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文爱艺,当代著名学者、作家、诗人、翻译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生于湖北省襄阳市,从小精读古典诗词,14岁开始发表作品。 著有《春祭》、《梦裙》(2版)、《夜夜秋雨》(2版)、《太阳花”(9版)、《寂寞花》(4版)、《雨中花》(2001--2002)、《病玫瑰》(2003—2004)、《温柔》、《(独坐爱情之外》、《梦的岸边》、《流逝在花朵里的记忆》、《生命的花朵》、《长满翅膀的月亮》、《伴月星》、《一帘梦》、《雪花的心情》、《来不及摇醒的美丽》、《成群结队的梦》、《我的灵魂是火焰·文爱艺抒情诗选集》(1976—2000)、《像心一样敞开的花朵·文爱艺散文诗选集》(1976—2000)、《玫瑰花园》、《文爱艺诗歌精品赏析集》(全三卷)、《文爱艺抒情诗集(全三册)——追逐彩蝶·断桥边的红莲·白雪唤醒的纯洁·典藏本赏析版》、《文爱艺抒情诗集》、《文爱艺散文诗集》、《文爱艺爱情诗集》(13版·插图本)、《文爱艺诗集》(13版·插图本)、《文爱艺诗集·第62部·夜歌》、《文爱艺诗集·第63部·彼岸花》、《文爱艺诗集·第64部·青春》、《文爱艺全集》(诗1-4卷·数字版)等60多部诗集,深受读者喜爱,再版不断。 后记 生活享受,他都欣然接受,但他从不炫耀,而是顺其 自然,当这一切随之消散,他也不渴求留恋;没有人讥评 他诡辩、戏谑、卖弄学问,都称颂他为人成熟稳重,性格 完美,不受迷惑,能自治亦能治人。另外,他对真正的哲 学深怀敬意,对冒牌的哲学家不谴责,但不受他们的影 响。他平易近人,性情随和,但分寸有度;他养生有道, 既不过于念生,又不是漠不关心,而是适当保养,所以他 很少生病,并不借助药物额外地进补调理;他从不嫉贤妒 能,而是乐于提携英才,如有雄辩之才、精通法律和道德 等知识的人,他尽力使他们的能力得到发挥,使他们各得 其所;他忠于祖制,又让人并不觉得是墨守成规。此外, 他不善变,很少突发奇想,而是专心致志,长居故地,专 注于自己的工作,在他的头痛病发作过后,立刻又投入工 作之中,而且更加勤奋努力;他很少有秘密,即使有也仅 是有关国家政务的;对于公共建筑的建设,公共财产的分 配,都谨慎处理,绝不铺张浪费,因为他做这些事并不是 为了贪图虚名;他从不在不恰当的时候洗澡,不讲究宫殿 的奢华、饮食的精美、衣装的富丽,以及奴隶的美貌。他 的衣服是在他的海滨别墅罗内姆(Lorium)里做的,其他物 品则来自拉努维阿姆(Lanuvium)。我们都知道他是怎样对 待请求他宽恕的塔斯丘佗(Tusculum)的税吏的,他总是这 样。在他身上,找不到任何苛刻、粗暴和骄横的影子,也 没有任何甜言蜜语的东西;他总是从容不迫,有条不紊, 毫不含混,有始有终。同人们记载苏格拉底(Socrates)一 样,他也善于享乐但绝不沉湎其中,对此有很多人软弱得 既不会放弃,也不能有节制地享有。享之有度,不以禁绝 为苦。这是一个人灵魂完善、不可战胜的标志,正如马克 西默斯在疾病中所表现的那样。 感耐神灵,赐予了我好的祖辈、好的父母、好的姐 妹、好的教师、好的伴侣、好的朋友以及所有的好运。我 从没有冒犯过他们,虽然我的天性可能使我做出这种事 来,但幸亏有神灵保佑,使我免于经受如此的考验。感谢 神灵,我祖父的妃子养育我的时间不是很久,我青春的花 朵不致过早地承受风雨,使我直到成年甚至更晚才一展男 性之力。