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熊猫中国(中国大熊猫纪实)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赵良治
出版社 江苏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熊猫中国:中国大熊猫纪实》讲述了一个珍稀物种的进化史,世界“大熊猫热”的文化发展史,以及中国大熊猫从发现到保护、从研究探索到野化放归的全过程。书中记录了中外大熊猫研究学者、饲养员以及普通老百姓,与大熊猫之间的种种交集,不同的经历和故事,诉说着大熊猫与人类的深厚因缘。
作者赵良冶,作家、熊猫文化研究人,长居四川大熊猫栖息地边缘地区,一生追随大熊猫足迹,经三十多年追访考察,跟踪中国大熊猫研究保护工作,数十次深入一线,采访数以百计的专家学者和民众,积累大量一手资料,娓娓道来熊猫与人的那些故事。
作者简介
赵良治,笔名羌笛,四川雅安人。
中国作协会员、原雅安市文联主席,长期在宣传文化部门工作。
发表纪实文学、散文逾百万字,作品获四川文学奖、冰心散文奖等奖项。
研究大熊猫文化三十多年,创作“熊猫三部曲”——《国宝传奇:大熊猫百年风云揭秘》《震不垮的熊猫家园》,以及全新长篇纪实《熊猫中国:中国大熊猫纪实》。
目录
第一章 远古遗产
一、动物界“活化石”
二、古今命名之争
三、历史缺位之谜
第二章 震惊世界的发现
一、夹金山的远方来客
二、“川西有神物”
三、上帝的后花园
四、轰动世界的首次亮相
五、遗憾的种子
第三章 狂热的背后
一、幕启:第一声枪响
二、沸腾:第一次出境
三、西方世界的狂热
四、战火中的滥捕与反制
第四章 斩断罪恶之手
一、由乱而治
二、以法之名
第五章 先行者的足迹
一、大熊猫养成之路
二、科研摇篮拓荒人
第六章 从“竹林隐士”到“世界公民”
一、国礼大熊猫,引四方躁动
二、“熊猫外交”,话和合之道
三、大熊猫“留洋”新招:中外合作研究
第七章 科研“航母”铸就
一、史无前例的“熊猫计划”
二、研究中心之崛起与突围
三、应运而生碧峰峡
四、成都的大手笔
第八章 “南胡北潘”
一、领军人物胡锦矗
二、独辟蹊径潘文石
三、励志成才雍严格
第九章 逐梦者乔治·夏勒
一、夏勒其人
二、在卧龙的日子
三、圆梦“宝山圣地”
第十章 传奇“巴斯”
一、获救巴斯沟
二、扬名天下
三、晚年的幸福生活
四、最后的日子
第十一章 大熊猫栖息地“申遗”
一、四川在行动
二、“申遗”考察之旅
三、天遂人愿
第十二章 强震袭来
一、惊魂一刻
二、抢救国宝!
三、大熊猫的“诺亚方舟”
四、“团团”“圆圆”赴台湾
第十三章 涅槃重生
一、香港援手:只为大熊猫
二、今天的卧龙
三、野生大熊猫复出
第十四章 野性的复苏
一、荒野的呼唤
二、探路者“祥祥”
三、功勋母亲“草草”
四、带头大哥“淘淘”
五、使命的召唤
后记
导语
大熊猫,可爱的远古瑰宝,跨越800万年生物进化史,存活至今。它与人类相交150年,也曾历经艰险,几临濒危,终究与我们携手渡过难关。
首部完整的中国大熊猫生存纪实,记录大熊猫与人类交往全过程。
百幅珍贵影像,记录中国大熊猫保护与研究的艰辛历程。
精美科普彩图,还原国宝大熊猫的憨态可掬和生活日常。
后记
大熊猫是中国的国宝,也是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精彩
名片。
写出熊猫题材的优秀作品,为天下熊猫粉丝讲述黑白
二色的无数精彩,平生之志锲而不舍。
终身难忘,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叶,第一次探秘夹金山
,蜂桶寨自然保护区半野生饲养场,一只大熊猫从箭竹丛
中潇洒走出,我眼前陡然一亮。世界珍奇,动物界“活化
石”,世界十大濒危物种,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旗舰物种…
…陪同者如此这般道来。
思绪回到十多年前,二十来岁的我,以成都百花潭动
物园熊猫馆为背景,拍照留念。熊猫馆里,也见两只大熊
猫,只是里面光线昏暗,加之囿于斗室,远不如这般活泼
自由和诸般萌态。
始于这一刻,家乡这神秘的物种,让我魂牵梦萦,挥
之不去。就此立下宏愿,要用手中之笔,书写大熊猫古往
今来。
几十年持之以恒,天南地北,追踪大熊猫足迹,了解
大熊猫保护和研究工作,采访了数以百计的专家学者和普
