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人生四十年
分类
作者 罗建云
出版社 光明日报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人生四十年》与其说是一本散文集,不如说是一本励志书,从中可以看到一个从农村来城市打拼的青年奋斗史、拼搏史、励志史。一言一行,一字一词,无不透露作者奋发图强的人生轨迹。对当代青年健康成长、励志修心,具有指导与借鉴意义。 

内容简介

《人生四十年》是作者以散文的方式记录自己四十岁以前的人生点滴,分《乡愁》《亲情》《拼搏》《人物》《旅游》《杂谈》等篇章,《乡愁》中讲到《儿时的“恶作剧”》,聊到《跟我放牛的伙伴已是博士后》,也提到儿时生长的《万福亭,那个近似神话的地方》,《拼搏》中讲到《我在棠下做“走鬼”》,聊到《博客博出精彩人生》,也提到《解读潇湘文化快速成长的秘密》。每篇文章都短小精悍,值得品阅,值得回味。

作者简介

罗建云,男,1975年10月出生于湖南隆回,现为东莞潇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潇湘文化》主编。系东莞首届优秀新莞人称号获得者、东莞市作家协会会员、共青团邵阳市委驻东莞工作委员会副书记、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个人事迹受到《中国青年报》《南方日报》《羊城晚报》《南方都市报》《南方工报》《东莞日报》《东莞时报》《邵阳日报》《邵阳晚报》《江门文艺》《创业者》《才富》等众多媒体的关注与报道,并载入地方史册——《隆回年鉴(2006)》。

目录

前 言
潇潇洒洒四十年 

第一篇  乡愁
阿 花 
儿时的“恶作剧” 
远去的童年 
灰色的红领巾
我的那些同学 
我在南方等你们的消息 
高考,我一生的痛 
跟我放牛的伙伴已是博士后 
有所大学邀我读博士 
好想回家过年 
老家的方言 
万福亭,那个近似神话的地方 
老 屋 
夜宿木瓜山 

第二篇  亲情
狗 妹 
父亲,你那如山的爱 
拥有幸福不容易 
家有小女初成长 
清明,我来到你的坟前 
山坡上,那孤零零的一口坟 

第三篇  拼搏
初到南方的日子 
我在棠下做“走鬼” 
与小偷同居的日子  
我为什么没做宅男? 
博客搏出精彩人生 
网络作家亦风流 
创业中的小插曲 
联络不上你,我真的很恐怖 
写给离职员工的感谢信 
让她走,其实我有点心痛 
我的“瘦身”历程 
我们都不容易 
我是这样认识自己 
我闻到了书的芳香  
谢谢为我投票的朋友 
终于有幸到大学的课堂听讲 
除了拼搏,我还能做什么? 
潇湘文化缘何如此多骄? 
解读潇湘文化快速成长的秘密 

第四篇  人物
从苦水中泡大的主持人 
从北大出来打拼的大律师 
风生水起马萧萧 
红楼狂人唐国明 
缔造轮椅上的奇迹 
陆步轩演绎传奇人生 
贫寒不坠青云之志 
他乡亦圆富豪梦 
闯荡京城的湖南诗人  
从逆境中超越自己  
送水工的传奇 

第五篇  旅游
黄旗山是爱情的天堂 
在麻城看到岁月的影子 
飘满歌声的峡谷 
金落河,那个名叫傻子的老头 
韩游札记 
泰国散记 

第六篇  杂谈
爱情其实很简单 
坚持写作不容易 
培训师,别把自己抹成“万金油” 
别说我是专家 
祭奠《江门文艺》 
静下心来读书不是容易的事 
批评,其实比表扬更催人奋进 
人得有颗感恩的心 
文化需要深沉 
我们得善待陈光标 
我们需要老大的那种幸福 
想跟作者说声对不起 

