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远大前程/走向经典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吴君
出版社 四川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作者简介
吴君,在《人民文学》《十月》等杂志发表小说多篇(部),多次入选《新华文摘》及各种选本、排行榜,出版专著9部。主要有《我们不是一个人类》《亲爱的深圳》《皇后大道》《二区到六区》等及影视作品3部。有作品译成英、俄、蒙古语出版。入选“中国百年百部中篇正典”“改革开放四十年文学丛书”。曾获中国小说双年奖、小说百花奖、北京文学奖、北京文学中篇月报奖、都市文学奖、广东省鲁迅文艺奖等奖项。根据小说改编的电影《非同小可》获24届金鸡百花新片奖,并入围第六届温哥华国际电影节红枫叶奖。现供职深圳某单位。
书评(媒体评论)
吴君的小说坚持现实主义的笔法与精神,她以自
己的小说关切着都市中不同阶层的人群,并在他们生
活的对比中发现独特的戏剧性。
——作家、评论家,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青年委
员会副主任李云雷
目录
百年好合
福尔马林汤
复方穿心莲
富兰克恩
花开富贵
华强北
扑热息痛
租客孙采莲
天使小河
王菊花
远大前程
樟木头
这世界
吴君主要创作年表
精彩页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明慧与阿爸成了金钱的关系。每次见面,他总是盯着她的手或包。阿妈不愿意明慧拿钱出来,上来劝阻,你自己留一点儿吧,还没找到工作。说到工作,她又要开导明慧,其实私立医院也不错,他们也许缺护士呢。明慧在惠阳卫校读了三年,毕业后,在深圳妇儿医院做过几年。
明慧并不理会,越是这样,她越会给,从小到大,她都和阿妈对着干。虽然自己没什么钱,还要跟老公拿生活费。
当然,明慧不满意阿爸,要钱的时候,总是花言巧语。为了防止明慧给钱,阿妈有点儿寸步不离。明慧早发现了这一点,她并不揭穿,从茶几上拣出几粒瓜子,堆在掌心嗑,或是抱着手臂在客厅来回走动,根本不等阿妈把话讲完。凭什么,凭什么我还要听你的,我已经不是婴儿。她想做出对抗的姿态让阿妈生气。
淑华老人只好转过脸,对着沙发上的赖国民,埋怨道,人都养活不了,又买回来鸟。明慧在心里也这么叫阿爸的名字,她不喜欢阿爸的嬉皮笑脸。
正在弹烟灰的赖国民停下来,掩饰不住的喜悦,似乎他一直在等机会。他悬着手腕,翘着兰花指说,便宜啊,如果不是禽流感,哪儿买得起呀,我现在已是身无分文。明慧明白,阿爸又开始老一套,哭穷。差不多每次他都要用点儿心机,似乎这样才能得逞。无论他怎样,明慧都会给他些零钱,否则回家便失去了意义,她算过,赖国民又没钱了,开始盼着她的救济。
阿妈还在生气鸟的事,说自给我也不要。
那你给我呀,我要,拿来吧。似乎明慧的态度鼓励了他,赖国民架起二郎腿,两条手臂交叉,一只托起下巴,另一只像女人那样匍匐在膝盖上。
吵得人心烦。阿妈皱着眉头,不知是说鸟还是人。
嫌烦你可以走啊。明慧发现阿爸有些娘娘腔。
你的心事我知道。淑华老人有些忍不住了,冷冷地回他。
赖国民急了,连脖子也粗壮起来,像是担心淑华说出什么,辩道,随便哪个人也比你强。倒是这句像回男人了。
明慧不想听他们说话,站起身,要离开,想到阿妈总是有话要说的样子,又坐下来,她不理解年过七十的父母,为何总在吵。原来还以为是书上说的情感按摩,也没在意。每到这时,阿妈便不说话了,眼睛望向别处,过了一会儿,明慧发现阿妈在看自己。平时说话的时候,淑华老人总是看明慧脸色。每次明慧吃饭,她就开始烧开水,茶也提早洗好,等明慧一离开饭桌,就可以泡工夫茶了。其实是不让明慧洗碗。最近明慧才想到要干点活,之前她总是坐在沙发上看电视或是看着阿妈,远远地和阿爸说话。阿爸很早就离开学校,学历不够,被学校劝退了。正是这个原因使他喜欢谈些国家大事。明慧很看不上他这一点,心里想,那些事跟你有什么关系呢?有时候,赖国民甚至会偷偷垒出一本香港的繁体字书,递到明慧手上说,那边带过来的,你偷着看,不要给人发现了。明慧瞥了一眼红黄相间的封面,很是不屑,九十年代就这样,夸大其词,有什么好看的,除了瞎编就是造谣。
