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建筑师生存手记 |
分类 | 科学技术-建筑-建筑理论与文化 |
作者 | 罗松 |
出版社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下载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本书是继《将建筑进行到底——建筑师的成长手记》之后,建筑师罗小姐的又一力作。她以建筑师的工作性质和生活体验为蓝本,剥茧抽丝地描绘与记录了青年建筑师的非典型生存状态。关于成长的迷茫与焦虑,人生际遇的出其不意,旅途中的百感交集……可以在罗小姐幽默诙谐的文字中找到你要的答案。 作者简介 罗松,建筑师,青年作家。著有:《将建筑进行到底》《世间唯建筑与旅行不可辜负》。 建筑师里的文艺女青年,面食的狂热爱好者,传说中的@建筑师罗小姐,为你解密建筑师的私人图鉴,以手写心,邀你踏上一段奇幻的建筑之旅。 目录 序 第一幕 理想与坚守 学建筑,是我一生中最正确的选择 毕业十年后的我们 成长就是把逃过的课,一点点补回来 实习生万象 最后大家都去了房地产 老九门 罗小姐小事记?一 第二幕 最好的修行 投标,一个建筑师的成人礼 教授级高工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 王澍叔叔的花式秀恩爱 项目汇报记 龙头专业的烦恼 一切首层没有卫生间的商业都是耍流氓 罗小姐小事记?二 第三幕 历历而万乡 罗小姐在香港(上):似是故人来 罗小姐在香港(下):难得有情人 东京女子建筑图鉴(1):大教堂时代 东京女子建筑图鉴(2):超高层的诱惑 我在济南逛园子,听赵孟頫说此处有白玉壶 南京,我和春天有个约会 罗小姐小事记?三 第四幕 红尘中作伴 上海,PSA,苏州,裕兴记,钟书阁,以及其它 仙履奇缘之,爱的代价 人间有味是清欢 当我写作时我在想什么 苏州园林之不完全指南 我看青山多妩媚 罗小姐小事记?四 第五幕 鸿雁有来书 我们曾经都是迷茫的宠儿 不知名的演员到底有没有观众 面试那些事儿 角色扮演与有效分配时间 那些男孩教我们的事 一个关于建筑的梦想 罗小姐小事记?五 后记 明月松间照 序言 罗松,作为当今建筑界一位跨界文学写作的女建筑师 ,业界已不陌生。就如她在网络上的自述:“80后女建筑 师,建筑界自媒体先锋,自由撰稿人,不敬业的专栏作家 。建筑学科班出身,擅写小故事,阑珊小字信手拈来,写 建筑,写旅行,写脚下的路。”整个人充满了对建筑之外 的好奇和永不停歇的力量。这不,她的又一部作品《建筑 师生存手记》要出版了! 她电邮小样给我,并嘱我写序。 这是一部以建筑师成长时序为架构撰写的半自传体杂 文集。其历史与故事并置,白描与演绎杂糅,感想与说教 并举,纵横捭阖任思路驰骋到哪儿算哪儿的特色倒是罗小 姐的文风所在。圈内的读来有联想,有共鸣;圈外的读来 有趣味,不艰涩。 《建筑师生存手记》这本书据说花费了她一年有余的 时间,从构思、打腹稿、开始动笔到成稿,可谓一气呵成 ,比照一个建筑方案的创作似乎长了些,但比照一个建筑 作品真正的诞生过程——从草图的构想、方案的深化、初 步设计的展开、施工图的绘制、工地的交底、施工的督造 ,到竣工验收、交付使用——来讲,这一写作的过程却又 是另一番的艰辛。这种立足本职工作,从职业中寻找灵感 ,又将灵感演化为职业创作的执业状态和人生态度,是我 相当赞赏的。 