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银杏路上的白果/儿童文学光荣榜 |
分类 |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
作者 | 张国龙 |
出版社 | 现代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作者简介 张国龙,生于1972年,四川人,文学博士,中国作协会员。现为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儿童文学和中国当代散文研究。出版有论著《成长小说概论》《审美视阔中的成长书写》,散文集《荒草与阳光》《麻雀为邻》《背包为家》,长篇小说《梧桐街上的梅子》《许愿树巷的叶子》《银杏路上的白果》《老林深处的铁桥》《红丘陵上的李花》《离开是为了回来》《水边的夏天》《风中的少年》《星光与月光》《甜酸的季节》《头长反毛的小丫》等20余部。主持有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青春文学”与青少年亚文化研究》等,已发表论文80余篇。主编有散文集《真情》等数十部。曾获中国图书奖、冰心图书奖等,曾被评为中国最受读者喜爱的十大儿童文学作家。 书评(媒体评论) 坚守文学品质,讲究艺术魅力,选精拔萃,把新 中国文质兼美的儿童文学精品力作奉献给读者。 ——束沛德/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原书记 文化自信离不开文学的支撑和后援,而儿童文学 又是中国当代文学的一支劲旅,光荣的历史,光荣的 记忆,当然也是一条光荣的道路。榜上的每本书都是 一座路标。 ——高洪波/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 本套书系收入的作品是70年中具文学性、具影响 力、具可读性的精品。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我 们借这套书重树文学的标准,重叙文学的意义,重申 文学的操守,希望儿童文学从此走向坚定和繁荣 ——曹文轩/国际安徒生奖获得者 这是一个中国儿童文学的光荣榜,也是一次70年 儿童文学成果的大检阅 ,一部新中国儿童文学的成长 史。 ——朱永新/国家全民阅读形象代言人 后记 我与文学的不解之缘(代跋) 文学是什么? 文学能给我们带来什么? 我们为什么需要文学? 对于这些有关文学的本体性问题的思考,我这个与文 学打了近二十年交道的所谓专业人士,一直相当粗疏。虽 然朝暮与其相伴,却很少追问这些不容易问出个水落石出 的问题。 回顾我与文学的不解之缘,仔细追寻多年来追逐文学 的心路历程,倒是可以依稀描摹出文学在我心灵世界的投 影。 我为什么需要文学? 美国作家希斯内罗斯在其“诗小说”《忙果街上的小 屋》中曾写道: 当你忧伤的时候, 你可以仰望天空。 可是,忧伤太多, 天空不够…… 毋庸赘言,孤独、寂寞,甚至是无聊,乃生命存在的 本相。个能够适应孤独、寂寞,能够打发无聊时光的人, 显然是生活的智者。当我孤独、寂寞、无聊的时候,我常 常亲近文学,在文学中寻求安慰和寄托。因此,我想把上 面的诗句更改为: 当我孤独、寂寞、无聊的时候, 我可以亲近文学。 可是,孤独、寂寞、无聊实在太多, 能安抚我的好作品不够……… 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多,以及对文学的理性认 知的增强,能让我爱不释手的好作品自然越来越少。但是 ,总能遇见那样的佳作,如同在茫茫人海中遇见了知音。 