感谢神灵,幸有一位君王的严父来管教我,他去 掉了我身上的矫饰,使我明白即使没有卫兵守护、没有豪 奢的华服、没有火炬照明、没有雕像装饰,我们照样可以 生活下去,并不因我是王子而降低身份,或使他放弃为大 众谋福利的责任。感谢神灵,给了我这样一个兄弟,他的 品行使我警醒,促使我完善自受编辑之邀,译这部《沉思 录》,思绪立刻飞回到20多年前的学生时代,在红枫树下 展读MEDITATIONS时的情形,立刻闪现,那已被翻破了的 《英汉双解词典》的空白处,注满了密密麻麻的字迹,夕 阳又在它的上面挥洒下斑驳的余晖,这情景似乎又清晰地 回到了眼前。这部书是我2019年出版的12部书中,最令我 喜欢和满意的一本。我几乎是在亢奋中完成了这部书稿。 你怎能不为之所动呢?它带着你青春的梦想,留有你青春 的忧郁和哀伤,启悟过你青春的困惑,抚慰过你青春的伤 痛…… 哲学的最高境界就是感动! 这部思想之书,之所以能流行1900年,至今不衰,就 是因为它能打动人的心,它能在你困惑茫然不知何为时, 令你清醒,令你有所行动。 它能打动人,并不是因为它是居于热闹的中心,尽管 从诞生之日起,它就被不断地引用、传抄、翻印、翻译, 仅译本,在17世纪就刊行过26种,18世纪58种,19世纪81 种,20世纪260余种;语种有拉丁文、英文、法文、意大 利文、德文、西班牙文、挪威文、俄文、日文、波兰文、 波斯文、中文等,几乎包括了地球上所有的“大”语种, 真乃名副其实的“世界之书”。但它并不是居于热闹的中 心,因为它平凡得就像你时时遗忘的空气,只在你呼吸受 阻时,它才会引起你的注意,一旦注意,你立刻便明了它 的重要。 但此书并非无懈可击,语义含糊之处时有,重复段落 也常闪现,就像我们呼吸的空气,污染时有发生,但我们 并不因此停止呼吸;瑕不掩瑜,因为这部心灵之书,诞生 之初,并不是像我们现在的那些所谓的“思想家”和“作 家”为出版而作。它是心灵之语;心灵之语,不免喃喃自 语,哕哩哕唆,正因如此,更见真实。我们要从中获取教 益,而不是指责每个人都会犯的错误。 一起重新翻阅吧,如果有新的所得,何不交流一番 呢? 目录 序/文爱艺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 卷八 卷九 卷十 卷十一 卷十二 跋/文爱艺 精彩页 从我的祖父维勒斯(Verus)那里,我学会了如何友好地与人相处,以及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 从别人对我父亲的称颂以及我对他的追忆中,我明白了什么是谦虚和勇敢。 从我的母亲那里,我学会了虔诚、慷慨,懂得了不仅要戒除恶行,不起恶念,而且要简朴,摒弃奢侈。我的曾祖父不仅送我上学,而且还给我聘请优秀的家庭教师,并告知我在求知上要不惜钱财。 我的老师告诫我,不要加入争斗中的任何一方,不要陷入纷争之中;要吃苦耐劳,戒贪欲,事必躬亲,不干涉他人事务,不听信流言。 从戴奥吉纳图斯(Diognetus)那儿,我学会了避免碌碌无为,不被花言巧语迷惑,不沉迷于争斗;并且学会了倾听,爱好哲学。我先研习了巴克切斯(Bacchius),又诵习了坦达西斯(Tandasis)和马尔伊努斯(Marcianus)。从很小的时候我就开始研习对话录,向往薄衾硬枕的生活,以及一切与希腊哲学有关的事物。 