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往事冰融/万象文库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王强
出版社 人民日报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本书为长篇小说,分为“灰色童年”“少年时代”“青春记忆”“初入社会”四个章节,以亲情、友情、爱情为主线,围绕主人公的求学、恋爱、工作等经历展开,讲述了唐山大地震后,唐山的年轻人如何从苦难中走出来,并在成长、奋斗过程中寻找人生意义的故事。
作者简介
王强,1970年9月出生,河北唐山人,中共党员,大学文化,高级互联网金融管理师,第一播报网编审委员会主编,中国大型地域文化系列电影《蓝天下的凤凰城》总监制。
目录
《往事冰融/万象文库》无目录
序言
人生,无论是轰轰烈烈还是平平凡凡,都有很多回忆
,值得铭记。
《往事冰融》是一封跨越时空的感谢信。作者王强先
生满怀一腔热血和激情,以第一人称的视角入手创作,以
主人公的求学、恋爱、工作等为线索,讲述了唐山大地震
后,唐山的年轻人如何从苦难中走出来,并在成长、奋斗
过程中重建家园、寻找人生意义的故事。
唐山抗震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在《往事
冰融》的记述中,细腻的人物描写结合突出的年代事件,
让人们的心灵受到巨大震撼,一幕幕往事的追忆也唤醒了
人们的共情。读到深处,我禁不住流泪。同为七零后,在
我眼里,王强先生不仅是一个德才兼备的兄长挚友,更是
一位我的人生精神导师。有人说经历过大地震的人内心都
会很强大,王强先生在创作过程中用心、用情、用功,他
通过细腻的文笔所呈现的是一代人历经创痛后自我修复、
笑对人生的故事,给读者以思考和鼓舞。
《第一播报》编审委员会书记、总编辑
陈志明
导语
《往事冰融》是一封跨越时空的感谢信。作者王强先生满怀一腔热血和激情,以第一人称的视角入手创作。
本书以主人公王俊杰为代表的众多人物形象,他们对家庭、社会、生活的认知变化不断在相互交织中碰撞,时刻提醒着每个人进行自我检视,自我修正。
后记
春儿回到广州后,得到了深明大义的简总的支持,辞
去了之前的工作,带着自己在一线发达地区积累起来的管
理经验和资金,毅然回到了步入发展快车道的家乡,带领
乡亲们走上了依托现代科技的新型农业发展之路。同时投
身公益,借助自身农业科技带头人的影响力,带动起身边
越来越多的乡亲们参与到了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伟大中
国梦的实践中……
而主人公王俊杰在隆丰钢铁公司,深陷家族企业在原
始发展阶段利益纠葛的漩涡,不得不开始重新审视自身的
发展定位。面对传统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在转型升级、淘
汰重污染和落后产能产业政策中的转变,更逐渐清晰地意
识到科学发展的必要性,深刻领悟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
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科学阐述的重要性。以主人公王
俊杰为代表的在大地震后成长起来的唐山人,开始置身于
这座凤凰涅槃后的资源型城市转型路径的探索之中……
同时,以主人公王俊杰为代表的众多人物形象,他们
对家庭、社会、生活的认知变化不断在相互交织中碰撞,
时刻提醒着每个人进行自我检视,自我修正,最终越来越
清晰地找到了身处改革历史洪流中作为一个普通人的发展
定位。
人生,充满了不确定性。但每个人的人生都需要在每
一个节点不断总结、改变、提升,才能紧跟时代的步伐,
才能依托伟大的时代塑造自己,实现价值的最大化。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我们都是追梦人,我们依然在
路上。
当《往事冰融》这部长篇小说几易其稿,最终封笔后
,很多我身边的人总愿意开着玩笑在书中寻找现实中自己
或熟悉的人的影子。在此,一并向大家澄清,作为文学作
品的《往事冰融》,书中每一位人物都是在创作过程中依
托时代背景以及情节需要虚构产生,请勿对号入座。如果
书中的人物刻画,能够引起读者共鸣,让大家从中找寻到
或多或少曾经的记忆,并有所反思、汲取正能量,那便是
我最欣慰的。
现实生活充满了不确定性,正是这不确定,才让每个
人的人生充满了挑战;正是这些不确定,才真正考验着每
个人的人性;也正是这些不确定,才更需要我们反思、提
升。在此,真诚地向生活中一路伴我成长的所有人道一声
:谢谢!
同时,在创作中,得到了《第一播报》编审委员会总
编陈志明、唐山市古冶区行政审批局副局长刘自辉、以及
部队退役的老领导尚忠臣等各界诸多文学人士的亲切关心
、指导和帮助,在此一并致谢!
感谢人民日报出版社各位老师的辛勤付出和无私帮助
,使得该书能够顺利出版发行!
