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著作权法基本原理
分类 人文社科-法律-中国法律
作者 李扬
出版社 知识产权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本书在知识产权法定主义观念和整体性知识产权法思想指导下,利用立法论和解释论相区别的方法论,集中而系统地探讨了著作权法的各种问题。全书展现了作者独特的学术视角和智慧,是一本贯通了著作权法基本理论和实践的学术专著。
读者对象:研究知识产权的高校师生及关注著作权法的各领域人士。
作者简介
李扬,中山大学法学院知识产权法和竞争法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法学硕士、博士,武汉大学法学博士后。兼任中国知识产权法学研究会副秘书长、常务理事,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研究中心研究员,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案例指导研究(北京)基地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中国科技法学会常务理事,华南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深圳仲裁院仲裁员,广州仲裁委员会仲裁员,等等。曾在日本北海道大学、荷兰Hanken School of Economics、美国Drake University Law of School及日本特许厅从事研究工作。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法律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等出版学术专著、译著10多部,以中文、英文、日文在《法学研究》等刊物上发表论文100余篇。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基本概念辨析
一、著作权和版权
二、著作权和邻接权
三、作品和作品载体
第二节 著作权法的趣旨和立法目的
一、著作权法的趣旨
二、著作权法的立法目的
第三节 著作权法的基本原则
一、法律原则
二、思想与表达区分原则
第四节 著作权法、反不正当竞争法、民法之间保护表达的关系
一、严格的知识产权法定原则v.缓和的知识产权法定原则
二、两种立场在著作权法领域中的争论
三、日本法上的相关案例
第五节 保护著作权和邻接权的国际公约
一、《伯尔尼公约》
二、《世界版权公约》
三、《罗马公约》
四、TRIPS
五、WCT
六、WPPT
第二章 著作权的保护客体:作品受保护的要件及种类
第一节 作品的定义和受保护的形式要件
一、作品的定义
二、作品受保护的形式要件
第二节 作品受著作权保护的实质要件
一、属于思想或者情感的独创性表达
二、属于文学、艺术或者科学领域内的表达
第三节 虚拟角色及其名称的作品性
一、虚拟角色的作品性
二、虚拟角色名称的作品性及保护
第四节 实用艺术品的作品性
一、实用艺术品的概念和分类
二、实用艺术品作品性的判断
三、实用艺术品保护方法的选择
四、《著作权法(修订草案送审稿)》相关条款评述
第五节 字体等其他表达的作品性
一、“民间”文学艺术作品
二、汉字字体的作品性及保护
三、违法作品的著作权问题
第六节 作品的种类
一、作品种类的立法模式
二、作品的类型
三、区分作品种类的意义
第七节 著作权法不保护的客体
一、立法、行政、司法性质的文件
二、时事新闻
三、历法、通用数表、通用表格和公式
四、思想、处理过程、数学概念
第八节 人工智能生成物的作品性及著作权问题
一、人和人工智能的哲学关系
二、“人工智能创作工具说”
第三章 著作权主体:著作权的归属
第一节 著作权的原始归属——作者
一、自然人作者
二、拟制作者
三、作者的推定
第二节 著作权的继受归属——继受主体
一、继承、遗赠、遗赠抚养协议
二、合同
三、法律直接规定
第三节 特殊作品著作权的归属
一、演绎作品著作权的归属
二、合作作品著作权的归属
三、汇编作品著作权的归属
四、视听作品著作权的归属
五、职务作品著作权的归属
六、委托作品著作权的归属
七、美术等作品原件展览权的归属
八、作者身份不明的作品著作权归属
第四节 著作权法适用的主体范围
一、中国主体
二、外国主体
三、外国邻接权主体在我国2010年《著作权法》上的地位
第四章 著作人格权
第一节 著作人格权概论
一、著作人格权与一般人格权
二、著作人格权与著作财产权关系的一元论和二元论
三、著作权人格权的归属
四、契约对著作人格权的限制及其边界
五、作者死亡后著作人格权的保护
六、我国2010年《著作权法》规定的著作人格权特点
第二节 发表权
一、发表权的含义和特征
二、发表权的限制
第三节 作者身份权
一、作者身份权的内容
二、作者身份权和姓名权的区别
三、作者身份权的例外
第四节 修改权
第五节 保护作品完整权
一、保护作品完整权的内涵和立法例
二、各种行为样态与保护作品完整权
三、我国保护作品完整权司法适用存在的问题及其立法论上的出路
四、保护作品完整权的限制
第五章 著作财产权
第一节 著作财产权概述
一、著作财产权产生的规则
二、著作财产权的法定性
三、著作财产权的分类
四、著作财产权的碎片化保护与适当集中保护
第二节 复制权(包括汇编权)
一、复制权概述
二、复制权控制的行为样态
三、临摹与复制、复制与汇编
四、新技术对复制权的挑战
第三节 向公众传播权
一、向公众提供作品的权利
二、向公众提示作品的权利
第四节 演绎权
一、演绎权概述
二、演绎权的内容
三、演绎权中的权利义务关系
第五节 追续权
一、追续权的含义和由来
二、追续权的法律性质和法律基础
三、追续权的具体内容
四、我国是否应当规定追续权
第六章 著作权的限制和保护期限
第一节 著作权限制概说
一、著作权限制的依据
二、著作权限制的特征
三、著作权限制的分类
第二节 为了避免过度妨碍他人行动自由作出的限制
一、个人使用
二、免费表演
三、对公开的美术作品、摄影作品等艺术作品和建筑作品的利用
第三节 出于人道主义关怀和特殊民族政策作出的限制
一、将中国人以汉语言文字发表的作品翻译成少数民族语言文字
导语
本书紧扣互联网时代著作权法实施中的热点问题和争议焦点,以著作权基本概念为基点,从保护客体、主体人手,纵论著作权权利类型、邻接权等基本问题,条分缕析,逻辑严密,概念准确清晰,理论性、实践性和时代性兼融,是值得一读的好作品,对于司法机关适用法律解决著作权纠纷案件,具有极好的启发和指引作用。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1: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