从拉斯蒂克斯(Rusticus)那里,我领悟到我的性格需要完善和磨炼;懂得了不能陷入诡辩的迷途,不写故弄玄虚的东西,不空谈,不虚伪;避免藻辞丽旬,避免奇装艳服;写信要行文朴实,就像他从锡纽萨(Sinuessa)给我的母亲写的信那样;对于冒犯、伤害我的人,不必计较,若对方有意和解,就响应;认真读书,避免一知半解;不附和夸夸其谈。我还要感谢他借给我爱比克太德(Epictetus)的《对话录》,使我从中领悟很多。 从阿珀洛尼厄斯(Apollonius)那里,我懂得了自立精神的可贵和永不言弃的重要;懂得了理性决定一切,别无他物;懂得了在厄运面前不动摇。他诲人不倦,既坚定又灵活的形象,堪称楷模;他博学而不自傲;从中我学会了如何从朋友处获得帮助,既不失尊严,又不流于傲慢。 从塞克斯特斯(Sextus)以慈爱管理家庭的榜样中,我体会到了仁爱的力量。他合乎自然之道的人生观,庄重而不矫饰;对朋友的利益,他细心地维护;对无知和不讲理的人依然能够容忍;他具有与人欣然相处的能力,既能使人如沐春风,又能获取尊重;他思维敏捷,总能准确地把握生活中的基本原则并予以恰当的安排;他从不表现愤怒和其他极端情绪,避免激情的负面影响,从而总是显得那样温柔宽厚;他赞美他人而不过誉,学识渊博而不自夸。 从文体家亚历山大(Alexander)那里,我学会了避免挑剔;不公然指责口误,而是巧妙地在对话中用实证的方式启发他,或共同研究探讨事物本身,以及其他委婉而不伤人自尊的方法,引出正确的表达。从弗朗特(Fronto)那里,我明白了暴君的虚伪、凶残和口是心非。总之,称之为贵族的这个阶级通常缺乏慈爱之心。 从柏拉图派(Platonic)的学者亚历山大(Alexander)那里,我懂得了没有必要,也不应该以“我很忙”为托词,来推卸我们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从卡特勒斯(Catulus)那里,我懂得了不要漠然对待朋友的怨言,即使他说得毫无道理,也应安抚他,使他恢复冷静;要尊师敬教,就像多米蒂厄斯(Domitius)提起雅特洛多斯(Athenodotus)时那样,要真心地疼爱孩子。 我的兄长西维勒斯(Severus)教导我,要爱亲人,爱真理,爱正义;他让我认识了特雷西亚(ThraSea)、赫尔维蒂厄斯(Helvidius)、加图(Cat0)、戴昂(Dion)、布鲁特斯(Brutus),使我明白了一视同仁的重要性,懂得了言论自由和权利平等是管理国家的根基,知道了一国之主应该尊重国民的自由。从他那儿,我学会了坚定不移地尊重哲学,具备行善的品质,热心助人,乐观,信赖朋友;对任何人,都坦言以告,不掩饰,为人光明正大。 从马克西默斯(Maximus)那儿,我学会了自制,意志坚定,无论何时何事都不动摇;无论疾病,还是任何其他的困扰都不改变积极乐观的心境;性格既要严肃又要亲切,做事勤勉,毫无怨言。他让所有的人都相信他表里如一,决不口是心非,无论做什么事从不生恶念。他遇事不慌,临危不惧,从容而不拖拉,既不困惑怅然、意志消沉、强颜欢笑,也不暴躁多疑。他为人仁厚,心胸宽广,正直无私。与其说他一贯正确,不如说他不断完善。在他面前,没有人会夸夸其谈,也没有人会感觉受到藐视。他同时具有一种令人愉快的幽默本领。p4-11 导语 《沉思录》,古罗马唯一一位哲学家皇帝马可·奥勒留·安东尼所著,是一本写给自己的书,内容大部分是他在鞍马劳顿中写成的。它来自作者对身羁宫廷的自己和自己所处混乱世界的感受,追求一种冷静而达观的生活。这本书是斯多葛学派的一个里程碑。 