长期浸染于中国建筑界的执业环境,并没有磨灭她对 世界的敏感和好奇。随着阅历的日渐丰富,她更娴熟地将 事业和生活交织在一起,互为调侃,互为快乐,达到了一 种悠然自我的状态,这也是坊间很多人喜爱她文字的原因 。 她在一开篇就以“学建筑是我一生最正确的选择”开 场,旗帜鲜明,像是自我的人生宣言。当你读过第一幕, 对照着自己也曾经经历的建筑学大学本科的岁月后,你一 定会有共鸣。那经历过迷茫,翘课,实习,暗恋,入职, 考一注……能坚持到今天,依旧执着地说“学建筑是我一 生最正确的选择”的人或许应该有些特殊的品质。 建筑师作为一种职业,显然不如一门爱好令人愉悦, 因为作为建筑师有着太多的责任和操守,这种职业的成人 礼有时甚至是痛苦的,它令每一位建筑师记忆犹新,成为 自己职业生涯中的一个里程碑。罗松在她书的第二幕里就 描述了一位建筑师的蜕变与成长。 本书的一个特点是字里行间充满了作者从心底里对建 筑师的尊崇和作为建筑师的自豪。她以一贯自我调侃的文 风,通过自己与教授级高工们的屡次“过招”,郑重其事 地用文字对当下中国的教授级高工进行了描述:第一,教 授级高工是一群特别敬业的人;第二,教授级高工是一群 乐观向上的人;第三,教授级高工是一群自己亲自画图的 人;第四,教授级高工是一群特别有爱心的人。加上作者 以亲身经历写就的建、结、水、暖、电专业配合的种种, 这也是当今中国主流设计院执业群体的客观写照,这一描 述给本书增添了不少正能量。 本书的另一个特点是按照作者的职业动线,走哪儿算 哪儿,放松愉快而有感地徜徉在建筑的世界里。这一点可 以从第三幕作者所描述的,游走于日本东京、中国香港等 地的现场感受的演绎中体会到。古今中外但凡优秀的建筑 师都曾从旅行中获得过灵感。日本建筑家安藤忠雄的传奇 就始于“一个人的旅行”。他曾经感慨:“旅行可以塑造 人,学习建筑也是一样。建筑必须实际造访当地,以自己 的五官去体验空间,才有可能真正领会。所以建筑师必须 迈开脚步。”我想,作者职业的灵感也应该得益于此。 这本书以一位建筑师的经历为主线,所思、所想、所 作、所为,既聚焦建筑师的日常轨迹,引发建筑师读者的 共鸣;又有发散的遐想、演绎和感慨,让一般读者得以窥 探建筑师神秘的内心世界,的确是很有意思的一本书。 好的建筑师不仅要经过专业技能的训练,更要见多识 广,幽默而豁达。我很高兴这个时代有罗松这样有情怀、 有梦想,既将建筑作为本职、同时又将建筑作为爱好的建 筑师。 希望这本书成为她在建筑人生道路上的一个新起点。 谨以上述文字贺本书出版,是为序。 庄惟敏 2018年10月05日于清华园 导语 2019年建筑师罗小姐全新力作! 在这里,有建筑、结构、水电、暖通、电气等当今中国主流设计院执业群体的客观写照,有那经历过迷茫,翘课,实习,暗恋,入职,考一注……能坚持到今天,依旧执着地说“学建筑是我一生最正确的选择”的普通建筑师。 这里的教授级高工“不太冷”,这里的甲方将心比心,以真心换真心,这里有芸芸众生你方唱罢我登场,这里有纵横捭阖任思路驰骋到哪儿算哪儿的放任自流,读完,会心一笑,原来建筑师是这样! 后记 后记 明月松间照 《将建筑进行到底——建筑师的成长手记》《世间唯 建筑与旅行不可辜负》《建筑师生存手记》三部手稿的完 成,三十余万文字,近十年的建筑与写作人生。 写作,于方寸天地写尽心意,却无法写尽所有,我依 旧是这样愚钝与木讷,能表达出的情感,始终是万分之一 。所经历的世事,能用文字书写出来的,只是沧海中的几 瓢。删删减减,又修修改改,所述之人物,交叠穿插于不 同的故事与时空之中,而那些刻骨铭心的记忆,却深藏于 心,仅待午夜梦回之时,细细回味。 