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刘永胜,管理学博士,教授,现为北京物资学院副院长,北京市教学名师、首都劳动奖章获得者。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北京市教委人文社会科学计划重点项目,并先后参与其他项目多项;撰写专著6部,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论文60余篇。 目录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外研究现状综述 1.3 研究目标、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 研究特色 2 基于行为视角的食品供应链风险形成微观机理分析 2.1 相关概念 2.2 理论基础 2.3 理论框架构建 2.4 本章小结 3 我国食品供应链风险管理现状分析 3.1 我国食品供应链各环节食品安全状况分析 3.2 我国食品供应链风险管理现状调查分析 3.3 我国食品供应链风险管理水平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基于高管行为视角的食品供应链风险形成的实证研究 4.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4.2 数据获取与变量设计 4.3 假设检验的结果 4.4 结论与启示 4.5 本章小结 5 基于普通员工行为视角的食品供应链风险形成的实证研究 5.1 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5.2 数据来源与变量描述 5.3 样本描述性统计分析 5.4 假设检验 5.5 结论与启示 5.6 本章小结 6 基于行为视角的食品供应链风险防控机制研究 6.1 国外食品供应链风险防控的主要做法与启示 6.2 我国食品供应链风险防控存在的问题 6.3 基于行为视角的食品供应链风险防控机制构建 6.4 本章小结 7 基于行为视角的食品供应链风险防控案例研究 7.1 鹏程公司案例背景 7.2 鹏程公司食品供应链风险防控考察 7.3 鹏程公司食品供应链风险防控的成功经验 7.4 本章小结 8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8.1 研究结论 8.2 政策建议 8.3 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调查问卷 附录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附录三 “十三五”国家食品安全规划
内容推荐 刘永胜著的《食品供应链风险形成微观机理与防控机制研究》以环境—行为—后果为逻辑主线,将行为科学理论、行为经济学理论、规制理论、风险管理理论等融合应用于食品供应链风险形成微观机理与防控机制研究;以计划行为理论为基础,分别构建了基于高管和普通员工行为视角的理论研究框架,利用调查问卷数据和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于行为视角的食品供应链风险形成微观机理的系统研究,而在此基础上构建的防控机制为从根本上缓解食品供应链风险提供了制度保障,同时典型案例分析进一步说明了这种防控机制的合理性。研究成果能够为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防控食品供应链风险实践提供素材和借鉴,为有关部门制定食品供应链风险防控相关政策提供依据和指导。 |