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人民币战略(中国如何构建国际货币)(精)/金融精英卓越计划系列 |
分类 | 经济金融-金融会计-金融 |
作者 | (英)帕乌拉·斯帕奇 |
出版社 | 中信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作者简介 帕乌拉·斯帕奇,英国查塔姆研究所(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国际经济部主任。她也是《报业辛迪加》(Project Syndicate)和《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的常任媒体评论人和撰稿人。 书评(媒体评论) 《人民币战略》介绍了中国为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做出的努力,这本书可能是目前为止对这一问题描述 得较详细和全面的英文书。中国领导人为提升人民币 的国际吸引力做出了很多努力,帕乌拉·斯帕奇通过 毫无偏见且深入的叙述,对这个过程进行了详细的描 述。 ——余永定,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 人民币国际化不仅是市场主体顺应时代的自然选 择,也是中国对外开放政策的必然结果。中国为人民 币国际化所付出的努力,体现了中国金融改革的坚定 信念和美好前景。在这部著作中,帕乌拉·斯帕奇女 士以人民币国际化为切入口,深入浅出地探讨了关于 中国经济、金融和政治等重大问题,对专业和非专业 的读者都具有较大的吸引力。 ——陈江生,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 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 作为全球第三大贸易融资货币,人民币在跨境使 用中将承担更多的责任,发挥更大的作用。人民币的 未来走向,对中国乃至世界经济的发展都将产生举足 轻重的影响。研究人民币国际化的历程,有利于人民 币在未来更多样、更均衡的国际货币体系中发挥重要 作用。 ——姜建清,中国工商银行原董事长 帕乌拉·斯帕奇女士对中国的银行体系、国企改 革和人民币国际化等相关的历史背景进行了梳理,考 察了中国如何发展人民币战略,如何在经济增长放缓 之时以合理的姿态登上世界金融舞台。《人民币战略 》一书对中国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具有一定的借鉴 意义,值得多多关注。 ——陈志武,香港大学亚洲环球研究所所长 随着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深化 市场化改革和扩大高水平开放是大势所趋。在此过程 中,人民币在跨境贸易与结算中的规模将逐步扩大, 人民币也将越来越受到国际市场的重视。在全球经济 格局重整之际,《人民币战略》这本书帮助我们梳理 中国货币体系演进脉络,深入思考人民币的国际化发 展战略,对人民币建立国际性角色、发挥更加积极的 作用,具有现实而深远的意义。 ——管涛,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高级研究员,《 汇率的本质》与《汇率的博弈:人民币与大国崛起》 作者 《国内生产总值:一段简短而深情的历史》 (GDP: A Brief but Affectionate History)作者 帕乌拉·斯帕奇将与中国经济和政治相关的渊博 知识,应用到对中国货币引人入胜且信息丰富的探索 中,考察了这个经济巨人如何发展人民币战略,以及 如何在经济不稳定、经济增长放缓和国内社会紧张之 时以合理的姿态登上世界金融舞台。 ——黛安·科伊尔(Diane Coyle),启蒙经济 学家 在撰写这本书的过程中,帕乌拉·斯帕奇与众多 学者进行了深入而广泛的交流,她从这些交流中获取 的见解以及自身对这一主题的研究经验,让这本书值 得每一位有兴趣了解人民币历史及其未来可能性的人 士阅读。 ——吉姆·奥尼尔(Jim O’neill),英国财政 部前商务大臣 中国为创造人民币的国际地位所进行的尝试,体 现了中国地缘政治的雄心、金融改革的努力以及经济 增长的前景。在这部重要的著作中,帕乌拉·斯帕奇 将人民币国际化作为一个窗口,来探讨这些有关中国 经济、金融和政治未来更大的问题。她的分析令人鼓 舞且通俗易懂,这本书对专业和非专业的读者都具有 吸引力。 ——巴里·艾肯格林(Barry Eichenreen),《 镜厅:大萧条,大衰退,我们做对了什么,又做错了 什么》(Hall of Mirrors: The Great Depression ,The Great Recession and the Uses the Misuses of History)作者 目录 推荐序 推荐语 前言 引言 1 货币是游戏规则制定者 哪一种货币用于国际贸易与金融 储备货币 当货币变得廉价 美元处于中国转型的中心 2 中国非同寻常但尚未完成的改革 贸易:中国成功的驱动力之一 外商直接投资:中国经济转型背后的另一个驱动力 中国的“走出去”战略 提供开发性贷款 3 金融抑制的经济 低利率与贷款限额 国有企业与政府的经济角色 中国银行业 国有银行与国有企业之间的密切联系 银行与资本市场 影子银行与储蓄国之谜 4 中国:没有国际货币的贸易大国 贸易与汇率:废除闸门制度 人民币钉住制度和有管理的汇率制度 有限兑换的货币 5 人民币没有真正成为国际货币的代价 用美元进行贸易的成本 人民币是不成熟的货币 吸收贸易盈余的成本 中国的美元陷阱 机遇的挑战 6 创造国际国币 日元的国际化 经验教训与人民币战略 “摸着石头过河 跨境贸易结算试点计划 离岸市场方案 7 建立人民币市场 向离岸市场提供人民币 管理人民币的供给 建立支付系统 点心债券市场 管理人民币资金的渠道 香港:“一国两制 8 人民币的流动 拓展离岸市场业务 流向伦敦 美国比分落后 对战略的评价 战略存在的问题 超越离岸市场:自由贸易区 9 管理才是关键 银行和金融体系的长征 改革利率 改革汇率与中国对浮动汇率的担忧 有管理的可兑换 10 “中国元”的时代 人民币是哪一种货币 中国的雄心壮志 人民币与美元 人民币与国际货币体系 故事的结尾 精彩页 货币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游戏规则制定者,它在全球范围内流通,促进经济体之间的一体化一国家之间的一体化,甚至整个世界的一体化。每天都有价值约为2万亿美元的国际货币在进行着跨境流动。这些交易中近90%属于金融资本流动,也就是说,它们是资本导向的投资,而非用于商品和服务的购买。。这些国际货币因商业或金融目的而被买卖,即使微小的汇率变动也会带来利润(损失)。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很多国家都放松或解除了仍然存在的资本流动限制。这种所谓的金融自由化是全球化的当前阶段——具有贸易往来与相互投资关系国家之间的经济一体化一与世界曾经经历的类似阶段相区别的重要特征。例如,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数年,美国与西欧的许多国家都逐渐废除了很多贸易限制——1957年,德国、法国、意大利、比利时、卢森堡和荷兰建立了关税同盟,并成立了欧洲经济共同体(the European Economic Community),但是它们仍然保留了对资本流动的控制。 不断加深的一体化进程推动了很多国家完全开放了经常账户,这意味着货币可以自由流动并用于支付商品和服务;同时,很多国家也在逐渐开放资本账户,这意味着货币可以自由流动到拥有更多机会的地方,从而进行投资。个人、公司以及金融机构可以从国际市场借款、持有股权、分散资产,也可以在国外投资,充分利用经济快速增长带来的发展机遇。相对而言,全球投资的增长远比全球贸易的扩张明显。1990—2007年,在金融危机爆发之前,全球贸易增长了近5倍,然而国际资本流动总量却扩张了ll倍。 随着金融自由化,信息技术的创新,以及高性能、低成本计算机的普及,货币以更快的速度流通。现在,触碰按键的瞬间就可以实现大量资金的跨境流动。计算机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增加了市场的容量,使得国际货币的高频交易成为可能,这种交易通过比人工操作迅速得多的系统自动实现。因此,近20年的全球外汇市场发展迅速,每日市场成交量就是证明。自1989年4月(首次对外汇市场数据进行统计的时间)以来,外汇交易增长了近8倍。’ 出于两点原因,金融全球化出现了转型。第一,货币流动为经济活动注入活力,同时创造了更多的货币,世界变得更加富裕。法国经济学家托马斯·皮凯蒂(Thomas Piketty)在他的畅销书《21世纪资本论》(Capital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中观察称,1987—2013年,世界范围内的成年人人均收入每年都以高于通货膨胀率1.4%的速度增长。这种增长在发展中国家表现得更加强劲,并且尤为显著。通过使用一项比成年人人均收入更容易获取的指标,我们发现,在1990—2014年的新兴市场,人均收入以115%的速度增长(按2010年美元实际价值计算)——从大约2 265美元增长到4 870美元。