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由我国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前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国务院副总理、外交部长黄华同志亲自撰写的个人传记,记叙了他70多年的革命生涯。全书45万字,记叙了他独特而丰富的革命工作经历和外交实践,生动翔实地披露了大量鲜为人知的历史事件细节,既有对外交工作的体会,也有对重大事件的感想和思考。娓娓叙来,引人入胜。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亲历与见闻--黄华回忆录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黄华 |
出版社 | 世界知识出版社 |
下载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书是由我国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前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国务院副总理、外交部长黄华同志亲自撰写的个人传记,记叙了他70多年的革命生涯。全书45万字,记叙了他独特而丰富的革命工作经历和外交实践,生动翔实地披露了大量鲜为人知的历史事件细节,既有对外交工作的体会,也有对重大事件的感想和思考。娓娓叙来,引人入胜。 内容推荐 本书以我国现代史为背景,从黄华工作的角度出发,阐述他对我国外交工作的体会,其中有对政府交涉的回忆,也有对一些重大事件的感想。娓娓叙来,引人入胜。 目录 前言 序 第一章 学生年代和一二·九运动 家庭和学校 一二·九学生运动的爆发 南下宣传团的活动 抬棺游行和《牢狱之花》 第二章 陪同斯诺在陕北采访随红军进人延安 接受斯诺邀请去陕北苏区 随斯诺在保安会见毛泽东 目击红军三个方面军大会师 关于西安事变 随红军进入延安 延安生活 任朱德总司令的秘书 第三章 美军观察组和国共美军事调处执行部 中国的抗日战争 美国参加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美军观察组派赴延安 抗战胜利和美军观察组使命的结束 军事调处执行部的建立 军调部国共美三方的斗争 第四章 同司徒雷登在南京的接触 从延安到西柏坡 调任南京及同司徒雷登的接触 周恩来同意司徒雷登赴燕京大学 英舰“紫石英”号事件 调任上海 第五章 日内瓦会议——新中国参加的第一个高层大型国际会议 朝鲜停战和中朝美有关朝鲜和平问题的政治会谈 中国参加讨论朝鲜和印支问题的日内瓦会议 日内瓦会议关于朝鲜问题的讨论 日内瓦会议关于印度支那问题的讨论 中国代表团的新闻工作 中美在日内瓦会议期间的接触 中印、中缅关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联合声明 第六章 出席亚洲和非洲国家(万隆)会议 亚非(万隆)会议的召开 周恩来总理在亚非会议上表现的卓越外交才华 第七章 出任驻加纳共和国特命全权大使 刚独立即同中国建交 新兴国家加纳的总统恩克鲁玛 谋刺恩克鲁玛总统未遂事件 周总理对加纳的成功访问 与坦噶尼喀、刚果(布)、达荷美谈判建交· 恩克鲁玛总统第二次访华和加纳政变 第八章 出任驻阿拉伯联合共和国(埃及)大使 现代埃及 文化大革命对大使馆的影响 6月5日的阿、以战争 周恩来致纳赛尔的支持信 纳赛尔对苏援的抱怨 作为特使访问毛里求斯 第九章 斯诺的访华和基辛格的秘密访问 接待斯诺对新中国的第三次访问 基辛格秘密访华前的形势 基辛格的秘密访问 尼克松访华和我与基辛格在纽约的秘密联络 第十章 中国驻北美洲的第一个大使馆 中国同加拿大建交 难忘的欢迎场面 正式开馆 申请访华签证的百人长龙 寻觅永久馆舍 建交国队伍又“添丁” 联合国大会中国扬眉吐气 向特鲁多总理的辞行拜会 第十一章 