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鹭鸶谷传奇/动物小说大王沈石溪军旅系列
分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作者 沈石溪
出版社 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纤弱的女大学生覃猛虎阴差阳错被派往蛮荒的丛林,担任野牛坳游击队队长。这是一支由盗马贼、绿林好汉、痴情长工、丛林“野人”等一群粗野汉子组成的游击队。在遭到了一连串的嘲笑、奚落、欺侮后,她最终以女性的柔情与坚强征服了这群男子汉,带领他们浴血奋战,保护青龙国碑,捍卫国家领土完整……
作者简介
沈石溪,原名沈一鸣,祖籍浙江慈溪,1952年生于上海。1969年赴云南西双版纳勐海县勐混区曼谷大队曼广弄傣族村寨插队落户,在云南生活了整整36年。
现已出版500多万字的作品,所著动物小说将故事性、趣味性和知识性融为一体,充满哲理,风格独特,深受青少年读者的喜爱。多篇作品被收入中小学语文教材。
作品曾获中国图书奖、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冰心儿童文学奖、台湾杨唤儿童文学奖等多种奖项,被誉为“中国动物小说大王”。
目录
引子
1.“猛虎”上山
2.初来乍到
3.唯一的女性
4.喝酒误事
5.神秘的枪声
6.痛悔的泪
7.态度有了变化
8.任命班长
9.“野人”兄弟
10.就要叫姐姐
11.白云洞的柔情
12.一别孔雀尾习习
13.侦察敌情
14.象战
15.秘密成丁礼
16.促狭鬼投胎
17.陷入重围
18.突围孔雀岭
19.奉陪到底
20.爱情的萌芽
21.新中国成立了
22.鹭鸶谷传奇
序言
我的军旅生涯
我曾经是一名军人。
当兵前,我作为上山下乡知青,曾在中缅边境一个名
叫曼广弄的傣族村寨当了三年农民,后来又到西双版纳勐
满公社小学当了三年山村男教师。边疆农村闭塞落后,当
农民很辛苦,当山村男教师也很辛苦,砍柴、种菜、做饭
、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天天忙得晕头转向。就在这时
,我接到一位知青朋友来信,他是红二代,在农村当了两
年知青后就参军了,信中说,新成立的西双版纳军分区想
找个有写作基础、能为部队写新闻报道的人,问我想不想
当兵。如果想当兵的话,就寄一份我已发表的作品给部队
首长审阅。我当然想当兵,那年月,对还在农村苦苦奋斗
的知青来说,当兵是最理想的出路。
可我确确实实觉得自己是不够资格当兵的。我从小体
质偏弱,一个月至少要到医院吊两次青霉素,从小学二年
级开始,我体育课就是免休的,若要当兵,体检这一关我
就过不了。年龄也是个问题,当兵的法定年龄是18周岁至
23周岁,我当时差十个月就满23周岁了,当兵年龄明显偏
大。特别不利的因素是,当年很注重家庭出身,我家庭成
分不太好,政审恐怕有问题。当时我唯一的优势是,在教
书之余我悄悄写了点东西,已在省报发表一篇两千字散文
,在省级一家文艺杂志发表了一篇万把字的短篇小说,在
一家地区杂志发表了一组散文诗,但就算文学是块敲门砖
,凭这几篇零零碎碎的小东西,要想敲开部队这扇大门简
直是天方夜谭。我很自卑,我觉得部队这个革命大熔炉、
大学校不可能会要我这样的人。
但我还是将那几篇幼稚的习作寄给了已经当兵的那位
知青朋友。我谨记这样一条格言:有百分之一的希望,就
要做百分之百的努力。
事后我听那位知青朋友说,他收到我寄去的几篇习作
,就立刻呈送军分区政委——一位抗战时期就参加八路军
