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米尔顿·科特勒传(奋斗或死亡)(精)/科特勒新营销系列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美)米尔顿·科特勒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世界营销实战大师”米尔顿·科特勒的人生经历,不是事无巨细的编年史,而是闪烁着思想火花的哲理之书。在这本书中,米尔顿·科特勒对自己的各个时期的经历进行了详细的描述,让读者可以对其生活的时代有一个全景式的了解。作者有中国结下了不解之缘,在中国进行了创业,基于在中国的商业实践,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目录
译者序
前言
01 1943年的家庭饮食
02 犹太儿童宗教学校的日子
03 小学
04 高中(1948~1951年)
05 大学(1951~1963年)
06 政策研究所的日子(1963~1976年)
07 商业新生活(1976~1999年)
08 为什么去中国:一个美国人的商业冒险
结束语
序言
我们只能通过一个人的故事、传记,以及其他我们能
了解到的关于他的一切,包括他可能创作或遗留下来的著
作来真正了解他,只有这些才能告诉我们他是或曾经是什
么样的人。
汉娜·阿伦特,《人的条件》
本书记录的都是我亲身经历的事情,也是我经历过的
几代人的真实生活。它不是一部包罗万象的编年史,也不
是我全部的人生经历,仅记录了一些我思想和心灵中闪光
的感触与情愫,以及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和事,皆为我精
心选出的生活片段,是这几代人共同生活和真实社会的写
照,可能会引起读者的兴趣和共鸣。通过社会叙事的方式
,我讲述了一个有抱负的年轻人,怎样在不断变化的社会
中穿梭闯荡,并在沿途奋力找到新的道路。
我在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里,都坚持定期写思想和行动
日志。本书中的这些故事,都出自这些记录。这是一些基
于事实,并非幻想杜撰,用反思和判断来回忆的故事,通
过它们我可以与读者建立一种沟通的渠道,唤起他们对自
己经历的回忆。这些故事,也是在精神层面上与读者朋友
进行的交流。
对年轻人来说,一个生活在不同时代的老人的故事,
可以成为他们前进道路上感到迷茫时的有益向导。年轻人
应该从老一辈人那里看到,一切都是变化的,前辈是如何
适应或不适应他们那个时代不断变化的环境的。变化的力
量超出了任何个人的控制能力。他的使命是寻求新的出路
,并以开放的心态为变化的时代增添价值。否则,另一种
选择就是毁灭和灭亡。
我如今已经82岁了,亲身经历了几代人的生活。本书
用8个章节分别再现了这几代人的真实生活。“1943年的家
庭饮食”是美国工人阶级家庭在大萧条和战争年代的一个
生活缩影。“犹太儿童宗教学校的日子”,呈现出构成美
国移民的种族。“小学”时,我们经历了世界大战的阴霾
和美国复兴的黎明。“高中”时代开启了美国中产阶级生
活的政治大门。“大学”时代描绘了一个宏伟的文化地平
线。在政策研究所(IPS)时期,我们经历了美国社会生活
的巨变。我在商界的新生活标志着金钱和商业相比于社会
和政治理想更有优势。“为什么去中国”,让人们感受到
全球化带来的影响。希望你能喜欢我的故事。
导语
本书是“世界营销实战大师”米尔顿·科特勒对自己人生经历的回忆,不是事无巨细的编年史,而是闪烁着思想火花的哲理之书。
本书包括八个章节,分别为:1943年的家庭饮食、犹太儿童宗教学校的日子、小学、高中、大学、政策研究所的日子、商业新生活、为什么是中国:一个美国人的商业冒险,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后记
结束语
我已经82岁了。我今后从这里还要走向哪里呢?由于
我拥有科特勒咨询集团(中国),这是一个令人担忧的问
题,当我不能再旅行的时候,我可能会安排一个管理层收
购它。到目前为止,我的健康状况良好,我目前正忙于四
个新项目:世界上第一个太空旅行教育公园;中国大型医
疗器械工业园区,有50家德国和英国公司寻求改善其在中
国的市场地位;中国自主汽车试验场规划项目;中国成都
占地60平方公里的新城和丁业香料中心——玫瑰谷为期五
年的规划开发项目。
这本书是关于我的家人和朋友的历史记录,读者可能
会被我在过去的五代美国人的生活中的冒险所吸引——大
萧条、二战、20世纪50年代的经济和文化繁荣、六七十年
代的社会变迁、八九十年代的停滞,以及21世纪初的科技
繁荣和全球化。
这本书的价值在于,作者是一个碰巧生活在这几代人
的环境中的人。我的希望是把这几代人的生活生动地呈现
给读者,让它分享年长读者的记忆,激发年轻读者的想象
力,他们正在为适应新环境的变动而生活。先说到这里吧
,再见!
