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每一个看过喜剧《生活大爆炸》的人,都认识他! 这是一本关于尼尔·德格拉斯·泰森的成长回忆录,呈现了他对科学的好奇心是怎样像种子一样萌发、长大。 这本回忆录又是一部独特的编年史,讲述了一个运动达人、学霸的感性故事。 泰森打棒球,在田径和游泳项目上获得奖牌,还是高中摔跤队的队长。 但当夜幕降临,星空无际,他又会在严寒的冬夜架起望远镜,遥望太空。 他对科学的好奇心逐渐占了上风。 从哈佛大学物理学专业本科毕业之后,他先后获得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天文物理学硕士学位、哥伦比亚大学天文物理学博士学位,接着在普林斯顿大学做研究。1996年,他成为海顿天象馆的馆长。 一直致力于传播科学知识的泰森,是美国家喻户晓的科学工作者,赢得众多赞誉。 谨以这本书,致敬那些发现泰森兴趣并给予其帮助的启蒙老师,致敬所有对天文学充满敬畏的人! 目录 前言 致谢 序 1 夜空 2 太空,最后的界限 3 科学冒险 4 暗物质 5 浪漫的宇宙 6 世界末日 7 上帝与天体物理学家
序言 回忆录既好写又不好写。 材料都是现成的。我科研之路上的种种细节要么留存 在我的记忆里,要么保存在我幼年生活的大量记录中。我 可以轻而易举地收集其中有趣的部分并把它们写下来。 可我既不是电影明星,又不是体育名人,更不是什么 重要的政治人物。他们这些人光鲜的人生可以为他们的回 忆录增添很多意趣盎然的内容,足以吸引读者的眼球。而 我只是个科学家,一个天文学家,我只想把神秘广袤的宇 宙真相呈现给对它有兴趣的每一个人。这对提高公众的科 学素养不无裨益,这一点让我深感荣幸。 那么,我的故事能在哪些地方吸引到你呢? 在这本书里,我会和你分享我宇宙研究生涯中一些幽 默诙谐的琐事,我还会告诉大家促使我走上宇宙研究之路 的那些鲜为人知的生活片段,而这里面大多数内容可能和 社会大众的趣旨背道而驰,包括我对我导师的回忆,他们 中有为科学做出杰出贡献的普通人,也有从事普通工作的 杰出人物。我还在书中写到,当我的抱负、我的目标、我 的自我认同感在经受严峻考验,甚至处于几近崩溃的边缘 时,我又经历了怎样的你无法体会的伤痛。 不管你希望在我和其他人的回忆录里读到什么,我能 保证的是,《天空无界》会让你贴近我意气风发的内心世 界,同时,作为一个天文学家,我有信心带你走近宇宙本 身。 尼尔·德格拉斯·泰森 纽约 2004年4月
导语 我们对星空的探索最终都能回归到对那三个古老问题的回答: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到哪里去? 作为一本具有自传性质的科普书,《天空无界》做到了让人暂时忘记生活中的不堪.泛起在繁忙尘世中伸望星空的欲望,去感受星空的浩瀚与美好。 仰望星空时,你会想到什么?泰森的追梦之旅就是从那些夜空中的星星开始的。我们在他的带领下徜徉宇宙,看他难忘的经历,听他有趣的故事,开阔我们的胸怀与视野。 泰森悲天悯人又积极乐观,在他的笔下,我们可以看见人类虽然渺小如尘埃,但从未停止探索的步伐,依然在宏大的宇宙中寻找自身存在的意义。 精彩页 早年 那夜,暮色正浓,繁星点点,65华氏度的气温舒爽安逸,抬头望去是无边无际的夜空。无数的繁星缓缓地从东方的地平线上升起,在秋天的夜空中连成一个个星座,皎洁的月牙渐渐没入西方的地平线。大熊座和小熊座高悬在北方的天空,在恰当的位置上及时出现。同样高悬在夜空中的还有木星和土星。有一颗星星,我忘了是哪颗,好像闪着一道光落向了地平线。不,我弄错了。那是一颗流星在大气层里气化了,只留下一条闪着光芒的长尾。当时有人告诉我那夜无云,可我看到了一条又长又稀薄的流云横跨整个夜空,在地平线上缓缓飘浮。可我又错了,我看到的不是流云,而是银河。它有些部分明亮,有些部分晦暗,层次分明,如梦似幻。我从没像那晚一样清晰地见到过如此壮美的银河,就在那个漆黑的、繁星闪烁的夜晚。面对绝美的夜空,我一时难以置信,忘乎所以,不知不觉中45分钟过去了,房间里昏暗的灯光又恢复至原先的亮度,而我正站在曼哈顿中心海顿天象馆天空剧院的穹顶之下。 那晚的情形就是如此,我的内心受到了召唤:我要从事宇宙研究,没有什么能阻止我。那时我才9岁,但已经知道那个大人们总是会问的问题的答案了。“你长大后想做什么?”虽然那时的我还不太会说那个词,但以后的我会回答:“我要做一个天体物理学家。” 多年来,我心中一直有个疑问:那个在我记忆中不可磨灭的在天文馆里看到的星空就是天空真正的样子吗?还是说那只是幻想的产物?或者更糟,那就是个谎言?诚然,天上有无数的星星。我曾在布朗克斯看过夜空,在我公寓的焦油屋顶上。我的公寓建在布朗克斯一座高高的山上,是三栋一组的房子中的第一栋,先前有人把这些公寓叫作“夜空景观”公寓。它们一栋挨着一栋,坐落在哈德逊河东西两岸。 最北边的一栋房子里住着菲利普·布兰德福,他是我从小学四年级就相识的好友兼同学。他出身于一个单亲家庭,有一个哥哥和一个姐姐,他们平时都很忙。他们的父亲在和母亲离婚后独自抚养姐弟三个,常常每天工作很长时间。我偶尔去拜访他们,布兰德福先生总是不在家,而菲利普则常常在我家待很久,特别是在周末。他总抱怨我的父母太严厉,总限制我的玩耍时间,而他的父亲就不会。我想他的父亲可能觉得我们这样稳定的双亲家庭氛围可以让菲利普懂得规矩和纪律。即便如此,我还是觉得他对我的影响反而要大得多。不管菲利普在家是不是守规矩,他都比我聪明,明眼人都看得出来。他教我下棋、打扑克、玩皮纳克尔纸牌,玩大冒险和地产大亨游戏。他给我看头脑风暴书,这种书的内容类似高中数学课上难解的应用题。但在好的头脑风暴书里,有些题目的答案简单得出人意料,常带有欧·亨利式的戏剧性转折。 我最喜欢的是这样一道题:4只蚂蚁分别站在正方形桌面的4个角上,桌子的边长为12英寸,每只蚂蚁都以相同的速度朝着它右边的蚂蚁爬,当所有蚂蚁爬到桌面中间会合时,问每只蚂蚁爬了多远?(答案:12英寸) 再说一个:准备一副崭新的、没有洗过的扑克牌,或把一副牌根据花色和数字一一码好(就像刚买回来时那样),然后切牌,像开始玩牌之前那样。就这样连续切牌100次,请问再次让这52张牌按照花色和数字排好的概率是多少?(答案:100%) 我喜欢有关数字的头脑风暴题,比如,每秒钟数一个数字,需要多久才能数到一万亿?(答案:31710年)还有更具娱乐性的问题,像是你要让多少个人进到一个房间里,才能保证让其中某两个人生日是同一天的概率超过一半?(答案:24个人) 11岁的我越是玩这些游戏,头脑越是灵光,思维越是开阔。 P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