的老革命。那位知青朋友是上午10点将我的几篇习作呈送
到政委办公桌上的,中午12点,政委就打了个电话给他说
:“我看了,小鬼文笔不错,你通知勐海县武装部,抓紧
给他办入伍手续。”部队办事雷厉风行,当天下午,勐海
县武装部就派人到县知青办调阅我的档案,不看不知道,
一看吓一跳,祖父辈的历史都不那么光荣。勐海县武装部
不敢擅作决定,立刻拿着我的档案,驱车六十公里,当面
向政委汇报。政委听完汇报后只问了一句:“他本人表现
怎样?”勐海县武装部同志实事求是地回答说:“本人表
现还可以,没发现有什么问题。”政委挥挥手说:“本人
没问题就没有问题。这个人我要了,你们去办吧。”就这
样,我的入伍手续一路绿灯放行,仅仅三天时间,我就办
完了政审、体检、户口、粮油等一切入伍手续。
我至今仍非常感激这位宽容、正直、豪迈的老八路政
委,是他改变了我的命运。
在亲友熟人诧异的目光中,我穿上了崭新的绿军装,
成了一名光荣的边防战士。凡亲友熟人都认为我就算穿上
绿军装了,这兵也当不长的,适应不了部队严酷的训练和
生活。当两三年义务兵,过一把当兵的瘾,也就戴朵大红
花退伍回家了。让大家始料未及的是,我在部队入党提干
,顺风顺水,足足当了三十年兵,比和我同期入伍的所有
战友军龄都长。若非我2004年打报告执意要求转业回老家
上海,我完全可以在部队干到退休,住进部队干休所。
命运很神奇,你认为不可能的事情,阴差阳错,突然
就变成了现实。
我从部队转业回上海已经十五年了,回眸所走过的三
十年军旅生涯,心里只有两个字:感恩。这三十年是我生
命的黄金年龄段,也是我逐渐成熟、成长的三十年,更是
我文学创作事业节节攀升的三十年。是部队培养了我,成
全了我。我特别喜欢穿军装,在部队上班时穿,下班了也
穿,节假日外出游玩时穿,到上海探亲也穿,这一身军装
让我瘦削文弱的身体平添了一股英武阳刚之气,给了我做
人的底气和胆气。我深信,军装是有魂魄的,象征着一个
民族的威武和力量,不容亵渎,不容小觑。穿着军装走在
街上,不再害怕遭到小流氓滋扰。路遇不平,我甚至敢出
手相助,主持正义。我身穿军装,我住在军营,我是个军
人,何惧坏人打击报复!
回眸三十年军旅生涯,我前后换过五个单位,无论调
到哪里,与我共事过的首长和战友,或许文化水平不算高
,或许文学作品读得不算多,但对文化都有一种朴素的敬
重,对文化人都有一种天然的善意和宽容。我并没有因为
身体素质差而遭到嫌弃,也并没有因为家庭出身不好而遭
到歧视。恰恰相反,部队对我关爱有加,为我创造了良好
的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我在部队如鱼得水,茁壮成长。
我在西双版纳军分区一待就是十年,专职从事新闻报
道工作。我的足迹踏遍云南千里边防线,为可敬、可爱、
可泣的边防官兵写下了数以千计的新闻稿,宣传部队的现
代化建设,宣传他们感天动地的优秀事迹。因为新闻报道
工作出色,我在部队三次荣立三等功。
在完成新闻报道任务后,20世纪80年代初,我也尝试
着在业余时间进行文学创作,以云南边防为背景,写军事
题材小说,陆陆续续在《解放军文艺》《昆仑》《收获》
《边防文学》发表一些报告文学和中短篇小说。当我在军
事文学领域做出一些微小成绩,部队又大力培养我,让我
到部队最高文艺学府——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学习深造
,与当时在中国文坛已赫赫有名的李存葆、莫言、钱钢、
宋学武、朱向前、李本深等三十四位优秀部队作家同窗共
读。毕-业后又调到成都军区政治部文艺创作室,从事专业
文学创作,圆了我儿时就深藏在心底的作家梦。
