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虚伪的教育(精)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莫言 |
出版社 | 浙江文艺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本书为莫言散文集之二,收录莫言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至新世纪以来的散文50余篇,包括《虚伪的教育》《美人不是人》《杂谈潇酒》《我与税》《漫谈十七年文学中的爱情描写》《文学与生》《捍卫长篇小说的尊严》《牛鬼蛇神—指点姜文》《妖仙孤媚一激扬巩俐》等名篇。这些散文有议论,有叙事;涉及社会问题与现象,以及文学、绘画、影视、话刷等诸多领域;观点犀利、直率,语言风趣、幽默。 作者简介 莫言,原名管谟业,山东高密人,1955年2月生。著有《红高粱家族》、《酒国》、《丰乳肥臀》、《檀香刑》、《生死疲劳》、《蛙》等长篇小说十一部,《透明的红萝卜》、《司令的女人》等中短篇小说一百余部,并著有剧作、散文多部;其中许多作品已被翻译成英、法、德、意、日、西、俄、韩、荷兰、瑞典、挪威、波兰、阿拉伯、越南等多种语言,在国内外文坛上具有广泛影响。莫言和他的作品获得过“联合文学奖”(中国台湾),“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法国“Laure Bataillin(儒尔·巴泰庸)外国文学奖”,“法兰西文化艺术骑士勋章”,意大利“NONINO(诺尼诺)国际文学奖”,日本“福冈亚洲文化大奖”,中国香港浸会大学“世界华文长篇小说奖·红楼梦奖”,美国“纽曼华语文学奖”以及中国最高文学奖“茅盾文学奖”。 目录 第一辑 望星空 虚伪的教育 毛主席老那天 美人不是人 世上什么气味最美好 饮美酒如悦美人 杂谈潇洒 洗脚的快乐 杂谈读书 谈读书 我与税 上下五千年 国外演讲与名牌内裤 我为什么要给网络写文章 郁达夫的遗骨 发生在“国家哀悼日”的两件小事 打人者说 问候朋友 博文二篇 龙泉问祖 第二辑 漫谈十七年文学中的爱情描写 战争文学断想——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作业 海洋的诗性灵魂 我痛恨所有的神灵——张志忠著《莫言论》跋 超越故乡 下个世纪我们为谁写作 文学与牛 关于语言问题的一封信 我为什么要写《红高粱家族》 捍卫长篇小说的尊严 回忆“黄金时代” 文学对当下生活的影响 用文学的方式讲好中国故事任重而道远 东亚文学论坛与东亚文学 关于微型小说 从《莲池》到《湖海》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祝贺《解放军文艺》600期 我与《中国作家》的交往 我与《小说选刊》 第三辑 《红高梁家族》备忘录 牛鬼蛇神——指点姜文 妖仙狐媚——激扬巩俐 关于木偶的随想 小女子大写意 我与话剧 西部的突破 画坛革命者 看《卖花姑娘》 柏林观戏 我与奥运开幕式 画外之音 长袜子皮皮随想 从鞭炮到佛道 顾彬堪比呼雷豹 导语 《虚伪的教育》是莫言的散文作品集,主要记录了莫言关于电影、戏剧、建筑等文艺门类的感想和体悟,也包括了他对社会问题和热点事件的关注和思考。其中包括一些莫言散文的著名篇目,如《虚伪的教育》《看木偶戏》等。莫言的散文保留了他独有的写作风格,汪洋恣肆,文字率真,妙趣横生。 精彩页 望星空 去年,轰轰烈烈的“彗木相撞”过后,我颇有感触,便模仿着某些著名散文家的笔调,写了一篇题为《望星空》的随笔,塞给家乡的一家内部发行的刊物。但是却感到言犹未尽,今日翻出来,将原文润色后,再续上一条尾巴,吐尽我心中的随感吧。原文如下: 不久前,一串彗星的碎片(每片都有数公里之巨),撞击了木星。在那颗神秘的星球上,发生了“惊天动地”的大事件。如果那里有什么生物,那它们的命运将会十分悲惨。在彗木相撞的那些日子里,全世界亿万双眼睛盯着天上这颗与地球息息相关的星球。据说西方国家的电视台一天二十四小时滚动着播出有关彗木相撞的消息,是绝对的新闻热点。