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民国十年(1927-1937经济发展中的政府主导与市场互动研究) |
分类 | 经济金融-经济-中国经济 |
作者 | 周海燕 |
出版社 | 江西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本书借助政府与市场关系理论,以1927—1937年民国建设为例,阐述民国十年黄金期发展中的政府主导与市场互动关系,提出本书的主要研究结论:政府适时的正确主导是民国十年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通过对民国十年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分析与总结,为当代中国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提供一定借鉴与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周海燕,女,1977年生,江西吉安市新干县人。博士,讲师,豫章师范学院马克恩主义学院教师。 2001年6月毕业于长春师范学院,历史学学士学位;2008年6月毕业于江西师范大学。获历史学硕士学位;2015年12月毕业于江西财经大学,获经济学博士学位。 主持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两项,主持省教育厅研究生创新基金课题一项,参与省部级以上课题多项,发表学术论文十多篇,其中一篇为2015年《新华文摘》和人大复印资料《经济史》全文转载。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史、经济史。 目录 1 导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回顾与研究述评 1.2.1 关于民国十年经济发展研究 1.2.2 关于1927—1937年经济发展原因研究 1.2.3 研究评述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政府与市场关系理论 1.3.2 研究视角与核心观点 1.3.3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1.4 创新与不足 1.4.1 主要创新点 1.4.2 可能的不足 2 中国现代化的内外危机及其发展模式转型 2.1 国内危机:国内分裂混战及其市场失灵 2.1.1 国内分裂混战 2.1.2 自然灾害频仍 2.1.3 20世纪30年代市场危机出现 2.2 国外危机:世界经济社会发展危机 2.2.1 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波及 2.2.2 世界法西斯主义与日本军国主义形成 2.2.3 西方国家对中国侵略的长期存在 2.3 理论挑战:凯恩斯主义盛行 2.3.1 凯恩斯主义形成根源 2.3.2 中国理论界关于凯恩斯主义的争论 2.4 发展模式新选择与威权政府建立 2.4.1 中国现代化发展道路的转型 2.4.2 南京国民政府威权统治的确立 2.4.3 现代政治制度的创建 2.5 小结 3 政府主导下的经济政策环境创新 3.1 政府供给的现代产权制度创新 3.1.1 土地私有产权制度的法律确认 3.1.2 主要资源保护及所有权的明晰 3.1.3 企业产权制度的完善 3.2 政府强制推动税制金融制度创新 3.2.1 税制制度改新 3.2.2 金融制度创新 3.3 强化科技与引进人才制度 3.3.1 鼓励工业科技发明创新 3.3.2 农业科技制度供给与支持 3.3.3 人才引进与培养制度 3.4 政府协调工商业发展政策 3.4.1 重点发展国家资本主义 3.4.2 扶持民营经济发展 3.4.3 发展对外贸易 3.5 政府推动民间组织服务经济发展 3.5.1 商会与同业公会组织制度改组 3.5.2 农会制度创新 3.5.3 支持乡村建设力量发展 3.6 农村复兴运动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3.6.1 租佃制度优化改新 3.6.2 农业合作社制度创新 3.6.3 农业金融政策的支持 3.7 小结 4 政府主导下市场的互动与多元创新 4.1 土地及主要资源之确权实现优化配置 4.1.1 农业生产要素多元流动 4.1.2 主要资源国有化经营 4.1.3 企业资本加速集中化 4.2 税制与金融创新提高市场配置效率 4.2.1 现代税制改善市场交易环境 4.2.2 币制现代化促进市场流通 4.2.3 金融国家资本市场化运作 4.3 人才引进与科技创新参与市场竞争 4.3.1 工业科技推动生产进步 4.3.2 农事技术的市场运转与推广 4.3.3 专家与专业人才投入工农业建设 4.4 工商业经济协调发展 4.4.1 国家资本企业市场化运转 4.4.2 民营经济活跃市场空间 4.4.3 对外贸易拓深国内外市场 4.5 民间组织发挥联接政府与市场之作用 4.5.1 商会维护商人利益 4.5.2 同业公会维护市场秩序 4.5.3 民间乡村建设力量的示范引领 4.6 农村改革中的诱致性市场创新 4.6.1 小农户经济与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4.6.2 现代银行支持农村金融体系的形成 4.6.3 农业合作社创新对农村经济的带动效应 4.7 小结 5 民国十年经济发展的历史评价与现实启示 5.1 大国中央政府威权对经济落后国家的重要性 5.2 专家精英参与制度设计和决策减少了试错成本 5.3 制度变迁中的政府与市场调适关系 5.4 乡村建设特别要重视民间社会精英与传统文化的作用 5.5 保障农民土地财产权利是农村改革的核心问题 5.6 发展农户经济及家庭农场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 6 结论:正确而适时的政府调控主导是民国十年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