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主要关注“自我”这一心理学、社会学、哲学等多学科中的重要概念,在系统回顾中西方关于自我的心理学理论与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自我矛盾性理论,并通过一系列实证研究对这一理论进行验证。本书在“自我矛盾性”和“矛盾寻求”两个核心概念基础上,从自我矛盾性的概念与维度结构、自我矛盾性的积极意义及其与矛盾寻求之间的关系三大方向进行研究,从理论上拓展了人们对自我一致性的认识,对进一步理解自我的本质和价值做出了理论上的贡献。 作者简介 吴漾,心理学博士,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湖北省心理学会会员,美国心理学会(APS)会员。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多篇;主持或参与国家级、省部级课题多项。主要研究领域为自我、刻板印象、思政教育与政治心理学等。 目录 1 引言 上篇 自我矛盾性的理论建构 2 自我的概念、形成及功能 2.1 中西方关于自我的思想渊源 2.2 自我的含义 2.3 自我的形成 2.4 自我的主要功能 3 关于自我评价的研究及反思 3.1 对自我一致性的重视 3.2 自我验证理论 3.3 安静的自我:超越自我的暗面 4 自我矛盾性的理论构建 4.1 自我矛盾性的定义 4.2 自我矛盾性的来源 4.3 自我矛盾性与矛盾寻求 5 以往研究的启示与局限 5.1 研究启示 5.2 研究局限 下篇 自我矛盾性的实证探索 6 研究设计 6.1 研究问题与研究意义 6.2 研究设计 6.3 主要研究内容及框架 7 研究1:自我矛盾性概念的测量与验证 7.1 被试 7.2 测量工具 7.3 程序 7.4 数据分析与结果 7.5 讨论 8 研究2:自我矛盾性的积极影响研究 8.1 研究2a:自我矛盾性在个体内层面的影响研究 8.2 研究2b:自我矛盾性在个体间层面的影响研究 9 研究3:矛盾寻求与自我矛盾性关系的初步探索 9.1 研究3a:《矛盾寻求问卷》的编制 9.2 研究3b:自我矛盾性与矛盾寻求关系的初步探索 9.3 研究3c:自我矛盾性与矛盾寻求关系的纵向证据 10 研究4:自我矛盾性对矛盾寻求的影响 10.1 研究4a:自我矛盾性操纵对矛盾接触意愿的作用 10.2 研究4b:矛盾寻求的中介效应检验 10.3 研究4c:个体自我矛盾性的调节作用 11 研究结论与反思 11.1 自我矛盾性的基本观点及其检验 11.2 自我矛盾性与矛盾性寻求的维度结构 11.3 自我矛盾性的积极作用及其机制 11.4 自我矛盾性与矛盾寻求的关系 11.5 本书的创新与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研究2b的材料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