使用网络)请您告诉我您的电子邮箱地址。”说这话的同时,我觉得自己的太阳穴在嘣嘣乱跳。
“你到底明不明白我说的话?”
“您只是说了一句‘不要打扰我。”’我镇定地回答道。我想,无论如何我是不会在她放下话筒前中断我们的交谈的。她想挂断那是她的事,反正我不会。
我的语气依旧是那样的平缓,是那样的充满着恳求。
“见你的鬼去吧!我不想再听到你的声音,不要再打来电话!我请求你不要再打来电话,也不许其他人再打了。请你转告所有人!任何人、任何时候都不要再打了!我想平静地生活,让我安安静静地过日子吧!我恨死你们了!”
电话那头终于传来了忙音。
也许,在这次不愉快的电话交流之后,我与戈林家族的关系不会再有转机了。严格意义上讲,我接触过的戈林家族的第一位后人马基阿斯是一个疯子。他是伯尔尼的一位50岁的理疗医生。他信奉犹太教,他拒绝了我们拍摄纪录片的要求。而第二位就是这位艾达,她在电话里把我训了一顿。
难道再无他人了?我决定寻找这个德国古老家族的其他代表。我想起曾经在美国一本杂志上读到过一篇介绍这个家族后裔的文章。不过令我难过的是,文章中只字未提任何人的名字,只是说赫尔曼·戈林的兄弟阿尔伯特的血脉或许生活在乌拉圭,或许生活在巴拉圭,更可能生活在阿根廷。这些零零星星的信息让人难以捉摸,而我更是摸不着头脑。阿尔伯特·戈林到底有多少孩子?这是道听途说来的信息。再说远赴南美考证也不在我的预算之列。
我给澳大利亚的一位作家朋友寄去了一封信,我在信中写道:
“亲爱的朋友,我知道你在研究戈林家族历史文献的工作上花费了很多的精力,你知不知道阿尔伯特·戈林的后人中还有没有人活在世上?他有几个孩子?这只是我的好奇。如果有
导语
1941—1945年纳粹德国发动的那场灭绝人性的血腥战争夺去了上千万苏联人的生命,而中国同样也多年处于日本法西斯的蹂躏之下,一定能够体会到我们所经受的痛苦。
书中的主人公有的一生都不敢大声说出自己的姓氏,不敢为自己所承受的历史重负而抱怨;有的却极力为杀害成千上万无辜平民的他们的爷爷、父亲辩解,为他们开脱罪行。书中所展现的是那些人类历史上丧失人性的战犯的后代们的不同命运和故事。
序言
我的书能在中国出版发行,是我生命中获得的最珍贵
的礼物。多年前,当我第一次来到中国,我就感觉到我们
两国之间比我想象的更为亲近。如今我更加深信,俄罗斯
与中国人民外貌的不同,仅仅是强调了我们建立在历史基
础上的共同性。
1941—1945年纳粹德国发动的那场灭绝人性的血腥战
争夺去了上千万苏联人的生命,而中国同样也多年处于日
本法西斯的蹂躏之下,一定能够体会到我们所经受的痛苦

战后,国际军事法庭轰动了全世界。首先是在纽伦堡
,随后是在东京,高级战犯被审判处以绞刑。
当获得解放的人们开始自己新的生活后,很少有人去
关注那些战犯的后代有何种感受,是如何生活的。过了几
十年,战争的痛苦逐渐减弱,我有机会去结识并接近那些
下令杀害我们先辈的刽子手们的后代。
我真诚地感谢陕西人民出版社,感谢他们把此书送到
中国读者手中。此书写作的过程如同是我在黑暗中去触摸
那些曾经为阿道夫·希特勒疯狂的妄想而卑躬屈膝的刽子
手们的灵魂。
书中的主人公有的一生都不敢大声说出自己的姓氏,
不敢为自己所承受的历史重负而抱怨;有的却极力为杀害
成千上万无辜平民的他们的爷爷、父亲辩解,为他们开脱
罪行。
《纳粹战犯的孩子们》是我为本书所起的名字,书中
所展现的是那些人类历史上丧失人性的战犯的后代们的不
同命运和故事。
塔季扬娜·弗列依杰逊
内容推荐
本书讲述的是纳粹战犯的后代们的故事,是作者对纳粹战犯的后代们的采访手记。本书作者是俄罗斯知名记者,她几乎走遍了半个世界,德国,瑞典,丹麦,美国,南非,去寻找这些第三帝国要人的孩子们,说服他们讲述自己那些不光彩的先辈们的故事、他们自己的生活以及背负的沉重负担,读者可以从戈林、希姆莱、隆美尔等法西斯德国主要战犯的亲属口中找出令人惊奇的事情与启示。在这些人的忏悔背后,是善与恶、爱与恨、宽容与责备的永恒话题。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30 22:4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