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力丹,男,1951年生,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新闻学责任教授、传播学方向博士生导师、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站长、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新闻传播所所长、《国际新闻界》月刊主编。第六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二级教授,1993年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研究方向为:新闻理论、中外新闻史、传播学、舆论学。
1842-1843年马克思《莱茵报》时期的报刊思想,是目前国内外还没有系统研究过的课题。马克思当时对报刊的认识在德国进步报刊界曾被视为以后谈论报刊的基础和依据。本书以详实的史料为基础说明马克思《莱茵报》时期报刊思想产生的社会条件和它的思想来源,述评这一时期马克思报刊思想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结构,证明他的整个报刊思想发展的连续性,分析《莱茵报》时期马克思报刊思想的历史地位。
怀念如饥似渴的学习年代
怀念如饥似渴的学习年代
马克思《莱茵报》时期的报刊思想及其历史地位
内容提要
引 言
一、马克思《莱茵报》时期报刊思想产生的社会条件和它的思想来源
(1)19世纪40年代的报刊和报刊思想
(2)德国“精神大斋期”时的报刊和报刊思想
(3)1842年德国的“报纸时代
二、马克思《莱茵报》时期报刊思想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结构
(1)报刊“类”(Gattung)的概念和它们在社会中的作用
(2)马克思的报刊理想——真正的报刊(wirklichePresse)
(3)报刊的历史个性(historische lndividualitiit)
(4)报刊的人民性(volksttimliche(;harakter)
(5)报刊自由(fxei)的本质
(6)报刊真实(wahr)的本质
(7)报刊纯洁(rein)的本质
(8)报刊的几个一般工作特点
(9)报刊的权利(Recht)和义务(Pflicht)
(10)出版法(.Pressgesetz)
(11)马克思《莱茵报》时期报刊思想的基本结构
三、马克思报刊思想发展的连续性
(1)八例证明
(2)马克思为什么诉诸无产阶级报刊
(3)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报刊的工作特点
(4)马克思研究报刊的方法
四、马克思《莱茵报》时期报刊思想的历史意义
(1)马克思《莱茵报》时期的哲学思想、政治思想同报刊思想的关系
(2)马克思《莱茵报》时期的报刊思想在报刊思想发展史中的地位
(3)马克思《莱茵报》时期的报刊思想在他整个报刊思想中所处地位
引 文
附关于青年马克思和老年马克思报刊思想的几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