在常驻联合国代表团的五年 第三世界的历史性胜利 中国常驻代表团在联合国的活动 印、巴战争问题及在安理会和联大的辩论 代表团的安全问题 关于行使否决权 香港与澳门首次被摘掉殖民地的帽子 邓小平副总理率团出席第六届特别联大 我国支持第三世界国家竞选联合国秘书长职位 联合国对台湾名称的处理办法 为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斗争 同联合国有关的国际金融机构的合作 第十二章 任外交部长 外交部的拨乱反正 恢复我国的外交活力 邓小平同志的外交思想 同南斯拉夫恢复国家和党的关系 外交礼宾工作的改革 陪同法国总统访问西藏 外交部的团队精神 第十三章 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的签订 毛泽东和周恩来特别关注对日工作 金秋时节喜复交 谈判的进程与曲折 谈判出现转机 签约只需一秒钟 与园田直的坦诚会谈 原则下的灵活带来曙光 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的意义 陪同邓小平访日互换条约批准书 拜会天皇 突然冒出道歉语 众院议长绿茵庭院会嘉宾 情真意切看老友 搁置争议,共同开发 对中日关系的一点感想 第十四章 中美建交和八一七公报 中美建交谈判 邓小平副总理访美 美国的《与台湾关系法》 《八一七公报》的斗争始末 第十五章 睦邻友好。访问亚洲周边国家 陪同邓小平副主席访问朝鲜 陪同邓小平副总理访问泰王国 陪同李先念副总理访问孟加拉人民共和国 应邀访问尼泊尔王国 应邀访问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 第十六章 一次正式友好访问会见了四位印度总理 历史的曲折 在非洲会晤英迪拉·甘地总理 共谱友好新篇 英·甘地的家庭式会见和谈话 四位印度总理的贡献 第十七章 访问发达的工业化国家 任外长后首次出访的国家加拿大 陪同华总理访问西欧四国 访问的第一站——法兰西共和国 访问德意志联邦共和国 访问英国 条条大路通罗马 访问欧洲最古老和最小的共和国圣马力诺 拜访欧洲议会 第十八章 非洲之行 作为中国政府特使祝贺津巴布韦独立 拜会尼雷尔总统 出访非洲五国 访问非洲大国尼日利亚 热情好客的几内亚总统塞古·杜尔 访问马里共和国 访问塞内加尔共和国 重返加纳 第十九章 出席坎昆会议和访问拉丁美洲国家 关于合作与发展的坎昆会议 对委内瑞拉的访问 对哥伦比亚共和国的访问 第二十章 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前期谈判 香港问题的由来 新中国对香港问题的立场和政策 邓小平同志提出“一国两制”构想 中英领导人首次会谈 第二十一章 出席勃列日涅夫的葬礼推动中苏关系正常化 我国重视中苏关系的改善 中苏关系回溯 两国关系松动的信号 副外长级政治磋商 出席勃列日涅夫的葬礼活动 对新华社记者的谈话 参加红场上的葬礼活动 中苏外长会谈 漫长的正常化之路 第二十二章 同外国议会的交往出席国际行动理事会年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常务委员会 访问坦桑尼亚和赞比亚共和国议会 访问拉丁美洲南端的国家——阿根廷共和国 对墨西哥进行友好访问 访问秘鲁共和国 卡斯特罗在里约环境大会上受到长时间鼓掌欢迎 参加国际行动理事会及其历届年会 第二十三章 接力宋庆龄的事业和岭南学人共事 中国福利会 在宋庆龄基金会的工作 我和岭南学人的情结 燕京教育基金会 中国长城学会的活动 第二十四章 国际友人和同外国的交往 三S研究会和中国国际友人研究会 昔日老友,常惦心头 中国国际友好联络会的活动 第二十五章 退休生活 后记 黄华年表 试读章节 经过一天的行程,到了保安县(今志丹县),我被安排同斯诺和海德姆住在一起。我很高兴与他们重逢,我们热切地交谈别后的情况。斯诺告诉我,他已几次采访过毛泽东。毛主席侧重谈了当前中国形势和共产党关于努力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准备对日作战等方针政策,还谈了他自己的历史,是吴亮平和陆定一同志帮助翻译的,他收获极大,记录了好几本。