后 记
出书是我的梦想

前言

潇潇洒洒四十年
文/刘迪生
多年前,广州增城文联主席巫国明先生在电话里对我说,罗建云是一个颇有文化追求的小伙子,是商人,但又不同于普通的商人,拿现在流行的词来说,叫“儒商”吧,让我抽空见见。
果然。不久后的一天下午,建云便风尘仆仆地来到了从化,他与我见了面,并没有多少拘谨,却反倒象认识已久的老朋友一样,我们相谈甚欢,在办公室里,喝茶,聊天,谈文学,品诗歌,论风花雪月,唯独没有聊生意。这让我对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后来接触多了,才慢慢发现建云确实有与众不同的智慧。比如他交朋友,从不聊业务,他说人与人之间交往有比生意更重要的友谊与真情。所以这些年,不见圈子里哪位朋友讨厌他,往往一提,常常竖起大拇指夸奖。诸如他办报纸,《潇湘文化》是份内刊,但他办得比国内不少正规出版物还有可读性。版式新颖,主题突出、印刷精美,充满浓郁的人文气息。在灯红酒绿的都市,是难得的精神食粮。
建云出身贫寒,但不卑微。勤奋、乐观、向上、向善、聪慧,感觉他总想折腾出点大事。前不久,他把自己的作品集《人生四十年》发给我,执意要我写序。老实讲,在他的朋友圈,名人名家层出不穷,按说写序这种高雅之事还轮不到我,但他那么执着地找我,让我不忍拒绝,他是把我当做了兄弟,我是恭敬不如从命。
建云是一个写实的人,读其作品,须有平静的心,搬一张竹椅,泡一壶好茶,坐在屋檐下,看远处炊烟袅袅,便能读出满满的人间烟火味。他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出生于湖南,浓浓的乡音为其打下深深的地域标志。他在街头流浪过,也在生产线上挣扎过,最终因为文学,成就了他的梦想。建云的散文,文字质朴,真实自然。他有许多描写自己与亲人之间情感的篇章,从父亲、母亲、妻子、女儿……一字一句无不透出对浓浓亲情的眷恋,这种眷恋更多是一种感恩与珍惜,这种懂得感恩的情愫,伴随他一路成长。
那篇《父亲,你那如山的爱》中,他描述了艰难的童年父亲深沉的爱,最后他写道:我一直在思考,父亲为什么入不了我的文学作品,也不见其他文人墨客有几多歌颂?回想屋后的山,感觉父亲就像那大山,总是那么憨厚,总是那么质朴,用无言的行动深爱着我们这些儿女,却不期望回报,也不渴望惦记,任凭岁月洗礼,慢慢变老,随风飘逝。他的父亲很普通,普通得像海滩边的一粒细沙。但他通过白描的手法,用真实感人的小故事,让父亲变得伟岸高大。
“狗妹”是他的堂姐,因为脑膜炎留下永久的遗憾。他在作品中写到小时候如何欺侮弱智的姐姐,长大了,特别是再也见不到姐姐时,自己却变得无限痛楚。还有那老屋,在中国农村,多得无法计数。但他把老屋发生的故事一一罗列,从记忆开始到去年拆除重建,如一部山村变化的史诗,让人历历在目。
建云既是文人,也是商人,在《人生四十年》这本书里,他写了自己的创业路。诸如《博客搏出精彩人生》,写的是他创业前期的状况,严格意义上说是创业的铺垫。在博客刚刚盛行时,他把握时机,较好的文笔使他在中国人力资源网、阿里巴巴等众多国内大型网站抢尽风头。而《文学闯东莞》更详细叙述了自己如何走上文学之路、如何中途停止写作、如何重新捡拾起文学、如何让文学变成财富等。在文学不能当面包的时代,他能让文学变成自己事业的催化剂,真有着不同寻常的毅力与智慧。
