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第一部分 理论篇
1 区域货币金融合作研究综述
1.1 基本概念
1.2 区域货币合作的必要性
1.3 区域货币合作的模式
1.4 最优货币区理论
1.5 三大货币合作区
1.6 东亚货币合作
2 大湄公河次区域货币金融合作理论探索
2.1 次区域金融合作理论
2.2 次区域货币金融合作机制的建立
第二部分 基础篇
3 泰国
3.1 经济增长
3.2 产业增长
3.3 需求结构
3.4 经济开放
3.5 宏观经济政策
4 越南
4.1 国家概况
4.2 经济规模与经济增长
4.3 产业增长
4.4 产业结构
4.5 需求结构
4.6 经济开放
4.7 宏观经济政策
5 缅甸
5.1 国家概况
5.2 经济规模与经济增长
5.3 产业增长
5.4 产业结构
5.5 需求结构
5.6 经济开放
5.7 宏观经济政策
6 老挝
6.1 国家概况
6.2 经济规模与经济增长
6.3 产业结构
6.4 需求结构
6.5 经济开放
6.6 宏观经济政策
7 柬埔寨
7.1 国家概况
7.2 经济规模与经济增长
7.3 产业增长
7.4 产业结构
7.5 需求结构
7.6 经济开放
7.7 宏观经济政策
8 五国经济发展综合比较
8.1 经济规模与经济增长
8.2 产业增长
8.3 产业结构
8.4 需求结构
8.5 经济开放
8.6 结论
9 次区域国家经济金融一体化分析
9.1 基于最优货币区指标的分析
9.2 利率机制分析
9.3 汇率机制分析
9.4 结论
第三部分 对策篇
10 大湄公河次区域货币金融合作的实施对策
10.1 中国的战略
10.2 实施对策
11 云南的对策
11.1 加快金融创新,改善云南金融产业的竞争力
11.2 构建与区域经贸合作相适应的金融服务体系
11.3 充分利用现有的区域性金融合作机制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