只是他觉得一些重大的政策问题和人名、地名还记得不太准确,希望我帮他查询订正。 在苏区,人们对金钱的观念非常淡漠。到了保安,我向海伦·斯诺借的钱还剩下十五块大洋,放在我的裤兜里,丁零当啷的,很累赘,我把它们交给了林老伯渠(苏区政府的财政部长)。他很高兴地说,谢谢,这是苏区金库的第一笔个人捐款。 最激动人心的时刻到来了。我和王林同志按约定时间去看望毛主席。毛主席对我说,他收到了周恩来转给他的那本杂志,很高兴鲁迅先生如此高度评价红军的斗争。他又说,一二·九运动是五四运动以来最伟大的群众运动。只是因为消息闭塞,在一二·九之后好久才知道。他说北京的年轻人干得好哇。他当即给我指示,让我陪斯诺到前线采访的同时,作为白区学生代表,向战士和群众宣传国民党地区的学生抗日救亡运动。我欣然接受了这个任务,在访问十五军团的一次联欢会上,我讲了北平和全国各界人民群众要求停止内战,团结抗日和反对出卖华北五省的斗争情况,说明全国人民的心是站在共产党和红军一边的。 在保安,斯诺采访毛泽东之后,访谈了上百位中共领导人和红军指战员。周恩来副主席亲自帮斯诺制订了采访计划。林伯渠、徐特立、谢觉哉三位老革命是名列前茅的采访对象。在采访中央书记洛甫(张闻天)和宣传部长陆定一时,他们往往直接用英语交谈。洛甫对斯诺用了四个多小时介绍了我党的理论、政治路线和当时的政策。斯诺同中共中央联络局局长即苏区政府外交部负责人李克农几乎天天见面,斯诺一有事就找李克农商量。红一方面军的政治部主任杨尚昆向斯诺提供了有关红军的各种重要数据,增加了斯诺采访的说服力。林彪、蔡树藩、罗炳辉、张爱萍、耿飚、黄镇、伍修权和许多红军干部、战士和红小鬼向斯诺畅谈了红军在长征中创造下的大量不可思议的人间奇迹。 在陕北吴起镇即苏区的工业区和兵工厂所在地,在红军的后勤基地河连湾,斯诺不放过任何机会,采访工人、管理人员和工程师,了解包括女工待遇和产假等问题,仔细地做记录。斯诺关于农民和土地革命的问题也一一得到答复。 8月下旬,斯诺在陕北的采访计划大体完成,就要出发去红军在宁夏的前线了,那里有国民党包括马鸿逵的二十万大军同红军对峙着,战斗频繁。我们去向毛主席告别。斯诺提议给毛主席照一张相。我们走出窑洞,在明亮的阳光下看到主席穿的衣服还挺整齐,就是头发比较乱。斯诺就把自己头上缀有红星的崭新的八角帽摘下请主席戴上。这张照片成为斯诺最得意的作品,后来更成为全国人民家家户户最喜欢摆放的毛泽东像。1971年冬,斯诺病重,他的好友玛丽·戴蒙德女士到他瑞士的家探望,拍下了他凝视这张照片的镜头,透过他的表情可以看出,他深深地沉浸在对那段往事的回忆之中。 离开保安前,毛泽东曾交待请斯诺先把他(毛泽东)关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思想与政策的谈话记录整理出来,要我译成中文,即时派通信员专程送回保安,他好核定。我们利用去前线路上中午休息时间,在阳光底下,斯诺用打字机打出笔记记录,我一面就译成中文,译完一篇就卷起封好,请红军派通信员送保安交毛泽东。这样工作了三次,完成了毛主席交待的任务。 在去宁夏前线的行军途中,我和斯诺、马海德三人由一个班的红军马队护送。出发前,红一军团政委聂荣臻同志给两个外国人各一匹马,给我的是一匹六岁口的温顺的母骡子。它很机警,不喜欢队里的公骡骚扰它,总是紧紧地跟着前面的马队走。一次,我骑在这匹骡子上,正悠闲地观看四周的风景和地貌,忽然前面的马队看见一大群黄羊,骑士们急忙纵马飞奔,追捕黄羊。我的骡子也紧跟着蹿上去,一下子肚带给崩断了,我没有提防,还未来得及拉紧缰绳和踏好马蹬,早就连人带鞍子摔了下来,顺着草坡滑了几米远,制服胸前五个扣子全都蹭飞了。马海德连忙下马给我检查,发现我很侥幸没有受伤。由于红军非常吝惜为数很少的子弹,没有人开枪打黄羊,追了一阵子就都遗憾地归队了。 在宁夏前线的预旺堡,斯诺访问了一方面军和前敌总指挥部,他用敏锐、客观、深刻和探索的眼光观察和采访了红一方面军总指挥彭德怀、参谋长左权、政委聂荣臻、红十五军团军团长徐海东、红一师师长陈赓、红军骑兵一团团长张爱萍、第一师政委杨成武、第二师师长杨得志和红二师政委肖华等同志和许多干部战士,参观了部队训练和防空演习,看到了红军骑兵上千匹体健膘肥的马队阅兵式和表演,最令人感到壮观的是伪装表演。