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英国近代早期传记名篇(精)/西方传记经典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英)乔治·卡文迪什//艾萨克·沃尔顿
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本书是英国十六至十七世纪的两位作家所写的人物传记合集。卡文迪什的《沃尔西传》生动地描写了曾经位极人臣的沃尔西一生的荣辱沉浮,从中可以窥见当时英格兰强大的王权和微妙的政教关系。作者以亲历者的身份再现了诸多历史场景,亦使此传成为重要的历史文献。《沃尔顿传记集》包含了五位政教名人的传记,传主均博学而虔诚,更是道德方面的楷模。作者为其立传,具有为社会树立榜样,引领风尚之意。这些传记语言简洁明快,人物性格鲜明,堪称短篇传记的典范。
目录
沃尔西传
序言
早年经历
王室神父
飞黄腾达
位极人臣
国王新欢
英法交恶
外交斡旋
英法结盟
国王婚变
惹祸上身
日渐失宠
遣散仆从
委曲求全
远离宫廷
辗转流离
沦为囚徒
染病在身
途中病亡
尾声
沃尔顿传记集
献词
致读者
约翰·多恩博士传
亨利·沃顿爵士传
理查德·胡克先生传
乔治·赫伯特先生传
已故林肯主教罗伯特·桑德森博士传
序言
英格兰人写传记,实际上从文艺复兴时期才开始,而
且早期多是描写君主和圣徒,或是与其类似的道德楷模,
后来才逐渐扩大到其他领域的名人。托马斯·莫尔爵士死
后,其大女婿威廉·罗珀写了《莫尔传》。枢机主教沃尔
西死后,其礼宾官卡文迪什写了《沃尔西传》。后来又有
了富勒的《英格兰名人传》、奥布里的《名人小传》、沃
尔顿的《传记集》、海军军官佩皮斯的《日记》等传记作
品。本书呈献给读者的,就是卡文迪什的《沃尔西传》和
沃尔顿为政教两界五位名人所写的传记合集。
乔治·卡文迪什(George Cavendish,约1500—
1561/1562)是英国历史上第一个重要的传记作家,也是
第一个转变观念,不再局限于为圣徒和君主立传的人。他
出身于名门世家,父亲是英格兰财政部官员,可能是凭借
父亲的关系,卡文迪什年轻时就当上了沃尔西(Thomas
Wolsey,约1475—1530年)最贴身的礼宾官,后来一直服
侍沃尔西咽下最后一口气。当时沃尔西如日中天,位极人
臣,要做他身边的仆人绝非易事。而卡文迪什对主子忠心
耿耿,主子倒台后仍然不离不弃,赢得了主子的绝对信任
,沃尔西的很多秘密他都知晓。由于这一原因,连国王也
对卡文迪什刮目相看,沃尔西死后,亨利八世也想雇他为
自己效力。
卡文迪什“总是想见陌生人,想结识陌生人,尤其是
位高权重的人”。服侍沃尔西则满足了他这一愿望。他是
礼宾官,要一直不离主人左右,负责主人的各种应酬,这
给了他近距离观察沃尔西、结识各种人物的绝佳机会。所
以,他在传记里描写的很多场景都是独一无二的,在其他
文献里根本见不到。比如他较为详细地描写了教皇的特别
法庭审理亨利八世的离婚案,让读者清楚地了解到国王离
婚的缘由、王后的态度和各方人物的复杂心理,而这些细
节并不见于其他文献。
卡文迪什在服侍沃尔西期间很可能记了笔记,否则他
不太可能在多年之后写传记时,将那么多事件及其时间、
地点写得那么清楚,将很多谈话内容记述得那么详尽。卡
文迪什在传记里称西班牙国王菲利普二世为“我们的主子
”,说明这部传记是写于1554—1558年,因为在此期间菲
利普是英格兰女王玛丽一世的丈夫,凭借这一身份才能成