例如,在韩国,人均收入从1987年的3 000美元左右增加到2014年的25 000美元左右;在马来西亚,人均收入从1987年的不足2 000美元增长到2014年的近10 000美元。最贫穷的国家也经历了人均收入的快速增长,即使很多人依旧位于国际贫困线之下,即每天1.9美元的生活标准。以加纳为例,人均收入从1987年的不足400美元增长到2014年的1 600美元,但这个国家近四分之一的人口仍然位于国际贫困线之下。 很多人都见证了自己的生活水平有所改善,并且其中一部分人变得非常富裕。1987—2013年,世界上每位成年人按照实际价值计算的平均财富以每年2.1%的速度增长。然而,世界上最富有的人见证了自己的财富以3倍于此的速度增长。亿万富翁的数量也有所增加。目前,世界上有超过1 800名亿万富翁,他们拥有总计近7万亿美元的财富。s这个数字甚至超过了整个日本经济的名义价值。这些超级富翁中的很多人来自发展中国家,其中,中国、印度和俄罗斯处于领先地位(分别拥有251名、84名和77名亿万富翁),美国位居榜首,有540名亿万富翁。 P3-5 导语 本书从国际货币的概念和框架讲起,探讨了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是如何加速中国过去20年来的经济崛起与转变,介绍了改革开放以来出口和外商直接投资是如何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的高储蓄率、金融抑制体系、资本管控、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等是如何制约人民币发展成为国际货币的,揭示了人民币挑战美元体系困难的原因,并汲取日元国际化的经验和教训,探讨了中国货币当局克服人民币的局限性,构建货币市场的政策和措施,以及人民币能否扩大延伸触角,以影响中国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前景。 序言 在全球贸易摩擦中重新思考人民币战略 当前,全球主要经济体之间频繁出现贸易摩擦,全球 经济格局面临影响深远的重构。在新的市场环境下,中国 当然有必要重新深入思考人民币战略。因此,我很高兴看 到《人民币战略——中国如何构建国际货币》中文版面世 ,这有助于当前的研究。实际上,当我们回头来梳理美日 贸易摩擦的历史时,我们也可以清晰地看到,在贸易摩擦 的背后,美元和日元之间的相互影响,才是影响更为深远 的事情。 在这本书中,帕乌拉·斯帕奇女士完整地介绍了过去 一个世纪中国货币体系的演进脉络。她对中国的银行体系 、国有企业改革及对外贸易关系这些和人民币国际化相关 的历史背景进行了梳理,并在此基础上,对中国为自己的 货币(人民币)建立一个国际性角色这一重大命 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近20年来,虽然中国经济的崛起模式促进了经济的飞 速发展,但作者认为,金融抑制体系下的货币正制约着中 国的发展前景,人民币的国际化成长空间仍需要拓展。作 者认为,若要清楚中国的货币困境,关键在于理解中国的 人民币策略:尽管中国已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和大部 分发展中国家一样,中国仍然是“不成熟的债权人”,主 要用美元贷款;如果需要从国际市场上借钱,大部分债务 也必须用美元而不是人民币计价。中国在国际金融中的地 位与其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并不匹配。如果能实现人民币 计价交易,中国既可以降低成本,也可以降低企业进行海 外贸易和金融交易的汇率风险,还可以减少在金融上对美 元的依赖。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产生的动荡,再加上中国 作为全球第一大债权国和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促使中国 认定有限度的国际流通的人民币更符合国家发展的需要。 人民币能否扩大、延伸触角,将影响中国在世界经济体系 中的前景。 毫无疑问,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人民币国际化已经 取得了显著的进步。自2009年以来,中国对外贸易中以人 民币结算的比重从不到1%增加到20%以上。如今,人民币已 成为全球第五大国际支付货币。不过,人民币在全球支付 总量中的占比只有3%,远低于美元(45%)和欧元(27%) 。