见明慧看不上,做阿爸的只好转话题,你说我去那边当仓库保管员行吗?他指的那边是香港。
你吗?明慧盯着阿爸的脸,不说话。上次他说过去搞行政,这次又降了一格。阿爸知道明慧不信,补充道,是老同事帮我联系的,一个月六干呢。
明慧不想听,站起身,对着厨房里的阿妈说,我洗碗吧。
不用。你和阿爸说话,你阿爸说的那些我听不懂。淑华老人总是希望丈夫讲些深奥的话题。很多次做梦,赖国民还是老师,穿戴整齐去上课,而她在校门口等着他放学。
明慧心里说,我也听不懂。
他们还给我介绍一个香港富婆呢。呵呵,真奇怪,我有这么抢手?赖国民故意漫不经心地说。
明慧实在受不了,说,是吗,香港有那么多人失业,哪有空位给你留。你不会是说养老院吧,他们自己都满得爆棚,不少人住在过道上,人家会要你?
P3-5
导语
吴君是新世纪以来广东文学涌现出的优秀新生代作家之一,多年来,她以深圳为母题,创作了一批关于深圳的故事,形成了独特的“深圳叙事”。
吴君的小说坚持现实主义的笔法与精神,她以自己的小说关切着都市中不同阶层的人群,并在他们生活的对比中发现独特的戏剧性。
序言
70后作家在当代文学史上的位置——“走向经典丛书
”序
李云雷
70后作家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进入文学界,到现在
已经20年了。20年间,他们从当初文学的“新生力量”,
到现在已经成长为文坛的“中坚力量”。现在70后作家已
经占据了重要文学刊物的半壁江山,也有一些70后作家推
出了重要的长篇小说,在文学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但与
此同时,他们置身其中的中国文学界已发生了天翻地覆的
变化,这为他们的成长与“经典化”带来新的挑战,也带
来新的机遇。
变化之一是网络文学的崛起。20年间网络文学从无到
有,到蔚为大观,已经改变了中国文学的整体格局,但70
后作家大多没有加入网络文学创作,而仍延续着“新文学
”或“纯文学”的传统,坚守着自己的文学理想,他们的
创作在网络文学的视野中被称为“传统文学”,这固然有
着轻蔑与意图超越的因素,但如果从长时段的历史来看,
70后作家可以说是处于“纯文学”与“网络文学”夹缝中
的最初一批作家,他们的理想主义让他们的坚守带有悲剧
色彩。
变化之二是市场机制的出现。市场经济在90年代初出
现,对于中国是一个新事物,也对文学界产生了极大的影
响。市场机制不仅影响着文学的生产、流通、接受等外部
环境,也影响到文学的内在评价标准。什么是文学,什么
是好的文学?在单纯的市场逻辑中,只有能够畅销的文学才
是好的文学,韩寒、郭敬明等80后作家的异军突起便借助
了无坚不摧的市场逻辑。但文学作品不是简单的商品,而
是一种带有审美意味的精神产品,这样特殊的商品如何进
入市场?可以说至今我们仍在探索之中。但70后的创作处于
市场机制带来的最初震荡时期,这对他们的创作产生了重
要影响。
变化之三是文学位置的改变。在80年代,中国文学在
社会领域中处于先锋位置,那时文学一方面通过率先提出
并讨论社会与精神议题,引领社会进步的潮流,另一方面
也对文学自身的形式、语言、叙述方式进行探索,拓展了
文学的表现力。但进入90年代之后,伴随着大众文化的崛
起,文学在整体社会领域中的位置迅速边缘化,在影视、
网络等强势媒体的压力之下,文学只能固守一隅,这为70
后作家的成长造成了重重阻碍。
这种种不可预料的重大变化是70后作家的成长背景与
环境,如此巨大的变化可以说是“五四”以来中国新文学
史上所没有的,也是中国文学史上前所未有的。与50后、
60后作家相比,70后作家身上延续了他们的文学理想,将
文学视为一种精神或美学的事业;另一方面,70后作家普
遍接受了高等教育,这让他们的知识更加丰富系统,但在
社会阅历与人生经验上他们则不如50后、60后作家更加曲