我从事文学创作四十年,写了不少动物小说,也写了
不少军事题材作品。遗憾的是,很多青少年读者只读过我
的动物小说,从没读过我的军旅小说。敝帚自珍,我觉得
我的军旅小说同样是生命书写和心血结晶,同样凝聚着我
对人性的思考和对社会的探究。20世纪80年代,我的军旅
小说还曾红过一阵子。有一位军事文学评论家曾这样点评
我的军旅小说:对人心的透视,像x光一样深邃犀利;对人
性的解剖,像手术刀一样细致精准。这当然是溢美之词,
不能当真。我想说的是,我的军旅小说并不比我的动物小
说写得差,也有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也有细致入微的心
理描写,也有荡气回肠的英雄壮举,也有缠绵悱恻的铁血
柔情,也同样适合求知欲旺盛的青少年读者阅读。
这一次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从我过去发表的军事文学
作品里挑选了一批适合青少年阅读的作品,隆重推出“动
物小说大王沈石溪·军旅系列”四卷本,我特别高兴。这
是对我四十年创作生涯的一次全面展示,也是对我三十年
军旅生活的一次回眸和总结。我热忱期待喜欢我动物小说
的读者朋友也能读读我的军旅小说。这是读了我动物小说
之后的延伸阅读和拓展阅读,更是一种寻根阅读。很多人
都有寻根冲动,不少读者会好奇地问我:你写了这么多动
物小说,你的创作之根在哪里呀?我要大声地告诉大家,
我的动物小说有两条根:一条是地域之根,地域之根在西
双版纳,神奇美丽的西双版纳,遮天蔽日的热带雨林,多
姿多彩的野生动物,给了我无穷无尽的创作素材和创作灵
感,毫无疑问,西双版纳是我的文学故乡;一条是精神之
根,精神之根在绿色军营,很多评论家认为我的动物小说
有一种阳刚之美,这种阳刚之美来源何方?就来源于我三
十年军旅生涯,来源于钢铁和热血组成的绿色军营。人民
军队天生就有一股浩然正气,绿色军营天然就有一种阳刚
之美,钢铁意志、军人血脉和士兵情怀,就是我精神的活
水源头,源源不断地为我的动物小说注入力量和灵魂。一
个作家应该是有灵魂的,一部文学作品也应该是有灵魂的
,绿色军营就是我永恒的灵魂归宿。
是为序。
2018年7月7日
写于上海梅陇书房
导语
在经典军旅小说《鹭鸶谷传奇》中,中国动物小说大王沈石溪将为我们讲述军旅动物们的传奇故事。
作品真实地再现了傣女沐浴、驿店盗马、土著抢婚、成丁礼仪等云南边疆特殊的风俗民情,是一部有着浓郁人情味和传奇色彩的军旅题材的雄浑之作。
精彩页
1.“猛虎”上山
伤口已失去痛感,他拖着那条负伤的腿,就像拖着一截没有生命的沉重的木头。他侧着身,用肘拐子撑着地,吃力地从古老的菩提树洞里爬出来,靠坐在石崖那块马蹄形的磐石上。这是一个显眼的制高点。他努力挺直伛缩的腰肌,高高仰起头颅。
只要还有一口气,只要从昏厥中清醒过来,他就要用这种姿势坐在马蹄形磐石上。他要用自己饱满的威严向散落在四周森林里的二十多名战士证明:你们还不是一群无头鸟。
由于爬动,干结的绷带里又渗出一片红黄相杂的汁液,有股刺鼻的腐臭。
他心里明白,自己的生命像一盏漏油的灯,快熄灭了。但现在绝不能倒下去。树倒猢狲散,这比喻不太地道,他想。应当说,野牛坳游击队好比一幢房子,鹭鸶谷一仗把精髓都打完了,房子的梁柱都断了,只剩下他这根被白蚁蛀空的房梁还勉强支撑着。要是他也倒下,哗啦一声,房子将坍垮成一片废墟。他相信是这样的。昨天半夜有个哨兵连人带枪失踪了,他宣布说是被饿虎叼走了,其实这拙劣的谎言瞒不过谁,大家心里都明白是怎么回事。携枪逃跑,耻辱啊!这是野牛坳游击队的耻辱,也是他骆文早的耻辱。所以他不能死,他一定要活到支队派来新队长,用结实的大梁重新支撑加固这幢房子。这样,他死也瞑目了。
