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共分10章,讨论了赶超战略与传统经济体制的形成,经济绩效与发展战略,比较优势战略,经济改革的历程与成就,改革与发展中的问题和难点,经济改革与持续发展的内外部环境,以及中国改革的道路与经验。作者林毅夫、蔡昉、李周在目睹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一系列重要进展以及地区经济和世界经济中发生的诸多大事并参与中国经济学界的争论后,进行了修改和增删,对书中的一些理论和政策问题作了更深入的阐述,从而使本书的理论更臻完善和具有针对性。 目录 1 绪论 1.1 改革以来的增长与下个世纪的展望 1.2 长期增长所面临的政策障碍 1.3 本书所要回答的几个问题 2 赶超战略与传统经济体制的形成 2.1 逻辑起点:重工业优先增长目标 2.2 重工业的基本特征与中国经济现实 2.3 推行赶超战略的宏观政策环境 2.4 资源的计划配置制度 2.5 以国有化和人民公社化为特征的微观经营机制 2.6 三位一体的传统经济体制:国际比较 3 经济绩效与发展战略 3.1 改革以前的经济增长 3.2 传统战略下的畸形结构 3.3 缺乏激励和效率低下 3.4 步履艰难的赶超:国际透视 4 比较优势战略 4.1 对“东亚奇迹”的不同解释 4.2 可供替代的发展战略 4.3 比较优势战略与资源禀赋结构的提升 4.4 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4.5 比较优势战略与金融危机 5 经济改革的历程 5.1 1979年前后改革的不同点 5.2 微观经营机制的改革 5.3 资源计划配置制度的改革 5.4 宏观政策环境的改革 5.5 “摸着石头过河”的经济逻辑 6 经济改革的成就 6.1 经济激励和经济效率的改进 6.2 产业结构扭曲得以矫正 6.3 关键在于发挥比较优势 7 改革与发展中的问题和难点 7.1 改革和发展的周期性 7.2 寻租活动与腐败现象 7.3 国有企业改革的难点 7.4 呆账、坏账与金融体制弊端 7.5 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加重 7.6 粮食供给潜力问题 8 经济改革与持续发展的内外部环境 8.1 国有企业改革与经济体制的整体配套性 8.2 深化改革与防范金融危机 8.3 发挥比较优势,实现经济持续增长 9 中国改革的道路与经验 9.1 改革的起步环节和推进部门 9.2 经济改革的方式及其特征 9.3 中国改革道路的普遍意义 10 总结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