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从1972年7月和10月参与中德建交接待工作的第一天起,作者的工作和生活就一直与德国密切相关。几十年来,作者目睹、经历、参与了中德关系多层面、多方位的发展。本书分为上下两册,上册八章主要讲政治与外交,下册八章重在经济、教育与文化。本书既是一部优秀的外交调研报告——有丰富的事实和深入的思考,又是一部难得一见的中德比较研究著作,还是一部跌宕起伏的德国近现代史。 作者简介 罗国文,1941年出生于四川绵阳梓潼县,1965年毕业于四川外语学院,德语专业,曾在外交部新闻司、西欧司、驻瑞士使馆、驻联邦德国使领馆工作,任随员、二秘、一秘、参赞等,主要工作是形势调研。退休后,除多年在外交部给中青年干部讲外交调研,还先后被聘为外交学院兼职教授、四川外国语大学客座教授、北京市对外友协第五届理事会(2003-2008年)特邀理事、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教育智库专家,以及重庆市政府商务顾问、太极集团顾问、绵阳新晨动力公司顾问等。 目录 《上册》 第一章 马克思与中国 马克思改变了中国和中国人 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 指导中国思想的理论基础 从马克思故乡的变化看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 在德国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 第二章 中德外交新篇章 最短的建交公报 中德外交比较 什么是外交 乔冠华谈外事文稿的写作 外交调研 怎样把自己塑造成合格的外交官 第三章回望历史 施密特谈中国 …… 《下册》 导语 本书内容充实、条理清晰,不仅具有动态感、历史感,更具有知识性和可读性。中德有着不同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制度,有不同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事实证明,这并不妨碍两国关系的正常化和发展。中德关系的发展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