每个人存身于世,都在努力寻找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 。比如,追求官高位尊,追求金钱财富,追求帅哥美女… 相当一部分人有特殊的嗜好,比如,喝咖啡、打牌、旅行 等。而我,阅读和写作已然成为我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生 活方式,如同每周必须去体育馆打羽毛球一样。相对于其 他的生活方式来说,阅读和写作最经济最便捷最切实可行 。不需要伙伴,不需要固定的时间,也不需要花费太多的 金钱。当你不想娱乐不想聊天或者干脆什么都不想做的时 候,如果遇见了心仪的文学作品,很快就能让你浮躁的心 灵妥帖,你很快就能沉醉于字里行间,全然忘记了身外的 世界。 我们何以证明我们来到过这个世界? 我们何以证明我们曾经青春年少过? 我们何以证明曾经有过瑰丽的梦想? 也许有人会回答:不是有照片吗?不是有亲人师长同学 朋友熟人们证明吗?然而,照片只能见证我们面貌的变迁, 他人对于我们的描述大多支离破碎。我们成长的心路历程 只有我们自己知道。比如,十二岁那年的情感和三十二岁 那年的情怀,显然有天壤之别。如果我们把情感的些微变 化细致地记录在文字里,那无疑是确认我们存在的绝佳手 段。它的表现形式至少可以是日记,或者是一部自传体小 说… 硕士研究生毕业后的三四年间,我在职场中沉沉浮浮 ,辗转于国企、外企和私企,始终找不到自己的位置。“ 身在曹营心在汉”之惶惑,实乃“心为形役”,苦不堪言 。幸运的是,坚持阅读儿童文学作品和创作儿童小说,让 我沐浴了不可或缺的生命之光。2003年春天,我参加了北 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入学考试,并有幸进入北京师范 大学儿童文学研究中心接受正规的儿童文学教育。自此, 半路出家的我,开始以一名“儿童文学博士生”的身份正 式“研究”儿童文学。回顾我的儿童岁月,始终如埂在喉 。在那最需要呵护和引导的季节里,我精神上的成长导师 却一直没有出现。我不得不歪歪扭扭、误打乱撞长大成人 ,其间的艰辛、悲苦可想而知。因此,我自然而然就将研 究和创作的重心聚焦于“成长”,寄希望于能为儿童文学 的“成长书写”带来一缕阳光。而今,我在北京师范大学 文学院儿童文学研究中心讲授“儿童文学”课程。不经意 间,我与儿童文学的约会竟然已逾十年。十年一瞬,我的 青春岁月已绝尘而去。可是,在儿童文学研究和创作领域 ,我仍旧是一只“菜鸟”。翻检旧作,小有所获:发表了 近百篇儿童小说,并结集出版了长篇少年小说单行本十多 部。少年小说犹如可以牵手白头的知心爱人。 1998年,我与儿童文学邂逅,相见恨晚;2003年,我 正式与儿童文学携手。从此,漫步复乐园;2006年至今, 儿童文学既是我的爱好,也是我的职业。我与儿童文学虽 然仅有半生缘,幸运的是,它与我如影随形,会陪伴我慢 慢变老… 窃以为,儿童文学简单而不简陋,单纯而不幼稚,快 乐而不失厚重,唯美而不虚饰,阳光而不避苦难。它是“ 小儿科”,但不可或缺。它是树人之本,是儿童与成人无 限沟通的桥梁。没有谁能真正破译儿童心灵的密码,但无 限接近儿童世界,应是每一个儿童文学作家的卓越追求! 目录 总序 创作谈 第一章 陪爸爸相亲 第二章 看上去不错 第三章 知心无界限 第四章 叫您一声“妈” 第五章 可怕的“变脸” 我与文学的不解之缘(代跋) 精彩页 第一章陪爸爸相亲 下午放学半个多小时了,白果和苗苗还在银杏路上溜达。她们是同桌兼密友,都居住在银杏路附近。银杏路宽阔、笔直,势如破竹,直抵更为喧嚣的B城中心。 现在是下班高峰期,各种车辆将银杏路堵塞得呼吸不畅。