通民众,积累了大量鲜活的第一手资料。每次见到大熊猫
,或听说那些感人至深的人和事,总是心花怒放,刨根究
底。耗费时间精力不说,研究人员采访难,但凡敏感问题
,要么沉默,要么顾左右而言他。总结经验,一切交流须
在不经意中进行,目的不能透露,靠的是集腋成裘。当然
,地球进化、古生物演化等方面的知识,自己同样欠缺。
于是借来相关书籍,用几个月时间恶补一通,弄清大熊猫
进化过程中不同地质年代、时间节点发生的大事,用浅显
而简明的语言讲清深奥难懂的进化过程。
其间,为了解大熊猫生活习性,付出血的代价。一九
九二年夏秋之交,陪同《人民画报》《今日中国》等刊物
记者探秘熊猫家园,我被大熊猫咬伤,住院治疗多日,左
脚留下伤痕,成为迄今为止唯一被大熊猫咬伤的采访者。
历尽艰辛,二〇〇六年,长篇传记文学《国宝传奇—
—大熊猫百年风云揭秘》问世,紧接着《震不垮的熊猫家
园》付梓。尤其《国宝传奇——大熊猫百年风云揭秘》,
著名作家阿来为之撰写前言,亲自出席作品研讨会,接下
来两次再版,结局很是圆满。
然而,随着时代价值观念的变迁,对野生动物保护的
审视和思考日趋深化,回头再看这两部作品时,发现诸多
局限:缺乏史诗般的大气壮阔,缺少深刻而坦诚的反思,
局限于某一地域……
为此,朝思暮想,常常对朋友念叨:要写一部垫着当
枕头睡觉的书来!
不可否认,志向高远还有另一层意思,即弥补《最后
的熊猫》诸多遗憾。
国际顶尖的野生动物保护学者乔治·夏勒,在中国改
革开放初期,用五年时期同中方专家胡锦矗等携手合作,
完成了影响深远的“熊猫计划”。不止于此,夏勒在“熊
猫计划”结束之后,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写出《最后的熊猫
》,实录所见所闻,文笔优美犀利。这本书一经问世,国
内外反响强烈,时至今日,依然为大熊猫文学的翘楚,影
响力无出其右。遗憾在于,《最后的熊猫》作为纪实作品
,主要实录作者五年问的所见所闻,缺失大熊猫一八六九
年以前的历史。至于作者离开卧龙以后的二十多年里,人
与大熊猫之间发生的不可思议的变化,更是不可能涉及。
书中的夏勒,带着些许希望,更多是沮丧与愤怒扼腕
而去,给人留下惆怅和失落。这本书影响越大,越让人茫
然不知所措,认为熊猫未来不过尔尔。
超越自我,超越同类题材,说起容易做起难,况且已
过耳顺之年。
二〇一六年动笔,为的是赶在大熊猫科学发现一百五
十周年之际,完成一部让世人耳目一新的长篇纪实:记录
人与自然,记录熊猫,记录艰辛与磨难,记录沧桑世事缓
慢而决绝的变迁……
创作过程中,尤为注重作品的文学性、趣味性和科普
性、史料性,为大熊猫和保护研究大熊猫的人立传,希望
写出历史进程中的宿命感,写出时代的精气神。
写作过程既艰辛又欢畅。所谓“一尺之外即黑暗”,
数十年的文学写作经验,与熊猫打交道半生的阅历,给了
我诸多的勇气。电脑文稿上每一尺的行进,都牵涉更宏大
的整体。路上太多漂亮的风景,可惜不能都去涉足。
我告诉自己,紧扣主题,采取全方位展示,囊括大熊
猫主要栖息地邛崃山脉、岷山山脉、大小凉山和秦岭等;
跨时空探访,大熊猫历经坎坷,从八百万年前到今天,娓
娓道出一个物种的进化史,包括大熊猫文化的起源及发展
全过程;故事求真立诚,从大熊猫研究学者到普通饲养员
、平凡老百姓,从汉族到藏族、彝族同胞,以及外国专家
,通过不同的人和事,捕捉空气中转瞬即逝的情绪;结构
上巧妙布局,合起来是一本书,前后衔接天衣无缝,分开
每个章节又是单独的故事,阅读连贯一气呵成;重点突出
,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四十年来
,大熊猫保护与研究取得的显著成效,试图勾勒大熊猫保
护理念的嬗变,感受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就。
二〇一八年三月,全书初稿完成,共计二十余万字,
上百幅插图。其后反复斟酌修改,直到二〇一九年八月最
终定稿,书名《熊猫中国:中国大熊猫纪实》。
书评(媒体评论)
这些故事,道出了人类在保护大熊猫过程中许多
鲜为人知的奉献与牺牲。
大熊猫的故事娓娓道出,把我们带进了夹金山下
那片神秘的人间天堂,带入了一个人所未知的大熊猫
世界。
——阿来 全球大熊猫文化推广大使、知名作家
保护熊猫,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胡锦矗 著名大熊猫研究专家、大熊猫生态
生物学研究奠基人