精彩页
1935年,我出生在芝加哥的一个犹太家庭。我们家是不太符合正统犹太教规的,但依然可称为传统的犹太家庭。我要讲的这些都是当时犹太家庭能吃到的典型的,也是当时社会仅有的食物。现在这些食物已经很少有人吃了,原因在书中也做了说明。此外,这些食物是在战争时期用配给的食材烹制出来的。这篇回忆短文写于1990年,现在只是通过电子方式转录,与家人和朋友们分享。这些段落是按照饮食的主题编排的,以便我补充内容。现在,就让我们从一天的早餐开始说起吧。早餐
父亲莫里斯最喜欢的早餐是牛奶荞麦碴粥。母亲贝蒂早上5点起床(远远早于菲利普、尼尔和我上学时起床的时间),好让父亲吃顿称心可口的早餐。每天出门上班前,父亲总是开心地吃着他那盛在汤盘中的棕色牛奶荞麦碴粥。早餐我从没有喝过这个粥,我不喜欢这种搅在一起浓稠的东西,荞麦碴也没什么滋味。多年以后,我长大成人,试着尝了尝,发现这粥和我小时候想的一样,没滋没味的,不好喝。我们晚餐吃鸡胸肉炒荞麦,炒着更好吃,因为加了鸡油,荞麦碴会更入味。早餐的牛奶荞麦碴粥可能是母亲健康烹饪食谱中唯一可以称道的了。我父亲活到76岁,按当时的人均寿命来说已经是相当高寿的了。没喝牛奶荞麦碴粥,我如今也活到81岁了。这并不是什么谜,而是托了现代医疗保健制度的福。
在不利于健康的食谱中,有一种常吃的早餐——麦佐(Matzo Brei),或麦佐炒蛋。麦佐碎加少量水,打人鸡蛋液,用鸡油炒熟,就做成了一道美味的胆固醇大餐。几年后,20世纪50年代,人们的健康意识萌发,开始回避鸡油,用更健康的黄油取而代之。10年后,黄油换成了人造黄油,后来人造黄油也消失了。
麦佐真是让人欲罢不能,怎么都吃不够。你会不停地从盛麦佐的大碗里往自己的盘子里添,吃了一盘又一盘,直到把盘子和大碗里的麦佐都吃个精光。盛麦佐的盘子就是穿越这个盛产鸡油、鸡蛋和薄饼的国家的长征路上的一个驿站。
去年我在一家餐馆点了炒麦佐,味道一般,与真正的麦佐简直没法比。母亲在我定期去芝加哥看望她时,总会给我做麦佐。每份的量小了一些,玉米油取代了人造黄油。麦佐很好吃,但因受鸡油牵连,已不被现代社会所接受了。
在上学的日子里,我们常吃的早餐是牛奶煮麦乳(Cream of wheat),煮好后加点儿黄油;或者吃拉斯顿谷粉(ralston farina),在牛奶中煮它,再加点儿黄油。我不记得吃过燕麦片。我们常吃的冷麦片有:米脆、玉米片或爆米花,这些是父亲的最爱,因为他欣赏制作这些东西的技术。
周末的时候,妈妈会煎培根和鸡蛋,或者烤馅饼或做华夫饼,我们总是抹着杰迈玛阿姨糖浆一起吃。在我们不太符合犹太教规,但仍属传统的家庭中,我们是不能吃培根的。煎培根在20世纪50年代一个星期日的早上引起了一场不小的混乱。格蕾塔尔奶奶和她的丈夫米勒先生吃完早餐后会来我家看望我们,我们住在斯科基。母亲那天早上照例给我们做了培根和鸡蛋,想着在他们到来之前,我们可以有足够的时间用新买的抽油烟机把培根的味道吸干净。
那是个星期日,是夏令时结束统一调整时间的日子,我们把时钟拨慢了一小时,而奶奶一定是把她的时间拨快了一小时。结果就是,我们正在吃培根的时候,他们的车停在了我家门口。我们所有人都快速响应,麻利地收起正在吃着的培根,并掩盖好一切罪证,以不让正统的犹太米勒发现,但是我们无法加速抽油烟机的风速以排尽弥漫着的煎培根的味道。
米勒爷爷进屋后,提鼻子闻了闻,然后转身离开了,留下我们独自面对天庭的蔑视。我确信他后来再也没在我家吃过一口东西,奶奶一直是夫唱妇随的。
还是说点轻松的吧,母亲会在周末做我们爱吃的华夫饼。我记得做这个饼得一直盯着还特别难收拾,是一件很复杂又很忙乱的事。当时的华夫饼铛是没有计时功能的。除非守着饼铛留神观察火候,否则饼很快就会被烤焦冒烟。饼铛上还要适当地涂上油,否则面饼会粘在沟槽和凹陷处,要把那些粘在饼铛上已经烤焦的碎屑抠出来是相当麻烦的一件事,很难清理干净。由于有电线和电源开关,因而还不能把饼铛浸泡在水中清洗。要清理干净饼铛,我们得花一个小时。
P2-4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20:5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