多亏有善解人意的夕阳,微笑着将各种噪声和浮尘染上了温柔的橘红。秋意正浓,秋色密密匝匝包裹了高大的银杏树。银杏树排着整齐的队列,摇电着辉煌的明黄,似追随着马路奔跑,声势浩大。 不管是车水马龙,还是银杏树婆娑的美丽,白果和苗苗似乎都熟视无睹。她们穿着校服背着书包肩并肩手挽手窃窃私语,旁若无人。从初一到高二,每天放学回家,她们都会在银杏路上磨蹭,风雨无阻。银杏路和银杏树们目睹她们解散了羊角辫,似乎一夜之间长发飞扬亭亭玉立。 “要不是被我老爸气的,我这次月考肯定不至于又考砸了。”苗苗义愤填膺,满面悲枪。 “你别什么不如意都怪罪你爸爸呀。‘外因是条件,内因才是关键’呢。你看彭丹婷,她爸爸淋巴癌晚期了,每天都得跑肿瘤医院,照样全年级第三。你看我,我爸爸从不惹我生气,可我照样又考砸了。”白果和颜悦色,全然没把考试当回事,好像考得好还是不好都不要紧。 “怎么不是他的责任?要是他不着急结什么婚,要是他像你爸爸那样独自和你一起生活,我还会学不好?我身上的零件又不比别人少什么,我怎么会学不好?可是,我妈妈去世才半年,用我姥姥的话说‘尸骨未寒’,他竟然就结婚了。结婚就结婚吧,居然还搬到那女的家里去住了。姥姥说我真可怜,在短短半年时间内就成了孤儿。我哪有心思学习?我一想起他就牙根儿痒痒…”苗苗手舞足蹈,咬牙切齿,目毗欲裂。 “瞧你那火暴脾气,又跟自己过不去了?你确实啥都不缺,只是少根筋儿呗。”白果拽了拽苗苗猛挥的手,停靠在一棵粗壮的银杏树上,笑嘻嘻。 “我就是少根筋儿,我眼里可揉不得沙子,我可没你那样的好心态。天塌下来你都不管不顾,我说你干脆出家算了,没心没肺的!”苗苗忍俊不禁。 “好好好,就算我没心没肺吧。你今天心情不好,我不和你吵。但你想想,我们初中就学了法律呢,婚姻自由,你懂得的。婚姻法没规定你妈妈去世才半年,你爸爸就不能结婚吧?再说了,你爸爸能不搬走吗?你和你姥姥会允许那个女的进你们家?你们俩儿不把她煮着吃了,算她命大……呵呵呵呵……”白果扶着树干笑得直不起腰。 “真是没心没肺啊,人家难过呢她还笑得出来。我怎么会有你这样的朋友哇?!”苗苗痛心疾首,扭过身假装生气。 “你呀你,什么都喜欢较真儿,认死理儿,自己和自己过不去,难怪你要长青春痘哇。生理卫生课上老师讲过,情绪不稳定,内分泌就会失调,体内的毒素堆积,皮肤就长疙瘩呀。不和你调侃了,说正经的吧,你得承认你这人太爱钻牛角尖了,不善于听取他人的意见。不是好朋友我才不会反复提醒你呢,你聪明一点好不好?情商高一点好不好?知性一点好不好?你想想你爸爸有人照顾了多好哇,而且,木已成舟,他们都结婚了,你还想把他们拆散?你和你姥姥闹得那么厉害,千方百计阻拦,他们不还是结婚了?看来,他们是真心想结婚的,你们应该祝福有情人终成眷属哇……是吧?”白果收敛起笑意,语重心长,像上了年纪的女教师。 “算了,不说这个了。姥姥要是知道我又考砸了,又得哭天抹泪了,还会数落我对不起我那死去的妈。她心脏不好,我害怕她气儿不顺。好烦啦。你说真是奇了怪了,那道射影选择题平时十拿九稳,居然还会做错?白白地跑了3分,3分啦,得超过多少人哪。不跑那3分,那可就是满分了呀。 P1-3 导语 或家庭,或学业,或友谊,白果和小伙伴们,各有各的烦恼。曾经真心疼爱自己的“知心阿姨”为何一夕之间忽然变脸?直至秘密揭晓的那一天,才发现自己真的长大了。片片飘飞的金黄银杏叶洒落的是成长的悲与欢、爱和痛…… 序言 黑五月之后的自白 对于我来说,写出了每一个故事的开头,故事的发展 和结束自然就水到渠成,似不必煞费苦心。然而,故事如 何开始,匹配何种笔调,确非易事。每一个故事的编织, 无疑是一次充满艰辛和憧憬的远足。不管是开始还是结束 ,无论是满意还是不满意,行走在路上始终能看见迷人的 风景,始终能够欣喜抑或自我陶醉。按照我的长篇写作惯 性,故事的结束并不意味着了结,写完那个程序化的“自 序”,才意味着真正的诀别。 