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全书分为六章。第一章,主要写邓小平1926年1月至12月在苏联留学的经历,以及这段留学经历对他日后人生的影响。第二章和第三章,主要写邓小平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苏关系演变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其中既包括人们熟知的邓小平率团七下莫斯科,又包括邓小平主持起草“前七篇”“二十五条”“九评”等重要文件。邓小平1973年第二次复出到1975年领导全面整顿期间关于中苏关系的思考也收入这一部分。第四章至第六章,主要写邓小平第三次复出后,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审时度势,推动中苏关系正常化,并在苏东剧变前后,对如何发展中苏(俄)关系提出指导性意见。 目录 第一章 留学苏联 第一节 在法国时,便“早有来俄学习的决心” 第二节 来俄的志愿是“学习革命工具” 第三节 第七班的“小钢炮” 第四节 提前回国 第二章 中苏两党问谈判的中方主帅之一(1956—1961) 第一节 一赴莫斯科 第二节 二赴莫斯科 第三节 三赴莫斯科 第四节 参与抵制赫鲁晓夫 第五节 主持撰写列宁诞辰90周年纪念文章 第六节 在布加勒斯特会议前后 第七节 四赴莫斯科 第八节 五赴莫斯科 第九节 六赴莫斯科 第十节 在苏共二十二大前后 第三章 在中苏大论战中 第一节 主持起草“前七篇” 第二节 主持起草“二十五条” 第三节 七赴莫斯科 第四节 主持撰写“九评” 第五节 组织《评莫斯科的分裂会议》一文 第六节 复出后阐述“三个世界”思想 第七节 1975年全面阐述对苏战略方针 第四章 开启中苏关系正常化谈判(1978年3月一1982年9月) 第一节 中关建交与“一条线”战略的加强 第二节 中苏谈判,“重要的是坚持原则” 第三节 完整提出消除“三大障碍” 第四节 美苏“谁搞霸权就反对谁” 第五节 回应勃列日涅夫“塔什干讲话” 第六节 “要采取一个大的行动”改善中苏关系 第五章 推动中苏关系正常化(1982年10月一1989年5月) 第一节 发动“葬礼”外交 第二节 打破僵局,增加接触 第三节 “打了一张大牌”:托齐奥塞斯库“捎口信” 第四节 积极回应戈尔巴乔夫“海参崴讲话” 第五节 中苏外长实现互访 第六节 中苏高级会晤,实现关系正常化 第六章 指导正常化以后的中苏(俄)关系 第一节 不管苏联怎么变化,我们都要同它“从容地发展关系” 第二节 指导同原苏联国家的谈判建交 第三节 “东欧、苏联的事件从反面教育了我们,坏事变成了好事” 参考文献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