为英格兰人的“主子”,而此时离沃尔西去世已经有二十
多年了。
沃尔西死后二十多年卡文迪什才为主子立传,说明他
一开始并没有打算写。但后来他看到有关主子的很多虚假
传言,觉得有必要写一部传记来澄清事实,这才促使他拿
起笔来。卡文迪什语言简洁生动,和其同代人相比不太注
重修辞,但刻画的人物无不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对后世
也产生了很大影响。如莎士比亚的《亨利八世》,剧中描
写国王和王后在特别法庭上的陈述,还有沃尔西看望王后
的场景,明显受到卡文迪什《沃尔西传》的影响,有些语
言甚至和卡文迪什的原话相差无几。
《沃尔西传》的最大看点,就是从沃尔西的盛衰荣辱
中折射出的英格兰强大的王权和微妙的政教关系。由于历
史和地理位置的原因,自十一世纪诺曼入侵以来,英格兰
的王权就比欧洲大陆各国的王权享有更多的独立性。只是
在教皇英诺森三世时期,罗马教廷的权力达到顶峰时,英
格兰国王约翰才对教皇屈服过。英诺森去世后,英王还是
不把教皇放在眼里。英格兰教会圣职的任命权仍然掌握在
国王手里,教皇不过是认可一下而已。从《沃尔西传》里
我们可以看出,沃尔西从主教、大主教、枢机主教、教皇
特使一路高升,都是国王提携的结果,和罗马教廷基本上
没有多大关系,国王只要和罗马打个招呼就行了。这一点
沃尔西本人非常清楚,也多次公开承认,连最后他被免职
、财产被没收以后也是这样说,可见英格兰的王权有多大

但即便在英格兰王权达到顶峰的都铎时期,英王虽然
可以将枢机主教和教皇特使玩弄于股掌之中,但还是要给
予罗马教廷应有的面子,在有些事情上不敢自行其是,还
要请示教廷征得同意以后才能名正言顺地做。最明显的例
子就是亨利八世的离婚案。尽管亨利已拿定主意要离婚,
但还是要由教皇的特别法庭来审理,法庭最后没有判决离
婚,亨利选择了耐心等待,并不敢贸然行事。只是到了最
后安妮小姐怀了孕,不能再拖下去了,亨利才被迫抛开罗
马自行解决,身不由己地走上了宗教改革的道路。假如安
妮当时没有怀孕,这件事如何收场还真是不好说,甚至英
格兰的历史被改写也有可能。当时罗马教廷的权威虽然大
不如前,但对广大教徒来说仍有精神上的感召力,英王不
得不有所顾忌。当时政教关系的微妙,由此可见一斑。
卡文迪什身为礼宾官,要负责沃尔西的迎来送往和宾
客接待工作,所以在传记中多次描写了沃尔西是如何款待
客人的。尤其是在汉普顿官对法兰西使团的接待,在伦敦
对外国大使和亨利八世的接待,更是描写得详尽生动。这
样的文字不是亲历者是写不出来的,因而具有重要的史料
价值。
卡文迪什将沃尔西的宦海沉浮归咎于命运女神所转动
的轮子,认为这是人力无法掌控的,这一观念在当时仍很
流行。甚至到了下个世纪,艾萨克·沃尔顿(Izaak
Walton,1593-1683)在其撰写的传记集中,仍然提到命
运女神对人的影响。
沃尔顿出身平民,前半生一直经商,也做过教堂管理
人。内战中清教徒得势以后,他就洗手不干了,在老家买
了地租给佃户,自己则走亲访友,过起了悠闲的日子。他
喜爱钓鱼,结交了一帮有同样爱好的朋友,后来写有著名
的《钓客清话》(The cbmpleat Angler),在他有生之
年就出了五版,由最初的十三章扩充到二十一章,成为“
垂钓者的圣经”。他后来写传记也和他钓鱼有些关系,五
个传主中,至少有三个爱好钓鱼——多恩、沃顿、赫伯特
,他在沃顿传里还专门提到了钓鱼。
当然,钓鱼并非沃尔顿撰写这五部传记的主要原因,