指挥员一声令下,人、马都披上预先用绿叶树枝做成的伪装,一下子人、马都变成一片绿色的田野。斯诺用他的摄影机把这些场面照了下来。斯诺详细了解了中共的抗日救国纲领、军事战略策略、统一战线方针和措施、俘虏政策、少数民族政策、宗教政策、土地革命、婚姻制度、工商业政策和给养情况,等等。他在访问苏区前拟定的九十个问题都找到了解答。他直接了解和面对面采访了近百位红军高中级干部,他们给他留下了非常深刻的感受和生动活泼的印象。他看到中国红军的领导人是知识丰富、举止文明、懂得革命理论和政策,善于组织领导和爱护人民群众的英才,完全不是蒋介石所咒骂的“土匪”。红军战士个个都是坚强、团结、守纪律和好学的工农子弟,是满怀革命抗日斗志和乐观精神的年轻人。而最重要的是,他从多方面证实了红军士兵的高昂士气和人民群众对共产党和红军真心实意的拥护。 为斯诺做翻译,使我有机会接触所有他采访过的领导干部和战士,了解他们苦难的身世,艰险的战斗经历……由于红军使用近战、夜战和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他们经常能以少胜多、以弱胜强、转危为安。红军指战员都是身经百战,经验丰富,对战胜蒋介石反动集团充满信心;他们胸襟广阔,不只关心当前的斗争,还关心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如西班牙共和派反对弗朗哥的战争和埃塞俄比亚塞拉西皇帝反对意大利侵略的斗争等;他们有勇有谋,无难不克,他们对中国会打败日本充满信心;他们把人民视同亲人,纪律严明,秋毫无犯,从而得到人民的热爱拥护。真是军民鱼水情啊!在苏区人民中、在红军战士身上,我的确发现了另一个中国,看到了中国人民的希望和力量!我太幸福太高兴了! 在前线,斯诺白天勤奋地采访,飞快地记录,中午在阳光下不知疲倦地把他在保安采访的大量笔记,尤其是毛主席关于革命理论、政策的阐述以及人名、地名,用打字机打下来,交我翻译成中文,请每天去保安的通信员交给毛主席审阅改正。 P25-27 序言 我怀着十分高兴的心情,阅读并欢迎黄华同志九十五岁高龄之时出版其回忆录——《亲历与见闻》。 黄华同志早年积极参加北京的抗日救亡学生运动,曾是北平学联中共党组书记。在临近燕京大学毕业之时,黄华欣然应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的邀请,随他去陕北苏区采访,后留在红军,开始了他很独特的革命外事生活。 黄华同志生活的20世纪30年代到今天的七十多年,是我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翻天覆地的斗争,赢得人民民主革命的胜利和经济社会建设巨大成就的时期。在这个伟大的洪流中,有千千万万知识分子参加,黄华是其中出色的一员。黄华常说他是生逢其时,他的一生是充实的。 黄华同志可以说是我党仍健在的最老的外事福将和寿星。他的工作阅历十分丰富。他参加过我党在解放前的一段重要的对外工作——同美军驻延安观察组共事并在国、共、美军事调处执行部任职。新中国诞生前夕,他被派至南京,同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接触。建国后,他作为中国政府代表参加朝、中、美、韩关于建立朝鲜和平的谈判,陪周总理为首的代表团出席日内瓦和万隆国际会议,先后任驻加纳、埃及、加拿大大使和常驻联合国代表。任外交部长期间,他在邓小平副总理领导下,完成了签订中日和平友好条约、中美建交等毛主席和周总理生前未完成的具有战略意义的工作。自1983年起,黄华担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和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务委员,期间仍积极参加一些国际知名人士的会议,宣传我国改革开放、反对台独和维护国际和平等政策。