2019年5月于唐山
精彩页
灰色童年
实在说不出是记忆的偏差还是本就如此,我对于童年的印象只有唯一的一种灰蒙蒙的颜色,总是闪现在自己的脑海,萦绕在自己的眼前……
孩提时代的我们不像当下的孩子们这么聪明,了解的知识多。现在想起来我的童年就是傻傻的童年,单纯,单一,没有玩具,没有玩伴,甚至于没有玩耍。但我对于童年的记忆有一道很明显的分水岭,那就是1976年7月28日。
或许是受大自然重大变故的影响,我对于童年的记忆自此就忽然清晰了起来。
其实,唐山大地震之前也有些支离破碎的场景,总是能让我把自己的童年非连贯性的回放起来。更准确地说,童年的记忆里只有零星几个人的身影,其他的人似乎是并没有生活在我的童年之中……
自从唐山抗震纪念墙落成之后,我每年都会至少在7月28日那天,怀着对永远挥之不去的曾经的记忆去看看。因为在高耸宽大、敦实厚重的抗震纪念墙上镌刻着的密密麻麻的名字中有四个人,恰好是那道记忆分水岭之前印象最深的人——王秀珍、孙连平、王辉、王颖。这四个人正是那场大地震中,家族里面遇难的四位亲人。
王秀珍是我的大姑。
父亲兄妹七个,其中兄弟五个,两个妹妹。如此多的兄弟姐妹,在那个人多力量大的年代是再正常不过的现象了。
我对于秀珍大姑的印象只有一个场景。那应该是在春天的一个午后,母亲一定是又去生产队出工了。不知道为什么没有其他小伙伴和我一起玩,反正是我一个人在奶奶家的大火炕上玩。
梳着两条又粗又长大辫子的秀珍大姑似乎是在给自己找东西。
我能看到她背影的同时,还能清晰地听到她甜美的哼唱声,“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雄鹰展翅飞,哪怕风雨骤,革命重担挑肩上,党的教导记心头……”秀珍大姑背对着我掀开板柜的盖子,那板柜涂着铁红的颜色,被透过窗户斜射进来的阳光照得刺眼睛。这段记忆就像现在的视频一样镌刻在了我灰色童年的记忆之中,瞬间定格。
后来每当回忆起这个场景的时候,母亲就会告诉我,那应该就是地震前夕秀珍大姑正搞对象的时候。
秀珍大姑不仅是个美人坯子,性子还好,作为小姑子,和几个嫂子相处得就像亲姐妹一样,用母亲的话说是要人有人,要个儿有个儿,在十里八村是了名的美女。秀珍大姑当时正和公社书记(相当于现在的乡镇书记)的儿子搞对象。还是那个公社书记每每下乡在奶奶家号饭(那个年代公家人下乡到指定的群众家吃饭,要交饭费和粮票的)时,亲自向爷爷奶奶提的亲呢。只怪秀珍大姑没那福气,还没过门,居然赶上了那场地震。
地震当天晚上,秀珍大姑去和我四婶娘仨做伴睡觉,因为四叔在县城供销社赶大车拉货经常不回家,每每四婶就喊秀珍大姑和她一起做伴睡。当然,那个时候各家各户人口都多,往往是一家子挤在一起睡。所以,同龄姐妹们一起做个伴睡更能给自己一个难得的空间。
四婶家住西厢屋是土坯房,地震来临时秀珍大姑被落下来的房梁震坏了脑袋,再没醒过来……当大家从废墟中把她们扒出来时发现,靠近房山一边睡的秀珍大姑弓着双腿,支撑出一个空间保护了自己的侄女(王静,当时五岁),王静就蜷缩在秀珍大姑用自己的生命支撑出的狭小空间里毫发未损。
震后的当天一直下着忽大忽小的雨,我看到秀珍大姑并没有被人把她和那些震亡者放在一起,而是单独放在临时搭起的一个防雨窝棚里的门板上,身上盖着一条粗布被单。受伤的奶奶头上缠绕着渗出血的布条,加上砸折了腿,同样躺在一边痛苦地呻吟着,一动也不能动。
爷爷说秀珍大姑没死,只是被震昏过去了,一定能醒过来。我看到秀珍大姑的确和睡着了一模一样,只是最初被扒出来时从耳朵里有殷红的血迹渗出,到后来,鼻子、嘴里也都有同样的殷红的血流出来,直到又过了一天,秀珍大姑白皙的脸慢慢地一点点变成了暗紫色……
奶奶被抢运到市里,和众多的重伤员一起搭乘飞机转院到合肥人民医院,在那个举目无亲的异地,得到了全国一家亲的人们无微不至的治疗和照顾,几个月后才治愈回来。给我留下深刻印象,能够证明救治奶奶的是哪家医院的,就是奶奶带回来的一个印有合肥人民医院字样的搪瓷缸子。
秀珍大姑是被一床棉被包裹起来,外面又包了一层塑料布之后埋掉的。和众多遇难的人们一样,没有亲人们撕心裂肺生离死别的哭号,只是大家默默地、悄然无声地将遇难者的遗体包裹起来,挖个坑简单地埋掉。为了能在众多的拥挤的坟头识别,爷爷在秀珍大姑的坟前埋了一块焦子坯做记号。这块焦子坯从此便印在了我的记忆之中,此后多年没有其他人能够找到秀珍大姑的坟头,每年的清明都是我去祭扫、添坟、烧纸,让活着的人知道这个坟头有后人。那个时候往往有人惊诧地问我,这是添的谁的坟,我清楚地回答:我秀珍大姑。
直到多年后定居在市里,我才把这个任务托付给了老叔家的弟弟小伟,小伟是地震以后出生的,他对秀珍大姑的概念只停留在我的几句托付之中。
P1-4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22:5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