工作,是最好的修行。 前几日遇到一位与我同龄的“曾经”建筑师,他麻省 理工学院(MIT)毕业之后转行,做一份自己真正喜欢的事 业。他告诉我,他但凡有一口饭吃,就不会再回头去画图 。他劝我,为什么不懂得放下?干脆去从事文字工作?还 舍不得那点儿图纸吗?我一时语塞,其实我心里偷偷想的 是,但凡我有一口饭吃,我就还想画图。画图是病,有瘾 …… 白天的我,大部分时间都在通过电话、邮件、通信平 台、跑工地现场来协调项目上遭遇的各种问题,解决业主 方、二次配合方还有结构水暖电抛来的花式烦恼。夜幕降 临之际,则可以戴上耳机,在完全没有人打扰的情况下安 静地画图。我很享受孤独的画图时光,多过白天的“刀枪 棍棒”,白天用来发现问题,晚间用来解决问题,只有此 时才能达到进入融入自我世界里的“人机合一”。 而写作,更是夜晚的延续,很多时候,在家里摊开电 脑时,已然过了十一点。我习惯性地把笔记本电脑用书本 垫高,为了缓解由于久坐而导致的腰椎与颈椎的疲劳负荷 。但肉身上的疼痛完全阻挡不了指尖的直抒胸臆。我仿佛 有太多的话要说,每个人都需要一个出口,一个让自己在 迷宫里挣扎盘旋但终究存在的出口。而写作,即是这个出 口。那一刻,是幸福的。 写作与画图有很多共同之处,最高效的时段,都是在 夜幕降临之后。万籁俱寂,不被打扰,直面自己的内心, 任何事情,如果你真的热爱它,就不会觉得孤独而辛苦。 前几年出版的那两本小书,《将建筑进行到底——建 筑师的成长手记》(将建)与《世间唯建筑与旅行不可辜 负》(唯建),风格有些许差别。有读者问,为什么我的 写作方向总是变化?因为年纪、阅历、对生命的体悟…… 一直无法停留在原地,不是我主观地调整写作方向,而是 ,每多走一步,抑或少走一步,我们都遇到了不一样的人 ,也看到了不一样的风景。 也有年轻的读者反馈,更喜欢我的《将建》一书,因 为那里有大家此时正在经历的成长、阵痛、追逐和求而不 得。《将建》一书是在我人生中的一段特殊状态下完成的 十六万字,那是青春的一个缩影,很多观点在此刻看来, 尚不成熟,或者说,你看到了它,便看到了我的前半生。 而《唯建》是我的第一本图文书,它是平行于《将建》的 另一个自我,是寄生于锅碗瓢盆电饭锅的,整日天雷勾动 地火运转的,瞬时的,短暂的世外桃源。 只要是记录,终究是好的。 我也经历过彷徨,被质疑,我也曾求而不得,爱而不 得,我花了好长的时间成长,也花了好长的时间来重新认 识自己。 感谢庄惟敏先生在他术后尚未痊愈之时,坚持伏案为 我的新书作序。 感谢匠人无寓再次出山为我的小书画画。 明月松间照,那个小女孩,上山下海,乘风破浪。 罗松写于2018年深秋 精彩页 学建筑,是我一生最正确的选择 我从未想过,我会走上建筑这条路。 也从未想过,竟然一不小心走到了今天。 命运真的是个神奇的东西,事先给你设定好一处起点,再用一双有力的手,朝着早已限定好的方向,推动着你,一步一步向前。 不知从何时起,在建筑业内部开始流传这样两组源头不明的对话。 第一组: A(行外)问:“我娃今年要高考了,他想学建筑,您在这个行业从业这么久,您觉得搞建筑这玩意儿靠谱吗?” B(行内)答:“嗯,如果是亲生的,就不要学建筑啦!” 第二组: A(行外)问:“听说你娃今年要高考了,是不是想让他子承父业喔?” B(行内)答:“打住!说什么呢?我这娃可是亲生的!” 此处留下,目瞪口呆的娃…… 高考填报志愿的前夕,看到太多的舆论误导,直指建筑学甚至建筑师这个职业为夕阳行业。甚至还有姑娘说,既然大家现在如此唱衰建筑学,那……咱们现在报考建筑,就相当于“抄底”了吧?