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论集中的第一个创造性的理论阐释是“用毛笔思维”。 “用毛笔思维不是复古论,也不是笔墨中心论。而是自古以来延绵的一种语言方法。这种语言方法中包括三个语汇:用者、毛笔和思维。最不可缺的,或只因有这个介质——毛笔,才具有了特殊的三项合一的相互作用而生的形迹。特殊性还在于,三项语素各为独立,各有功能。当它们尽其自由地施展它们各自的功能而又作用在一起时,行迹世界便诞生了。这个称之为行迹的世界,本质上是表达的,是种创造之物,是可独立的,与自然世界以交互相在而在。”这个界定是完全新的,独创性的,并且使它完全脱离了对汉字书写的依赖而成为独立的“行迹”。这也正是张浩自己所发现的依据“毛笔思维”而形成的一种“元语言”。他的《论语言》一文中也是基于此而界定语言的,即他把用“毛笔思维”所实施出的“行迹”看作是一种语言,甚至是一种绘画的“母语”。 目录 对纯粹形式形成的描述 第一阶段结构 第二阶段形状,色度,使用毛笔的运动 关于用毛笔思维 关于使用毛笔 再论感觉 论感觉 关于感觉 感觉的产生 感觉的实现 感觉的共鸣 感觉的感觉 论视觉 论形式 本能地“言说” 模仿的“工具” 自然的另“一种” 再造“自然” 绝对的原则 精神穿越的“通道” 论语言 用毛笔思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