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是一本讨论当代新科技革命推动下管理变革的、兼有学术性和实践指导性著作。本书共包括6篇15章:第一篇解决管理变革的研究方法与理论依据问题,奠定全书的基础;第二、三、四、六篇分别讨论智能互联时代管理环境、管理对象、管理行为和管理者等四大管理要素的特点和变化,构成一个相互呼应的“闭环”,第五篇集中讨论与智能互联相关的理论问题及数字化转型的规划思路。 作者简介 黄津孚,1943年生于上海市,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硕士,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企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最优秀教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企业管理现代化工作委员会副主任、袁宝华企业管理金奖评审专家委员会委员、首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顾问。曾担任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院长、MBA教育中心主任、多家公司独立董事及管理顾问。 目录 第一篇 管理变革的研究方法与理论依据 1管理变革的研究对象——关于管理的普适性概念 1.1 走出管理概念的“丛林 1.2 有关管理的一个普适性定义 1.3 管理的概念模型 2管理变革的分析模型——金字塔参数体系 2.1 关于管理学体系的文献综述 2.2 一个关于管理现代化研究的参数模型 2.3 管理学体系的金字塔参数模型 3管理变革的比较基准——工业化中后期的管理 3.1 管理阶段的划分依据——文献综述 3.2 工业化时代管理的发展 3.3 系统化管理的主要特征 第二篇 21世纪的管理环境——智能互联时代 4管理环境的研究方法及时代命名 4.1 管理环境分析的思路与方法 4.2 时代巨变共识与“时代新概念丛林 4.3 21世纪时代特征及其命名的理论思考 5人类社会的智能互联时代 5.1 广泛的智能互联现象 5.2 智能互联是推动生产方式进步和社会发展的耦合动力 5.3 智能互联大趋势 6企业面临智能互联的机遇和挑战 6.1 智能互联时代企业的宏观环境特点 6.2 智能互联化提供的机遇 6.3 组织面临智能互联化的严峻挑战 第三篇 智能互联视角下的管理对象 7管理对象的认识论和研究方法 7.1 管理对象认识论 7.2 管理对象的认知方法和分析参数 8智能互联环境下的管理对象 8.1 经济分系统的特点 8.2 技术分系统的特点 8.3 社会分系统的特点 8.4 生态分系统的特点 8.5 治理分系统的特点 第四篇 智能互联管理变革动向与经验 9智能互联环境下经营战略和经营模式的变革 9.1 合作共赢的主流价值导向 9.2 智能互联主导战略决策及实施 9.3 创新商业模式 10智能互联环境下组织体制的变革 10.1 智能互联化推动企业制度的变革 10.2 智能互联助推企业运营体制的变革 10.3 智能互联环境下的作业体制创新 11智能互联环境下管理方法与工具的变革 11.1 业务领域智能互联的方法与工具 11.2 管理职能智能互联的方法与工具 11.3 智能互联管理的集成应用 第五篇 智能互联展望与转型规划 12智能互联变革展望与思考 12.1 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变革 12.2 “互联网思维”的是与非 12.3 智能互联变革的进化性特征 13智能互联转型的规划 13.1 企业机会分析 13.2 技术及经济资源 13.3 数字化转型的目标、路径和措施 14新春公司智能互联转型实例 14.1 新春公司面临恶劣地质条件下油气资源开发难题 14.2 以智能互联思路破解企业价值创造难题 14.3 新春公司智能互联实践的启示 第六篇 智能互联时代的管理者 15智能互联时代的管理者及其角色和素质 15.1 智能互联时代的管理者及其面临的压力 15.2 智能互联时代管理者的角色和行为转变 15.3 智能互联时代对管理者素质的新要求 附录 附录1 本书图表总揽 附录2 与智能互联有关的常用专用术语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