他对于底层生活有着深厚的情感。在文章《拼搏》这一篇章中,他间接地介绍了自己的经历,他没有浮光掠影地描述,而是深入自己的内心,以一个过来人的感受,去探寻一位不甘平庸者的心路历程。而当他用笔去写其他人物时,他更是把自己对成功的理解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他在《他乡亦圆富豪梦》中这样写主人公:周星轲踏上东莞这片土地时,并不知道零售行业是咋回事,也不明白便利店指什么。当第一次见到小巷的士多店时,他还以为南方人文化层次不高,乱取店名。可当他跳槽到东莞糖酒集团旗下的美佳超市任职时,彻底改变“商店乃小本生意”的看法,南方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与密集的消费群体,让他感觉到,“远亲不如近邻”的便利店,小本经营,细水长流,却能成就远大梦想。他虽入职美佳超市,但与沃尔玛、家乐福、好又多等大型国内外零售业管理者相比,自己对零售连锁行业的知识欠缺实在太多,而要做老板,单以满怀激情,岂能成功?深谋远虑的周星轲想到学习,他深信,唯有知识才能改变命运。这种探寻、这种剖析,让人感到一个人的成功总有必然的原因。我们也完全有可能在他的思想和行为中学到一些有用的东西,或者也可以说这便是我们当下追求的文化人的正能量。
从我认识建云以来,感觉他是一个极其爱家且有责任感的人。他在《黄旗山,爱情的天堂》写到自己第一次与妻子在那约会,并最终步入婚姻的殿堂。在《家有贤妻是个宝》中写到为买房子,妻子是如何节约。在《爸爸,我想给月亮洗澡》中写到女儿的天真、可爱。在《书呆子也有春天》中写到如何认识妻子、如何拥有幸福人生。总之,在《人生四十年》这本书里,他有很多篇幅描述自己平淡无奇的亲情、友情、爱情,却又让人如获至宝,爱不释手,甚至泪如雨下。
建云的文章中,不仅仅表现对家人的情,而且有不少表现出了一种大爱。如《金落河,那个名叫傻子的老人》。他的目光关注故乡,那里的自然景观与人文积淀让他心神往之,挤出时间阅读史料,挤出时间走遍这块神奇土地的山山水水。他用质朴的文笔,完美地展示了故土风貌、建筑人文、山水情怀……而《飘满歌声的峡谷》、《万富亭,那个近似神话的地方》,把湘西、湘西南的人情风貌、历史地理自然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让人如在画中,美在心中。有时我在想,他这小子怎么有此闲情,既经商,也旅游,还写文章,时常见他在报刊发表文章,他的文字写得如此自然流畅,淋漓尽致,如诗似歌,如诗似画,这可不是一般的功夫呢。
《人生四十年》中的文章,大多像书名一样是阳光的脚步,生命的积淀,人生四十,是生命中的金秋,它温暖、厚重、平实,又不乏机智。一种平实的幸福、悲悯的情怀、一种对生命穷究与思索,让我们领略到了建云的成熟。
建云的文字是徐缓的,不动声色的,他把目光伸向他所熟悉的底层民众灵魂的深处,于是他的文字便构成了一个独特的世界。在那个世界里有快乐也有辛酸,有优雅也有丑陋,有平静也有幽默,有愚钝也有聪慧……文字传递出积极的道德秩序和优雅的文化价值,让人读得心生欢悦,让人长存敬意。
每个作家都有自己熟悉的写作地域,建云也不例外。他的文章大多写发生在东莞和老家的人与事,阅读这些作品,如同欣赏一组内容沉稳、规模浩大、色彩丰富的人物风情画卷。最普通最底层人群的生活情状、徘徊在都市里打工人群的挣扎、小人物内心渴望和独白……栩栩如生,呈现眼前。
人生是一个人的历史,毋庸质疑,《人生四十年》即是建云出生四十年来浓缩的人生史诗,或悲或喜,或歌或泣,或抑或扬,潇潇洒洒,点点滴滴记录生命之大美,他的文字充溢阳光,承载着对自然与生命朴素、浓烈的感恩和热爱……
祝福建云,祝福建云的文字能走得更久也走得更远。是为序。
 
