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闵庆文,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科学咨询小组(SAG)轮值主席,东亚地区农业文化遗产研究会(ERAHS)执行主席,中国生态学学会、中国农业历史学会副理事长。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农学会理事、农业文化遗产分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农业农村部全球/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等,先后获FAO“GIAHS特别贡献奖”(2013)、“大地之子——中央电视台农业科技人物”(2014)、中国科协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2014)、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文化遗产筑梦者杰出个人”(2018)等荣誉称号。 目录 遗产类型的多样性与保护途径的多样性 农业文化遗产的生态保护重点与途径 农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农业文化遗产的景观及其保护 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关键机制 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生态补偿机制 生态文化型农产品开发: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的关键 可持续旅游:农业文化遗产文化价值实现的主要途径 农业文化遗产地旅游发展的几大误区 农业文化遗产旅游应当走全域旅游发展之路 延伸阅读 中国旅游日及其历年主题 我对农业文化遗产旅游的认识 “科学性解说”是遗产旅游科学发展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 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发掘: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与发展的新探索 《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申报书》编写指南 《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规划》编写指南 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申报中的问题与建议 积极开展农业文化遗产普查与保护 摸清家底是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基础 农业文化遗产研究亟待加强 留存历史: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有益探索 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也要“从娃娃抓起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国外成功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 日本的农业文化遗产保护 与朱鹘共生的佐渡岛 应对变迁 日本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 韩国的农业文化遗产保护 韩国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经验 日本与韩国的农业文化遗产发掘与保护经验 菲律宾稻作梯田的保护与管理 印度的农业文化遗产保护 南美洲的农业文化遗产保护 非洲的农业文化遗产保护 世界遗产监测评估进展及对农业文化遗产管理的启示 基于国际经验的农业文化遗产监测和评估框架设计 中国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地的保护实践 保护农业文化遗产需要建立动态保护与多方参与机制 保护农业文化遗产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后记 内容推荐 本书是《农业文化遗产知识读本与保护指导系列》之一,从“怎样保护农业文化遗产”入手,既有专业深度又具发展视角,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农业文化遗产在我国的现状、保护进展和未来走向,为分布在广袤国土上丰富多彩的中国农业文化遗产地提供了保护思路、申报指导和发展途径,将中国古人的农耕智慧应用于现代文明建设,是在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指导思想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精准脱贫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力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