折、复杂与宽广。而与80后、90后作家相比,70后作家则
经历过物质匮乏时代,大多是非独生子女,没有受到社会
与家庭过多的关注与宠爱;但是他们也不像80后、90后作
家普遍受到大众文化与消费主义的影响,并不将文学视为
娱乐、消遣之物。在多个层面的意义上,70后作家可以说
是“过渡的一代”或者“独特的一代”。“过渡的一代,
,是指在70后作家身上,既有50后、60后作家的理想气质
,也有80后、90后作家的务实品格,在文学的气质与观念
上有一种“过渡”性质;“独特的一代”是指70后作家的
经历与经验是独特的,无法复制的,他们置身于巨大的文
化断裂带之上,无论是日常生活还是内心世界都经受了巨
大的冲击,而他们的作品也正是在这种独特的环境中所绽
放的花朵。
70后作家内部也是丰富复杂的,他们成名有先后,但
每个人都是独特的。70后作家的成长与经典化之路并不顺
利,他们所处的时代正是文学机制发生重大变化的时代,
旧有的文学机制已经失效,而新的文学机制还没有建立起
来,他们与中国文学一起处于困顿与摸索之中。如果与前
后时代的作家比较一下,这一点将会看得更清楚,在60后
作家开始写作的时候,一篇小说或一首诗歌就可以全国闻
名;在80后作家开始写作的时候,一部作品就可以畅销全
国,但是70后作家没有这样的幸运,他们大多在写作之路
上摸爬滚打了许久,才以自己的实力获得文学界的认可。
……
吴君通常也被归于70后作家来讨论,她的小说擅长表
现深圳新移民的经验,她对深圳打工者的生活与精神困境
有着深刻而细腻的体察,在《深圳西北角》《樟木头》《
福尔马林汤》等小说中,她描述了底层生活的艰难与尴尬
。而在另外一些小说中,她则对新的都市现象与新的都市
人群有着独特的观察。吴君的小说坚持现实主义的笔法与
精神,她以自己的小说关切着都市中不同阶层的人群,并
在他们生活的对比中发现独特的戏剧性,对都市新经验、
新现象、新人物的发掘体现了吴君的敏锐,也显示了她的
现实关怀。
以上只是对这八位作家创作特色极为粗略的描述,我
们期待读者通过这套丛书,可以对他们的创作有一个整体
的了解。这八位作家只是70后作家的代表,在他们之外,
还有一些70后作家值得关注,比如鲁敏、乔叶、徐则臣、
张楚、田耳、李宏伟,等等。如今,70后作家正是年富力
强的年纪,也是最富创造力的年龄,现在的创作成就可以
说完成了他们创作生涯的“第一阶段”,我们也期待他们
在今后的创作中不断超越前人,不断超越自我,在一个更
高的层面上“完成”自己。
目前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每一卷,都是每位作家自选的
最具代表性的中短篇小说,为了让读者对他们有更深入地
了解,我们在每一卷后都附有作家的创作年表,有兴趣的
读者可以按图索骥,对他们的更多创作广泛涉猎。70后作
家在一个大的转型年代,通过自己的创作突显了时代的精
神特色,他们的创作既是一个时代的重要表征,也是一个
时代的重要收获,他们的创作正方兴未艾,他们的前途不
可限量。我们希望能以这样的形式从整体上展示他们目前
所取得的重要成就,以此呈奉于读者朋友,请读者朋友不
吝批评教正。
2019年5月2日
(李云雷,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作家、评论家,现任
职于《文艺报》。中国现代文学馆特邀研究员,中国文艺
评论家协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
内容推荐
本书是“走向经典”丛书中的一本,为吴君自选之中短篇小说集,由《百年好合》《福尔马林汤》《富兰克恩》等13个中短篇小说组成,集中反映了改革开放初期,全国各地众多的年轻人奔向深圳寻找新的生活道路的激情与辛酸。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0: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