                  (作者系广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信息时报》专栏作家)

媒体评论

如果你想知道一个来自农村的穷小子如何成为千万富翁,请阅读《人生四十年》。点滴之中透露为人的方法、处事的规则、发展的轨迹、奋斗的动力。

节选章节

出书是我的梦想
——《人生四十年》后记
 
老实讲,我并不觉得自己的写作水平有多高。特别是前些年很多网友说我写的时评不算文学作品,我就与他们争论,甚至争得面红耳赤。虽然我对文学概念的判定可能与众不同,但并不影响我出书的热情。
最早想出书是读高中,发现书架上一排排散着墨香的好书,自己就胡乱设想,何时可以出一本?但那时食不果腹、衣不蔽体,自己穷得丁当响,何来资本出书?不得以,白日梦只好终止。
到我走上社会,特别是近些年经济条件好转,加上我对文学的热情有增无减,出书这一念头又不时在我的脑际萦绕。
可在早些年,我写的大多是时政类的评论,激浊扬清,革故鼎新,很有鲁迅遗风。虽常在报刊发表,但真不敢结集出版。一是今天看来有些观点太偏激,二是觉得有些结论太草率,三是社会向前发展,不想给自己留下遗憾。前后折腾两年,编辑校对若干回,最终忍痛割爱,把《博客看世界》付之一炬。
直到前年,我经营的东莞潇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转型做出版印刷,而且业务量越来越庞大,很多客人时常问我:“小罗,你何时出书?”我老是笑着回答:“快了。”并通过微博告诉大家:“等我四十岁,一定出本书,送给大家糊墙。”很多人知道我爱开玩笑,所以他们看到此则微博,并不恶心,相反像跟屁虫,老问我什么时间出书,套用小品语言调侃我——“村头厕所没纸啦”。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到了今年,我真的四十岁了。虽然不期望变老,但岁月不饶人,不老不行啊。春节后,忙着策划出版潇湘文丛(第一辑),所以我也毫不犹豫地将本书的出版提上日程。
开始为书名犯愁,我写的大多是生活随笔,有感而发,没有核心的内容与主线,该用什么做书名呢?我在网络上征集,也有无数的网友给我出谋划策,但都不是我想要的。直到有一天,网友说三十而立、四十不惑,我才猛然想到何不用《人生四十年》做书名?既交代这本书所写文章是记录我前四十年的点点滴滴,也用时间把这些杂乱的文字串成璀璨的项链,何不美哉?
妻子见我如获至宝,而且深知我为出书筹划多年,所以顺水推舟地说:“把书出了吧,免得憋着难受。”有了妻子的支持,我开始整理文章,把这些年写的散文、随笔、人物及几篇不关乎政治的评论收录在一起,依照《乡愁》《亲情》《人物》《拼搏》《旅游》《传奇》《杂谈》等篇章分类。我的文章篇幅大都很短,很难超过2000字。我始终觉得,文章贵在短小而精悍,而非啰嗦而庸长。既然留传于世者没有几篇“万言书”,我何必重踏覆辙?
我不敢确定这些文章有多少价值,但深信不是一堆文字垃圾。开卷未必有益,但打开本书绝对“无害”。同时我也承诺,本书收录的任何一篇文章不抄袭他人一个字;本书收录的任何一个故事都真实可靠。抄袭令人可耻,虚构让人恐惧,为保一世英名,我就避而远之吧?
本书即将与全国读者见面,我很激动,也很兴奋,在此感谢参与编辑校对的出版社老师及公司同仁,也感谢一直关注与支持我的社会各界朋友,更感谢无数“凡夫俗子”,是你们的智慧、力量、故事、传奇,成为我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或一言,或一语,或一事,或一议,均激发我无限灵感。古人云:“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炼达即文章。”我想指的应是这个理。
文章虽为我所写,但不排除在编辑、校对过程仍有错误,也有可能是我才疏学浅犯下不可预知的过错,如有发现,期望来信来电指点,我必一一更正,待出版下一本《我这一辈子》时,会给大家一个满意的交代。
是为跋!

罗建云
2015年5月18日东莞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10: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