更重要的是这些人都是温顺、虔诚、博学的人,个个堪称
道德楷模,既值得他自己效仿,也值得后世效仿。尤其是
十七世纪中叶由清教徒引起的内乱,造成了世风日下、人
心不古,沃尔顿提起来就哀叹不已。在这种情况下,更需
要道德楷模来引领风尚,这一点沃尔顿在其传记中多次提
及。
沃尔顿描写的五个人中,除了沃顿是政治家和外交官
之外,其余四人都是神职人员,而且都是国教派,即圣公
会成员。沃尔顿本人也是虔诚的国教派,所以他在传记里
对其他教派多有诋毁之词,尤其是对不服从国教派的教派
。除此之外,多恩、沃顿、赫伯特还是著名诗人。赫伯特
还是音乐家,写有不少圣歌,善于演奏鲁特琴,临死前还
不忘演奏一曲。胡克是著名神学家,圣公会的主要理论家
和捍卫者。桑德森擅长逻辑学、决疑学,其逻辑学著作多
年来一直是大学的教科书,牛顿当年学的就是他这一本。
所谓“决疑”,也就是用推理来判断伦理、宗教信仰上的
疑难问题。桑德森曾写有这方面的著作,是英格兰最著名
的决疑学家之一。沃尔顿在其传记里提到,桑德森由于精
通决疑之学,经坎特伯雷大主教推荐,国王查理一世任命
他为王室常任牧师。
沃尔顿所描写的这几个人,都生活在都铎王朝后期和
斯图亚特王朝初期。这段时期正值英格兰从鼎盛走向内乱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宗教改革不彻底,引起几大教派纷
争不断,这一特点在这几部传记中可以看得非常清楚。国
王对教会的控制,圣公会内部的弊端,在传记中也都有反
映。
沃尔顿在传记中提到的另外两点也值得关注。一是他
多次提到牛津剑桥两所大学,提到学生是如何入学、如何
学习的,教师是如何教学的,学校是如何管理的,还提到
国王对学校的影响。如多恩陪着詹姆斯一世巡行到剑桥,
国王向学校推荐多恩,建议授予多恩博士学位,学校当局
二话没说,就把学位授予了多恩。至于某位教授被国王任
命为主教或其他圣职,更是司空见惯。这些例子很能说明
国王与大学的关系。
另一点是沃尔顿多次提到牧师的日常工作,提到牧师
主持礼拜活动和布道的情况,尤其是较为详细地描写了赫
伯特的朋友法勒先生一家每天的礼拜活动,这样的描述在
其他文献里是很难见到的。有关胡克的《教会政治体的法
律》(The Laws of Ecclesiastical Polity)八卷的来
龙去脉和真伪辨析,也是非常珍贵的资料。
沃尔顿去世二百多年后,他的五部传记中有两部(多
恩传和赫伯特传)被收入五十卷本的《哈佛经典丛书》。
编者在介绍沃尔顿时,称赞其作品“语言简洁明快”,从
来不会用事实来掩盖人物的鲜明性格,在这一点上没有几
部长篇大作能赶得上,是“短篇传记的典范之作”。这是
对沃尔顿恰如其分的评价。
沃尔顿虽然自称文化程度不高,但有掉书袋的习惯,
时常引经据典,给翻译带来很大麻烦。卡文迪什比莎士比
亚还要早半个世纪,其语言和现代英语相比,无论是句法
还是词法,都有不少差异。译者不揣冒昧,战战兢兢、如
履薄冰一般译完了两位作家的传记,以飨国内的广大读者
,不当之处希望大家批评指正。
导语
本书是英国16-17世纪枢机主教沃尔西的传记和作家艾萨克·沃尔顿撰写的五部短篇传记合集。沃尔西传记为侍奉其一生的侍从乔治·卡文迪什撰写,传记从这位主教的盛衰荣辱中折射出的英格兰强大的王权和微妙的政教关系。文字详细生动,又因作者亲历了诸多重要大事,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艾萨克·沃尔顿撰写的传记,记载了英国16-17世纪五位重要的政教人士,从中也能够窥见当时政治历史的细节,语言简洁明快,哈佛经典丛书评价其为“短篇传记的典范之作”。