但在我国,媒体保持着足够的冷静,以近乎麻木的口吻向国人转述着国外的科学工具获得的资料。好像彗木相撞是在某个大洋深处的小岛上发生的一次小小的自然灾害一样。 在那些日子里,我一直在想,假如有一天,同样的命运落在了地球上,人类该怎么办?过去,杞人忧天是讽刺某些人的,现在,是否应该学习那些忧天倾的杞人,有那么点忧天的意思呢?彗星的碎片既然可以“亲吻”木星,谁又敢担保它不会“亲吻”地球呢?这样的“亲吻”是真正的天崩地裂,不是闹着玩的。 有一位名叫王红旗的人,写了一本文采飞扬的奇书《神秘的星宿文化和游戏》,在彗木相撞的那些日子里,这本书陪伴着我,给了我很多的教益。王红旗认为:在不太久远的古代,小行星的碎片或者彗星的碎片,确曾光顾过地球,并造成了几乎毁灭人类的巨大灾难。王认为我国古代那几个著名的神话传说,如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嫦娥奔月、夸父追日等,都与那时代的一次巨大的天文事件有关。 那是一颗足够大的天外星体与地球相撞的事件,当该星体进入地球的大气层后时,剧烈的摩擦使它发出了灼目的光芒,发出了难以形容的巨响,并且极有可能分裂成了多块碎片(十日并出),然后是风云突变、石破天惊、地动山摇、山呼海啸、天地变色——这些巨大的字眼就是事实的写照,后来变成了大形容词。这次事件,极大地震惊了处在混沌状态中的远古人类,使他们抬起了仰望星空的眼睛。这次天文事件开启了他们的心智,历史的意识由此产生,哲学也由此及彼地产生了。 《淮南子·天文训》日:“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不周山正是这次撞击事件造成的巨大陨石坑。据王的解释,“不周”,是不完全的圆形。可能是那个天体带有一个棱角吧?这次事件的可怕后果就是“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敏锐地指出,这是中国古代关于地球自转轴倾角的最早知识,当然也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关于地球自转轴倾角的知识。王认为如非亲身经历,绝难编造出来。由于地球自转轴倾角的变化,以及撞击过后的巨量尘埃(“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蚩尤作大雾弥三日”),不排除破碎的高温天体落入大海后引起的海啸(“在扶桑之东,有一石,方圆四万里,厚四万里,海水注者,莫不燃尽”)、陨石落地引起的森林大火等,远古人类的生存环境发生了突然的巨变,相当一部分人在事件过程中和事件过后的洪水、火灾、恶劣的环境中死去,活下来的人,都是与大自然顽强斗争后的胜利者。所以,远古神话传说,既是那场巨大灾难的记录,也是我们的远古祖先为了生存与大自然顽强斗争并最终取得了胜利的记录。 我想,所谓的盘古、女娲、后羿、嫦娥、夸父、精卫,应该是我们的远古祖先的英雄群体的名字或者是他们心造的英雄。盘古开天地是祖先们的集体行为,女娲炼石补天、后羿举弓射日、夸父持杖逐日、精卫衔石填海亦当如是解。嫦娥奔月则被王红旗理解为对月亮(抑或是那发光的天体碎片)的献祭。这使我联想起英国作家劳伦斯的著名小说《骑马出走的女人》。印第安人用女人祭奠月亮的行为应该是远古巫术的延续吧?当然,这些美妙的传说肯定是产生于那次大事件后的若干年,发生在新的自然环境形成若干年、人类重新安居乐业后。那场大灾难是通过一代代的传说,甚至是形成了一种潜意识,遗传给将历史事件神话化了的后代的,一直到文字产生,才被记录到《山海经》里。想想《山海经》这本奇妙无穷的天书的创作者和流传者,也是一桩令人心驰神往的事情。 世界上所有民族的古老神话传说都惊人地相似,都有开天辟地、十日并出、洪水滔天之类的内容,这恐怕很难说是偶然的。地球毕竟很小,那次天文事件所产生的后果,并不仅仅影响到女娲们、后羿们、嫦娥们,那时候人类是否就形成了体征鲜明区别的种族也未可知,人类是不是由一种猿进化来的也很难说…… p3-5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