嗯,好吧,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所谓“抄底”的专业。 坊间的传说是这样的:他每天工作到深夜,没有自己的时间和空间;她每个周末都要加班,没有时间陪伴家人;他辛辛苦苦干了一整年,一个标都没投中,年底的收入交不起来年的房租;隔壁所那么可爱的结构男,前天脑溢血住进了医院;楼上规划院的张三,女朋友竟然跟一个“码农”好上了…… 这些故事,或多或少都曾经在我们身边真实地上演过。我们摇头,抱怨,甚至开始怀疑,是否选错了道路?曾经的笃定变成了摇摆不定,我们的未来在哪里?我们将要走向何方? 必须要承认的是:学建筑,是人生中一次重要的选择,选择一种职业,选择一种人生。要有心理准备的是,建筑师这个职业,从20岁到80岁都将肩负着较高强度的工作,钻研的过程绵长而周折,但辛苦中往往透着快乐。 诺曼·福斯特事务所在官方平台上每日发布福斯特爷爷的日常,这位泰晤士河岸的男爵,虽现已八十高龄,但几乎每天都在工作。最常见的场景就是,福斯特先生身穿各色花式衬衫,左手执笔,在游艇上、在书房里、在吊床上、在彩虹充气小鸭中……专注地画着草图。 从福斯特先生案头上的摆件来看,他有可能是个严重的“笔控”。只要他在画图,手边,永远摆着花里胡哨的各色绘图笔,雨露均沾,很少重样儿。我们还可以发现很多小细节:他坚持晨起工作;他拥有骚情洋溢的红色笔袋;他喜欢边画图边吃零食他爱用大号的白纸本;他酷爱户外运动,擅长骑行、皮划艇、滑雪……呜呼!他身材真好。(此处掩面……) 这位年事已高的花样男子是个如此热爱生活的人,而建筑,并不是单一而孤立地存在,而是完全融入他的生活之中,看样子,这位“80后”(80岁以后统称“80后”),也许会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天。 十月的上海,看了一场之前并没有进行大肆宣传的建筑展:栖居的庆典,真实·虚拟·想象——巴克里希纳·多西建筑回顾展。多西也是这样一个电力十足的老年美男子,这位90岁的老先生,有着与日本现代建筑设计鼻祖前川国男先生一样的身世。二十几岁时,师从柯布西耶,之后回到印度当柯布西耶在地项目的驻场建筑师,并在这之后60余年的时间里,于自己的故土将现代建筑设计理念与地域性相结合并发扬光大。他说他有三位精神爱豆:柯布西耶、路易斯·康和泰戈尔。 穿过充满着异域风情的展廊入口,我独自坐在被黑布遮蔽的简陋的暗房里看多西爷爷的影像,这位慈祥的老者,用一生的时间在钻研着一栋又一栋的房子,真诚且令人动容。他在桑珈建筑师工作室设计了一个圆形的纪念碑,以此纪念曾经立于此处的一株芒果树;他认为建筑是鲜活的,它将永存逝去之物,并不断地生长蔓延……我瞬间明白了,建筑,是付出是给予,是怀念是呈现。因为热爱,影像里的每一帧,他都是幸福的,那种幸福感掩饰不了,也装不出来。 职业建筑师,有一个奇怪的共性,段位越高,越能在高强度的工作中保持较高的颜值。并且这颜值随着年龄的增长呈指数递增。这就很好解释为什么许多著名建筑师年事已高,却依旧风度翩翩,颠倒众生(比如弗兰克·盖里)。建筑设计维系着一个人终生的修养与容貌的提升,建筑师步入中年后,即是爱情杀手,所到之处,无往不利。 也许你会跳出来反驳,上面的二位老者,立于“食物链”的顶端,建筑之于普通的建筑师,是沉重的负荷,是斩不断的桎梏,是挥之不去的疲惫枷锁。 P3-6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