20世纪80年代以来,黄华还担任一些以教育、福利、对外宣传和友好活动为宗旨的非政府组织的社会工作。 黄华同志是我的老领导,早在1944年延安美军观察组时,我就在他的领导下工作。以后,因情况变化,长期不在一起,直到他出任常驻联合国代表和外交部长,才又重逢。几十年的相知,使我深深感受到他身上具有的很多优秀品质。他对党忠诚,坚持原则,敢于直言,勤奋认真,办事实在,不搞浮漂。他力行陈云同志的格言,不惟上、不惟书、只惟实。对同志,既严格又热情。对任务,既勇于承担,又慎于从事。 鉴于黄华同志的长期革命经历和外交经验,有一本书能把这些经历和经验记录下来,供后人学习,是十分必要的。 我以为,这本书至少有以下八个亮点: 一二·九学生运动是中国近代革命史上的一件大事,虽然对运动情况,已有不少报道,但多是后人的追记,黄华是当时运动的领导者和参与者之一,从他的叙述中,更可让后人全面了解运动发展的实际情形。 他和美国友人埃德加·斯诺的亲密关系,更是党内领导人中独一无二的经历。斯诺的《西行漫记》曾经影响了很多中国青年奔赴延安,我自己就是受它影响的人,而《西行漫记》是在黄华协助下完成的。书中对于斯诺访问陕甘宁苏区情况的叙述,是一段很宝贵的史料。 中国共产党最早期的半官方外交,黄华也是领导者之一。书中关于延安美军观察组和北平军事调处执行部的活动,以及当时它们引起的影响,有着详细的描述。 解放初期,各地军管会忙于扫除外国在中国的特权和势力,巩固新中国的主权,国家间的外交关系远未全面展开,大城市的外事工作比较复杂,外侨、外资等工作都需慎重处理。黄华先后担任天津、南京、上海外侨事务处处长,承担这一繁重任务。特别是在南京期间,与司徒雷登的接触,是中美关系史中的特殊一页。 20世纪50年代初期的两次具有开创意义的国际会议——万隆会议和日内瓦会议,黄华都作为代表团的顾问和新闻发言人,参加会务领导工作并活跃于各国记者之间,扩大了新中国的国际影响。 由于他工作作风认真负责,深受周恩来总理赏识,很多开拓性212作,多委派他担任,如20世纪60年代,他任首任驻加纳大使、70年代首任驻加拿大大使,直至任第一任常驻联合国代表。文革期间,他出使埃及,是唯一未被调回国内参加文革运动的大使,周总理有意保留他作为当时唯一对外的窗口。中、美开展乒乓外交时,他是配合周总理在现场接待五团的领导人之一。他并被指定为同秘密来访的基辛格谈判的三人小组成员。 在他任外长期间,他又完成了许多具有战略意义的外交成就,如实现中、美正式建交,签订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等。这些在新中国外交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都是经过长期艰苦的谈判后才实现的。 黄华同志的对外民间友好工作,也很丰富多彩。他是我国外交界前辈中极其少见的拥有很多外国民间朋友的领导人。这说明,他不仅重视官方外交,也很注意交普通外国朋友,这是很难得的,也是一般领导人难以做到的。 《亲历与见闻》以我国现代史为背景,从黄华工作的角度出发,阐述他对我国外交工作的体会,其中有对政府交涉的回忆,也有对一些重大事件的感想。娓娓叙来,引人入胜。 我以为,这不仅是一部内容充实的史书,也是一部对后人有启发和教育意义的好书。我希望,广大读者能够喜爱这本书。 后记 过去三年期间,我有幸得到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外交部领导和有关主管司、外交部档案馆、外交史研究室的大力支持,并在凌青、柯华、温业湛、李道豫、张再、过家鼎、程瑞声、叶弘良、解晓岩、王效贤、郭世琮、舒啤、江培柱、陈发兵、尹承德、李星、柯林渭、徐晓东、黄玫和杨克木等同志的热情帮助下,以及何理良的精心策划下,这部回忆录得以完成。 我特别愿意在此向以上各个单位和各位同志表示衷心的感谢。 我的回忆和感想可能有不当和错误之处,诚恳地希望各位读者给予批评指正。 黄 华 2006年6月28日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