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录 自由即秩序:卢曼的爱情理论(代译序) 前言 第一章 社会和个体:人格性和非人格性关系 第二章 爱情作为由象征而一般化的交流媒介 第三章 交流可能性的演化 第四章 爱情语义学的演化 第五章 爱情的自由:从理想到悖论 第六章 激情:过度的修辞和不稳定性的经验 第七章 从风雅到友谊 第八章 引导性差异:快感/爱情 第九章 爱情针对理性 第十章 通向个体化的路上:18世纪的酝酿 第十一章 性的纳入 第十二章 不可交流性的发现 第十三章 浪漫主义爱情 第十四章 爱情和婚姻:论再生产的意识形态 第十五章 今日如何?问题和替代方案 第十六章 爱情作为互渗入系统 术语索引 导语 卢曼,社会学系统科学的代表人物,哈贝马斯的劲敌,当代极少数几个确实改变了范式的社会学家。 《作为激情的爱情》是卢曼受大众欢迎的一部著作,爱情现象学在卢曼系统论中具有范式意义。 爱情是一种概率极低的关系,一个卓越的悖论系统。人们一方面膜拜理想爱情,一方面又意识到其空洞。爱情的真伪无可交流,只能自我理解。不确定和高风险,既是爱情的悲剧之源,也是爱情的活力之源。 爱情与其他交流媒介颇有相同之处,爱情通过悖论机制发挥整合作用,让人学会适应悖论世界。 内容推荐 爱情现象学探讨在卢曼的社会理论整体框架中扮演了一个特殊角色。从学术生涯伊始,卢曼就涉入这一主题,在1968/1969年冬季学期代理阿多诺的法兰克福大学社会学教席时,他选择了“爱情”为授课主题。 卢曼认为,西方的爱情语义学自16世纪后半叶以来的形式变化,反映了造成人格性亲密性日益增长的社会分化。爱情媒介从社会系统中分化而出,17世纪古典主义文学中出现的“激情”语义学在其中发挥了关键作用,这一作用的实质是以悖论化代替过去的理想化作为编码路径。可见,亲密关系对于卢曼的吸引力就在于,它是以悖论为生命力的交互作用系统,为了展开恋人间行动/体验的悖论而存在。爱情悖论的系统化能力,间接地提醒人们,不确定性并非秩序的敌人,反而是对冲不确定性的佳手段,而爱情秩序的存在,也证明某些后现代理论家提出的绝对混沌并不成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