今天保护大熊猫,我们必须固守的最后一块阵地
,就是保全那些充满野性的自由生活的种群。
——潘文石 著名生物学家、北京大学大熊猫及
野生动物保护中心主任
中国显然在加大投入力度,为熊猫创造无忧的未
来。熊猫必须作为生态保护的恒久象征,自然进化的
闪耀奇迹,继续繁衍生息。
——乔治·夏勒(George Schaller) 世界著
名野生动物研究学家
中国的保育努力证实了我们可以扭转濒危物种的
命运。
——简·斯玛特(Jane Smart) 世界自然保护
联盟(IUCN)生物多样性保护专家组负责人
精彩页
第一章 远古遗产
一、动物界“活化石”
祖籍西蜀雅安,周边重重大山,青藏高原近在咫尺。自己这辈子的人生轨迹,始终没跳出这片狭窄天地,属于典型的山里人。
山外世界精彩纷呈,山里日子平淡无奇。毫无遗憾,因为有大熊猫为伴。方圆百来公里范围,几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外加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国宝数量惊人。
有此渊源,痴迷大熊猫,几十个寒来暑往,耗费半生精力,行走于国宝的世界,领略黑白二色魅力,其乐无穷。
几年前,我从成都出发,再次沿南方丝绸之路南下。本意拾遗补缺,踏访过往未曾深入探究的古道遗迹,毕竟几千年历史文化,够得反复品味。
习惯使然,无论走到哪座城市,第一站非博物馆莫属。殊不知,步入保山市博物馆二楼展厅,惊喜突如其来——一具硕大的熊猫骨骼化石,迎面挡住去路。
由于各种原因,考古现场发现的熊猫化石零散,主要是牙齿、颅骨等,类似这么完整的骨架难得一见。直觉告诉我,应该是距今八千年前后、生活在全新世早期的熊猫,才具有同当今大熊猫相仿的个头。
一旁的文字资料,表明我判断无误。
这具腾冲市江东山小水井落水洞发现的化石,由于年代较近,石化程度不够,准确的称呼该是“亚化石”。化石还是亚化石暂且不论,称之为“现生熊猫”,已然板上钉钉。
回想起有一次行走古道,意外之喜,巧了,也是同熊猫化石不期而遇。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南丝路研究逐渐升温,文物部门组织考察,我有幸又一次参加。
公路糟糕车况差,沿途颠簸满面尘土,黄昏时分,抵达禄丰县城。
众多巴蜀同行远道而来,其中不乏专家级人物。贵客临门,禄丰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忙前忙后,不亦乐乎。
第二天一大早,直奔主题,参观博物馆去也。
一如云贵高原的所有县城,街道狭窄房屋老旧,一路行来,看不到像样的楼房。唯有新落成的禄丰博物馆,三层高楼砖混结构,可谓鹤立鸡群,分外抢眼。
博物馆主要陈列禄丰出土的恐龙化石,包括恐龙厅、古生物厅、古猿厅、青铜器厅等,展品多档次高,布展考究。小小一座县城,冷不丁胃出这等规模的博物馆,很是计人刮目相看。
馆长前边引导,亲自解说,宝贝的来历一件件道来。
展柜角落,摆放着十来颗臼齿化石,不显山不露水。所长解释说足始熊猫化石,来自八百万年前的中新世,采用同位素检测,误差忽略不计。遗憾在于,几十年过去,每次发掘出土的除了臼齿还是臼齿。同行者的关注点,显然在古滇国青铜器矛、钺、剑一类,熊猫纯属题外话,晃一眼听一下就作罢。 听见中新世,我心跳加快,追踪国宝近十个年头,知晓个中奥妙。
地球的演变史漫长久远,人的生命不过流星一瞬,谁都无法目睹。聪明绝顶的地质学家和古生物学家,洞悉地层自然形成的先后顺序,以及所保存的古生物化石是高等还是低等以后,经过缜密思考和科学论证,归纳梳理出“宙、代、纪、世、期”等地质年代单位,用以表述不同的阶段。
地质年代有了对应名称,地球和生命演化脉络清晰便于表述;加上采用同位素检测,时间节点一目了然。研究者皆大欢喜,只苦了普通人,这类生涩难懂的专业术语,听起头昏脑胀不知所云。
地球源起纷繁复杂,大熊猫要紧,直截了当切入主题,从千万年前的新生代说开去。
作为地质历史上最新的一个代,新生代得名有讲究,取“生物界接近现代”的意思。原来,当新生代来临时,地球上的生物界面目一新,中生代的爬行动物大多消失,裸子植物衰退,被哺乳动物和被子植物取而代之,故逐渐呈现出现代生物的初始面貌。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9 8:0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