序言 在这个纷繁的世界里,我们怎样才能把握自身的命 运?1900年前,人类历史上唯一的帝王哲学家——古罗马 皇帝马可·奥勒留(Marcus Aurelius,121—180)在其充 满睿智和柔情的心灵笔记——《沉思录》中,做出了至今 依然发人深省的回答。 我们当今的哲学,似乎非常发达,“名著”林立,流 派纷纷,哲言无数,“大师”多如繁星……论点、论据, 似乎言之凿凿,动辄数十万言,体系“周密”,结构“完 美”……然而在这部仅448则心灵之语的《沉思录》面 前,却显得是那么的空洞无物! 原因何在? 因为这些所谓的哲学体系,远离了哲学的根本对象 ——人;他们的哲学看似深奥非凡,似乎只有智者皓首穷 经才能获取其智慧,真是“学院的悲哀”! 其实,哲学应是人的声音,由人发出,然后在人的心 灵中呼应,互为应和。它平凡得犹如空气,人随之吸人, 随之呼出,从而汲取有益的成分,成为人生命运行的血液 中必需的组成部分。那些看似深奥的东西,是值得怀疑 的,不能免除欺骗的嫌疑,因为所有的真理都是简单、可 触的。 在《沉思录》中,我们从字里行间,仿佛触摸到了他 在 刀光剑影的征途上,在鞍马劳顿之中,戎马倥偬,挥 毫抚笔的身影;仿佛感受到了他那颗对人类有着深刻体悟 的温暖的心。尽管忧虑使他显得有些忧郁,但他从中体现 出来的精神之美,却显得那样平和静谧,使人在其严肃、 认真、纯洁的灵魂中,真正感悟到什么是高贵。这位“马 背上的”哲学家,无意做所谓的一整套哲学,就像他讥讽 那些所谓的哲学家那样,“命定你与哲学无缘”。 在这部旷世奇书中,体现出了一个人,对人的反省和 思考。正如克利夫顿·费迪曼(Clifton Fadiman, 1904—1999)所言:“它(指《沉思录》)有着一种不可思 议的魅力——甜美、忧郁而高贵。”他不仅了悟了生、 死,而且深刻地指出人除了自然属性之外,还具有不可推 卸的社会属性;人不仅是自然之人,而且生而平等。从此 书中,我们丝毫也看不出皇帝之尊,正如他敬奴隶出身的 斯多葛学派的哲学家爱比克太德(Epictetus,55—135)为 师那样,人只有灵魂高低之别。 从此书中我们不仅可以感受到哲人的热忱,而且能体 味到哲人对道德的高扬,尽管其中夹杂着对纷繁世界力不 能及的无奈。 《沉思录》是一部思想之书,更是一部精神之书、心 灵之书,是奥勒留对人性的思考。他不仅对人性做了深刻 的剖析,而且从中建立起了崇高的道德感。对人之所以为 人的责任感,也做了明确的肯定和精确的回答,指出了人 所应具备的美德:智慧、公义、勇敢、节制。智慧以辨善 恶,公义确定立场,勇敢面对人生,节制不为欲之所控。 只要人类存在一天,对生存的思考就不会停止;只要 思考存在,《沉思录》就不会被人遗忘。翻开、阅读,领 悟其中为你所感动的思想吧! 不要被那些所谓“大师们”的巨作所蒙蔽,只需开 卷、思考,然后领悟。 内容推荐 《沉思录》是罗马帝国皇帝马可·奥勒留在鞍马劳顿中所记录的与自己心灵的对话。他在书中阐述了灵魂与死亡的关系,解析了个人的德行、个人的解脱以及个人对社会的责任,要求常常自省以达到内心的平静,要摒弃一切无用和琐屑的思想、正直地思考。而且,不仅要思考善、思考光明磊落的事情,还要付诸行动。他不仅对人生进行了深刻的哲学思考,还热诚地从其他人身上学习他们优秀的品质,果敢、谦逊、仁爱……他希望人们热爱劳作、了解生命的本质和生活的艺术、尊重公共利益并为之努力。《沉思录》是从灵魂深处流淌出来的文字,朴实却直抵人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