精彩页
早年经历
枢机主教沃尔西一度担任约克大主教,是个诚实的穷人之子,出生于萨福克郡的伊普斯威奇。
他从小就好学,因此其父母或好友、老师就把他送到牛津大学,在那里学习非常突出(他亲口对我说的),人称“童学士”,十五岁就获得了文学学士学位,这是非常罕见的事。由于其学识不断增长,他成为莫德林学院的特别研究生,后来由于其学识而被任命为教师。
这时,多塞特侯爵大人有三个儿子在他那个学校里,侯爵委托他既要教几个儿子学习知识,也要教他们向善。有一年圣诞节前,侯爵派人把几个儿子和老师都叫到他家里,请他们一起聚餐。大家到齐之后,父亲发现几个儿子学习很好,感到很满意。当时他掌管的一个圣职出现了空缺,侯爵就在圣诞节过后老师要回学校时把它给了老师,作为对老师教学勤奋的奖励。
得到这份礼物之后,他到宗教法官那里去办就职手续。从法官手里拿到所有必要的证件之后,他一点时间也没有耽搁,直接到那个教区就职。
他在这个教区的时候,住在附近乡村的一个骑士埃米亚斯·波利特爵士利用一次机会冲他发火,具体原因我不清楚。但是,先生,恕我直言,他竟然一高兴把这位老师头朝下竖了起来。
后来这件事既没有被遗忘,也没有得到原谅。老师登上英格兰大法官的宝座以后,并没有忘记波利特先生当年给他带来的不快,于是就派人把波利特叫来,对他说了很多难听话,命他到枢密院里候旨,未经允许不得离开,否则将让他受到折磨和处罚。
他继续留在中殿律师学院,大约有五六年甚至更长,住在临近街道的门房里,他把房子改建得很豪华,外面装饰有枢机主教的帽子、纹章、徽章等标志,还有其他很多东西,看起来富丽堂皇,想以此平息以前的不快。
这可以成为掌权者的一个范例,让他们记住权力会导致腐败,掌权人有时候会一意孤行,惩罚人凭的是意愿而不是公正。而被惩罚者虽然出身低贱,但后来可能成为达官显贵,将来会对以前所受到的委屈进行报复。埃米亚斯·波利特爵士惩罚这个穷学者的时候,只知道他身份低微,哪里会想到有朝一日他能当上英格兰大法官?这就是天主和命运的杰作。所以,我希望所有的达官显贵,在春风得意时要记住并敬畏天主,做任何事情时都要掂量一下,你们的权力不是永久的,而是会削弱和消亡的,君主会随意改变你们的命运。
一切生命都要偿还自然的债务,世人谁都无法违抗,侯爵大人也离开了这个世界。侯爵死后,这位老师想到自己不过是个享有圣俸的小人物,失去了他在学院里的董事职务(据我了解,学院董事一旦获得晋升担任圣职,依照学院章程就要被解除董事职务),又失去了唯一的好主人,觉得用不了多久就会失去其他的帮助和支柱,没有人再为他遮风挡雨了,他最近已经遭受到风雨的袭击。
他在辛勤工作期间,认识了约翰·南范特爵士,一位非常有影响力的年长骑士,此人在国王亨利七世治下的加来担任一个要职。他为这位骑士效力,表现得细心、公正,很受这位主子的器重。他机智、稳重、正直,骑士就把他所有的公务都交给这位专职牧师处理。据我了解,这一公务就是担任加来司库。骑士自觉年老,就卸下职务,又回到英格兰,打算过清静日子。
专职牧师一直辛勤努力,再加上骑士的厚爱,被晋升到国王身边效力,担任王室小礼拜堂神父。安顿下来以后他是如何做的,我要谈一谈。
P5-7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2: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