不知什么时候天空飘起了小雨,纷乱的雨丝给骆文早的脸蒙上了一层水光,显得苍白而又苍老。其实他刚满三十岁。他石匠出身,从小跟着父亲串村走寨,为大户人家雕凿墓碑牌坊,为小户人家打制磨盘石槽,风风雨雨,落下满脸皱纹,就像刻出来的一扇石磨,看上去比实际年龄大好多。
天地一片苍茫,连绵的群山上,那条起伏曲折的山脊线也被雨雾吞没了。山谷像只巨大的奶桶,盛满了湿淋淋的云块,风雨如晦,他的心情和这天气一样阴沉。他默默注视着手下幸存的战士,他们有的为了遮雨,用芭蕉叶把身体裹得像只青皮粽子,有的百无聊赖地蜷缩在树下掐虱子,有的瞪着失神的眼睛任凭风吹雨淋……
一片潦倒,一片颓唐。
突然,他听见左侧树林里喧闹起来。他吃力地扭头望去,见费阿林和陆鼎正在争吵什么。不一会儿便聚拢了一伙人,分成两派,越吵越凶。他听不清他们在吵些什么,就对守护他的通信员说:“夏小龙,去把费阿林找来。”
夏小龙才十三岁,人还没枪高,却长得虎头虎脑,一双黑白分明的眼珠子滴溜溜地转,显得格外聪明机灵。他应了声,朝闹架的地方跑去。
不一会儿,一位大眼睛高鼻梁的青年游击队员气呼呼地来到他面前。
“费阿林,你在跟他们吵什么?”
“指导员,陆鼎又在讲怪话,说摩达达已经派兵增援莫荣斋,我们寡不敌众,不如趁早散伙,大家回去种田。” “浑蛋!”他粗鲁地骂道。他早就料到会发生这种事的,就像感冒了必然会打喷嚏一样。他很清楚,在游击队里,像陆鼎这样的动摇分子还有好几个,只不过陆鼎心直口快说出来罢了,而其他人则把这种念头藏在了心里。要是对陆鼎处理得过火,很有可能会把那些人也逼出游击队的,不是已经携枪逃跑了一个吗?对现在的野牛坳游击队来说,每一个战士都是非常金贵的,哪怕是有毛病的战士。
“指导员,要不要我把队伍集合起来,你给大家上堂政治课?”费阿林建议道。
他苦笑着摇了摇头。自从鹭鸶谷那场恶仗以来,他天天都抽时问给战士们讲课,讲得连他自己都腻烦了。无非是讲全国解放形势,讲野牛坳游击队光荣的战斗历史,都是老生常谈。他们尽管也坐着听,心里肯定都在想,全国解放形势虽好,但远水解不了近渴;野牛坳游击队的战斗历史虽然很光荣,但昨天代替不了现在。他晓得现在能吹散失败主义情绪的,是拿出战胜敌人保住青龙国碑的具体策略和办法,鼓起战士们的信心。可他有吗?没有。
“指导员,你快想想办法,治治陆鼎他们吧。”
怎么治?把陆鼎叫来心平气和地谈谈心?他立刻打消了这个愚蠢的念头。像陆鼎这样在国民党旧军队里混过的人,像进过染缸,要想洗刷干净,非在镪水里泡上三年五载不可。他骆文早只剩下半条命了,谁还会真心服他呢?唉,要是耿勇还活着,他骆文早没受伤,瞧着吧,这样的问题,简直比吃块豆腐还容易解决。先由他上堂政治课,谁再讲怪话,耿勇会照着谁的下巴美美地给上一拳,让那小子脑袋瓜清醒清醒,然后,带着队伍去打个漂亮仗,嘿,保管一个个变得精精神神的。但眼下,他们净打些窝囊仗,东躲西藏,简直像耗子一样。他甚至有点羡慕耿勇,长眠地下,一切都解脱了。
究竟应该怎样处理陆鼎?硬的?软的?还是佯装不知,来个冷处理?他心里没谱。菩提树茂密的长柄叶被雨丝擦得青翠发亮,雨粒儿顺着尖细的滴水檐有节奏地滚落在他脸上。他脸上的皱褶比刚才又深了些,每一条皱纹都凹凸出了棱线,神态严峻又凄迷。
费阿林一定看出了他内心的矛盾和痛苦,俯在他耳边轻声说:“指导员,你犯不着为陆鼎气伤身体的。放心吧,我暗中监视他,他要是真想跑,哼!”P4-7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14:3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