此外,人民币贸易结算基本上集中在亚太地区,特别是 与中国香港以及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双边贸易中。 2015年11月,人民币被纳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 )的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这是中国经济融入全球 金融体系的一个重要标志,意味着人民币正式获得国际官 方机构认可,成为全球金融体系的一部分。但“入篮”只 是人民币国际化目标的重要起步,全球人民币计价资产的 实际需求仍然相对较低。与其他SDR货币相比,海外人民币 存款总量大约为1万亿元,人民币计价贷款总值在1 500亿 ~2 900亿元,与美元(50%的全球银行总负债为美元计价 )、欧元(约30%)、英镑(5%)和日元(3%)相比依然很 低。当前,人民币只占全球央行持有外汇储备总量的1.5% ,而美元和欧元分别占了62.5%和20.4%。 显然,人民币还走在成为国际货币的路上。与其他发 展中国家(如巴西、印度和俄罗斯等)不同,中国经济规 模足够大,可以为其货币发展提供体量和规模。但是,一 种货币若要追求一定的国际地位,必须要达到一定的市场 条件,才能履行其价值储藏的功能。作者认为,在 成为国际货币的道路上,中国的目标并不是争取让人 民币取代美元成为主宰性国际货币:从美元本位的优势来 看,这也是现实的目标。当前,作者认为中国官方似乎也 并不愿意完全放下对汇率的控制;保持出口竞争力仍优先 于促进汇率灵活性,考虑的仍是人民币过强的相关风险; 推动人民币的海外使用,将给予进出口商、投资者、储户 更多选择。因此,中国期待的是一个从基于美元的国际货 币体系向一个多货币的多极体系的转变,中国(及其货币 )的立足点确定在要与其他大国一样占据一个重要位置。 正如世界银行预计的,2025年全球货币最可能出现的情景 将是一种围绕美元、欧元和人民币为中心的多种货币并存 的格局。 至少就中期而言,这样的人民币国际化策略是务实的 ,即建立更多样化、更均衡的国际货币体系,避免国际货 币体系中的美元短缺。同时,中国当前的经济金融结构转 型和开放,有利于国际市场将人民币作为国际贸易结算、 金融产品计价以及储备货币的比重逐步提升。而中国的资 本市场不断对外开放,扩大了人民币跨境资本流动;沪港 通、深港通和债券通的陆续推出,也探索出一条中国的资 本进行全球配置的新渠道,“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和“ 走出去”需求的增长,会逐步推动人民币结算比例进一步 提高,并带动更多的跨境投资、融资和全球范围的资产配 置。 人民币的未来走向,将对中国乃至世界经济前景产生 重大影响,这也是作者及其所属机构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 究所对此主题进行持续研究的重要原因。在全球经济格局 重整之际,此书以不同的角度看待中国推动自身货币的国 际化历程,这也有助于为我们的思考和研究带来启示。 是为序。 巴曙松 教授 北京大学汇丰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 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 香港交易所首席中国经济学家 内容推荐 世界上许多主要经济体都拥有其占国际主导地位的货币,但对于中国来说,情况却并非如此。人民币在全球货币流通中已远远落后于英镑、欧元和美元,而这是有原因的。中国长期以来以人民币的发展为代价,赋予推动经济发展的政策特权,并且越来越明确的是,力量不足的货币正在威胁中国的未来。现在,中国领导人正面临着艰巨的任务,那就是要在保持对国民经济的控制和避免风险全面崩溃的条件下发展人民币。他们要如何应对这一挑战呢? 在《人民币战略》一书中,作者介绍了中国的货币体系,绘制了其过去一个世纪的演变图谱,特别是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的转型期。作者回顾了一系列政策,这些政策推动经济增长,但同时使人民币成为一种在境外几乎不能使用的货币。她展示了理解中国经济困境的关键在于其过去和未来的人民币战略。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的金融动荡,再加上中国作为全球债权国和主要经济大国的雄心,迫使中国不得不正视人民币有限的国际流通。增强人民币的国际影响力将在中国未来的发展道路上发挥重要作用。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