因为留恋,因为不舍,因为意犹未尽,还因为“还可 以更好”的遗憾,每一个“自序”我都难以落笔,写起来 自然疙疙瘩瘩。或不想说,或不能说,或说不清,不知云 何的焦虑便自动生成。钦佩某些作家,居然可以把一个即 将完成的作品搁置多年,从不问津。对我来说,那无异于 没有兑现承诺,无异于不负责任地爽约,甚至是始乱终弃 。阅读单行本,偏好先读作者的“自序”或“后记”,企 图从简短的文字里窥透作家写作的心迹——那是最直接最 真实的对话。遗憾的是,许多作家可以洋洋洒洒数十万言 ,却时常遗忘了“自”序或“后”记。在我看来,此种情 形与西装革履却蓬头跳足无异。 进入五月,我就不再属于自己了。铺天盖地的论文评 审、答辩,不得不做的讲座,按部就班的授课,还有无法 推托的人情世故…只能披星戴月,只能夜以继日,只能疲 惫不堪,只能别无选择。没有时间在QQ签名上吐槽,其实 最想更新的“说说”是,“只叹木有三头六臂”。原本可 以早一点儿暂时告别长时间写作的极乐和深哀,早一点儿 复归不悲不喜的常态,早一点儿找回一贯的平淡与从容。 2013年5月29日上午,参加完本学年最后一场硕士论文答辩 ,走出办公大楼我酣畅淋漓地打着哈欠,“黑色五月”的 沉重掷地有声。 告别了来自香港的Dennis一家,深夜驱车回家的路上 ,我奖励自己说:明天尽情睡懒觉,至少要睡到中午。睡 梦里竟一再返回答辩现场,半梦半醒之间腰酸背疼,难受 不已。 回笼觉后自然醒来,不过是八点零三分。拉开窗帘, 透亮的阳光倾盆而下。这是雨后的五月末的北京上午,一 个可以完全属于我自己的一天。我端坐在书桌前,久违的 写作激情轰轰隆隆…… 梧桐街上的梅子的故事早已走进一个个读者,许愿树 巷的叶子的故事渐渐被更多的读者喜欢。这个有关银杏路 上的白果的故事即将呈现给读者。梅子、叶子和白果,三 个年龄相近的女孩,三个既相似又通异的“另类青春体验 ”故事,承载着我不变的审美情感—爱与宽容。我的功利 与野心瞬间膨胀到极致,或许,《梧桐街上的梅子》《许 愿树巷的叶子》和即将面市的《银杏路上的白果》,可以 命名为我的首个“另类青春体验三部曲”。 写完梅子的故事,我觉得还可以写得更好。于是,我 接着写叶子的故事。叶子的故事落幕,我还是觉得“还可 以更好”。于是,就有了这个关于白果的故事。白果的故 事结束了,我以为我可以恬然自安。然而,我还是觉得“ 还可以更好”,欲在这个“自序”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补 救工作。思付再三,终于明白,苦心孤诣的我,断然不能 把一个已然程式化的“自序”写得登峰造极。没有天生丽 质,索性素面朝天。豁然开朗,我不再踌躇,一切回归常 态,按程序运行。白果的故事是我偶然撞见的,是来自某 电视情感类访谈节目还是别的渠道,我不记得了。那应该 是在十多年前,但我一直没有忘记“白果”。一个人,一 种命。每本书,命运自然各个不同。不知是哪一位悲悯的 责任编辑,会帮助我的“白果”与冥冥中的知音读者相逢 。 我等待,我期待,我感激。 最后,感谢甘君的陪伴,每一个平淡的日子不再暗淡 。我愿意把这部作品当作礼物赠予甘君,望甘君笑纳。 内容推荐 本书是张国龙创作的长篇小说。讲述了高二女生白果的故事。白果的妈妈多年前病故,与爸爸相依为命。白果的爸爸再婚了,选定了看上去相当温婉的洪姨。起初,洪姨视白果如同亲生。但不知何故,洪姨突然变脸,冲白果冷声恶语。白果负气努力学习。终于有一天,爸爸告诉白果,洪姨变脸的秘密……全文用洗练的文字,温情的笔触,表达了柔韧的情愫,给予忧郁的成长一个温柔的眼神,一捧煦暖的阳光。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