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现代宏观经济学(起源发展和现状) |
分类 | 人文社科-法律-法律法规 |
作者 | (英)布赖恩·斯诺登//霍华德·R.文 |
出版社 | 江苏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在论述宏观经济学的导论性的第一章之后,在描述正统凯恩斯学派发展(第三章)、正统货币学派(第四章)、新古典学派(第五章)、实际经济周期学派(第六章)、新凯恩斯学派(第七章)、后凯恩斯学派(第八章)和奥地利学派(第九章)的轨迹之前,第二章思考了凯恩斯和“旧”古典模型之间的争论。熟悉《宏观经济学现代指南》的读者将认识到我们所选择的方法,即讨论宏观经济学主要的竞争性学派在历史的视野里进化时的核心原则以及政策含义。我们在这样做的时候,得以在第二章至第七章中包括了更多最新的参考书目,更为重要的是评价了这些学派对宏观经济学当下状态的影响。在与《宏观经济学现代指南》标题相同的章节中,我们还引进了大量的新材料。例如:在第2.14节,我们引入对大萧条起因和后果的讨论,同时在第3.5节,我们讨论了当凯恩斯的IS—LM模型被扩展到开放的经济体系中的时候,以稳定为目标的财政和货币政策的效应。在本书中,后凯恩斯学派和奥地利学派得到了单独的一章(每一章由这一领域的著名学者撰写),而不像在《宏观经济学现代指南》中那样,被放在同一章里。进一步而言,为了思考20世纪最后几十年宏观经济学领域取得的发展,我们引入了两个全新的章节。在第十章中,我们思考了以“新宏观政治经济学”之名出现的东西,同时在第十一章,我们讨论了“经济增长”领域研究的复兴,我们希望这些变化同样能得到评论家和读者的欢迎。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理解现代宏观经济学 1.1 现代宏观经济学的议题和思想 1.2 经济理论的作用和争论 1.3 目标、工具和政府的职能 1.4 大萧条 1.5 凯恩斯主义和宏观经济学的诞生 1.6 凯恩斯共识的兴衰 1.7 理论分裂和新古典综合 1.8 凯恩斯主义以后宏观经济学的思想流派 1.9 新宏观政治经济学 1.10 经济增长研究的复兴 第二章 凯恩斯与“旧”古典模型之争 2.1 引言 2.2 古典宏观经济学 2.3 就业和产出的决定 2.4 萨伊定律 2.5 货币数量论 2.6 凯恩斯的《通论》 2.7 解释《通论》 2.8 凯恩斯的主要观点 2.9 凯恩斯对劳动力市场的分析 2.10 凯恩斯对萨伊定律的反驳 2.11 凯恩斯与货币数量论 2.12 对凯恩斯的三种重要的解释 2.13 “新”凯恩斯学派 2.14 大萧条的起因与后果 2.15 如何为战争付款 2.16 凯恩斯与国际宏观经济学 2.17 凯恩斯的遗产与古典学派的复兴 罗伯特·斯基德尔斯基 第三章 正统凯恩斯学派 3.1 导言 3.2 正统凯恩斯学派 3.3 封闭经济下的IS—LM模型 3.4 凯恩斯模型中的非充分就业均衡 3.5 开放经济的IS—LM模型 3.6 菲利普斯曲线与正统凯恩斯经济学 3.7 正统凯恩斯经济学的主要命题 詹姆斯·托宾 第四章 正统货币学派 4.1 引言 4.2 货币数量论方法 4.3 预期扩展的菲利普斯曲线分析 4.4 国际收支理论和汇率决定的货币分析方法 4.5 正统货币学派和稳定政策 米尔顿·弗里德曼 第五章 新古典学派 5.1 导论 5.2 小罗伯特·卢卡斯的影响 5.3 新古典模型的结构 5.4 均衡经济周期的理论 5.5 新古典方法的政策含义 5.6 评价 小罗伯特·卢卡斯 第六章 实际经济周期学派 6.1 导言:新古典宏观经济学I型的退位 6.2 从货币经济周期向实际均衡经济周期的转变 6.3 历史视野下的实际经济周期理论 6.4 周期与随机行走 6.5 供给方的冲击 6.6 经济周期:主要特征和典型事实 6.7 实际经济周期理论 6.8 实际经济周期模型的结构 6.9 技术冲击 6.10 实际经济周期的总需求和总供给模型 6.11 校准模型 6.12 实际经济周期理论和货币中性 6.13 测量技术的冲击:索洛剩余 6.14 经济周期理论和典型事实 6.15 实际经济周期理论的政策含义 6.16 对实际经济理论的批评 6.17 大萧条:实际经济周期的观点 6.18 评价 爱德华·普雷斯科特 第七章 新凯恩斯学派 7.1 凯恩斯经济学的衰荣 7.2 凯恩斯主义的复兴 7.3 新凯恩斯经济学 7.4 新凯恩斯经济学的核心主张及特征 7.5 名义刚性 7.6 多恩布什的汇率超调模型 7.7 实际刚性 7.8 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周期理论 7.9 滞后性和非加速的失业通胀率 7.10 新凯恩斯经济学和模式化的事实 7.11 政策后果 7.12 没有LM曲线的凯恩斯经济学 7.13 对新凯恩斯经济学的批评 7.14 对新凯恩斯经济学的评价 N·格里高利·曼昆 第八章 后凯恩斯学派 8.1 导言 8.2 有效需求原则的意义 8.3 分类法 8.4 凯恩斯从分类法的角度攻击萨伊定律 8.5 相对价格变化能引导D2填补空隙吗? 8.6 投资开支、流动性以及货币非中性公理 8.7 什么类型的经济体系在使用货币合同时足够“不理性”? 8.8 信息、决策与不确定性 8.9 对决策环境的分类 8.10 凯恩斯的不确定性、货币和显性货币合同 8.11 结论 第九章 奥地利学派 9.1 门格尔的观点 9.2 资本的跨期结构 9.3 储蓄和经济增长 9.4 储蓄—投资的关系 9.5 可贷资金市场 9.6 充分就业和生产可能性边界 9.7 以资本为基础的宏观经济框架 9.8 储蓄引起的资本重构 9.9 凯恩斯节俭悖论再探 9.10 奥地利学派的经济周期理论 9.11 奥地利学派框架中的凯恩斯主义的低迷 9.12 奥地利学派理论中的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9.13 政策和改革 第十章 新宏观政治经济学 10.1 导论:政治的扭曲作用与宏观经济表现 10.2 政治对政策选择的影响 10.3 政府的作用 10.4 政治家与稳定政策 10.5 对“政治经济周期”的另一些研究方法:简单介绍 10.6 诺德豪斯的机会主义模型 10.7 希布斯的党派模型 10.8 机会主义和党派模型的衰落与复兴 10.9 理性政治经济周期 10.10 理性党派理论 10.11 机会主义和党派行为:一个综合论 10.12 政治学、时间上的不连贯性、可信度和声誉 10.13 政治经济模型在政策方面的引申意义:一个独立的中央银行? 10.14 负债和赤字的政治经济 10.15 政治的和经济的不稳定:它们有关联吗? 10.16 关于经济增长的政治经济 10.17 经济增长的政治障碍 10.18 国家的大小 10.19 结论 艾尔波托·艾莱斯那 第十一章 经济增长研究的复兴 导语 通过说明现代宏观经济学的起源、发展和现状,本书展现出现代宏观经济学是激动人心和充满争议的学科。本书具体讨论了宏观经济学的竞争性学派在历史的视野里进化时的核心原则以及政策含义,讨论了与“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经济增长”领域研究的复兴相关的重要发展。在一些篇章后收录了对一些知名经济学家的采访。 这部杰作不似大多数教科书那样视野狭窄,它引领读者徜徉于宽广的理论疆域中。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